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对境界不动心?
一般学佛修行的人,往常听经闻法,对于佛法的道理好像有所知道,有所谓体悟。但是,地步一来,就威逼了,这便是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因而,佛教主张解行侧重,不仅要说时似悟,格外地步来的时分,要能不动心。
以前有一个总经理,老是发脾气,自己也知道脾气欠好,后来为了改脾气,制作了一块木牌子挂在身上,上面写着戒嗔怒。
有一天,无意中听到部下私下在谈论他:我们总经理啥都好,惋惜便是脾气欠好。
他一听,忍耐不住,随手拿起了身上的牌子,就往那个干部头上砸去,边砸边说:你胡说!我脾气已经在改了,如何还要说我的脾气欠好呢?
禅宗所谓八风吹不动,便是说,我们遭受利、衰、苦、乐、称、讥、毀、誉八种地步时,都能不为所动,都能如如不动。
有时分,在日子里面,我们常为痛苦动心,为快乐动心,为人我对错,为別人的一句话而动心,这都是修行不行。所以,我们能够苦乐不动心,贫富也不动心,荣辱也不动心,不动心便是自立、清闲、清闲的日子。
偈云: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作业以前了,心里面也不必再留有痕跡。
闻名的哲学家方东美博士,平生喜欢游水。有一次在游水时,遽然身子往水底下沉。在求生的天分下,他拼命的挣扎。但是愈挣扎,愈是往下沉,眼看着即将遭到杀身。这时他安静一想:我是个哲学家,对于存亡应当看开才是,如此求生怕死的姿态太难看了,一个哲学家,死也要死得洒脫一点啊!
如此一想,心境轻松许多,四肢也天然放轻松,结果反倒浮出水面而生还。所以,不动心是一种力气,不动心是一种至高的修行地步。
如何才能做到对境不动心呢?
不要把烦恼帶到床上,不要把敌视帶到明日,不要把郁闷传染给別人。
以前的禅师们在参禅修行的时分,老是先观照自己的心,观照自己能不动心吗?能无心吗?印光大师在他的房间处处张貼「死」字,观「死」便是警惕自己,存亡其时,还有啥好计较的呢?所以,一个死字,我们记在心上,就会离欲。
有一位昙照禅师,素日向信徒开示,都离不开快乐啊!快乐啊!人生好快乐啊!有一天,他生病了,展转病塌时,却不停地喊:痛苦呀!痛苦呀!人生好痛苦呀!
住持和尚就问:最初你每天快乐、快乐,现在有病了,如何就痛苦啊!痛苦啊!如何自己遇到地步来的时分,就不由得了呢?
昙照禅师答复:住持和尚!请问你,我喊快乐对呢?仍是喊痛苦对呢?
一般人把痛苦和快乐分隔来讲,生是一回事,死是一回事,所以生可喜,死可悲。昙照禅师不是真的嗟病叹死,不是真痛苦,他只是供应自己人生的观照,直下承担,快乐也罢,痛苦也罢,都一般样,面对生老病死,禅师们永久有洒脫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