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学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四个科目,要达到究竟圆满,可能要到成就佛果的地位才能够究竟。这四种心态是非常具有正能量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因为它是来自我们自性清净心所引发的四种心态。
四无量心之慈
首先看慈,慈在佛门当中就是要给一切众生的快乐,当我们这一念心发出来的时候,我们这颗心就是菩萨的心,就是无我的心,就是利他的心,就是要把一切好的东西、快乐的东西,无条件地奉献给他人。所以在佛法当中,如果说有一种善法能够总持、统摄一切法的话,那就是慈这个字。不仅我们这个世间通途佛法修慈,乃至于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也在进一步修慈这个法门。
四无量心之悲
第二个字是悲,悲是悲悯一切众生,是要拔一切众生的苦。当我们感同身受一切众生都在无明颠倒、造业轮回,尤其是堕到三恶道遭受种种剧烈痛苦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会有悲悯的,这种悲悯就会促使我们去做帮助一切众生的行为,看到众生还在受苦,就等同于自己在受苦,如箭入心。所以慈悲是一切大乘佛法的核心,但要修到究竟的程度,那就要契证诸法实相。
契证诸法实相,这个慈悲就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就是无条件地帮助一切众生,而且是要怨亲平等,到了从空性显发大慈的时候,就会证到极爱一子地,就是仁爱到了极点,就会把所有的众生看成唯一的儿子、独子,这是极爱一子地,唯有佛的层面才能究竟圆满,菩萨的层面还是少分或多分。契证诸法实相同体的悲,叫同体大悲,是由于心性是一切众生平等具有的,当你证到了这个实相、法性的时候,就会感同身受一切众生的苦难,众生的苦等同自己的苦,它自然而然地要去施设拯救的行为,这就是同体大悲,无论在世间的善法还是出世间的佛法当中,都是一以贯之的,只是程度浅深的差异而已。
四无量心之喜
第三个是喜无量心,如果说慈、悲主要侧重在利他的话,下面两个喜和舍,可能侧重在自利。喜就是快乐,佛教专门有一个词表达这个快乐,叫悦乐。悦,是一种心态,乐可能表现地更表面。实际上这个悦乐是一切众生生命的本态,应该是这么一个情绪体验才是正确的。但我们众生往往是忧愁、烦恼、焦虑、不快乐。这种不快乐、苦恼是来自于我们的妄心,我们业缘的心。所以真正的悦乐,快乐,是来自于清净心、如来心。所以,《华严经》说,一切众生的快乐是从如来而生。换句话说,不是从如来的本源生起来的快乐,它都不叫真正的快乐,它会转化,从如来出来的那个喜乐不会转化。
这个悦乐的心态,不仅仅是佛教,我们看儒家文化,它也是指向这种心态的。《论语》第一段就谈这个问题,就点出了悦乐两个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二十篇,却把这三句话放在了第一段,这是统摄整部《论语》,或者说是孔子修心养性的一个总纲,所以开头就谈了悦、乐两个字。
悦乐从哪里来?也是从心性当中修行而来。你看第一句学而时习之,是从这里过来的这种喜悦,但这里要注意,对这句话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个学不要理解为现在的学习知识技能。解释《论语》最好要看许慎的《说文解字》,用《尔雅》和《说文解字》来解释比较符合它的本义。所以学是什么,学是觉也,觉悟的觉。觉什么?觉那个明德,觉那个己。
那为了得到那个对道的觉悟,你要时习之,什么叫时习之?时就是不失时机地去习,习是对治的意思。习的本义是小鸟依傍树林练习飞翔。那把这个习搞清楚之后,我们的修行就像小鸟练习一样。包括我们本具的明德被物欲所遮蔽了,所以要格物,格除一切与天理不相应的人欲,那种烦恼,那种负面的东西,所以这个习就是对治。当心胸狭隘的时候,你要习什么呢?习宽宏大量;当你吝啬的时候,要习布施;当你愤怒的时候,要习慈悲。你要有对治方法,把那些对治过去了,我们本性具有的快乐就会呈现出来,修行以后的一种觉受不亦说(yu)乎。
那怎么理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呢?那一般会理解为:有朋友从远方过来拜访,久别重逢很快乐。这种解释也说得通,但可能还有更深邃的。孔子常说,有德必然会有邻,有邻居啊,但还是从外面来说,这里还要有更深邃的心性上的东西。有朋自远方来,什么叫朋?朋就是通过修心养性,似曾相识的那个朋显现出来了。
那似曾相识的是什么呢?无量劫来我们也有修身养性,仁义礼智信,非礼勿视(《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有一些善业的种子,但是,它常常不能串习,不能现行。现在你在觉道的过程当中,对治不好的东西就显发了善的东西。那你原来的修行的善业的种子,它隐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好像从遥远的时空里面显现出来了,有朋自远方来,马上他有快乐的感觉。所以,君子之学是为己之学,是精神的一种完善,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升华,就是为道。
为这个道他不是追求世间的东西,他不是要做给别人看的。所以,人不知而不愠,你在修道的过程当中,肯定他人不理解你,肯定对你有误会,肯定是对你诽谤,但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为什么君子会和而不同,君子他可以跟大家和光同尘,但是由于他的志向非常高远,一般人是不能理解他的,这就是不同点。
他要保持一种特立独行的高远的精神上的追求,他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所以君子就有一种不同的特性,但是他又可以跟大家和光同尘,这是君子。就好像莲花,它可以跟污泥浊水在一起,但它一定要长到虚空里面来,长在空中它就不同。所以一种正确的文化一定是快乐的文化,如果我们学一个圣贤之学,学得越来越苦恼,越来越烦躁,越来越郁闷,甚至学到精神病院去了,那就有问题了。
所以它一定是喜悦的,因为这是我们自性里面本有的东西。大涅槃里讲四种德能:常乐我净。《大涅槃经》里面讲有一种乐,比如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去了不快乐的话,谁也不会去。就是那个地方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而且那个乐还不是对待的乐,是超越了苦乐对待的那个绝待的乐,它是从不生灭的状态当中显发出来的,是永恒的,不会变异的。
所以我们要通过修行儒佛文化,要得到一种喜的感觉,快乐、开朗。这是一个正能量,是能感染他人的。孔子修学,望之俨然,远处看,好像他很严肃;即之也温,你跟他接触,他很温暖,如浴春风,就是他有一种喜的特点,他会感染他人。
四无量心之舍
再看第四个字,舍。舍从一般层面来说,从布施层面来说,把你的东西、拥有的福报财富,布施给他人。这也是舍的范围,但是,舍可能还有更深的内容。舍,不仅是舍物质层面的,还有舍我们心性层面的,负面的东西,要把它舍掉。舍,舍到究竟,连舍也得舍掉,空空如也。舍到究竟,就是一尘不染,一法不立。这时候,你在空,一空到底的大空、真空里面,就产生那个妙有,所以只有大舍,才能大得。
所以,中国话就叫舍得,你有舍才有得,你不舍,就不得。你舍不得,就不得。最后《心经》的空是:不仅诸法空相,无六根,无六识,无十八界。这世间法没有了,苦集灭道也没有了,十二因缘,无明,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也没有了。空到最后,无贯下来,无智亦无得。无智亦无得,有很多人就很伤脑筋,这是什么意思?大家都很追求智慧,为什么无智呢?这个智是指般若波罗蜜。他是把前面的世间法,出世间的声闻法,全都舍掉之后,就是空掉之后,连菩萨法也得空掉,所以这个智是代表大乘菩萨道。
那这个无智亦无得,这个得是什么?得是指涅槃,连你通过修大乘菩萨道,得那个大涅槃,也要空掉。无智亦无得,也没有涅槃。无所得故,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看很微妙,全都舍掉之后,你有一个大得,大舍大得,得什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种智,契入萨婆若海,无功用道,无作妙用,而又不要执着那个无作。这就是我们心性当中的实相真如的呈现。实相是离一切相,但离一切相,你不能执着那个空性,它还在缘起层面即一切法。
所以,无相无不相,有空如来藏,也有不空如来藏。这叫真空妙有,这叫第一义谛妙境界相。第一义谛,是无量寿;妙境界相,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就是阿弥陀佛。我等众生自性当中,都有无量寿、无量光,希望大家透过对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学,最后都成为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