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修行次第的不同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修行次第的不同

咱们发现生命或许咱们的心不只有眼耳鼻舌身意,还有如来藏。如来藏便是本质心。我昨天说如来藏是一个中性的状况。真实想用语言描绘如来藏是很困难的一件工作。佛法里有三转法轮。释迦牟尼佛在人世传播佛法45年。用咱们的归类法来说是转了三转法轮:初转法轮讲苦集灭道;中转法论讲无相法轮,便是空性;后转法轮叫做善变法轮,便是讲如来藏。

在触摸如来藏的概念之前,咱们怎样了解生命是中性的呢?中性是什么概念呢?中性跟空性是相同的。我了解的空性,是否定了“存在”,可是没有必定“不存在”,也便是说它不是“不存在”。换句话说,它不是咱们的概念中的善或不善,好或欠好,这些都没有。它是一种清醒清净的状况,是没有颜色的、很纯粹的一个东西。——这便是咱们能够学佛的根底。

由于有清净心,咱们才能够变成更有才智更有慈善、更有力量的人。没有清净心就没有这一切的种子。没有种子,就算遇上再好的外缘,比方一块田,农民底子就没有耕种,不管再风调雨顺,土地再肥美,都不会生长出东西来。清净心便是这样的作用。当咱们回归到清净心,心所发作的成果就彻底不相同了。

那么清净心的功用是什么呢?它让咱们看到事物的本相,而不是看到事物的假象。有了清净心,不管在什么状况下,他所看到的都是本质,天然就不会被迷惑,贪嗔痴里边的痴就不存在了;痴不存在,天然也就不会有贪婪了,天然就不会有嗔恨的烦恼了。

打个比方,觉得一杯茶好喝有必要具备两个条件:榜首,这杯茶质量的确好;第二,喝茶的人有长期喝茶的习气,对茶有了解。两个条件都具备,才干发作“这杯茶真好喝”的感觉。

没有习性在前,外面的物质再好,对于这个人来说,也不会有好的感觉的发作。一个生活水平一般的人,跟一个生活水平到了巅峰的人,到同一个餐厅去吃相同一道菜,两人感觉到的成果是不相同的。

也便是说,人类的贪婪是由误解发作的。假如说你一开端就看清本相,贪婪的心就无法发作了。相同,嗔恨心也是来自误解。并且嗔恨心往下看,看到生命的某一个阶段的时分,会存在被冤枉的状况。可是观照生命的整个进程,都是有来龙去脉的,从来就没有发作过被冤枉的状况。知道这个规律今后,咱们就会发现,嗔恨心是无从发作的。

那么该如何认识清净心呢?就要回到咱们这次讲课的题目“戒、定、慧”。

什么是才智呢?所谓的才智不是一般的聪明才智,是印度语里的“般若”这个词。般若所指的便是指能够了悟事物本相的才智。它不是指知识性的才智,是能够了悟生命和国际的本相的才智。这才是般若的才智。一般在小乘释教里,修“人无我”的办法便是才智了;大乘释教里边,像般若类的经典,修“空性”的法门便是才智了;后转法轮里,修“如来藏”的便是才智了。

咱们的心像一杯混浊的水,修行便是要透过混浊去触摸清净的一面,或许说把混浊过滤掉。这便是咱们的才智要完结的。修行人与他所要修的才智之间的联系,不是记录员做笔记的联系,记录员和笔记两者终究是两码事,但咱们要培育的才智和培育才智的这个人,在某种层面上是一体的。

一个实修人,不管是烧香拜佛,仍是念经打坐,咱们要做什么呢?便是要透过眼耳鼻舌身意,那些有别离、有起心动念的这个心,回归到最清净心这个层面上去。这便是咱们的才智要去做的。

咱们常说修禅定。禅定有许多内容,可是其底子便是通过禅定来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心的本性,心的本质,禅宗里边叫做自性。心性、自性、本质,都是一个意思。

许多人在测验打坐,其目的便是要认清自己原本清净的心。在某种层面来说这是很简单做到的,心是自己的心,不需求通过耕种、培育的进程,它原本就有的,你发现它就能够了。所以咱们要修才智。

才智是具有洞察力的一种内涵。要发现咱们的心的清净的一面,是要做到自我的认识。才智是需求条件的,条件便是禅定。这便是戒定慧里的定。一个人的高度的察觉力只有在镇定的状况上才会发作,心浮气躁的时分是没有高度的察觉力的。那怎样样才干做到镇定呢?一方面要静。把这杯水搅动,便是动,动的不和,便是不动,静。另外一方面是专注,比方一根弦,从初步到结束中心,是不间断的、不放弃地持续。

可是一般咱们的心不是这样的,是涣散、跳动的。不管是尘俗里仍是修行上,从开端到结束这个进程中心,要咱们不换题目,基本上做不到。总是跳动的、涣散的,东想一下,西想一下,再回来。

禅定要渐渐地练习,把心要做到专注。开端有必要逼迫自己,发现心在涣散就收回来,让它停在一个方针上,要用逼迫的方法去做。可是,高度专注是在被逼迫的状况下无法成果的,要在一个静态的不动的状况下才干做到高度的专注。这儿边就有技术含量了。咱们一般人心一动就兴奋,就跑到外面去,心一不动就内收了,就昏眩,睡着了。总是走极端,不在正常的层面上。

禅定便是让心不要涣散,做到专注。专注的条件要做到静。练的时分不是说一开端心什么都不想——偶尔也能够做这样的要求——可是要高强度地办理这颗烦躁的心,渐渐去培育,终究让咱们的心到达安静的状况。

安静的根底上面要到达专注的状况。又安静又专注的心才叫做禅定的心,也便是戒定慧里的定。有了这样的根底才会有才智发作。没有这个条件的话,很心浮气躁、很涣散,或许很昏眩,魂灵一直处在一个极端的状况的人,是无法做到才智的。

而定的条件有必要要有戒,戒律。没有戒律,心就定不下来。《入菩萨行论》里边有一句话,咱们想推翻轮回的苦楚,有必要要有证悟空性的才智,证悟空性的才智从何而来?便是从禅定上面来,禅定又从何而来?便是他对人间东西,对人间法,没有贪婪。所以定有必要要有戒律。

戒律是什么呢?用尘俗人的词来说,便是自律。国际上有两种束缚的方法,一种是外在的规章制度在束缚咱们,另一种便是咱们方才讲的自律,自觉在束缚自己。

(1)戒律与自在的联系

为什么要自觉地束缚自己呢?一般人认为有了束缚,人就不自在。可是佛法里边的答案是刚好相反,释教则认为,自在的条件是自律,由于自律而自在。没有受过戒律就不知道,受过戒律今后就会渐渐体会到,佛说的真的是真理。

咱们在家里,在爸爸妈妈跟前,或许在校园里,都有纪律。寺庙里除了佛的戒律以外,还有不少清规。假设有一天能够去到一个彻底没人管的环境,那该多自在啊!一个偶尔的时机,你一个人买了一张票出国了。到了新的国度,你不需求做任何工作,彻底没人管,似乎获得了原来渴望中的彻底的自在——我给它取一个名字叫莫衷一是的自在。然而这不是真实的自在。

得到了这种莫衷一是的自在后,接下来你会发现,孤单和孤寂来了。方才你还兴奋地跑到酒店,房间也开好了,进去五分钟十分钟你就呆不下去了,在国外没有朋友的话,你就开端测验+86多少多少,往国内电话了。所以说自在仍是不自在,其底子不在外,在自己的心。

(2)戒律与禅定的联系

戒和定的因果联系便是,没有戒律无法禅定。比方你预先规划好时间安排,方案在这个垫子上坐一个小时,某种意义上这便是戒律,是一种自我束缚,或许说一种自我规划。可是你一边想完结这个功课,一边底子就没想恪守这个自己预设的时间要求,你能修成禅定吗?修不成。

一个人的内涵对某种事物有贪婪的话,在动态的时分,可能你还没发现。可是一坐下来,一回归到静态,一个馋嘴的人馋的那些食物就在脑海里呈现了;你喜爱买东西,商场的情形就像放电影相同开端在脑海里播放了,诸如此类,原来自己一切的喜爱,都会在一个静态的状况里表现出来,底子就不让你静下去。

(3)释教的戒律强调按部就班

释教的戒律是因个人状况而规划的。便是能承受多少就承受多少,不会一下子要你彻底做到。

咱们常常听说84000法门的说法。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现在不管是藏传释教仍是南传释教,或许说中文的《大藏经》,都不是悉数的84000法门,仅仅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84000法门是有针对的,佛法为了对治贪婪这种烦恼,佛祖讲了21000种法门,便是“经”的部分;为了对治嗔恨心,佛祖讲了21000种法门,便是“律”的部分;为了对治愚痴,佛祖讲了21000法门,便是“论”的部分;为了对治贪嗔痴三毒的综合体,佛祖讲了21000法门,便是第四法门。这第四法门能够了解为是密法的内容。

显宗主要是经、律、论三大部分,便是针对贪嗔痴。经律论是教法,简略来说,经律论是语言文字的教法,从这些教法里要学到三学,便是戒定慧。

顺便讲一下,在藏传佛法里,显宗占一半,密宗占一半。显宗加密宗,便是完好的藏传释教的系统。在汉语国际里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汉地的释教叫做显宗,西藏的释教叫做密宗。严格来说是不精确的。密宗仅仅藏传释教的一半,不是悉数。

出离心的核心是追求方针的决计

方才咱们讨论戒定慧。佛法里的戒定慧,相比其他的宗教,应该叫逾越的戒定慧了。释教以外那些外道的宗教,比方印度许多古老的宗教也有戒律。他们也倡议不杀生,不盗窃。表面上看内容有许多相同的部分。可是外道的戒律,即使恪守得再好,成果也顶多是转生到天道。释教的戒律假如恪守得好,就不是简略地转生天道了,而是能够打破人间轮回,获得摆脱的果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便是由于释教的戒律是要在出离心的条件下恪守。外道恪守戒律,虽然有时比释教还严格,可是它的戒律的根底里没有出离心,差别就在这儿。

由于有了出离心,释教的戒律叫做逾越的戒律,逾越一般尘俗国际里讲的,或许说除了释教以外的宗教里讲的戒律。这便是释教的戒律的特点地点。

1)出离心的核心是追求方针的决计

一般人对出离心的了解,便是看穿红尘放下、远离尘俗的国际等等,这个了解并不精确。佛经介绍有三种出离心:榜首种是把声闻当作修行的方针;第二种是把缘觉当作修行的方针;第三种是把成佛当作修行的方针。

出离心的核心便是追求方针的决计(不同程度的决计决议了不同的出离心)。那出离心是不是便是跟看穿红尘、放下没有联系呢?也是有联系的。一个人争取一个成果的进程,便是为了办成重要的工作,不断放下不重要的工作。这个便是放下。

咱们想成佛,天然要放下对红尘国际的留恋。比方说,一个小孩出生在乡间,他假如想到一个好的校园去读书,为了这个方针,他首先要放下对村庄的留恋。假如放不下,天然就去不成好的校园读书了。

因此出离心的确是有看穿、放下这些意义——朝着一个方针前进的时分,会影响他的东西得要放下,这便是出离心。修行的时分有了出离心,就很简单看穿放下,没有出离心,怎样逼迫自己都会看不破、放不下。

对于“看穿”这个词,有人会误认为,原本这个东西很好,可是我是修行人,所以我得把它当作是糟糕的东西。换个词可能更好了解:看透。——你看透了,那些糟粕的部分你就放下了,不该放下的就不必放下。佛永久都不会要求咱们把好的东西也放下。

有了出离心,当你看到了更好的东西的时分,你天然就会放下相对差的东西。打个比方,倒退100年,让乡间的老百姓放下自己的田地,去到什么地方,他不管怎样都不同意,由于他没看到更好的生活环境。可是现在不相同了,咱们发现大城市的生活环境比乡间好得多,他把去到大城市作为一个方针,就有了出离心,乡间那些祖辈留下来的田园也好,房子也好,垂手可得就放下跑到城里去了。

这个比方阐明,在人的内心里假如发作了出离心,是不必刻板地逼迫自己去遵循一个戒律的。有了出离心,就阐明有了一个好的方针;有了好的方针,那些红尘国际里的东西,天然就看得淡,放得下。这是一个规律。

咱们方才是在讲戒律,那么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人们比较简单承受戒律呢?有出离心就比较简单承受戒律了。在你的心目中有一个你有必要要争取的方针,你非常想完成它,对它有激烈的渴望,那些戒律天然就做得到了。

咱们有了出离心,有了方针,在完成这个方针的进程里,任何瑕疵都会影响到终究的成果,你就会注意进程里边的许多细节,不肯意在自己的身上发作许多负面的东西。这便是戒律的一个规律。

修行人面临戒律的时分,所发作的不同的情绪,就决议了后面的修行。比方说,许多戒律有些人很愿意承受,原因是他不想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上有瑕疵。可是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他不在乎思想和行为上的瑕疵,只在乎吃喝玩乐之类的。

一个平凡的人要走向成功,首先榜首个根底便是戒律。佛经里边讲,戒律是一切积德行善的根底。

接下来咱们讲戒定慧里边的“定”。有了戒的根底今后,第二个需求什么呢?用浅显地了解便是要做到镇定。

镇定有两个层面,一是不要处在动摇的状况,要静下来;二便是不要处在心思很涣散、不专注的状况,要专注。这便是“定”的一般了解。

如何去修成这个禅定呢?先决条件是要有戒律,在这个根底上咱们要开端训练自己的内涵了。咱们曾经的内涵是什么样一种状况呢?榜首是动摇的状况。第二是散乱、不专注的状况。并且这个进程是很漫长的一个进程。

静:首先要学会适应孤单

一般人,要求他静下来,或许自己要求静下来,榜首个呈现的问题是什么呢?孤单和孤寂——假如不只觉得孤单还觉得孤寂,那这个人就更差劲了。

孤单(和孤寂不同)是每一个人都有必要面临的——这儿说的孤单是一般意义的孤单,不是说没人管那个意思。读书人要寒窗十年,咱们能够把这个了解为是一种孤单。独自一人要去完结的任务,比方去探究什么东西,考虑什么东西,特别是在魂灵的国际里要完结的工作,是无法两个人搭手做的。

表面上看,你能够依靠是你的福分,儿女有一个好的爸爸妈妈也是一种福分。可是从魂灵的底子上看,有依靠的习性会导致苦楚。由于在这个国际上找不到你绝对能够依靠的事物,假如你的魂灵一开端就没有做好独立的准备,你一直处在一个期望依靠的状况,这个所依靠的外在条件就会常常性地诈骗你。这种诈骗不是说人格道德上有缺陷而诈哄人,而是由于事物本身是无常的,你依靠他,他也由不得自己,也是被动的。比方说咱们依靠房子,房子并不想诈骗咱们,可是由不得它,它也是无常的。所以有依靠就不行,便是没修好“定”,要练习独立的魂灵。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关于修行

修行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修行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修行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修行。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