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只有打破一切成见 才有可能见性成佛


虽然看见了佛法,但其实仍旧生活在自己的阅历中。(图片来源:北海禅院)

禅修,重在这个“修”字。“修”有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上的修,一是心理上的修。如果只修改行为,却不调整心理,实际上是修外不修内,依旧没有变。

为什么心理也要修?比如,幼儿的心理比较天真,这是宿缘成就。但从青年逐渐变为成人的心理过程却不单是宿业所成,而有当下种种业习和合累积所致。虽有宿业成分,具体表现却是执着于当下的种种阅历。

因明学的推理论证最后暴露出一个特点,就是它无法解决经验和阅历的问题,甚至就连知见的最终问题也解决不了。为什么?因明学中有这样一个推论:如果你想成佛,就要先学到成佛的正见,再进行终极抉择,把这种正见变成真正能佐证理论的实践。

虽然有很多例证和经验支持成佛的正见,你也接受这种知识作为定解和决定之趣,从而成为自己修行的终极指导,但它的真正价值充其量也就是指导作用。有了指导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还是不可以。成佛的正见,不能代表真正的佛果。

没有证悟之前,正见只算次等资粮。那么让自己成佛的根本推动力是什么呢?是自己过去的阅历。阅历对人的影响至为重要。比如学哲学的同学,只要学过一套完整的哲学思辨系统并且能够应用自如了,在生活中就有了一件脱不掉的贴肉布衫,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挥舞起这把“哲学大刀”去思维。可能他们从知识结构到思维模式,全部都是哲学化的。如果你是学经济的,那么对事物的判断可能都是经济化的。而大家无论被怎么“化”也都觉得并无不妥,因为你们的知识进展一直都在培养这种“化”。

人该不该有一些不被知识框架“化”掉的东西?这是作为读书人应该有所考虑的问题。阅历究竟会决定什么?决定我们的最终结果,决定所有的修行到底有没有效果。因为阅历就像一个过滤器,不管佛法正见有多高深,我们亲见亲验的事实有多确凿,也唯有经过验证和过滤后所剩下的那一点才是自己的。

我们很可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危险:你是学哲学的,可能哲学会把最真实的佛法过滤掉,最终只有偏向哲学性的这部分才是你真正留下的。你是学经济的,可能经济学会把原汁原味、立体多面的佛法过滤到只剩下经济方面的属性,这些才是你最后留下的。社会学、文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可能把我们的正见过滤一番,最后那一点点才是真正留下的。

这样一看,你很危险!不管你有什么知识框架,这个框架都会马上成为你最大的障碍、让你不能突破。所以,我们虽然看见了佛法,但其实仍旧生活在自己的阅历中。只有在阅历形成的经验把佛法严格过滤之后,才会有那么一丝佛法的影像进入心田——这是十分无奈的过程!

这里谈“修”,并不是泛泛说“赶紧去打坐、赶紧去参禅”,而是要探讨一下,在我们的知识结构中到底允许多少佛法的光明进入心地?这需要自己做判断。如果你不判断,没有人能替你判断。你的导师、教授,只会把你往固有的知识结构里推。

如果你能杀入八十万禁军的方阵,最终却杀不出来,那么你始终还不是你,只是被赋予了某种特征知识属性的一个框架。现在,任何一个成熟的知识框架都能框下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乃至上亿的人,但你愿意做这样的人吗?

如果终身只能停留在一种知识框架里,这是件悲哀的事。通俗地说,终身只能走一条道,恐怕也是件悲哀的事。尤其是这条道路的终极属性与佛法没有多大关系,反而与本人的知识结构有更大关系,这样一来,我们的一生就会很悲哀——永留在自我的狭小世界中。因为我们心里会揣着一把尺子,无论遇到什么,只能先拿自己的尺子去衡量。

石屋清珙禅师有一首诗:

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

量尽别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曾量。

我们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反思恐怕没有什么力量,不能把力量用到反思知识本质上面会很麻烦。比如坐着飞机,可以一会儿到沙漠,一会儿到青海,一会儿飞往江汉平原,一会儿又去往海洋地区。东南西北,在一个小时内都能迅速到达,但我们戴的眼镜却始终都只有沙漠上防尘暴的那副蛤蟆镜,所以到了南方不适应,到了温暖的绿色之都也不适应。只有一副眼镜怎么办呢?我们要受罪了。

大家只有二十来岁,我本人可能是你们父母年龄层的人。我想我那些同龄人可能会为一个情况感到惭愧,就是他们在人生旅途中只能走一条道,而且能够拿来指引你们的可能也只有这一条道。看来,你们要求知。

可是走进了校园,你们也只有一条道。从小学到中学是一条道,到了大学也还是只有一条道。可能你们博士论文所描述、书写的方向,就是自己一辈子看事情的方向了。多么悲哀!一年换一个方向不好吗?至少会生活得丰富多彩一点。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多数时候知识框架一经奠定,往后就没有力量进行改动了。那该怎么办?我曾经尝试解决,就是下狠功夫拼命禅修、拼命阅读《金刚经》等般若经典。曾经有很多个日日夜夜,我都在彻夜不眠地禅修和思维经典要义。

但后来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一旦形成某种知识框架,背后的壁垒真是层层无尽!原来我们用知识框架为自己编织了一个世界,我们所说的“一人一世界”的道理就在这里。我们会用知识框架编织的这个世界,去网罗一切世界。如果没有放下这些框架,就没有丝毫机会面对真实的大自然和同参道友乃至我们的生活。

从表面看,这只是微细的心理问题,需要对知识框架进行反思。但各位要留意,在历届禅修营过程中,我本人始终着力于对大家编织的知识网络进行抽丝剥茧。能抽一分是一分,能解放一分是一分。

可是我发现,直到现在,大学层面对成人的高校教育,带给同学们的只有编织的教育、没有解构的教育。在我们对对象进行解构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着对自己所编织内容的信任度。越来越信任它,越来越依赖它。

那么,人有生死和痛苦怎么办呢?如果使用这些曾被极度信赖的编织结构应对真实的生老病死、情绪烦恼、种种痛苦,我们就会应付不了、抽不出手脚。这会使我们越来越痛苦,愈加发现到处都是矛盾,愈加发现知识在生活中的无能。

但愿我们这代人遇到的矛盾,不要成为你们新一代年轻人的矛盾。年轻人中能否有这样几位勇士,勇敢面对自己编织的知识网络,不再被终生套下去呢?

禅修的“禅”字,就是解构所有形式知识的利器。这个利器,你要向外甩,也要向内还。而就我个人来看,向内更重要。因为向内可能会把你所有的世界都彻底瓦解,再又重建一番。只有成为法器,所有的“禅”才能对你呈现出真实的意义,你才能通过“修”,来真正刻骨铭心地解决一切问题。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