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修行的高僧大德转世后反不如前世?
问:禅宗有些大德悟处很高,如五祖戒禅师、海印信禅师、唐代的圆泽禅师,还有真如喆这些大修行人,有禅定、能开悟,为何连欲界诸天也生不了,反而使后世不如前生?为何他们的戒定慧修行功夫在临终时用不上?
答:首要禅宗的大德,他开悟,这时分从知见上来说见地与佛同齐,当然开悟也有浅深,有些不用定是大彻大悟,有的是有一定的悟入。但是就六道轮回或许脱节来说,他是要靠功夫的,功夫即是谈断惑的疑问,这是谈修证的疑问。假定他见思惑没有断,他是出不了三界的。他要生到欲界天,那也需求十善业道的积德行善,要修点未到定。所以常常有些参禅参得心肠有点了解、慧光绽露,但是他的烦恼不容易断。烦恼可以说很难断,所以他转世就可能成为大赋有、大文豪。应该说,他转世从福报上来讲也仍是可以,这就凭借了他参禅的功夫,他生到大赋有处。他们的戒定慧功夫在临终的时分那用不上。为何用不上?因为他的功夫没有到家,因为临终的时分见思惑即是业力的种子翻涌,而他是仅仅是靠自力,这时分他自力用不上,即是第六知道的作用在不见的时分,就等于这个国家的国王不存在,国王不存在,乱臣、贼子、土匪都起来了,你没有一个收拾局势的力气,所以他就会跟着他的业力牵引,哪个业力最重就到哪一道去。所以通常靠自力修行的人,临终的时分他是用不上劲的。你从这个含义上来说,为何阿弥陀佛要发临终接引愿?他的含义就在这儿:知道众生哪怕有修行,但是临终的时分用不上力,所以阿弥陀佛来协助,临终来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