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众生本是佛


佛子行》是藏传修心法门殊胜的窍诀、大乘法门的精要。内容为一大乘佛子所应具有的行为,藏传佛教悉数宗派大师一同赞誉佛子行,称其包括了悉数甚深与广阔的要意。本人在研读《佛子行》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菩提心铢积寸累,心里非常欢欣,常常在想作为佛弟子如何于悉数时悉数处将佛法融于心间?通过一段时刻的根究与学习,借此夸姣的缘起将我自己的一些主见表达出来,以求各位导师和蔼常识的点拨和批判。感恩。(魏畅)

一.惜缘

《入行论》中云:暇满人生极可贵,既得能办人生利,倘若此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满足。人身可贵,已然有幸此生成办人生利乐,若不珍惜时刻和法缘,此去将无期。要做一个佛子,就要从身边做起,日子处处是修行,所见人人是菩萨,悉数发生的作业都是对自己的检查和修行。用心去体悟,日子中每一个细节都是在表法,大千世界里的生住坏灭,人生的改动,时刻的消逝,都在提示着我们无常。我常常问我自己,都做了多少利益众生的作业呢?有多大掌握将来一定往生或许再来利益众生呢?

享受只会越来越蜕化,唯有精进才是行进增加决计的确保。我总想一个疑问,活着的意义是啥?发财吗?发财了往后的意义是啥?受人恭顺吗?我们都恭顺往后的意义是啥?即便获得了那些安泰,却也终如《金刚经》所云:悉数有为法,如空中阁楼,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像露水相一同刻短。所以我觉得,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活一次,不能白来。总得干点啥。干啥?修行自己,利益众生。在没有发心利益众生从前,我曾寻求过自己的政策,完毕的那一片刻确实是无比的欢欣,但是跟着时刻的消逝,开端的欢欣也成了无视,又从无视变成了无所谓了。反反复复的自己政策,反反复复的高兴和哀思,我感到这样没有意义。人生总在执着喜和忧傍边,那么贵重的人生真是糟蹋掉了。轮回的一定,人生的时刻短,珍惜人身才是当人时分的主要任务。人身只需在获得脱节的时分,觉悟布满智慧的时分,才是完毕了价值,才有意义。《涅槃经》云: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值浮孔。 如今我们都有很大的福报,佛法在世,三宝化现为师,仍是人身,没有啥理由再虚度光阴了。唯有依止明师,精进学法,广利众生,挨近善常识,没有定力时分远离恶友,但是要发愿一定早晚度化他们,机缘不成熟也要给他们静静皈依种下种子。愿我们都珍惜每一秒法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早登彼岸

二.发心

佛子行浅释》中讲了修佛有三个层次,这即是三种层次的发心。

劣等发心即是因惧怕恶趣的苦楚而不去造孽。中等发心即是不满足轮回的安泰而寻求自身的脱节。上等发心即是修行性空和慈悲之心,然后获得究竟的满足和清闲。

正本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是对亲人和一些介怀的事物很执着,学习后发现我们都还在六道轮回傍边,众生无始以来皆做过我们的父母。哪怕是案板上的动物也是一样。正本想想感到很悲痛和无知,贡献现世的亲人,却要吃无始以来的亲人,自从学过佛子行往后,我发愿不再吃肉了,坚持到今日这也是我的一个收成。劣等发心只需多方面想想就变成中等发心了,中等发心再想想六道轮回。众生皆是父母,我等当视如珍宝一般,与每位众生结的缘都应珍惜,与每位众生结缘正本即是看到自己累生的父母,这样就会天然尽最大努力去利益他们。尽管任何一种执着都会阻遏效果,但是我们在啥都没有的情况下,仍是要执着发菩提心,发大愿,行愿。《大般涅槃经》中云:悉数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我们应当常常提示自己具有满足的佛性,也应不时去引发,悉数众生都是将来的佛,我们对待悉数众生也即是对待佛,对待佛,谁还会有贪嗔痴慢疑呢?假定利益现前企图有一些不如法的行为,就应当想到这就等于危害佛的行为。要时刻清楚很多佛菩萨在看着自己,自己心里的觉性在重视自己。勤修布施精进苦行静,安忍禅定行境性。悉数不如意都是对自己境性的检查,从窘境中感触清闲,才是好修行。很多时分一个浅笑就可以顺利的化解恶意,一句对不住请原谅就可以把正本刀兵向,化为互投花。很多时分看别人不顺眼都是我们自己的修行不可。悉数口头的表达都不及遇境而为。即便是遇到危害自己利益的人,也要胸襟慈悲心,先悔过自己,因为万事皆有因果。另一方面,这也是每位菩萨对我们的检查,是我们效果道业的助缘,我们应当怀感恩之心去感恩。当然我们还要有智慧,从世俗谛上看,有佛也天然就有魔,所以还有一类众生是显着危害慧命的话,我们还需拔出智慧的宝剑去面临。但是一贯要慈心广阔,冤亲对等,转恶为善。发心的感同身受对方,诚意的祝愿那些恶意与我们的众生用具安泰及安泰因;愿他们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他们用具无苦之乐,我诚意愉悦。并且愿他们远离贪嗔之心,住对等舍。

三.菩提心是要害

先得根究一个疑问,为啥要发菩提心?上篇现已说到,暇满人生极可贵,此生假定没掌捉住良机,就又要通过漫长的轮回中了。悉数众生虽具有如来相,但是有必要通过发菩提心和行菩萨道才调获得满足。《普贤行愿品》中早已有答案,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因大悲而生起菩提心,因菩提心才成佛满足脱离轮回苦海。所以说菩提心是到彼岸的有必要条件。《坛经》有云:佛法在人世,不离人世觉,所以说有必要珍惜在人世的悉数机缘来效果六波罗蜜多。说到六波罗蜜多里的布施,我觉得最上等的布施即是忘我,利他,让别人走在脱节的前面,多多给众生制作助缘。那么自己发的愿的戒律就要遵从,假定毁坏了戒律,那么即是阻遏获得善趣,目的达不到恐怕就要落入恶趣。在这种情况下的悉数主见都是废话。因而要抛开悉数世俗的定见观念,胸襟利益众生效果满足之目的的心态来持戒。在持戒的一同还要学会忍辱,正本,佛子本无争,把自己想成是菩萨,也就没了争斗之心。不积跬步,无致使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那么效果与平常一点一滴的堆集是有极大的有关,但是光是一滴水,好久再来一滴,很简单就枯燥。我们只需以精进心不断滴水,不断行进,才调行千里,成大海,里效果越来越近。但是消除轮回之根源,有必要靠空性。因为《佛子行》本论中云:理应知晓除烦恼,惟有寂止殊胜观,远离四番无色心,专心入定佛子行当下的禅定,即是作菩萨的专心。这样把眼耳鼻舌身意结合起来转成无上的智慧。有了这六种强健的力气,就要发自心里的利他,并且时刻检查自己的行住坐卧是不是布满着智悲。因为我们学习大乘佛法,即是要专心致志的利益众生,也只需专心致志的利益众生,才调获得满足的效果。

四.我的期望

学完佛子行,遽然觉得有一股温暖的阳光照射着我们这群佛弟子的身体,倍感温暖。感触自己和世上每个佛弟子的心脏在散发着光辉。时刻照射着我表里的身体,尽管是一种希望,但是我有决计这离实际并不悠远,我要用如理如法的行为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众生,不管贫贱赋有,温顺暴戾,仁爱丑陋,我要用我这颗发光的心去温暖消融每一个酷寒,祈请究竟满足觉悟智慧的加持,用我真诚的菩提心去利益悉数众生成佛。我有决计,有剧烈的决计和定力。因为,这把独特的钥匙,在我手中,在我们手中。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泰山府君(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关于修行

修行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修行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修行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修行。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