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中的重要的历史人物
汉传释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汉地,初期主要是引入并翻译佛经。随着释教在汉地的不断传播和开展,特别是南北朝时期诸多帝王大多崇信释教,翻译了很多佛经,释教徒和释教学者的数量也空前增加;另一方面,释教在传播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儒家思维、道家思维等的影响,做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改动。
因而汉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释教思维和理论,汉地释教宗派形成的条件现已具备了。
隋唐时期是汉传释教的鼎盛时期,各大宗派都已建立,开展颇具规模。但是由於释教开展进程中本身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以及三武一宗灭佛形成的四次法难,很多佛经典籍被毁,诸多宗派被严峻削弱,无法重现昔日光辉。
但是只有禅宗和净土宗因为不立文字,学术性不强,没有遭到太大影响,反而在法难之后愈加昌盛,直到今天。
汉传释教主要有八个大乘宗派和两个小乘宗派。其中大乘的八个宗派撒播校广,影响较大。汉传释教中的小乘宗派并不来源于南传释教,而是与大乘一起来自于西域。
汉传十大宗派的说法,始於清末杨仁山居士收拾日僧凝然(1240-1321)《八宗大纲钞》。后又有人以为应有十一家。[89]今天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十三宗。
大乘
三论宗:始於鸠摩罗什译出龙树《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的《百论》,奠基于南北朝僧肇、兴皇朗、僧朗法师、茅山明,大成於吉藏大师。
吉藏大师后,此派被露台宗、禅宗所融摄,没有进一步的开展。
涅盘宗:始於晋竺法护译《方等泥洹经》二卷,法显与佛陀跋陀译出六卷本《大般泥洹经》,至昙无谶於北凉译出《大般涅盘经》时开端盛行,分南北二派,北方以随昙无谶译经的道朗、慧嵩为主,南边则是传自竺道生一系。
隋代极盛,唐之后并入三论宗。
地论宗:始於北魏菩提流支及勒那摩提译出世亲所著《十地经论》,属唯识学派。后并入华严宗。
摄论宗:被法相宗替代,始於南北朝梁、陈之际,在南边的真理译出无著《摄大乘论》,与世亲之《摄大乘释论》,与地论宗同属唯识学派。
在摄论宗呈现之后,逐渐吸收了北方的地论宗,南边的地论师也慢慢式微。
露台宗(法华宗):南北朝智者大师奠基。
律宗:始於南北朝法显、慧光大师,殿基於唐终南道宣律师。
禅宗:咸认南北朝达摩祖师东渡我国开始,大盛於唐六祖惠能大师。
法相宗(唯识宗,慈恩宗):唐玄奘法师开始。
华严宗(贤首宗):唐杜顺法师开始,但真实立派於贤首法藏法师。
密宗(真言宗):唐玄宗时,由善无畏、金刚智与不空三藏先后传入汉地,声称开元三大士。
道安法师,是东晋时代出色的释教学者,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卒于孝武太元十年,年七十四(一说年七十二),出生于今河北省冀州境的一个读书人家庭。因为世乱,早丧爸爸妈妈,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端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关于五经文义现已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此据《名僧传抄》之说,《高僧传》等高文。
释教传入我国后,在开始的三四百年是最困难时期,道安法师是一位在我国文明上造诣深邃的大德高僧,对释教的了解皆全面,佛学研讨比较深入。咱们都知道,我国历史上是即已儒道家文明为主,那么关于异质文明要在我国安身,要许我国的百姓认同,要使释教在我国发扬光大,就必定要有本土化的进程,而在这个进程中,道安法师及其弟子在史上做出了极具的奉献。
道安寺(网络图)
大德高僧净慧长老曾在开示中就提到:“释教我国化从理论上为习惯我国的儒道文明作某些调整,如果不调整 的话,我国人不能接受的。”所以,大德举了个人们常见常说的比如:如戒律中的一条,儿子出家了,就不再拜祭爸爸妈妈,离开了家今后,对家庭的关系和义务就没有了,祖宗也不拜,这便是咱们平常说的孝道。那么针对这一观念,佛家在佛经翻译中就做了许多的改动,所谓释教我国化的开端。《梵网经》有云:孝便是戒,“孝名为戒”。即佛家说的全部众生“全部男人是我父,全部女子是我母”这样的的观念。所谓忠孝两全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来的文明,所以,这一点上我国本土化在释教教义中作出了很大的调整。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释教早初传入我国,与古印度时期乞食化饭,树下营宿等,在生活上都做了巨大的调整。
释教寺院图
而道安法师在礼仪上的问题,即教理、教制上、生活上都作出了大调整。大德净老就在书中提到,一个教理,一个教制,还创立了僧伽准则、讲经准则、共住准则。因为道安法师这样的大改革,这类办法,这让释教在我国得以生存和开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道安法师之后好几位高僧弟子,如净土宗的慧元大师等大的高僧都给释教我国化做出了巨大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