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博堪布开示: 生死只在呼吸之间 请珍惜
编者按:去世是人类永久的论题,当年释迦牟尼落发,也是有感于生老病死等痛苦。近来,希阿荣博堪布接受人物杂志采访,就存亡疑问作精彩回答。
佛陀早年告诉弟子,存亡只在呼吸之间。(图画来历:资料图画)
一、您希望以怎样的方法脱离人世?
答:我希望到时分不要搅扰到他人,最少不要给他人添费事或带来利诱。
二、到目前为止您离去世近来的时分?
答:我十几岁在外求学时得了严峻的胃病,当时没有条件治疗,拖到后来差点死掉。这是我知道的离去世很近的一次履历,我所不知道的应当还有许多,因为我们可以说是时间与去世相伴。佛陀早年告诉弟子们,存亡只在呼吸间。生与死的距离便是一呼吸这么近。原因瞬息万变,或许很屡次我曾与去世擦肩而过,仅仅我自己不知道算了。
三、佛教以为存亡事大,您怎样看待事大这点?
答:事大便是说很首要,需要认真对待。一个人怎样看待去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对活着的心情。为何活?怎样活?具体到一事一物怎样取舍,都会受到影响;而人怎样活,一辈子都做了啥,想些啥,也决议了他在去世时会履历啥。生和死,对互相都很首要。
除此以外,对于佛教的修行者,存亡事大还有更进一步的含义,便是把跨越存亡轮回作为人生最首要的事,假设不处理这个疑问,就只能在烦恼中无尽流转,不由自主,求出无期。
四、世人对去世这件事布满抵抗和惊骇,您会对此说点啥?
答:对惊骇的事,我们通常有两种选择:面临或逃避。去世这件事却是无可逃避的,抵抗和逃避只会让我们愈加被逼。佛法教人以务实的心情看待人生,假设一件事无法防止,那么就注重它,这是最准确也是最节省精力的做法。
怎样注重?你得逐渐调整自己对去世的心情,接受它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疾病和变老一样,每个人都会履历,在这件事上你并没有比他人更倒运。由抵抗转向接受会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进程,格外当你身边真的有挨近的人在面临去世,或许你自己在面临去世时,你很难不仇视。有这种心情也正常,但关键是不要容许自己沉浸在其间,这于人于己都不会有帮忙。
那么怎样才干实在帮到自己和他人?注重去世的第二步,便是了解去世的进程:死前终究的几周、几天、几小时里,生命是处于啥样的情况?人在挨近去世时,身体会有哪些改动?会想啥?需要啥?你对此有所了解,才知道自己应作为啥,不该作为啥。
佛法中有具体讲到,当修行者看到自己身上出现某些死相,说明寿数现已到结束,这时应初步为去世做预备。有些人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并提前料理好悉数,然后慈祥地往生。做到这样,靠的是平常的修持。
现在的人大多对去世一无所知,当有亲人、朋友挨近去世,虽然很关怀,却并不知道怎样去帮忙。临终者对事物的感受迥异于常人,而我们往往是想当然的依据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去区分他想啥、需要啥。可想而知,这不但帮不上忙,反而有或许制造费事。
无论是为自己仍是为他人思考,都需要对去世有所了解和预备。去世不知何时会俄然降临,所以这种了解越早初步越好。
五、您是何时实在卸掉了对去世的惊骇?
答:修行地步很高的人的确能不惧去世,他们对死往何处去是有把握的。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人,对他们很敬仰,但我不敢说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对去世临危不乱。我的修行还不行,还需要极力。
六、说一件您幸而的去世后再也不用在地球上做的事?
答:假设一件事不该做,现在就可以不做,不用等去世来处理疑问。去世能不能处理疑问,很难说。
七、您等候在哪里度过您的终究一天?
答:对一个修学佛法的人来说,在哪里度过终究一天并不是很首要,关键是心的情况,是不是有正知正念。正知,是指对自己身心的情况有继续清醒的觉察。正念,是心住处死,心处在对处死的忆想、定解、觉受或证悟中。
八、假设死后有一次可以回到人世的机遇,并可以私自探望或人,您会选择谁?为何?
答:佛教以为人死后通常会履历不一样的中阴时期,这其间某个时期或许会出现你所说的情况,亡者可以悄然的回到人世。说悄然,是因为普通人看不见他,而他能无碍地看、听、感受。不过通常这时分亡者会去哪里,看到啥人,见到啥情形,自己很难做得了主。他仅仅在业力和中阴身失常敏锐、随时改动的感受、心情的一起牵引下忽忽东西。业力,简略地说明,便是一个人言行思想的许多来龙去脉不断叠加而构成的健壮惯性。人在生前死后都受到这股惯性的分配,死后格外如此,因为在中阴身的觉知中,业的力气表现为强风,在强风劲吹之下,他无法控制自己近于无形的身体。所以,通常人到了这个时分,几乎谈不上选择,即使勉强有点主见,想啥,也是在惯性作用中。
我希望自己往后不要落到这样被逼的地步。佛教修行中一个首要内容,便是学习怎样把握住临终和死后不一样时期出现的脱节的机遇。前面我说了,人死后会履历不一样的时期。假设生前修行得力,在死后开始的几个时期就或许脱节,后边的时期将不会出现。
九、死后或许会悔恨的事?
答:我希望不要有到死还悔恨的事。藏传佛教中有一位闻名的大师,米拉日巴尊者,他早年说:我的宗教是存亡无悔。不该做的事,不做,避免自己将来悔恨;该做的事,去做,不留怅惘。该与不该,怎样区分呢?会给自他制造损害、妨碍的事,是不该做的;而能带来安泰,能补偿损害的,是应作为的。千百年来,许多修行者都极力以这样的原则辅导自己的言行,在每一件事上稳重取舍,尽或许不给自己留下怅惘、悔恨的机遇。
十、假设生命只剩24小时,您会做些啥?
答:我会把全部时间用来祈求我的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