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修善与非佛教徒修善有什么差别?


很多没有学佛的人,他也有善心,在从事一些慈善事业,做一些帮助社会、帮助他人的一些行为;我们学佛的人行菩萨道,看上去也是在做一些利他的事业,但是他们有本质的不同,因为菩萨带有智慧,所以,一个善人跟一个修道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世俗的好人或者善人,他们只是从物质上、从名利当中去帮助他人,缺乏了让对方觉醒的一个本领。佛教特别重视觉醒,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帮助他人的事情,但是我们回头看看,你真正帮到他了吗?或者你曾经帮助他,帮了你现在心里欢喜吗?为什么问这样一句话呢?因为有些人曾经帮助过一些人,世俗的人功成名就以后能报恩的人并不多,他有名有利以后还自以为是,所以很多人好心帮他人,却变成了一种烦恼

其实遇到很多做慈善的人,他去帮助他人的时候,有些人得到帮助以后心不满足,会有一些抱怨。经过这个案例就告诉我们,我们从名利上去帮助一个人充满了不定数,有可能你好心想帮助他,却变成了不好的结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缺乏智慧。

菩萨行菩萨道,他是为了众生觉醒付出一些物质上的布施,他的目的是要拯救他的思想。我们都知道救人不救他的思想,你是帮助不了他的,甚至你的帮助就会变成害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善人跟道人中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因为有觉醒。

我们不能违背八正道而去做利他之事。如果世俗的人,他们要追求名利,你去帮助他不断地追求名利,最终被名利所吞噬,在名利当中堕落。或者有些亲戚朋友,我们去帮助他,他们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最终越来越堕落。

世间的人帮助他人,都是以关系为考量的准则。其实如果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他不务正业,我们这方面其实不能帮助;如果他是在做利益社会、利益大众的事情,哪怕是陌生人,我们也要随喜赞叹。

菩萨行菩萨道不是以亲疏的关系,而是以你在做的这件事情是否利益社会、利益大众。正能量他就会扶持,负能量哪怕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会去帮助。这样就是带有一种智慧的层面。

如果一个人缺乏智慧,你再善良的心,如果在不该善良的人面前善良,那也是变成了彼此的伤害。如果我们是带有智慧的心,哪怕整天去批评人家,其实也变成了真正的利他。有些人经过呵斥或者棒喝都能让他觉醒,那棒喝就变成了方便的法门

站在智慧的角度,世间没有绝对的好坏,就看你怎么用。有些人你用很多钱去帮助他,最后让他堕落。所以我们在利他的过程当中,重心要拯救他的思想,不违背这个前提。因为我们要拯救他的思想,要让人家信服于你,所以我们难免要做一些物质上的帮助或者精神上的帮助,最后让他得到信任,才能做改变思想的工作。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思想工作要改进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并不是你讲的头头是道人家就愿意听,所以这个善巧方便是非常重要,这种慈悲的心非常重要。

菩萨为了要广利众生要学习四摄法。菩萨是佛陀的业务员,他要提高业务能力要学四种方便,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方式是菩萨生生世世在用的善巧方便。

希望大家要好好的用这四个方法,善人你做了再多的善事,你最多来生升天,跟解脱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行菩萨道的人,你不但能解脱,而且还能成佛,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泰山府君(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关于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知识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知识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知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