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颜乐处,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历史上有一个典故叫孔颜乐处,讲的是孔子去见他的学生颜回,发现颜回住在一个破巷子里面,穿的破破烂烂的,吃的也非常差,但是颜回开心的跟个鬼一样。孔子的说法是: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也。然后孔子回来到处跟别人说,这才是真正的贤能。大家都不理解,问孔子这不是穷开心吗?孔子说,不是。因为颜回的快乐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状态,并不需要去追逐身外之物来满足他。
这里讲出了一个道理,我们大多数人的快乐是要不断的做加法。不停的去追求一些身外之物。去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这种快乐是短暂的,而且不长久。经济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边际效用”,意思是说随着你拥有的消费品的增加,人的快乐和满足感会降低。
我们简单来讲,如果给你三杯水。在你口渴的时候,第一杯水给你的满足感是最强,第二杯水可能就没有那么强的满足感,到第三杯水甚至有可能成为你的负担,但是水本身并没有什么区别。
当你有一辆车,你希望在快乐的时候就必须再买一辆更高价位的车。等你有了房子,如果要让你快乐,就必须买更大的房子。这个就是叫做不断的追逐外物。
第一你会活得很累,因为你有可能追不到。第二,就算你追到了,你的快乐也非常短暂,你需要树立一个更高的目标。花更多的时间、策略和精力去完成的。这种快乐都不是真正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就像颜回一样,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都不改变自己的这种乐观的状态。所以我们讲快乐其实是一种认知。如果更深入一点讲,快乐是一种人格。
什么样的人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同样一部论语,有的人奉为经典,觉得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有的人觉得论语是睡前最好的读物,因为一看就困。还有人觉得这简直就是封建禁锢,应该批判。但论语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同。
同样是榴莲,有的人非常喜欢,觉得是人间美味,有的人觉得榴莲臭不可闻,看都不能看。榴莲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认知。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或者我们可以说,不同的人的世界本来就是不同的。所以快乐并不是有钱就快乐,快乐并不是实现什么就快乐。快乐就是快乐本身。
在有些人的眼中,这个世界是千疮百孔的,他每天看到的都是让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有的人很傻逼,情商低,经常冒犯他。有的时候天气非常恶劣,让他无法出门、晒衣服。他的付出没有回报等等。
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个世界处处充满感恩。处处充满美好,总有事情让她喜笑颜开,总有事情让他乐不可支。同样,这个世界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同。
有人问,开悟之后的人行为和我们有什么区别?其实答案就是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也吃饭、也喝水、也睡觉、也工作。只不过,他们在处处都能体会到感恩,在每一个生活的小的细节都能体会到美好,在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上都充满怜悯和慈爱。出发点不一样,收获到的东西,当然也不一样。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实山和水从来都没有变过。变得无非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