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是非方为善


很多人都具有“言人是非”的习惯,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我们所遭遇的痛苦和不幸中,至少有一半是由“言人是非”所导致的。一个人的一生中,也许会受到很多伤害,在受到的所有伤害中,最频繁遭遇的、最刻骨铭心的可能就是因为别人的是非之词所造成的伤害。事实上,从一个人口里说出来的加在别人身上的是非之词,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无形利刃,这把利刃会无情地刺伤人心,使人痛苦和悲伤,甚至留下一生都难以抹去的心灵伤痛。

当我们当面说一个人的是非过失时,我们只照顾自己“要说话”的冲动,随顺内心的怨恨和不满,却从来不去思考自己所说出来的是非之词会带给听者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常常天真地、弱智地认为,听者不会痛苦和悲伤,对是非之语具有无限的承受力。实际上,只要观察一下我们自己在听到别人的不好评价后的心理反应就可以知道,哪怕是别人一丁点的不好评价,都会造成内心难忍的伤痛。所以,在此世间,很少有人愿意听到对自己的不好评价,即使这些不好的评价是事实。当一个人听到别人对自己当面或背后的批评、指责时,心里会习惯性地痛苦、难过和悲伤,并且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争论,乃至反唇相讥,引发一场痛苦的争吵,甚或无休止的仇恨。在此世间,一句话把人气得暴跳如雷的例子屡见不鲜。

当我们在背后说人是非的时候,我们常常心存侥幸,并天真地、愚昧地认为,这些是非之词永远不会被当事人得知。而事实上,“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所说的是非之词,总有一天,会以你根本意想不到的方法,被添油加醋地传到当事人耳里。在此世间,很少有人能够容忍别人在背后言说自己的是非、败坏自己的名声,即使我们自己——一个自认为修行还不错的人,如果得知别人在背后谈论自己的是非、过失,心里也会隐隐作痛,并产生怨恨和不满。

所以,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后,言人是非都会给别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当面言人是非很少有不招致回击和争吵的;背后言人是非,很少有不招致怨恨和报复的。如果一个人想制造痛苦、争吵、或者世间的刻骨仇恨,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当面愤怒地指责或抱怨一下某人,或在张三面前说一下李四的是非,然后让张三将这些是非之词转达给李四。

我们常常来到这里放生,能够用慈悲心对待素不相识的异类动物,可是为什么却要经常用刀子般的是非之语当面伤害别人的心,背后败坏别人的名声呢?为什么在谈论别人的是非过失时,自己那么兴奋和激动呢?难道他人的身败名裂会增加我们的安乐?

佛经云:“夫士处世,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一个人的是非之语不仅会给他人带来无尽的伤害和痛苦,还将无情地摧毁自己一生的幸福。不少人经常在外面抱怨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如何不好,以致家庭不幸福,其实真正导致家庭不幸福的原因是自己随意批评、指责和抱怨丈夫或者妻子的恶劣秉性;有人抱怨自己一生不得志,领导不重用自己,其实真正毁了自己前途的是自己背后随便宣说领导是非的秉性;有人抱怨朋友对自己不忠诚,其实导致朋友不忠诚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随便人前背后说朋友过失的秉性;有人到临命终的最后一刻,还在指责、抱怨着别人,丝毫认识不到自己言人是非的可怕。

在此世间,因为一句是非之语,葬送自己的生命乃至一生前途的事例实在是举不胜举。“祸从口出”是一句绝对值得我们反复玩味的至理名言,即便我们将一生中的一半时间化在了理解这四个字上面,并且对不言人非生起信心,也是值得的。因为如果我们不理解这四个字的深意,就无法对不言人非生起信心;不能做到不言人非,自己一生的幸福、乃至生生世世的幸福都将被毁掉。

观察世间的众生,常常在甲言说乙的是非之后,乙也无情地用恶语回应甲,然后甲又加倍地回应乙,就这样彼此恶语相加,相互伤害,无有了结之时,这种情形和地狱众生彼此用有形的利刃互相砍杀并无本质区别!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具有言人是非的习惯,我们应当为自己这个恶劣的秉性感到难过,并发愿改掉这个恶习!如果我们不想将来用有形的利刃和别人在地狱里相互砍杀,我们今天在人间就不要用无形的利刃相互伤害,我们要将“口吐利刃”的恶习转化成“口吐莲花”的善行!

从今以后,当我们即将口吐利刃的时候,请“刀下留人”,并反躬自省:“我说这些是非之语,对我、对别人到底会带来什么好处?”如果发现对人对己有百害而无一益,请不要让是非之语出口!我们要发愿做一个智者,决不做自己烦恼的奴隶!

请一定牢记:对别人的评价就像放出去的家鸽一样,总有一天会飞回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想放出去的家鸽在将来的某一天飞回来,今天就不要将“是非之鸽”放出去!请不要心存侥幸,以“口”试法,因为“因果报应”是大觉世尊用遍智的慧眼所观察出来的真理,不可能有任何例外!“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今天言人是非,别人将来也必定会言我是非;我今天不言人非,别人将来就不会言我是非。如果您真的想远离世间一切是非纷争,使自己和家人、朋友、同事获得幸福和安乐,请痛下决心:“从此以后,任何场合之下,我决不再说任何人的是非过失!”如果能在心里不停地、认真地重复这个决心,我们就一定能渐渐养成不言人非的美德!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禅理

禅理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禅理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禅理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禅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