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忏悔的真实义是什么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意义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有将忏字训首训鉴,义虽通得,华梵须分。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最早在古印度的原文叫做忏摩。忏摩是一个梵文,早期的翻译,翻成中文叫悔往,就是对于过去已经造作的罪业,我们内心深深的悔过,就是悔往。有言忏悔,到了后代就直接把它翻成忏悔。忏悔这两个字怎么来的呢?华梵双举,就是把印度忏摩里面的第一个字,跟中文的悔往的第一个字结合起来,叫做忏悔。所以这个词传到现在叫忏悔,怎么来的呢?华梵双举,取印度原文的第一个字,跟中文的第一个字结合起来的。这个地方先把忏悔这两个字做一个说明。
我们看第二段。忏悔的真实义是什么呢?准《业疏》云:取其意义,谓不造新。我们前面说过,佛教消除业障是从根本,所以你一定要有善根,不能只是造善业。什么样的善根呢?忏悔的善根它造成什么后果呢?就是不造新。就是我们透过忏悔以后,不但是把过去的罪业给灭掉,重点是什么?重点是你以后对这个罪业有免疫功能。就算遇到同样的境界,你真正如法忏悔的,你也不可能再造作了。这是佛教高明的地方,它可以把你的过去罪业灭掉,而且会让你至少在这个罪业里面得到了解脱,就不造新。
那么要满足这个不造新,有两个条件。第一个,忏谓止断未来非;第二个,悔谓耻心于往犯。所以我们今天要真诚的忏悔,要有两个善根成就。第一个,忏,就是针对未来,我们内心生起坚定的誓愿,决定不再造作,就是发愿。所以忏悔,第一个善根,你针对未来要发愿永不造作。第二个,悔,谓耻心于往犯。这个是针对过去,对于已经造作的罪业,生起坚定的惭愧心而深深的悔过。所以针对过去叫做忏悔,针对未来叫发愿。
所以,诸位!你不管修什么法门,拜《大悲忏》也好,修《净土忏》也好,拜八十八佛也好,你要产生忏悔的效果,内心一定要两种善根,第一个,忏悔,第二个,发愿,你才能够把那种忏法的效果表现出来,形成一个不造新。
我们看总结。有将忏字训首训鉴,也有古人把忏悔这个词的忏字解释成首,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或者是鉴,就是表示你内心的观照智慧生起了,开始防非止恶了,这都是可以的。义虽通得,义理上是相通,但是华梵须分,就是忏摩是梵文,忏悔是华梵双举,这个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