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答篇


修学菩提心的行人,应经常读诵《华严》。经中描述的菩萨境界可谓波澜壮阔,其精神、愿力和修行,无不令人倍觉震撼。依菩提心修行,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修行方式,因为它要求我们主动塑造和佛菩萨相应的品质。这并非空洞的口号,心行的运作方式正是如此,如是因感如是果,没有丝毫通融的余地。过去我们讲因果,往往着重于外在现象,如三世因果。但这里强调的主要是内在因果。当我们起心动念却未付诸行动时,表面看来似乎未造成任何结果,事实上,它已在我们内心留下相应的影像。善念固然是功不唐捐的,恶念却也是罪责难逃。什么样的心所在活动,生命中与此对应的某种品格即随之发展壮大。我们可以为自己不如法的行为找到一百个理由来应付别人,可以粉饰错误,甚至可以颠倒黑白。但我们却无法以同样的方式来涂改留在内心的影像,也无法请它高抬贵手,接受我们编造的借口。对于心行及其运作方式的认识,唯识教法对我们很有帮助。因为唯识着重谈的,正是妄心的层面。我们的心,仿佛最忠实的记录者,事无巨细地记录着心行的所有变化,无一遗漏。所以,不要存有任何侥幸心理,那只能是自欺欺人。

对于学佛者来说,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修行之路,并非易事。在我个人的学佛过程中,与菩提心教法似乎特别有缘,不仅契入速度最快,且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受益,深觉这一法么之殊胜和威力。这种认识既包括理解上的,也包括心行上的。当我了解到菩提心教法的殊胜后,立刻发愿将此作为尽未来际修行和弘法的核心。我希望,这一教法也能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学员:发菩提心是否必须以出离心为基础?

法师:出离心和菩提心属于两种不同层面的发心。大乘经论中主要以菩提心为主,很少涉及出离心。而在《阿含》等声闻经论中,则以出离心为要,也很少谈到菩提心。将出离心和菩提心联系起来,主要体现在宗喀巴大师所建构的《菩提道次第论》中。

早期的声闻行者可分为两类:一是趣寂声闻,一是回小向大声闻。趣寂声闻发出离心,且一发到底,直接成就阿罗汉果,不更进求佛道。因为他们出离三界之意向极其强烈,别无他求,因此佛陀演说《法华经》前有五千声闻退席,这类属于定性声闻。还有一类声闻,自接触声闻教法后又有机会学习大乘教法,最终回小向大,由出离心转向菩提心。

民国年间,太虚大师法尊法师翻译的《菩提道次第论》极为赞叹,因为这条路确实比较稳当。宗大师以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建构的三主要道,纠正了学人修行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不少流弊。以出离心为基础,既帮助我们摆脱凡夫心,又能帮助我们引发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许多大乘经论中并未强调这一次第,而是直接由发菩提心入手。但解脱生死轮回之苦,始终是学佛修行的重要前提,因而其建构亦不违大乘思想。

若是出离心仅指出离轮回及对三界的执著,这一内涵已囊括在菩提心内。菩提心具备无相、无住、无所得的特点,自然不著五欲六尘。所以说,菩提心本身就含摄了出离心的部分内涵。如果根机特别好的人,可以直接从菩提心入手。这也是大乘经教往往只谈发菩提心却未强调出离心的原因。只是对一般人而言,菩提心不容易立刻发起来,更不容易发到位。若知见不清,发心过程中极易与凡夫心混淆,根本不清楚自己发的究竟是什么心,甚至将人天乘的善心当作菩提心。如果以出离心为基础,菩提心的的纯度就会更有保障。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发心固然可以沿着从出离心至菩提心道路前进。但发起出离心并证得空性之后,未必能成就大慈大悲,未必能导向菩提心,否则就没有声闻乘和菩萨乘之分了。汉传佛教中,禅宗行者也好,净土行者也好,虽然学的是大乘佛教,诵的是大乘经典,但往往只发了出离心,将个人了生脱死当作一切,反而忘却了菩提心。菩提心的发起,必须通过相应的观想修持,才能将本觉中的悲心引发出来。也就是说,它并非任运就能生起,而需要特殊因缘的引发。正如修习禅定未必能开显智慧一样,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似乎得定之后无漏智慧必将一触即发,喷薄而出。事实非如此,否则,外道如何将四禅、四空定以为最终目标,当作究竟涅槃呢?“由定生慧”固然是不错,但得定只是发慧的条件之一,最终还需透过无常观、无我观、缘起观的修习,才能引发无漏智慧。

学员:若无出离心为基础而直接发菩提心,能否断烦恼、了生死?人生佛教与菩提心的关系如何?

法师:发起菩提心,连佛果都能成就,难道不能断除烦恼吗?所有的修行法门中,以菩提心的功德和力量为最。关于这一点,《华严经弥勒菩萨赞叹菩提心的颂文中阐述得极为详尽。

现在所提倡的人生佛教,如能赋予菩提心和空性见的内涵,就能直接抵达佛果,真正贯彻虚大师所说的“人成即佛成”。但从目前来看,人生佛教的弘扬确实存在肤浅化的倾向,有必要对其内涵进行深化。道在人弘,人生佛教的旗帜固然契机,关键还在于怎样弘扬,赋予其什么内涵。

学员:发心是否也有顿渐之分?是否有可能直接由胜义菩提心契入?

法师:法门的顿、渐不同,是由知见高低决定的。《华严》可谓圆顿之极,其中“初发心既成正觉”,乃一超直入如来地,实为至高无上之法。而禅宗和大圆满的教法也告诉我们,即使在凡夫心的层面,觉悟心也是触手可及的。烦恼亦无自性,若体会得这一点,每个念头生起的当下即可获得解脱。如同蛇,自能将反复缠绕所成之结解开,毋须再假他力。不过,这些教法固然能使我们对修行成就、了脱生死充满信心,对根基的要求也更高,未必都能修得起来。相比之下,唯识教法是从妄心的层面入手,比较容易把握。但依唯识教理修行,发心就是发心,结果就是结果,三大阿僧祗劫且慢慢走来,成佛似乎变得遥不可及,很难相信现生可以见道,可以了生死。所以,唯识学人在修行上往往容易松懈。民国年间,许多学唯识的后来多学成哲学了,这一流弊影响至今。

修学佛法的常道,是从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而进至胜义菩提心。一般来说,可以先从这一常规路线入手,积累一些资粮,才有机缘接触到直接契入胜义菩提心的教法。

学员: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法师:发心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正是“我执”。“我执”无比狡诈,会利用我们所学的一切知识甚至佛法来干扰我们的心,其理由往往冠冕堂皇,让人无法拒绝。所以,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自己究竟要成就什么?这点非常重要。我们的发心,决定了最终的成就。但涉及具体事务时,往往很难意识到究竟是哪种心正在作用。比如我们住持道场、弘法利生,看来似乎都是在发心。或许我们自己也以为是在大转法*、广渡众生,以为和佛菩萨相差无几。可是,真正的心行基础是什么呢?仔细分析的话,可能是贪著,也可能是我执,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到后来,事业做得越大,对事业的贪著也越深。如果这样,最后成就的必然是“我执”,是地道的凡夫心。

学员:我们应当首先利益众生,还是成就后再利益众生呢?自利和利他是否有先后的次第?

法师:在菩提心的教授中,有三种不同的发心方式,即国王式、船夫式和牧人式。

首先是国王式的发心,认为利益众生的首要是自己先成为国王,然后才有能力广济群生。这种发心侧重以自利为主,修行达到相当程度后再开始利他。当然,其修行目标始终是“为利有情愿成佛”,而不是为了个人成就。藏传佛教中的米拉日巴尊者,即属于这类发心。

其次是船夫式的发心。船夫和乘客同舟共济,同时修行,同登彼岸

第三是牧人式的发心。地藏菩萨就是其中的典型,其愿力为“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只考虑众生,完全没有考虑自己。

关于这几种不同的发心方式,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选择。有些人可能适合做国王,有些人可能愿意做船夫,也有些人可能希望做牧人。但不论选择什么方式,其共同前提和发心基础都必须是利他。也就是说,在发心过程中不可有任何夹杂。若是有丝毫的杂染或自利色彩,我执必然无法彻底破除,无上菩提的成就也必然受到影响。

学员:藏传佛教中谈到,发菩提心者不可以舍弃任何众生,但又特别强调应远离破戒者,这一矛盾应如何解决?

法师: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需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孔夫子亦云:无友不如己者。也就是说,应与胜过自己的朋友交游,如此才能见贤思齐。这一教授,对于初学者尤其重要。因为初学者往往善恶不辨,易受环境影响,所以对环境的要求必须严格一些,于增长学业和完善人格皆有益处。

但学有所成之后,则应以度化一切众生为对象,此时便无善知识及恶知识之分了。地藏菩萨发愿前往地狱,一定不是去那里亲近善知识的。从菩萨道来说,发起菩提心后,一方面要亲近善知识,一方面要从悲心出发利乐一切众生。若欲圆满无上佛果,绝不可舍弃任何众生。当我们说到不舍一切众生时,关键是在于心行。只要对每个众生都怀有平等无别的慈悲,慈悲便是圆满的。

事实上,这两个教授并不矛盾。佛法是针对众生的不同根基而施设,在不同修行阶段,要求也有所不同。

学员:如何才能圆满自己的发心?

法师:无上菩提的成就,固然是以一切众生作为度化对象,但并非将众生度尽才能成佛,因为度众生也是因缘法。佛果功德的积累,也不在于达到怎样的量才能圆满。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总以为菩萨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必须积累多少福德,度化多少众生才能合格。就象在社会上,获得博士学位、教授资格需要多少成果那样。但我们要知道,成佛并非事相上的成就,亦非外在功德的成就。若是执著功德相,必定无法成为佛果的资粮。

当我们说到度化一切众生时,别忘了自己也是众生。当然,关键不在于度了自己还是他人,而在于我们的发心是否缘法界一切众生。当我们修行时,不在于修利己行还是利他行,也不在于修止观还是修布施,关键是看这一行为的发心是什么,所缘又是什么?这才是根本所在。若是发心圆满的话,所修一切善行包括自身的修证,都能使我们在短时间内圆满成佛的资粮。

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国王式的发心,还是船夫、牧人式的发心,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即使暂时将重点放在自我修证上,发心也是为了利他而非个人解脱。而修利它行的时候,则应缘无限而非有限的众生,这才是发心的关键所在。禅修属于自利还是利他呢?若是因为厌恶人世、逃避众生而参禅打坐,对众生缺乏悲心,仅以自了为足,当然不属于利他行。反之,若是为了更好地度化众生而精进修行,则是属于利他行的范畴。可见,关键取决于打坐时的发心,而不是行为本身。在修行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操作方式,但在发心上必须圆满,这一点极为重要。

在这个时代,更需要普及菩提心教法。学习这个教法之后,力量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修行者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取决于自身的心行。有怎样的心行,就会形成怎样的人格,获得怎样的成就。过去,修行者更重视的是止息恶行,而菩提心教法还要求我们积极地成就善法,饶益有情,从而成就慈悲、智慧的品质。

学员:发心之初还比较猛利,但往往不能坚持,应如何解决?

法师:发心的困难,正在于发得准确,发得长久。这和“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理。心行的力量源于积累,发一次只有一次的力量,况且这一次还未必发得准确。菩提心的教授,正是要帮助大家持续、准确地发心,通过见、定、行逐步巩固自己的发心。其中,见是用于调整心行,定和行的实践,则使菩提心在心行中产生稳定、持续的作用。如此,使菩提心的力量日渐增长。

学员:如何实践菩提心呢?

法师:菩提心的实践,包括观想和利他行两个方面。通过观想的培养,使自己时刻心系众生,行住坐卧皆不忘利益众生。这种用心方法,在《华严经?净行品》中有很多具体指导。以这样的心做每件事,都是圆满无上菩提的善因缘。在吃饭时,希望天下众生都能衣食无忧;健康快乐时,希望天下众生同样健康快乐;遭遇挫折时,希望自己承受的一切,能使天下众生远离挫折。时刻作如是观想,菩提心必然突飞猛进。

当我们有机会行利他行的时候,应视为众生成就我们菩提心的因缘,本着感恩心去做。而在做事时,随时调整心行,念念不忘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做。在菩提心没有成就之前,这样做确实会有些难度,但只要我们有信心,并坚持不懈地练习,这一心行就能得到巩固。久而久之,菩提心就能自然运行起来。

学员:菩提心与正见的关系如何?

法师:发起菩提心之后,见就有了用武之地。无论是中观见或唯识见,都能指导我们调整心行,帮助我们将附在菩提心上的杂质一一剔除。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决非否定教理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不可将谈空说有作为修学目的。

在学佛过程中,正见极为重要。知见不正,修行必然无法提高。禅宗也很重视见的作用,所谓“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当然,这个见不仅是闻思的见,更是心行的见。心行上的见若是没有摆正,即使每日精进苦修,未必能成正果。反之,见若是摆正了,搬柴运水、语静动默皆为无上妙行。

所以说,见和菩提心是一体不二的。见需要一个着力点,才能发挥其功用。发起菩提心之后,见就找到了着力点。

学员:如何看待五种姓?如果一个人注定了是无种姓,是否还能发菩提心?

法师:唯识宗将种性归纳为声闻、缘觉、菩萨、无种性和不定种性五种。按唯识的说法,种性已决定了将来的成就。若是不具备菩萨种性,成佛必定无望。若是具备菩萨种性,生命起点就高于声闻。

众生虽然是平等的,但无始以来的积累,确实造就了生命起点的不同。有些善根深厚,有些障深慧浅。有些生来具有菩萨倾向,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有些则天性冷漠,对社会漠不关心。但从缘起看世间,我们不应将这些倾向理解为固定不变的。所以,我个人比较倾向一切众生皆可发起菩提心,皆可培养起菩萨种性,但因为起点不同,难易程度会有所不同。对于那些乐于助人、充满悲悯之心的人来说,菩提心和其性情较为相应,发起来相对容易。而对于那些性情冷漠、孤僻的人来说,发心的难度自然大得多。但只要努力并切方向正确,最终都能获得成就。

学员:应当如何抉择利他行?比如吃不完的饼干,应该喂鱼还是和乞丐结缘?有人说,喂鱼不会造业。但也有人倾向于布施乞丐,因为人身难得,比鱼离成佛更近。

法师:从菩提心的教法来说,等到把人救度完之后才开始对鱼慈悲,本身就是不对的。如果这样的话,菩提心永远无法圆满。众生是帮助不尽、救度不完的,何时才有成就的一天?所以,关键不在于度化的客观结果,而在于面对每个众生时都充满慈悲,决不舍弃其中的任何一位。不论对于动物还是人,都应具有平等无别的悲心,这样的心行才是圆满的。若心中还有高低之分,最后所成就的只能是不平等的心,是凡夫心。而平等的心,才是诸佛菩萨的慈悲心。发心是什么,最后成就的就是什么,这一点必须牢记在心。

另外,利他还有智慧。象这样的情况,究竟谁更需要?怎样分配更合理?有了智慧,自然就知道如何抉择。恒顺众生,并非众生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更不是顺着众生的欲望和贪、嗔、痴行事,必须考虑对众生是否真正有益,以此作为取舍标准。所以,在菩提心的实践中,首先发心必须纯正,然后再以智慧进行抉择。

学员:请问学习中观和发菩提心的关系?

法师:性空见,是菩提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菩提心所具有的无相、无我、无所得等特征,皆属性空见的范畴。若是没有这些认识,菩提心必然发不到位,也根本无法圆满。但这并不是说,需要在菩提心之外另立性空见。三藏十二部典籍和一切修行法门,都可汇归于菩提心,并在修学菩提心的过程中找到位置。所以说,菩提心是佛法的核心。

当然,菩提心还要落实到生活中去检验。每一种负面情绪的生起,都是因为对众生的抵触,由此唤醒不愉快的心灵频道,反之亦然,这是心行的运作规律。如果菩提心发到位,具有无相、无我、无所得的特征,便能容纳一切众生,进一步,就能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之心。

学员:菩提心应如何落到实处? 

法师:我们的心行虽然属于凡夫心,但即使在这个层面,若有上乘的用心方法,也是可以触及本觉的。首先,必须找到心行的立足点。凡夫心的立足点是分别、执著、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去调整,向平等、无相、无限靠拢。当然,做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因为凡夫心的力量很大。但是,不要预存菩萨道很难、成佛很难的心态,这种畏难情绪是发心的极大障碍。事实上,每种心行力量都是培养起来的。聚沙能够成塔,是因为点滴的积累;愚公能够移山,是因为不懈的努力。其中还有个关键是,必须真切认识到菩提心的重要性,认识到这是学佛的唯一出路。否则,不要说救度众生,自顾尚且不暇。基于对自身生命的负责及对众生的慈悲,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全力以赴地做。

发菩提心成就的先例不是没有,恒河沙数诸佛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上一篇:九、结 语
下一篇:南无燃灯佛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关于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知识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知识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知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