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发生的几个佛教人物的小故事
中国古代发生的几个佛教人物的小故事
西汉末年,释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释教作为古印度文明的代表与本乡中国文明是彻底异质的两种文明形状。因此,在其初传之时,中国人对释教的知道是不明确的。在其时人看来,释教与中国本有的黄老之术相似。比如汉昭帝在给楚王刘英的诏书中称呼:“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把浮屠与黄老相提并论,其时的一些释教徒也称其教为佛道、道术。而在此时,作为士大夫的牟融极力维护释教态度写了《理惑论》,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释教的论著。
牟融。东汉苍梧(今广西苍州)人,或云融,或云子融,史书上称牟子。少时博学多闻,首孝悌,乡里出名,村夫聘为教授,讲习《大夏侯尚书》,生活在灵帝、献帝之际,朝政糜烂,政权倾覆,战乱纷飞,为避战乱,便奉母于交趾。到二十六岁,战乱稍息,又奉母返归故乡。太守知牟融之能,欲聘为府吏,因喘息未定,辞而不就。后母殡天,出任丰县令。永平五年(公元62年)经司徒范迁推荐,任司隶校尉。八年代包咸为大鸿胪,后历任大司农、大司寇,灵帝即位,代赵熹为太尉与之同参尚书令决政之事。
牟融不仅对各家学派有造诣,并且对释教尤有研究。居苍梧、交趾之时,著有《理惑论》,提出“神不灭论”,这对其时和后世都有深广的影响。他在论中写道:“魂神固不灭矣,但自身腐烂耳。”又进一步地讲“身譬如五谷之根叶,魂神如五谷之种实,根叶生必当死,种实其有终亡,得到身灭耳”。虽然有些理论与释教教义不相契合,但在释教初传时,能有这番见解,在那知道纷乱之中,却起到纠弊的效果,故佛典讲:“约当灵献之季,著有《理惑论》,以正世人邪弊。为我国著论弘化第一人。”
东汉末年安玄,安息国(今伊朗)人。获知身为太子的安世高,到中土落发为僧,安玄便在桓帝登位的当年,即建和元年(147),到洛阳梵宇翻译佛经。后安玄受灵帝信任,因功官拜骑都尉,世人称都尉玄。
都尉安玄,本是西土之人,来华原意不在官场,而在于弘扬佛法,只不过是借官场之阶梯而达到弘法之意图。来华之始,学道于安世高,深得佛法奥义,并结识了安世高的高徒华人严佛调。严随师落发之后,先是跟师译经,渐诵梵语,且解禅法,遨游性海,亲证玄意。之后,独立从事翻译,注疏佛典成为东土注疏之祖。安玄遂于光和四年(181)辞官避世,与严佛调共译《法镜经》、《阿含口解》、《十二缘由经》等。所译经籍,均皆契合佛意,译语精当,时人称呼安玄译的经典,后人难于逾越。
七步诗人归何处 梵呗之音始于斯
无论史书与小说(如三国演义)都曾讲到三国时,曹操之子曹丕承继王位之后,很忌曹植的才能,意欲加害,曾令七步作诗,若成则活,不然便死。曹植刚举六步,即咏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煮豆燃豆萁为喻,讽其兄,手足相残之毒。曹丕不食其言,植乃活命。故后人则将手足相残的事以此诗作比方。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三子,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三国时魏国文学家。幼聪慧能文,十岁撰赋,才思敏捷,下笔成章,深受曹操宠爱,曾欲立为太子。及长,洒脱好饮,风流自赏,自以为文武兼具,被封为临淄侯,常言以己之才能使全国大治,遂招失宠。公元220年曹丕继位更忌其才,令七步作诗,虽未杀身,然终身不用。植便狂歌饮酒,乐近女色,引发疾病而卒。
曹植博通经史,又谙释典,兼通音律。特别是失宠之后,纵情山水,歌颂咏唱,乐近缁衣,并与高僧酬唱咏和。据传,曹植曾尝游渔山,忽闻天上有咏唱之音,曹植深感音乐美妙,心旷神怡,所以和其节拍,记于竹帛,教人咏唱,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和唱者众。这就引起黄冠之流的非议,诬说这是曹植捏造以欺世。其实黄冠之流底子不知道佛法有不可思议功德,而以己所不知去诬人之所知,真是大谬矣。自曹植传出这梵呗之后,称之谓渔山梵呗。
封疆大吏 见佛放光
陶侃(259-334),字士衡,东晋庐江浔阳(今湖北黄梅)人。早年丧父,吃苦攻读,后任县吏。志洁高尚,为张华、顾荣器重,先后参与镇压张昌、杜弢起义,征讨陈敏割据势力,功高盖主,王敦嫉妒,除为广州刺史。王敦乱平,以征西大将军还兵镇守荆州。咸和三年(328)应温峤固请奉为主帅,平定苏峻、祖约之乱,内任侍中、太尉,都督荆州、交州军事。为政慎密,勤于职守,励人惜时,清誉当世,业绩誉于国中,传于后世。
陶侃初对佛法不非常信任,在任广州刺史时,常常夜梦五台山众僧随从乞食。陶侃不以为意,及至在南海建筑旗坛之时,渔人常常看见海滨流光数丈,经日不绝,往告陶侃。侃即派人打捞,不多时,便从海底捞起一座金佛像,抬上船。见金像座下刻有铭文,称是阿育王所造的文殊菩萨像。陶侃读梵书,梵书曰:“昔阿育王统阎浮,敩鬼王制狱,悲残酷毒不胜。文殊菩萨乃在汤镬之中现身,火灭汤冷,生青莲华。地狱吏卒告知阿育王,王心感悟,本日毁狱,造八万四千塔,并文殊菩萨之像,漫步全国,这一尊乃是其中之一”。
陶侃观此瑞祥,便倾心佛法,将文殊金像安置在武昌寒溪寺,后欲迁荆州,即令一百民夫都不能移动,遂打消此一想法。后东林寺慧远大师驻锡庐山,请迎供养,
陶侃答应。派人起请,举止飘然,运转之中,乃无艰难险阻,如此之创意,唯是因人而已矣。便是说,陶侃有缘方获海底文殊菩萨金像,慧远有德才能有幸供养崇高之文殊像。所以,其时有谚语云:“陶唯剑雄,像以神标;云翔泥宿,邈乎遥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