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二仪久判。万物备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法其法也。三纲五常。以示全国。亦以五刑辅弼之。有等凶顽不循教者。往往有趋火赴渊之为。终不自省。是凶顽者。非特我国有之。尽全国莫不亦然。俄西域生佛。号曰释迦。其为佛也。行深愿重始终不二。于是出人间脱苦趣。其为教也。仁慈忍辱。务明心以立命。执此道而为之意在人。皆若此利济群生。今时之人。罔知佛之所以。每云法空无而不实。何故导君子训小人。以朕言之则否则。

佛之教实而不虚。正欲去愚迷之虚。立赋性之实。特挺身苦行。外其教而异其名。说苦有情。昔佛在时随从遵从者。皆聪明之士。演说者乃三纲五常之性理也。既闻之后人各获福。自佛入灭之后。其法流入我国。间有聪明者。动演人天小果。犹能化凶顽为善。何况聪明者。知大乘而识主旨者乎。如心经。每言空不言实。所言之空。乃相空耳。除空之外。所存者赋性也。所以相空有六。谓口空说相。眼空色相。耳空听相。鼻空嗅相。舌空味相。身空乐相。其六空之相。又非本相之空乃愿望之相。为之空相。是空相愚及世人。祸及今古。往往愈堕弥深。不知其几。斯空相。前代帝王被所惑而几丧全国者。周之穆王。汉之武帝。唐之玄宗。萧梁武帝。元魏主焘李后主宋徽宗。

此数帝废国怠政。惟萧梁武帝。宋之徽宗。以及杀身。皆由愿望飞升。及入佛天之地。其佛天之地未尝渺茫。此等高兴。世尝有之。为人道贪而不觉。而又取其乐。人世有之者何。且佛天之地。如为国君及王侯者。若不作非为善能保存此境。非佛天者。何如不能保存。而伪为用愿望之心。即入空无之境。故有如是斯空相。富者被缠。则淫欲并生丧富矣。贫者被缠。则诸诈并作殒身矣。其将贤未贤之人被缠。则非仁人君子也。其僧道被缠。则不能立赋性而见主旨者也。所以本经题云心经者。正欲去心之邪念以归正路。岂佛教之妄耶。朕特述此。使聪明者。观二义之覆载。日月之循环。虚实之孰取保命者何如。若取有道保有方。岂不佛法之良哉。色空之妙乎。

大明天界善世禅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讲寺住持(臣)僧(如己)奉诏同注

按施护译著。世尊在灵鹫山中。入甚深光亮。宣说正法三摩提。舍利子白观安闲菩萨言。若有人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而观安闲遂说此经。此经即世尊所说。大部般若之精要。故知菩萨之说便是佛说。传至中华凡五译。今从玄奘所译者。以我国盛行故也。般若者梵语也华言才智。波罗蜜多者。华言到对岸。众生由迷慧性居存亡。曰彼岸。菩萨由修般若悟慧性到涅盘。曰对岸。心者般若心也。此般若心人人本具说此经者。欲令众生断除妄心显发赋性故也。经者法也。常也。此经以单法为名。实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大乘为教相。此五者皆经中所说之旨。单法者。即般若波罗蜜多也实相者。即诸法空相也。观照者。即照见五蕴皆空也。度苦者。即度全部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萨所行深般若也。

观安闲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安闲者。能修般若之菩萨也。般若波罗蜜多者。菩萨所修之法也。菩萨用般若观慧照了自心。清净圆融无碍。故称安闲。此自行也。复念人间受苦众生。令其修习此法改恶迁善。离苦得乐无不安闲。此化他也。菩萨者。梵语菩提萨埵。华言觉众生。但称菩萨者从略也。行者修行也。深般若者。实相般若也。非初心浅智者所观故云深也。时者菩萨修行般若时也。

照见五蕴皆空。度全部苦厄照者观也。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蕴者积聚也。空者真空也。色者色身也。受者领纳也。想者思想也。行者作造也。识者别离也。识即心王。受想行是心所也。度者度脱也。全部苦厄者。人间之众苦也。菩萨由照五蕴空寂。离存亡苦。复闵在迷众生倒置愿望。悖理乱常不忠不孝。十恶五逆致受众苦。故说此般若法门令其修习皆得摆脱也。已上一段乃阿难结集法藏时。叙说观安闲菩萨度生之功行。此是别序也。下段自舍利子起。始是观安闲菩萨答舍利子所问也。

舍利子舍利子。佛之弟子。才智榜首。因其为众请问。故菩萨呼其名。而告之云。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便是空空便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即四大幻色。空乃般若真空。众生由迷真空而受幻色。比如水之成冰也。菩萨因修般若观慧照了幻色。便是真空。其犹融冰为水。然色之与空其体无殊。故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冰不异水。水不异冰。复恐钝根众生不了犹存色空二见。故曰色便是空空便是色。如冰便是水。水便是冰。若受若想若行若识。莫不皆然。此乃一经之要。般若之心也。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诸法者。指前五蕴也。空相者。即真空实相也。菩萨复告舍利子云。既了诸法当体。便是真空实相。实相之体本无生灭。既无生灭岂有垢净。既无垢净。岂有增减乎。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此真空实相之中。既不可以生灭垢净增减求之。故总结云。无色无受想行识。无即空也。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真空实相之中既无五蕴亦无六根六尘。此空十二入也。

无视野甚至无意识界既无十二入。亦无十八界。十八界者。六根六尘六识也。甚至者。举其始末而略其间也。如上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不出色心二法。为迷心重者。说为五蕴。为迷色重者。说为十二入。为色心俱迷者。说为十八界。已上三科修学之人。随其根器但修一科。即能悟入。

无明亦无无明尽。甚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空十二缘由也。无明者痴暗也。谓于赋性无所明晰。非瞢然无知。乃违理强觉之谓也。无无明等者。菩萨以般若智观此无明。其性本空无生灭相。故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也。甚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者。义与前同。但举其始末而略其间也。生相者。如法华经云。无明缘行。甚至生缘老死是也。灭相者。如经云。无明灭则行灭。甚至生灭则老死灭是也。十二缘由亦名十二有支。一曰无明。亦名烦恼。二曰行。谓做作诸业。此二支乃曩昔所作之因也。三曰识。谓起妄念初托母胎也。四曰名色。从托胎后生诸根形也。五曰六入。于胎中而成六根也。六曰触出胎后六根对六尘也。七曰受。谓领纳人间好恶等事。此五支乃现在所受之果也。八曰爱。谓贪染五欲等事也。九曰取。谓于诸境生取着心也。十曰有。作谓有漏之因。能招未来之果。此三支乃现在所作之因也。十一曰生。谓受未来五蕴之身也。十二曰老死。谓未来之身既老而死。此二支乃来世当受之果也。此十二缘由该三世因果。展转因依如轮旋转无有歇息。全部众生迷而不知。良可悲也。此本缘觉之人所观之境。大乘菩萨彻照此境皆无实性。故云无也。

无苦集灭道无苦集灭道者。观四谛清净也。苦即存亡苦果。集是惑业苦因。此二者人间之法也。灭即涅盘乐果。道即道品乐因。此二者出人间之法也。说此四谛者。欲令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离苦得乐也。此本声闻之人所观之境。大乘菩萨照了此境当体空寂。故云无也。

无智亦无得智者般若之智也。大乘菩萨以智照境。既无五蕴及四谛诸法。便是人法皆空境智俱泯。如病去药忘。故云无智亦无得也。

以无所得故此结前起后之言。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惧。远离倒置愿望。终究涅盘菩提萨埵者。能依之人也。般若波罗蜜多者。所依之法也。菩萨之人依此般若法门修学。功成理显。故得心无业缚。因无业缚故。无存亡恐惧。即无存亡恐惧。则无倒置烦恼。此三障既空三德乃显。故云终究涅盘。涅盘者。梵语摩诃般涅盘那。华言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摆脱。度即般若。此之三德非别有也。即三障是。迷即三障。悟即三德。所谓存亡即法身。烦恼即般若。毕业即摆脱。然虽障便是德。自非般若之积德行善不能显。比如磨镜垢尽明现。斯之谓也。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者。曩昔未来现在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华言无上正等正觉。此言非惟菩萨。如是修证。而全部诸佛莫不皆修般若得成正觉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前是显说般若。后是密说般若。然既显说而又密说者何耶。良由众生根器不同所入有异故也。四种咒者。盖言般若功用。能破魔障名大神咒。能灭痴暗名大明咒。能显至理名无上咒。极妙觉果无与等者。名无等等咒。

能除全部苦实在不虚此结般若功用广阔。除苦得乐决议无疑。令诸众生信受奉行也。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摩诃。

已上密说般若。此五种不翻之一也。盖咒是佛之密语。非下凡所知。法华疏云。咒是鬼神王之名号。称其王名。则部落敬主。故能降伏全部鬼怪。或云咒者。如军中密号。唱号相应无所诃问。又咒者愿也。如蜾裸之祝螟蛉愿其类我。佛菩萨说咒。愿诸众生皆如我之得成正觉。能诵此咒者。则所愿无不成果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二仪久判。万物备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法其法也。三纲五常。以示全国。亦以五刑辅弼之。有等凶顽不循教者。往往有趋火赴渊之为。终不自省。是凶顽者。非特我国有之。尽全国莫不亦然。俄西域生佛。号曰释迦。其为佛也。行深愿重始终不二。于是出人间脱苦趣。其为教也。仁慈忍辱。务明心以立命。执此道而为之意在人。皆若此利济群生。今时之人。罔知佛之所以。每云法空无而不实。何故导君子训小人。以朕言之则否则。佛之教实而不虚。正欲去愚迷之虚。立赋性之实。特挺身苦行。外其教而异其名。说苦有情。昔佛在时随从遵从者。皆聪明之士。演说者乃三纲五常之性理也。既闻之后人各获福。自佛入灭之后。其法流入我国。间有聪明者。动演人天小果。犹能化凶顽为善。何况聪明者。知大乘而识主旨者乎。如心经。每言空不言实。所言之空。乃相空耳。除空之外。所存者赋性也。所以相空有六。谓口空说相。眼空色相。耳空听相。鼻空嗅相。舌空味相。身空乐相。其六空之相。又非本相之空乃愿望之相。为之空相。是空相愚及世人。祸及今古。往往愈堕弥深。不知其几。斯空相。前代帝王被所惑而几丧全国者。周之穆王。汉之武帝。唐之玄宗。萧梁武帝。元魏主焘李后主宋徽宗。此数帝废国怠政。惟萧梁武帝。宋之徽宗。以及杀身。皆由愿望飞升。及入佛天之地。其佛天之地未尝渺茫。此等高兴。世尝有之。为人道贪而不觉。而又取其乐。人世有之者何。且佛天之地。如为国君及王侯者。若不作非为善能保存此境。非佛天者。何如不能保存。而伪为用愿望之心。即入空无之境。故有如是斯空相。富者被缠。则淫欲并生丧富矣。贫者被缠。则诸诈并作殒身矣。其将贤未贤之人被缠。则非仁人君子也。其僧道被缠。则不能立赋性而见主旨者也。所以本经题云心经者。正欲去心之邪念以归正路。岂佛教之妄耶。朕特述此。使聪明者。观二义之覆载。日月之循环。虚实之孰取保命者何如。若取有道保有方。岂不佛法之良哉。色空之妙乎。

大明天界善世禅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讲寺住持(臣)僧(如己)奉诏同注

按施护译著。世尊在灵鹫山中。入甚深光亮。宣说正法三摩提。舍利子白观安闲菩萨言。若有人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而观安闲遂说此经。此经即世尊所说。大部般若之精要。故知菩萨之说便是佛说。传至中华凡五译。今从玄奘所译者。以我国盛行故也。般若者梵语也华言才智。波罗蜜多者。华言到对岸。众生由迷慧性居存亡。曰彼岸。菩萨由修般若悟慧性到涅盘。曰对岸。心者般若心也。此般若心人人本具说此经者。欲令众生断除妄心显发赋性故也。经者法也。常也。此经以单法为名。实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大乘为教相。此五者皆经中所说之旨。单法者。即般若波罗蜜多也实相者。即诸法空相也。观照者。即照见五蕴皆空也。度苦者。即度全部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萨所行深般若也。

观安闲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安闲者。能修般若之菩萨也。般若波罗蜜多者。菩萨所修之法也。菩萨用般若观慧照了自心。清净圆融无碍。故称安闲。此自行也。复念人间受苦众生。令其修习此法改恶迁善。离苦得乐无不安闲。此化他也。菩萨者。梵语菩提萨埵。华言觉众生。但称菩萨者从略也。行者修行也。深般若者。实相般若也。非初心浅智者所观故云深也。时者菩萨修行般若时也。

照见五蕴皆空。度全部苦厄照者观也。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蕴者积聚也。空者真空也。色者色身也。受者领纳也。想者思想也。行者作造也。识者别离也。识即心王。受想行是心所也。度者度脱也。全部苦厄者。人间之众苦也。菩萨由照五蕴空寂。离存亡苦。复闵在迷众生倒置愿望。悖理乱常不忠不孝。十恶五逆致受众苦。故说此般若法门令其修习皆得摆脱也。已上一段乃阿难结集法藏时。叙说观安闲菩萨度生之功行。此是别序也。下段自舍利子起。始是观安闲菩萨答舍利子所问也。

舍利子舍利子。佛之弟子。才智榜首。因其为众请问。故菩萨呼其名。而告之云。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便是空空便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即四大幻色。空乃般若真空。众生由迷真空而受幻色。比如水之成冰也。菩萨因修般若观慧照了幻色。便是真空。其犹融冰为水。然色之与空其体无殊。故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冰不异水。水不异冰。复恐钝根众生不了犹存色空二见。故曰色便是空空便是色。如冰便是水。水便是冰。若受若想若行若识。莫不皆然。此乃一经之要。般若之心也。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诸法者。指前五蕴也。空相者。即真空实相也。菩萨复告舍利子云。既了诸法当体。便是真空实相。实相之体本无生灭。既无生灭岂有垢净。既无垢净。岂有增减乎。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此真空实相之中。既不可以生灭垢净增减求之。故总结云。无色无受想行识。无即空也。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真空实相之中既无五蕴亦无六根六尘。此空十二入也。

无视野甚至无意识界既无十二入。亦无十八界。十八界者。六根六尘六识也。甚至者。举其始末而略其间也。如上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不出色心二法。为迷心重者。说为五蕴。为迷色重者。说为十二入。为色心俱迷者。说为十八界。已上三科修学之人。随其根器但修一科。即能悟入。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甚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空十二缘由也。无明者痴暗也。谓于赋性无所明晰。非瞢然无知。乃违理强觉之谓也。无无明等者。菩萨以般若智观此无明。其性本空无生灭相。故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也。甚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者。义与前同。但举其始末而略其间也。生相者。如法华经云。无明缘行。甚至生缘老死是也。灭相者。如经云。无明灭则行灭。甚至生灭则老死灭是也。十二缘由亦名十二有支。一曰无明。亦名烦恼。二曰行。谓做作诸业。此二支乃曩昔所作之因也。三曰识。谓起妄念初托母胎也。四曰名色。从托胎后生诸根形也。五曰六入。于胎中而成六根也。六曰触出胎后六根对六尘也。七曰受。谓领纳人间好恶等事。此五支乃现在所受之果也。八曰爱。谓贪染五欲等事也。九曰取。谓于诸境生取着心也。十曰有。作谓有漏之因。能招未来之果。此三支乃现在所作之因也。十一曰生。谓受未来五蕴之身也。十二曰老死。谓未来之身既老而死。此二支乃来世当受之果也。此十二缘由该三世因果。展转因依如轮旋转无有歇息。全部众生迷而不知。良可悲也。此本缘觉之人所观之境。大乘菩萨彻照此境皆无实性。故云无也。

无苦集灭道无苦集灭道者。观四谛清净也。苦即存亡苦果。集是惑业苦因。此二者人间之法也。灭即涅盘乐果。道即道品乐因。此二者出人间之法也。说此四谛者。欲令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离苦得乐也。此本声闻之人所观之境。大乘菩萨照了此境当体空寂。故云无也。

无智亦无得智者般若之智也。大乘菩萨以智照境。既无五蕴及四谛诸法。便是人法皆空境智俱泯。如病去药忘。故云无智亦无得也。

以无所得故此结前起后之言。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惧。远离倒置愿望。终究涅盘菩提萨埵者。能依之人也。般若波罗蜜多者。所依之法也。菩萨之人依此般若法门修学。功成理显。故得心无业缚。因无业缚故。无存亡恐惧。即无存亡恐惧。则无倒置烦恼。此三障既空三德乃显。故云终究涅盘。涅盘者。梵语摩诃般涅盘那。华言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摆脱。度即般若。此之三德非别有也。即三障是。迷即三障。悟即三德。所谓存亡即法身。烦恼即般若。毕业即摆脱。然虽障便是德。自非般若之积德行善不能显。比如磨镜垢尽明现。斯之谓也。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者。曩昔未来现在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华言无上正等正觉。此言非惟菩萨。如是修证。而全部诸佛莫不皆修般若得成正觉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前是显说般若。后是密说般若。然既显说而又密说者何耶。良由众生根器不同所入有异故也。四种咒者。盖言般若功用。能破魔障名大神咒。能灭痴暗名大明咒。能显至理名无上咒。极妙觉果无与等者。名无等等咒。

能除全部苦实在不虚此结般若功用广阔。除苦得乐决议无疑。令诸众生信受奉行也。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摩诃。

已上密说般若。此五种不翻之一也。盖咒是佛之密语。非下凡所知。法华疏云。咒是鬼神王之名号。称其王名。则部落敬主。故能降伏全部鬼怪。或云咒者。如军中密号。唱号相应无所诃问。又咒者愿也。如蜾裸之祝螟蛉愿其类我。佛菩萨说咒。愿诸众生皆如我之得成正觉。能诵此咒者。则所愿无不成果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逆境见修行一、难行莫胜忍,功德非常大忍辱的功德非常大,难行莫胜忍。没有一种修行比忍辱更难修,表示修忍辱的功德跟它的难度一样大,所以靠忍辱可以累积无边的功德。很多..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般若

般若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般若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般若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般若。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