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修行,开悟都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呢?
佛门常讲「开悟」、「修行」,这个名词术语咱们都晓得,可是对里边的意义,理解的人并不多。读经里头会有悟处,念佛里头会有悟处,其实在生活傍边,待人接物也都是会有悟处的。「悟处」指的是什么?是发现过错。发现过错便是开悟,把过错改正过来便是修行。
修行不是指每天念多少卷经,念多少佛号,拜多少佛;实在讲,那只是方式、姿态而已。实在的功夫是「知过」、「改过」,能做到这四个字,你这一天就会过得很踏实,没有白过了。不但修行人要严格地恪守,人间人咱们看《了凡四训》里的赵阅道,他每一天都检讨,每一天都检点,找出自己的过错来改正,不再重犯。可是现代的学佛人,嘴里头谈玄说妙,实际的功夫却完全没有,所以咱们往往能够看到落发人成果不如在家人。在家人学佛,确实有一些人他真的是一切都放下了;反而落发人学佛,口里讲的都是佛法,都是谈玄说妙,可是心里想的以及所作所为,都是六道轮回业。说的是破迷开悟,而实际上,自己做的完全是利诱倒置。
实在的功夫要从检点过错做起,而这个规范,便是佛在经典里边的教诲。所以为什么要把经念熟?便是要把规范记住,若记不住这个规范,对于对错善恶就不能分辩,往往就会把错的当成对的,对地以为是错的,这便是佛讲的「倒置错乱」。所以经必定要熟,要认真地去救自己。果能在这一生傍边超越轮回,往生净土,那自己就真的得救了;要是不能往生净土,这一生就空过了,这一生所修的就都不论用了,因为敌不过这一生所造的恶业-起心动念、言语做作都是贪、瞋、痴、慢、嫉妒、妨碍。诸位想想看,假如这个力气强,仍是要到三途去的,想保住人天两道很不简单。
修行便是断烦恼、断习气。与认识字、不认识字不要紧,与懂不懂经教也不要紧。特别特别提的很屡次的,改习气、改缺点,这就真修行。缺点、习气都断了叫无漏,还带著有缺点、习气叫有漏,有漏便是有烦恼、习气,无漏是无烦恼、习气。
开悟是经过长时间的熏修,发现了自性了,见性即为开悟。经过长时间的熏修见性了,见性待有一个,很多的条件,得有必要是经过修行佛法,因为只要佛法才是了脱之法,只要佛法才干讲到佛性。理解吗,只要佛法才有能够开悟的修行办法,能够了脱,能证佛果的修行办法。在释教正确理念的指导下,经过长时间的熏修,正确的释教办法,才干到达开悟的目的,乃至证果的目的。经过长时间的熏修见佛性了,哪怕我便是很小见佛性了也叫开悟。但不见得这时分就往生了,往生是舍报,神识搬迁这叫往生。开悟是见性,见性便是见到佛性了,见到自性了。
众生的佛性和诸佛如来的佛性是无二无其他。释迦牟尼佛证得满意佛果的时分,菩提树下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才智德相,便是那个意思。大彻大悟他发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才智德相。如来才智德相是什么意思?便是佛性便是如来藏;便是一真法界便是涅槃境地;便是真如便是妙觉;便是那个佛性便是本体;他是一个东西便是诸法实相。懂这意思吗。也能够这样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发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才智德相,一切众生都本来具足满意那种佛性,那种本体便是这个意思。也只要这个根底,有这个理念,有这个根底。众生才有或许成佛能懂吗。
所以开悟是见性,见性啊也叫见真。见性和证果,还有很大很大的不同。不同的果位和不同的果位,又有十分十分大的不同。假如没有大的差其他话,能够叫它一种东西就能够了。开悟和证果和往生是两个概念,能够说咱们很多在家佛弟子求往生,往生之前到往生的时分,很少有人开悟,更很少有人证果。理解吧,它是不一样的等次。咱们再打开一点,西方神仙国际,他讲九品不同,也叫九品往生。咱们在娑婆国际,咱们在这个国际尽力的修持,假如开悟了念着佛开悟了,再念着佛求往生,和那个什么也不懂,只是念着佛求往生,假如说他两个都能够往生,在那里档次是不一样的,不同是极大的。共业傍边他会有别业的。
假如说咱们在这个国际上尽力的修持,证果了,证初果了,或许登几地了,某个地了,然后仍是念着佛,再求往生的话,和那个一般什么也不懂的人,念佛求往生,档次也是不同,不同也是极大极大的。懂这意思吧,一个人不明佛理,和一个人十分理解佛理,十分有释教的正知见,他们两个假如都能往生的话,不同也是不一样的。不同是很大的,有的人说哎呀,我不论那一套,我能往生就不错了,下品下生也行啊。有的人开始求这个了,下品下生,下品下生是人间伪君子去的当地。人间的伪君子,很不讲道理的,无理烦缠的那一种,他能够好找人家麻烦的。人间的伪君子,临命终的时分,得遇善知识为其开示,并为其助念的话。他升起忏悔心惭愧心,和求生西方神仙国际的,这种愿行心来的话,也或许往生。便是往生到下品,下品和边地疑城。还有一种,还有一种人,便是那种不明佛理的,不明佛理的缘由老练的时分,也或许往生。可是理解佛理的这个求往生,他肯定是下品以上了,中品或许中品以上这个档次。
经上讲到分九种,咱们一听九,无非是九类嘛,可是那个不同是极大极大的。懂不懂,咱们讲到往生的意义,又讲到开悟是啥意思,能够看的出来,开悟和往生是不一样的,开悟和往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开悟了,开悟今后他还不到死的时分,那么他还一直在修,一直在积累福报。临终的时分走了,人家是开悟了今后走的,肯定档次就不一样。有的人念了一辈子佛,光临走了也没开悟,有的人上那边去了还在荷花里包着呢,仍是边地疑城呢。你看吧还没有正信呢,仍是疑问呢
第一,行菩萨道,便是走菩萨正在走的路,菩萨在救人,咱们也救人。菩萨在做积德行善救度众生,咱们也做积德行善救度众生。菩萨持戒修十善业,咱们也持戒修十善业,这叫行菩萨道。
第二,累积福德。福德和积德行善是两个概念,福德便是做善事,做很多善事来改善你的因果。可是善事,不能代表你的积德行善。所以劝人学佛有必要先从福德开始,假如一个人连基本的善事都不愿意做的话,这个人是不会做积德行善的。假如这个人一点好事都不肯做,你说他能做积德行善吗?肯定不会做的。只要当善根、才智、定力,这三个缘由老练的时分,才干成为一种很强的积德行善,便是一个人的善根赋性最要紧,也便是说,这个人的赋性很好,良知很好,才干具有修心的基本条件,然后慢慢地修,要修出才智,才干越来越挨近佛法开悟。
第三,要有定力。许多人学菩萨,才智有了,可是缺少定力。你们知道定力是从哪里来的?它是修炼而成的,有了才智,必定要有定力。学佛学法,学到最后假如没有定力,就不能到达佛的老练性,也便是说,要到达佛的境地,首先,有必要要老练,这个老练便是从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境地。假如你想圆成佛道,在你做菩萨的时分,要有才智,要有定力,并且要有赋性,具有这三个条件,才干向菩萨界满意过渡,最后到达佛界。如,这个人很聪明,很会度人,愿做积德行善,很有才智,能够定得住自己,不受各方面的引诱。假如这样修下去,就基本上圆成了菩萨道,但这个圆成是相应的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