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孤独常常伴随着自作自受
现代社会中,我们广泛忙于工作、学业,除了跟自己有直接好坏联络的人以外,对身边其别人的注重度都不可,不知不觉间彼此间的心思距离越拉越大,觉得周围的人冷漠、自私、不关心自己,自己有话不容易找人说,变得孑立、压抑、不快乐。实际上,这些疑问都是自己构成的。自己对别人的苦乐忧喜没有用心,没有支付,如何会有酬谢呢?假设可以用心感知别人的心境,这种状况就会改动。
对方的目光、表情、姿势、说话的动静,都会告诉我们此时他的身心状态:身体酣畅不酣畅,心境是好仍是坏。感知到了对方的心境,还要进一步剖析其发作的缘由,先调查他的负面心境是不是由我们引发的。通常我们的心都很粗,不是昏眩便是散乱,给别人带来了不愉快还不知道。如不敲门就进入别人的房间,脱离时又忘了关门;洗完手四处乱甩,水珠溅到别人脸上;启航时拖动椅子,宣告刺耳的动静;上下楼梯脚步粗重;走路时鞋子在地上蹭;上完卫生间不轻手掩门;走廊里大声说话虽是纤细的当地,却常给别人带来不快。
说话、干事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更是给别人带来烦恼和痛苦:刻薄的言语、嘲讽的口气、轻视的目光、冷漠的表情、粗鲁的动作、无所谓的情绪、吃醋的心思等,都是无形的刀剑,在别人心上划下伤痕。每个人都体会过被伤害的痛苦,也体会过被关心的快乐,推己及人,常常给别人带来费事和不快乐,不可能有谐和的人际联络。
假设对方对我们有不正确的观点、不合理的对待,我们必须先劝诫自己,不能愤怒和憎恨。用心去感受对方此时的身心状态,会发现他正被不良心境糟蹋,心里现已失去了安宁和快乐。假设我们也心境失控,无异于在对方的伤口上撒盐,也等于用别人的差错赏罚自己。倘若不合理的对待对自己的影响不是太大,无妨接受、包容,等待适宜的时机进行好意的交流。两头互不相让,只要自讨苦吃。当然,包容不等于鼓动,假设退让只会导致更坏的负面成果,就必须采纳恰当的对策,但条件一定是不能出于愤怒和憎恨。
假设对方的负面心境不是由我们构成的,我们也可以用心去感知对方如今最需要什么。透过体会他的烦恼,让彼此间心思距离缩短、联络更加挨近。真诚的慈悲心,起码会在心思上减轻对方的痛苦。
多用一份心,多去注重别人,少为自己计划,人际联络就会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