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四大天王和八苦的介绍,讲解


 佛教的四大天王和八苦的介绍,讲解

释教文化中盛传着许许多多的神话人物。其中,就有着主管着“风调雨顺”的四大金刚。在民间他们也叫作四大天王。他们各自有着归于自己的法器。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法器保佑着人们。本期释教文化将为你介绍四大金刚的姓名。

四大天王民间又称“四大金刚”,即东方持国天,名多罗咜,身白色,穿铠甲,手持琵琶,主乐神;南方增长天,名毗琉璃,身青色,穿铠甲,手握宝剑,护法神;西方广目天,名毗留博叉,身白色(另一说法是红色),穿铠甲,手持蜃(据明·杨慎《艺林伐山》云:“蜃行似蛇而大音顺。”有人曰蛇或龙,皆误)传法神;北方多闻天,名毗沙门,身绿色(另一说法是金色),穿铠甲,右手持宝伞,左手握银鼠,降魔施财之神。根据印度释教传说,在须弥山中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四大天王便各居一峰,护一方全国,故称四大天王。在中国古代,四大天王还有“风调雨顺”的意义——持剑者风(锋)也;持琵琶者调也;持伞者雨也;持蜃者顺也。这也反映了农业社会人们对丰收之年的巴望。

释教把国际分为欲界和“六欲天”。欲界:人类社会,阴间,饿鬼;六欲天:超于人鬼以上的天界,天神所居。六欲分为六重,榜首重便为“四天王天”——四大天王,各护全国。四大天王为:

1)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穿甲戴胄,左手把刀,右手执鞘;

2)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穿甲戴胄,持宝剑;

3)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穿甲戴胄,左手执鞘,右手把赤索;

4)北方多闻天王:身金色,金甲胄,左手执浮屠,右手执三叉乾,脚踏三夜叉鬼释教的四大天王汉化便形成中国罗汉堂中的“四大金刚”,成为“风调雨顺”的化身

1)持国天王魔礼寿:穿紫金龙花狐貂,职顺。

2)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

3)广目天王魔礼红:掌碧玉琵琶一把,职调。

4)多闻天王魔礼海:掌混元米伞一面,职雨。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可是知道不可能没有苦的。苦又分为很多苦,在释教中,苦是什么呢?释教云人生八苦,便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分别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本期释教文化为你介绍释教八苦是哪八个。

释教文化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世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苦楚已非言语所可描述。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火热或冰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苦楚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世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苦楚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正人世惟青丝,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防止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况且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阑珊外,因曩昔劳苦堆集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苦楚,至于衰老对于女性,则更为残酷,由于除了生理的苦楚外,女性更有着芳华消逝的心思的苦楚。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返老还童,当然使人慨叹,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前进,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当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便是药物能治好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赛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梦想狂,躁郁狂等心思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见效的?

本来四大假合之身,不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刻还好受,倘长年纠缠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苦楚,岂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究竟能支撑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世界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破例?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蜕化,不出六道轮回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缺乏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国际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苦楚,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冲弱,盘绕榻前,存亡离别,惨痛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逐个自脑际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喜安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悔恨,苦楚和恐怖。这时因苦楚恐怖而感召阴间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苦楚,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分别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分别,”存亡离别,人世惨事,芳华丧偶,中年丧子,当然悲痛万分,即便不是死别,或为寻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苦楚。然而,全国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配偶,亦难得终身相守,又况且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分别之苦,是谁也无可防止的。

六、怨憎会苦:和爱分别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言语庸俗;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可以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相互怨憎的人,愈被组织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刻,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七、求不得苦: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寻求某一个方位,人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向是做计算机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便榜首个希望求得,第二个希望又当即生出来。山沟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意了呢?不满意,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便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寻求,而有爱分别,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断,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通,而有存亡之苦。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人物故事

人物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人物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人物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人物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