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求观音,一夜换头学会中国话
南朝刘宋时到中国来的印度高僧求那跋陀罗,他就是靠“换脑袋”来学中国话的,一夜之间就学会了。对,不出你所料,这又是一个浑身散发传奇色彩的和尚,毕竟,但凡高僧,他怎么可能只会念经嘛!
求那跋陀罗,中天竺人,婆罗门种姓,家里不信佛法,信奉外道。他小时候受到了完备的教育,通达五明,天文历算、医方咒术,凡是婆罗门该学的,他都学得很精通。后来看到了佛教小乘论典《阿毗昙心论》,顿时对佛法心有向往,就想出家。但他家里坚决不同意,于是他只能远遁他乡,出家后,刻苦学修,博通小乘三藏。之后,他又弃舍小乘,改学大乘。
求那跋陀罗去投大乘师父的时候,师父为了试试他和大乘的缘分,就让他在诸多经匣之中随意抓取,类似小孩抓周的游戏。求那跋陀罗抓了两部经,打开一看,一部是《大品般若经》,一部是《华严经》。师父很高兴,觉得他和大乘特有缘分。后来他又写信给家里,劝服了父亲,于是全家改信佛教。
学成后,求那跋陀罗就开始云游,有次在海上遇到风停水竭之难,他发动全船人同念观音,很快化险为夷。他的神异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刘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求那跋陀罗从广州登陆,来到了中国。宋太祖把他迎请到京城建康(南京)供养,一时贵胄盈门,风光无限。在当时中国义学僧们的协助下,他译出了《楞伽经》、《胜鬘经》,从学者有七百之众。丞相南谯王刘义宣也对求那跋陀罗执弟子礼,出镇荆州的时候就把求那跋陀罗带到了荆州,住在辛寺。很多高僧都曾住在这里,包括我们以前谈过的法显。求那跋陀罗在这里继续译经,译出了《央掘魔罗经》等等。
求那跋陀罗直到那时为止也不怎么通达汉语,他译经是靠传译,然后通过往还问答、反复核对再定稿。但是刘义宣对仅仅阅读翻译过来的经典已经感到不满足了,所以他就请求那跋陀罗讲解《华严经》。请法者位高权重,这当然是一个硬性任务,不可能推诿。但求那跋陀罗并不怎么会讲汉语,单靠传译,他又觉得不能完全表达,情急之下,他就还是那招:求观音。
有用吗?有用。
求那跋陀罗日日夜夜地求观音菩萨加持,有一夜忽然梦见一位穿白衣、持宝剑、提着一个人头的人问他:“你在发什么愁?”求那跋陀罗就对白衣人说了苦恼。那人说,没事儿。当即提起宝剑把求那跋陀罗的脑袋砍了,再把自己提着的那个人头给按在他脖子上,说你转头试试痛不痛。求那跋陀罗试了试,不痛。第二天,他忽然就会说中国话了,而且说得特别好。从那以后,他就正式开始讲经说法。
元嘉末年,南谯王刘义宣老做怪梦,求那跋陀罗预言说,京城要出祸乱了。果然,不久文帝被太子刘劭所杀,刘劭又被兄弟刘骏所杀,刘骏即帝位,就是宋孝武帝。后来,刘义宣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忽然就要起兵造反。求那跋陀罗知道事必不成,但苦劝无果,还被刘义宣逼着跟造反的部队一起走。结果梁山大败,刘义宣自刎身亡。
当大败之时,求那跋陀罗所在的战船离岸很远,他又不会水,根本逃不走。万般无奈,老办法:求观音。求那跋陀罗一边称念观音菩萨名号,一边抓起根竹竿就往江里跳。跳到水里,忽然有个小孩儿从后面出现,抓着他就走。求那跋陀罗还很奇怪,说你这个娃娃如何能救我啊!但恍惚之间,就忽然走到岸上去了。求那跋陀罗想脱下衣服赠与那孩子,那孩子却早已不见踪影。
刘义宣战败了,但孝武帝对求那跋陀罗仍然很倾慕,客客气气地让人把他送到京城。后来求那跋陀罗和刘义宣之间十年的往来书信被发现,无一字涉及军事,证明他确实没有参与叛乱,于是更加受到孝武帝的礼遇。有一次孝武帝跟他开玩笑说:“你还想不想丞相(刘义宣)呀?”求那跋陀罗当即回答:“我受他供养十年,怎么能忘记他的恩德?希望陛下允许我为他烧香三年。”孝武帝很感动,当即恩准。求那跋陀罗这个回答,可见他是相当有政治智慧。如果他一口咬定不想了,那么孝武帝必将介意他是无情无义的墙头草。如果他张口结舌不知怎么答,孝武帝又会怀疑他顾恋旧主,并不诚心归顺。倒不如坦坦荡荡答这一番话,既显得有情有义,又显得心怀磊落,孝武帝反而深受感动。实际像这样需要急智的场合求那跋陀罗不止遇到一次,但每一次他都能和君主对答如流。
但皇帝总是不太好伺候的。大明六年,刘宋出现了大旱,祭祀山川好几个月,一点用也没有。于是孝武帝给求那跋陀罗下了个不讲理的死命令:去求雨!要是求不下来,你就别回来见我了。求那跋陀罗也很硬气:好,求不下来我就不回来。当然,三下五除二他就把这雨给求下来了。
求那跋陀罗的神异多了去了,比如他还会驱鬼,这对他来说不过雕虫小技。他大部分的人生都在陪伴刘宋的统治者们,为他们预言,为他们占卜,为他们摆平自然灾害,安慰帝王们的心情,活得就像一个中国人传统印象中的“高僧”一样。但这些神异却多少有些掩盖了求那跋陀罗在中国佛教史上真正最有意义的身份:译经师。也许只有当翻开《楞伽经》、《胜鬘经》的时候,人们才会想起他是多么好的一位学问僧。
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求那跋陀罗感到自己不行了,于是他便向王公大臣们告别。临终的那一天,求那跋陀罗久久地望着天空,他看到了天上缤纷而落的花朵和诸佛的慈颜。安然而逝的求那跋陀罗译师,终年七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