暗施慈悲与后人
中国古代信佛的官员中,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信仰和最有慈悲心的地方官。他在官场生涯中,始终心怀无限慈悲,为当地百姓和佛教寺院做了很多好事,深受民众和佛教信徒的爱戴。他曾说自己的所有善举,都是为了“暗施慈悲与后人”。
一次,白居易在伊河的八节滩看到这样的情景:
八节滩七拐八弯,象一条巨蟒盘踞在河面。滩上九峭石怪石嶙峋,险象环生;河中水流湍急,忽儿似脱缰野马,奔腾直下,忽儿又如乌龙绞柱,回旋翻滚。这时,一支船队正顺流急驶而来。快到滩头时,船上的艄工纷纷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用尽全力拖住船身,减缓船速,一步一步,艰难地把船护送过滩。就在最后一只船将要过滩时,只听得一位年老体弱的舵手一声惊叫,船撞到了峭石上,船身碎了,老舵手被摔成重伤。河中顿时响起呼天抢地的哭叫声。
白居易神色凝重地望着河面,家仆多次劝他回香山寺,他就是不愿离开,直到船工全部被救上了岸,双腿冻僵了的白居易才被家仆背回到香山寺住处。
白居易看到船民渡八节滩的艰险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发愿要开凿这条吞噬船民生命的八节滩。但开凿八节滩需要很多经费,为实现自己的愿望,白居易一方面请求香山寺僧,另一方面游说洛阳富绅,请大众合力施财开凿八节滩。经过两年多的筹备,终于筹齐了所需资金。
资金齐备后,已经七十三岁的白居易决定亲自主持凿石挖河,疏通河道。伊河一带的船民和石工纷纷自发投入到开凿八节滩的行动中来。经过一个冬天的紧张施工,八节滩内的九峭石被凿掉了,伊河疏通了,多年的险滩变成了通衢,从此船民们再也不用担心行船的险情了。
八节滩正式通船那天,白居易兴奋地作了一首《开龙门八节滩》:
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
夜舟过此无倾覆,朝胫从今免苦辛。
十里叱滩变河汉,八寒阴狱化阳春。
我身虽殁心长存,暗施慈悲与后人。
晚年的白居易心中所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受苦受难的众生。他希望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民众做一些慈悲善事,让子孙后代永不受自然灾害的困扰。
白居易无论在哪里为官,都将这种慈悲情怀带到哪里。唐穆宗长庆二年( 822年 ),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走马上任后,白居易的第一件事就是体察民情,经过考察后,他得知杭州最紧迫的政务是兴修水利,于是便投身这项工作。杭州城内原来有六口水井,六口水井通过石渠与西湖相通,是杭州城内百姓日常饮水的水源,此时这六口井已经堵塞。白居易即动手疏通六口井,保障了杭州百姓的饮水。白居易在杭州的更大功绩是治理西湖。白居易到杭州不久便修筑湖堤,将原来的堤坝增高数尺,以阻挡钱塘江的潮水涌进西湖,同时提高西湖的蓄水量。经过精心治理,西湖不但保持了美丽的风景,而且成为灌溉千余顷农田的水源。杭州农民再也不受干旱的困扰了。
白居易以慈悲情怀为杭州人民做了许多惠及民众的实事,他因此受到杭州民众的爱戴。长庆四年(824年)五月,当白居易杭州刺史任期圆满,离开杭州时,杭州百姓扶老携幼,拦道相送。其情其景,令白居易泪流满面。
他深情地写下了《别州民》一诗: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对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被任命为苏州刺史。
在担任苏州刺史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白居易以慈悲之心,为苏州百姓做了很多工作。他刚到任就发现苏州有些河道已淤塞不通,妨碍水运。由此,白居易便主持开凿了一条从阊门到虎丘的山塘河,同时还命人在河两边种了数千株桃树和李树。山塘河的开凿极大地方便了运输,更方便了佛教信徒到虎丘寺烧香礼佛。
作为佛教信徒的白居易,不仅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工作,而且对佛教寺院也极力护持。他在苏州刺史任上(825—827年)“发愿”修建南禅院千佛堂转轮经藏在内地寺庙中外似一座花塔,内有轴,可以转动。因内中装藏经,所以称为转轮藏。轮藏是佛寺中之一种可以回转的佛经书架,又称转轮藏。亦即将书架作成八角形的书棚,中心立轴,使书棚得以旋转,俾能捡出所需经卷;此种书架即称轮藏,与民间的走马灯相似。轮藏之制,起自转藏。所谓的“转藏”,就是转读大藏经之意,这和“看藏”不同,“看藏”是指读经时每天阅读,自首彻尾一字不漏,而“转藏”则只是读经文中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而已,以使佛门弟子有安定的修道场所。
然后,他四处筹集修寺善款,直到离任后还为此而奔走。由于白居易倾心付出,修建工程于大和二年(828年)秋开工,历时8年,至开成元年(836年)春竣工。在千佛堂中收藏有“经函二百五十有六,经卷五千五十有八?”。此时,远在东都洛阳的白居易作《苏州南禅千佛堂转轮经藏石记》。三年后,白居易把在开成四年(839年)续编的《白氏文集》六十七卷送到苏州南禅院千佛堂收藏,他是想依托寺院珍藏经藏的因缘,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永久流传后世,使自己的精神生命借文字得以传之久远。
白居易晚年常住洛阳,在洛阳他爱上了香山寺。他认为:“洛都四郊,水山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他和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
他曾作有《香山寺二绝》诗:
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是如此地钟爱香山寺。
修复香山寺
对于香山寺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景象,他感到十分惋惜,决计要修复这座古刹,以方便佛弟子修道。为了能圆满实现修复香山寺的愿望,白居易绞尽脑汁筹集善款。大和五年(831年),白居易的挚友元稹在武昌任所得急病,弥留之际,嘱家人托白居易为其撰写墓志。家人遵照元稹的遗嘱,请白居易撰写墓志铭,并送给白居易价值六、七十万的马绫、帛泊、银鞍、玉带等。白居易睹物思人,悲痛万分,一口答应“文不当辞”,尽快写好;但“贽不当纳”,推辞再三,元家坚持留下钱物。白居易想到曾和好友一起游历佛寺、诵经、发愿,于是决定将这笔钱布施给香山寺作为修缮之用,也算代为好友了却了一桩心愿。
有了好友家人给的这笔钱,再加上其他佛家弟子和居士们的捐赠,香山寺的修复工程于大和六年(832年)五月初开工。他们请僧清闲为修复工程的主持,并派河南府官员来协助,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原本破败的寺院修复一新,重现了昔日的庄严。善男信女到寺院参礼再也不用为安全担心了。
香山寺修复完毕后,白居易分别撰写了《修香山寺记》和《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来纪念修建香山寺这一殊胜因缘。八年后的开成五年(840年)九月,年近七旬的白居易不顾身患风疾,又促成香山寺建成经藏堂,为在香山寺保存佛教经典,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他还欣然作《香山寺新修经藏堂记》记录这一盛事。十一月,他又把在洛阳的近千首诗作结集为《洛下游赏宴集》十卷,藏于香山寺经藏堂,以便将自己的诗歌作品传之后世,供有缘人阅读。
两年后,即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与世长辞,时年七十五岁。家人遵照他的遗嘱,将他安葬在松柏长青的香山琵琶峰上。入葬那天,远近的船民和老百姓都扶老携幼,含泪送别这位一生“暗施慈悲与后人”的父母官。在白居易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广大民众至今依然通过各种形式来纪念这位慈悲老人。他的这种慈悲精神将被永远传之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