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打坐姿势对培养定力有帮助


正确的坐姿,它可依不同的分类法,归为五支或七支坐法。我们知道此种坐姿不仅可以产生止息的作用,同时它所产生的是一种特别能导入正观的止息作用。我们在这方面有许多有关个人的实证,以及论典和口传教法的开示。这些尤其谈到了心气之间的关系,以及姿势如何影响气能,而让行者生起正观和了悟等。今天我们则要来谈谈不正确的姿势所可能引致的缺失。

姿势不正或不直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我们知道坐姿可以决定气脉的位置而产生气行,进而影响心识的作用。如果姿势不正,臂如斜向两边等,便会导致我们的念头纷飞。由于气脉的位置不对且不直,所以气便无法走得很顺畅。在此情况下,心也会因此而变得浮躁不安,妄念丛生。

更仔细的说,在打坐时若斜向右边,刚开始时,我们可能会感觉心很清净,不过若再继续坐下去的话,这种清明的感觉便会转变成为一种瞋念,同时造成可能受到外境所谓魔王的干扰。他是来自行者本身之瞋念所感召的一种外在的化现,将对我们修行造成障碍。

但若我们在打坐时惯于斜向左边的话,便有可能在刚开始时产生一种喜悦的感觉。但很快的这种感觉会转变成为一种贪念,一种猛烈而无法控制的贪意,以致我们可能遭受到魔女的干扰和伤害。不论你相不相信是否有所谓外魔的存在,但重点在于透过这两种烦恼业障的感召,将导致它们化成一种我们外在的觉受。我们感到瞋念以及贪欲的生起(前者象征一种阳性,而后者则象征一种阴性的力量),并对我们的修行造成障碍。这些都是来自我们坐姿上的缺失所引起的心理障碍。

同理,打坐时若向前倾,则刚开始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无念的感觉。不过当我们持续坐下去时,这种感觉便会转变成为无明愚痴,并感召外境化为称之为“土神”的魔障,而生起种种妄想。它有可能只是一种妄想的心态,不过也有可能真正转化成某种幻觉的状态。就此种状态而言,随便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看到两个人静静的在讲话时,便会马上怀疑他们是否在谈论我们。受制于不正姿势的影响,当有人对我们讲话时,我们可能会误以为他们是在咒骂我们或什么的。这全是由于坐姿向前倾,导致命气逆行而产生一种妄想的境界

打坐时姿势若向后倾,首先我们会自然产生一种空的觉受。但空的觉受会慢慢转变成一种我慢的心态,而后感召外魔的侵入,或产生我们之前所谈到的一些状况。基本上,我们的心会变得浮躁不安;它无法安定下来,老向着外面的目标搜寻。常常当有人听到这种讲法时,他明显的反应便是,既然大部分人的姿势,多数时间不是斜向这边就是斜向那边,那么为什么他们不会被这种事情困住而发疯?这其中的相异处在于,通常当我们向后仰,或向前倾,或斜向一边时,是自然而然做出的一种动作,并非刻意在打坐。在一般的状况下坐姿不正与在打坐中坐姿不正,其中的差别就像把头靠近一支已退弹的枪支的枪口,和把头靠近一支已上膛的枪支的枪口,而且就准备扣板机一样。

任何坐姿上的缺失都会导致妄念的生起,同时影响身体。气行若不顺,我们的皮肤便会因失去光泽而显得苍白,同时身体也会变得干瘪。对男女两性而言,内分泌会不自觉的停止,而导致体能上的衰老和心情上的抑郁。

因此,当我们在修行时,我希望诸位能借由修行获得利益,同时培养定力,而非蒙受其害。希望能达成目标最主要的一件工作便是随时注意自己的姿势。所以,我们必须要费点心力保持端正的坐姿。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修行

修行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修行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修行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修行。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