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宣大师:皈依时听不懂能成就皈依吗
【疏文】
《多论》云:受三归者,先称法,后称佛者,不成。若无所晓知,说不次第者,自不得罪,成受三归;若有所解,故倒说者,得罪,不成。
问: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正是一法,有何差别?
答:虽有一义,相有差别。以三宝而言,无师大智一切功德是佛宝,尽谛涅槃无为是法宝,声闻学、无学功德智慧是僧宝。
又问:称于佛法不称僧者,乃至互少得成归不?答:不成受也。
《善见》云:若师教言佛,弟子不正而言弗者,成受三归;若俱弗,则不成受。若师教言佛,弟子答言尔,或不出声,或语不具,皆不成归。或言音不同,如伧、吴两俗不相解者,应教其义,如是不杀,弟子答言解而能持,亦得受戒。
《多论》问:得从三师各受一归不?答:不得。
对趣者。五趣为言,皆得受也,除报重者。自余山间空远轻系地狱,皆成三归,除不解者。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卷十
【大意】
《多论》说:受三皈时,先称皈依法,再称皈依佛,次序颠倒了,三皈是不成就的。(这里要区分一下),假若内心迷糊,对三宝的次第不了解,才说颠倒了,这样不会得罪,三皈依是成就的;假若内心对于三皈次第清楚,故意颠倒称名,会得一个罪,三皈依不成就。
问:佛也是法,法也是佛,僧也是法,理体三宝的体就一个(即彰显的无为涅槃之理),纵然前面讲皈依次序有所颠倒,又有什么妨碍呢?
答:佛、法、僧的体虽是一个(约理体三宝没有差别),从三宝的相上还是有差别。佛成就的五分法身称为佛宝;灭谛涅槃无为之理是法宝;学、无学所显现的功德智慧称为僧宝。因为这些相上的差别,所以受三皈时,顺序不能颠倒,应按次第来称名。
又问:三皈依时,只称皈依佛、皈依法,不称皈依僧;或者只称皈依佛、皈依僧,不称皈依法等,这样交互减少的称名,皈依能够成就么?答:三皈依是不成就的。
《善见》云:如果师父教的发音是皈依佛(fo),弟子发音称皈依弗(fu),三皈依是成就的(师父和弟子都明白皈依对象是诸佛,仅仅是发音不同);如果师父和弟子的发音都是皈依弗(fu),三皈依是不成就的(师父和弟子都不明白皈依对象是诸佛,并且发音也错了)。假若师父念的是皈依佛,弟子只是答尔、或者不出声音、或者把三皈依念的不完整,这些情形的皈依都不成就。或者语言不同,如伧、吴两个地方的语言互相听不懂,假使通过师父提前教导,能让弟子清楚明白其中的含义,三皈依也是成就的。
《多论》问:可不可以从三位出家师父那里,分别受一皈呢?答:不能。因为人和法都不同,所以三皈依不成就。
人、天、地狱、饿鬼、畜生五趣(五趣都有阿修罗)都可以受三皈依,除了无间地狱的众生;其余在山林间、空旷远处、轻系地狱的众生也能受三皈依,除了不能知解法师言语的众生。
【注】
《多论》云:问曰:若受三皈,或时先称法宝、后称佛者,成三皈不? 答曰:若无所晓知说不次第者,自不得罪,得成三皈。若有所解故倒说者,得突吉罗,亦不成三皈。引自《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见《大正藏》。
又问:若称佛及法不称僧者,成三皈否?若称法、僧不称佛宝,成三皈否?引自《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见《大正藏》。
《善见》云:若师教皈依佛,弟子答言尔,或语不出口,或逐语不具足,皆不成受三皈。引自《善见律毗婆沙》,见《大正藏》。
《多论》问:三皈正得从一人受,复得从三人各得受一皈否?答:不得。引自《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见《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