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沉默-佛陀不回答的十个问题,您知道吗?
在巴利文原典中,多处都说到一位游方者名叫婆蹉种。一次,婆蹉种来到佛处,问道:
敬重的乔达摩啊,神我是有的吗?
佛陀闭口不答。
那么,可敬的乔达摩,神我是没有的吗?
佛仍是保持缄默沉静。
在佛陀年代,类似于婆蹉种这样的游方者不胜枚举,他们在和他人议论时,为了争论而争论,时常用形而上学方面的疑问来同他人争论。其间十个有名的形而上学的疑问是:
一、有关国际的疑问
1.国际是耐久的吗?
2.国际不是耐久的吗?
3.国际是有限的吗?
4.国际是无限的吗?
二、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疑问
5.身与心是同一物吗?
6.身是一物,心又是一物吗?
三、佛陀悟证的境地疑问
7.如来身后持续存在吗?
8.如来身后不再持续存在吗?
9.如来身后是既存在亦一起不存在吗?
10.如来身后既不存在亦一起非不存在吗?
佛陀对议论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疑问不感兴趣,所以每逢有人向佛陀提出以上疑问时,佛陀老是缄默沉静不语。
佛陀为何不答复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疑问呢?首要,这些疑问与佛陀的经验没有多大联络。在前期佛教教义中,佛陀特别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有漏皆苦三法印。佛陀不止一次地说,比丘,我所讲的法只需两件事:苦和苦之止息(即涅盘)。人类充满了苦楚,咱们燃眉之急的任务就是要去掉苦楚,所以我阐明这些法,由于它们有用途,它们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有根柢上的联络,可令人厌离、去执、入灭,得安静、深观和涅盘。因而我阐明这些法。而在以上十个形而上学的疑问中,前四个疑问是有关国际的期限和广度的疑问,这是国际论,它们与佛陀的经验联络不大。不论国际是耐久还对错耐久,有限仍是无限,它们都无益于人类对苦楚之脱节。接下来两个疑问是有关身与心方面的疑问。依据佛陀的经验,诸法无我,这是三法印之一。事实上,无我的教义是佛教的一大特征,所以若有人问身与心是同一物仍是不相同,对佛陀的经验而言,这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干。对佛教来说,这些疑问根柢就无从说起。毕竟几个疑问是有关佛陀悟证的境地疑问。佛陀悟证的超凡境地只能经过修行而悟证之。对一般人来说,他们耐久也不会了解这种跨过现世的境地,即便佛陀为他们阐明。所以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疑问与佛陀的经验联络不大,它们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根柢无关,它们不能令人厌离、去执、入灭,得到安静、深观和涅盘,因而,佛陀没有答复这些疑问。所以每逢有人向佛陀请教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疑问时,佛陀老是保持缄默沉静。
其次,形而上学的疑问会把咱们引入歧途,使人迷失方向。
佛陀年代,一位比丘名叫曼童子,有一天,他午后默坐时,遽然起来去到佛所,行过礼后在一旁坐下,就说:世尊,我正独自默坐,遽然起了一个主意:有十个疑问你从来没有给咱们清楚的阐明。每逢咱们向您问起这些疑问时,您老是将之放置一边,缄默沉静不语。我不喜欢这种做法。世尊,今日您若跟我阐明了解这十个疑问,我将持续修梵行;假定世尊仍对这些疑问保持缄默沉静,我便会失掉决计,不再修梵行。假定世尊知道人世是耐久的,就请照这样给我阐明。假定国际不是耐久的,又为何?假定您对这些疑问也不知道,就直接说:我不知道。
佛陀说:你这愚笨的人啊!你开端落发修行就是为了了解这些形而上学的疑问吗?你侍从我修梵行时我容许过你将会答复这些疑问吗?曼童子答复说:世尊,没有。佛陀说:在你还没有得到如来的答案之前就要死掉了。曼童子,假使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他的亲朋带他去看外科医生。假定其时那人说:我不肯把这毒箭拔出来,除非我知道是谁射我的,他是刹帝利种姓、婆罗门种姓、吠舍仍是首陀罗种姓;他是高、是矮仍是中等身段;他的肤色是黑色、白色、棕色仍是金黄色;他来自哪一个城市或村庄。我不肯取出此毒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啥弓所射中,弓弦是啥样的;哪一型的箭;箭是哪种毛制的;箭簇又是啥材料所制曼童子,这人在未澄清这些答案之前早就死了。相同,假定有人说,我不要侍从世尊修梵行,除非他答复我,国际是不是耐久等疑问,此人还未得到如来的答案就已告死亡了。由于人生是时间短的,假定或人整天为这些形而上学的疑问所利诱,穷追不舍,追根穷源,这便误入歧途,终将一无所获。
再次,由于言语的局限性,凡夫无法经过言语清楚这些疑问。
言语是人类创造的,用以表达人类由感官与心灵所体验到的事物、阅历、思维和豪情。它代表咱们所熟知的事物与意念的符号。它局限于时间、空间和缘起法,言语不行能跨过这些计划。换句话说,人类只能在时间、空间和缘起法容许的计划内用言语表达一件事、一种境地。有时,人类的言语甚至不足以表明往常事物的实在性状。例如阅历通知咱们,有时咱们会有一种热情或感触,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所以人类的言语不是万能的,它有必定的局限性。在了知真理方面,言语更是不行*并且易致差错的。由于绝对真理(例如涅盘)超出时间、空间和缘起规矩的束缚,人类只能体证之,而不行能用言语描绘之,即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事实上,这些疑问耐久不行能经过言语文字而取得充沛而满足的答复,没有任何言语文字能够表达这种阅历。就像在鱼的词汇里是没有描绘陆地的字眼相同。乌龟对他的兄弟鱼说,它刚到陆地上漫步回湖。鱼说:当然你的意思是说游水了。乌龟想对鱼阐明陆地是巩固的,不能在上面游水,只能在上面步行。可是鱼却坚持不行能有这么相同东西,陆地必定也是液体,和它住的湖相同,有波涛,能够在上面跳潜游水。相同,在一般凡夫的词汇里,不行能找到恰当的词句去描绘涅盘。可是其时有不少人用国际上最夸姣的词语去描绘涅盘的崇高境地,有人甚至不吝化尽汗水,长篇大论地论说佛陀入灭后的美妙境地。其作用正如《楞伽经》里所说愚人执着言语文字,如大象堕入泥潭,不能自拔。
毕竟,对机说法,对症下药是佛陀教化众生的办法。佛陀并不是一座计算机,不论啥人问啥样的疑问,他都会不加思索地答复。他是一位很考究实习效益的老师,充满了慈善与智慧,他并不是为了夸耀自个的常识而答问,而是为了要帮助问话人走上正觉的路程。他和人说法时,时间不忘对方的水平、倾向、根器、性格以及了解某一疑问的才华。
依据佛说,抵挡疑问有四种办法:
1.当疑问对比直接、显着,并且避免了形而上学的疑问时,这些疑问有必要开门见山地答复。例如苦之因是啥?
2.某些疑问有必要以剖析的办法答复,例如佛教是唯心主义仍是唯物主义?
3.还有一些疑问有必要以反问为答复。
4.有一类疑问有必要以缄默沉静不语为答复。例如当有人向佛陀寻问有关形而上学方面的疑问时,佛陀常常是保持缄默沉静。
所以,当婆蹉种问佛陀有无神我时,佛陀老是保持缄默沉静。佛陀的缄默沉静对婆蹉种的影响胜过任何雄辩。悲智双全的佛陀曾为这位利诱的求法人煞费苦心,并对他表明殷切的关心。
或许有人会问,佛陀毕竟是不是能答复以上十个形而上学的疑问?咱们权且先不作任何结论,但有一点能够必定,佛陀所知的法必定比他所说的法要多得多。
有一次,佛陀在憍欣赏弥(今印度阿拉哈巴特邻近)一座尸舍婆林中经过期,他取了几片叶子放在手里,问他的弟子们道:比丘们啊!你们意下如何?我手中的几片叶子多呢,仍是此间林中的叶子多?世尊,你手中只需很少几片叶子,但此间尸舍婆林中的叶子却多得不行胜数。
相同,我所知的法好像尸合婆林中的叶子,而我现已通知你们的好像我手中的叶子,只需一点点,我所未说的法还有很多呢!而我为何不为你们说那些法呢?由于他们没有用途,不能引导人证得涅盘。这就是我没有说那些法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