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修行之人的大智慧


俗话说“有其心,必有其行”,内心存着什么样的心,表面天然就会显现出怎么样的言行来。同样的,一个对弥陀佛有百分之百的诚挚诚心,愿生神仙国际的人,天然也会对娑婆国际的工作看得比较淡,甚至于很不固执,而对往生神仙国际这件事,则看得比较重,甚至于百分之百的重,能够说他的悉数日子、作为的意图,都是为了往生神仙国际。所以,一个信受阿弥陀佛救度,愿生神仙国际的人,必定是对自己的妄想杂念看得十分的漠然,而对念这句弥陀名号看得十分的重要,因为他有这个心,所以天然地不时刻刻,都会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人,存亡感迫切,无常感强烈,出离心巩固,又深知自力心行之低微无力,弥陀愿力之广大坚深,知出六道之捷径在此,故聆弥陀悲音,感彻悦髓,固然绝处逢生!好像暗夜遇灯,沙漠遇水,贫者遇宝,死囚遇赦,心生大欢欣,不时称佛名。

一说到释教,人们首要想到的不是慈善,而是戒律啊、茹素啊等等,哪个词最能代表释教?便是慈善,释教是大慈大悲。但是,现在在这方面宏扬得不够,没有把慈善这方面显现出来。现在能代表释教的不是慈善,而是戒律,是落发,是茹素,是光头……这些东西对普通人是有门槛的,大部分人不喜欢这种被捆绑的东西。尽管释教也讲才智,但是才智跟慈善比起来,慈善更能代表释教,代表释教的精神。

慈善有三种:小慈善,中慈善,大慈善。所谓小悲,对咱们凡夫来说便是怜惜心。它要有一个外缘牵动,有一个详细的人,碰到一件详细的事,感觉对方很不幸,很值得怜惜,然后就生起慈善心了。接着就号召咱们为这个磨难的人捐钱,有一个人捐了一些钱,咱们就说“这个人好慈善”。但这是最低等的慈善,跟人的怜惜心差不多。

大乘释教有三部公认的经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佛家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有的《华严》。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也说: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要害;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有。

这三部佛家的最高经典到底说了什么?那是人生的三种极致才智。

华严经:不忘初心,方得一直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据说是佛陀悟道后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悉数教法精义,其间直接显现了佛陀渊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可谓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展现出巍巍壮丽、不行思议的境界

关于人生,《华严经》告知咱们什么呢?其实便是咱们常说的那句话:不忘初心,方得一直。这句话便是解读自华严,原经文是:三世悉数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又说: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

咱们为人处世,要永久坚持刚刚出来的那个心境。比如年轻人,一出校门满怀的志向,满怀的希望,但是入世一久了,挫折受多了,艰难困苦经过了,或许心污染了变坏了;或许本来很爽直,变得不敢说话了;或许本来很率直的,变成很弯曲的心思;本来有志向的,终究变得很懦弱。

一般以为,社会的环境影响了一个人,实际上,社会的环境不足以影响咱们,假如自己有独立的造就涵养,在任何杂乱的国际,任何杂乱的年代环境,都会像庄子说的游刃有余,也永久坚持开端出来那个心境,这是最高的涵养。

我国儒释道三家,都有个说法叫做永久坚持初心,便是开端在开端的那个心思状态,很纯真,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染污,永久坚持那种光明正大、率直纯真,如老子所讲的如婴儿。

所以《华严经》上佛说的,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这句经典的文字能够多种解释第一个念头看清楚参透了,便是菩提,就成佛了;也能够说开端动机落发,那个诚实真诚的心永久如此,就不得了,必定成佛。做人干事也是相同,开端对这个人诚实,对这个人有礼貌,对这个人好,永久如初,那就不得了。开端的便是终究的;最底子的便是最高深的;开端的一念也是终究的一念。咱们没去注意这一点,往往有点所得后,反而把开端的丢掉了,不会回头来,从底子上结壮做起。所以佛家有一句话:落发如初,成佛有余。假如落发几十年,都像开端那一念那么诚实的话,早就成功了。

《华严经》

菩萨初发心时, 即成正等正觉

要检起初心来。那个诚实追求的心境,要坚持下去,人不能姑息自己,一姑息就完了。咱们都要警觉,悉数道理咱们都要自己警觉检讨。

不管学佛还是做人,都是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十分简略的两句老古话,个个都会讲,人人做不到。假如第一步不对,以后悉数都会不对,你这个中心底子不打好,想求到高明的成便是不行能的,至少是不能耐久。

老子也告知咱们慎终如始,对这几个字要好好记在脑海里,这是终身成功的大原则。他告知咱们,到了成功的时分,你要坚持开端时的那个情绪,那个本性。即便做了最伟大的事,登上了最高的位置,也要心中无事,就像在妈妈怀抱里相同的普通,那就真的成功了。

更要知来龙去脉,不要因为成功就满意,因为学问、事业有成就而满意得昏了头。这样立刻就会几成而败,失败了。在爬到最高的时分,一直坚持开端时那个心境,你就永久是成功,因为你不自满不骄慢,很普通。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任何的成功不要满意,永久坚持开端第一天那样的心境,则永久没有失败,永久是前进的。

法华经:苦楚高兴、一念之间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有贱、人人皆可成佛。佛在《法华经》中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原因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便是令众生开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法华经》的终究意图,是让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得究竟的清净。

《法华经》的才智,关于现代人有着特别的含义,深刻的价值。

如今,人心越来越苍茫,烦躁没劲懒得管,开端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表面嬉皮内心冷漠已成为现代人的底子特征,人们宁愿将热情与精力付诸给虚拟的网络或是迷情的酒吧,也不愿意给实际一个真切的表情。人与人之间似乎隔了千山万水似的,悉数繁华豪情的背面都是无所归的落寞与惊惧。华美精致的表面,也掩盖不了现代人内心的迷离委顿。人们在追求物质快感的一起,却感到了精神的急速丢失。

《法华经》中,以如是来表达国际的实在,以一念三千开端解脱的才智,关于现代人来说,这便是咱们不被这个物质国际绑架的最好自我防护方法。

如是是对国际之实在最好的认知。所谓如是,便是悉数本来便是这样,好坏、美丑、对错、祸福等等都是国际的实在,人的喜恶拒迎仅仅人心基于一己的需要和欲求而发生的,与实在的国际没有关系。就像有句话说的:是你看错了这个国际,却怪国际辜负了你。

苦乐参半,便是照实的日子相。忽喜忽悲,便是照实的人生相。有得有失,便是照实的人世相。阴阳轮回,循环往复,亘古如此。

一念三千,说白了,便是悉数都在一念之间。一念喧嚣,整个国际都是喧嚣;一念清净,整个国际都是清净。假如每个人都心胸慈善,那国际便是净土;假如每个人都心胸嗔恨,那国际就变成阴间。人心的歪曲是引起国际歪曲的底子因素,人心决议了国际。

所以只需改动心念,就能够轻松跨越烦恼与清净、阴间与天堂的界限。秉持这种情绪,才能建立起积极向上的日子情绪和人生观,开创自己的美好人生。

当代社会,自杀已成为位居交通意外之后的第二大死因,调查结果显现,看不到日子的任何含义是最大的自杀理由。大量的人即便没到自杀这一步,基于相似的原因也是日子在不断的苦楚之中。而将含义寄托于外在的生计和日子,却是一种舍本求末,真实的含义只能从内心中求,从改变自己当下一念开端。懂得一念三千的道理,多么重要。

《法华经》中对实际国际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以为好好活在这个实际国际,便是一种修行和生长。顺于正法,便是佛道,哪怕是咱们日子中最简略的清洁清扫,只需发心经营,仔细对待,平等、慈善、安静地去进行,便是一种真实的修行和修为。咱们只需仔细地去做好每件工作,也是真实的修道。仔细活,便是一种满意,一种自在

人之所以不高兴,并不是自己短少什么,而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和不了解自己的价值。实际社会中,人们因为种种的不如意,而对自己的能力抱着置疑,发生消极的观点。《法华经》则告知咱们,心是自己的,自己能够做主,尽管人生充满了各种苦楚,但只需咱们愿意,就能将人生的遭受和命运的主导权拿回到自己手上。

楞严经:心由我主,命由我立

《楞严经》是释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年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楞严经》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尤其是末法时期的种种乱相,经中几乎全都说到了,并且讲得十分透彻、明白,并且指出各种对治之方。因而,本经更是末法时期众生修行不行短少的一部宝典。古人曾言: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世糟粕书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楞严经》中佛讲了三种相续国际相续、人生相续、业果相续,详细叙述了国际、众生构成的真实原因,是众生的一念无明妄动所致,妄念造业而发生业力,业力影响和改动着这个国际。人们活在自己的妄心分别计度之中,活在无明大梦里,所以国际也像一场梦。

这对咱们是严重的人生指引。

在业果相续中咱们能够认识到,佛法因果观的核心是业报轮回理论。此理论告知咱们,命运源于自力而非他力,是由本身行为决议的,而不是受神灵之类的外在力量所分配,业力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命运是由自己创造的,因而咱们有必要对自己的行为担任,明白了这一点,咱们才能正确地对待人生。当面临不如意的境地时,不再惊惧无助,自怨自艾,而是积极高扬命自我立的进取精神,将人生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最希求的是美好。怎么才能使人生取得美好呢?古往今来人们只知道一味地追逐财富、地位、功利等等,以为具有了这悉数就能取得美好,而事实一再证明,即便是那些充足显贵的人,也依然烦恼重重并不高兴。

三种相续则告知咱们,人们不能取得美好的真实原因,是人没有对国际构成正确的认识,才发生出许多错误的观念,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在这些错误观念的分配下,人类想取得真实美好的人生是不行能的。

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被愿望驱使的人对人间的悉数都想占为己有,想使悉数都隶属于我。却不知我所涉及的愈多,自我所受的控制就愈甚,这样怎么会高兴美好呢?所以,人类要想取得真实的美好,有必要从观念下手。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智慧

智慧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智慧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智慧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智慧。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