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与不知足


一、多欲为苦

众生三界六道轮回,存亡死生,受著无量的苦迫,这都是由贪欲而导致的,故多欲为存亡的底子。苏东坡说:人之所欲无量,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出曜经》说:天雨七宝,犹欲无厌,乐少苦多,觉之为贤。科技进步,物质文明并不能令人少欲满意,愿望多了,苦自然也就多了。所以,《佛遗教经》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

二、满意为乐

满意,谓对既得之物,不嫌其少,不生懊悔,为守道之底子。人间的罪恶,人生的祸患,都是由于心无厌足而来。《萨遮尼犍子经》说:贪人多积聚,得不生厌足,无明倒置心,常念侵损他,现在多怨憎,捐躯堕恶道,是故有智者,应当念满意。所以,佛教认为人生最大的高兴不在取得多少,而是关于现已具有的能爱惜几分。《出曜经》上说:满意榜首富。能满意感恩的人才是人间上最赋有的人。可以满意,不忮不求,即是至上的幸福。勿羡别人富,勿悲自个穷,满意心常乐,无求品自高即是这个道理。

三、满意者的国际

一个满意的人,能以无为有,以退为进,以众为我,以空为乐,不比较、计较,不悲不恼,山河大地、世界星斗、花开花谢、鸟啼虫鸣,这一切莫不为其所有,是一个真实高兴赋有的人。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在山林水边塚间,过著梵衲苦行的日子,却乐此不疲,不认为苦。日本良宽禅师虽是囊中三升米,炉边一束薪,依然是夜雨草庵里,双脚寻常伸,何其清闲满意!

迸德先圣之所以有这种恬淡狷介,陶然自得的胸襟,最主要的是他们精神上的赋有,已不需求物质上虚伪的享用。满意即是他们富乐安隐之处,所以《佛遗教经》说:满意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泰;不满意者,虽处地狱,亦不称意。

四、不满意之苦

在人的心里,关于这尘劳的人间,永久没有满意的时分,金钱有了一百想一千,有了一千想一万,名位做到县长想当省长,当了省长又想做部长。有一首不满意的歌,形容一个人心无厌足是十分恰当的。歌云:

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又思农,衣食两般皆具足,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得娇妻并美妾,收支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地步不广用支虚。

买得良田干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官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时,称心如意为皇帝,更望万世死无期。

总总梦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憾归。

不满意的人,即是像这样日子在功名赋有永无满意的愿望里,苦烦恼恼过了名贵的人生。《佛遗教经》说:不满意者,虽富而贫,满意之人,虽贫而富。固然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泰山府君(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关于般若

般若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般若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般若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般若。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