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的要义和如何修行的方法
佛教修行的要义和如何修行的方法
修行是一个进程,意思是,经过修正言行意,符合特定风格的生活方式。以期到达一种理想的境地。
修行,即一刻接一刻的觉察情感、思维、言语、举动、想法。有人说:真实的修行便是一个道理:断恶修善、成果太上圣道。其实修行不应该有什么善恶之分,
释教修行的根本办法
释教的化世功能,便是以佛法来净化人间,提升人品,使得众生,既得现世利益,也得后世安乐。怎么达到其目的?便是按照佛陀所说的教法去实践、去修行。
释教根底的修行办法,不出福业、定业、慧业。福业是指施舍与持戒,定业是指禅定,慧业是指才智。以修「施舍」、「持戒」的积德行善,可得人天福报,也可进而成果佛果,唯有佛陀可谓福智满意的人。以修「禅定」的积德行善,可得现实的生理健康及心思平衡,也可进而于死后直升禅天、梵天、更可成果佛果,唯有佛陀的定境最高,故有「如来常在定,无有不守时」的功力。有了深定、大定,才干有大慈善与大才智。以修「才智」的积德行善,可于现世少欲知足、少烦恼,进而能得离苦、断苦得摆脱,最后可以大智深慧度无量众生。
(一)施舍
施舍是最简单的办法,通常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也无力的人怎么办呢?那你从旁用嘴说两句好话好了,哑子呢?那就只需心想这是积德行善,我若有能力必定去做,人家做积德行善,我也满心欢喜。但是假如有人,不出钱、出力,专门叫人去做积德行善、帮忙人,是否也算得是施舍?事实上他劝人为善的行为,便是出力的施舍。
国际上行善施舍的人,并不满是财主,乃至所谓同病才干相怜,自己有苦楚有困难,觉得需要人家协助,因而见到他人有苦楚困难,便也期望有人去协助。有人厌恶不肯出钱做善事、施舍的有钱人,而称之为“为富不仁”。其实有钱人的钱,假如不是横财,原是因为舍不得用钱,把一个钱一个钱省下来,积累而成有钱人;假如把钱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财主。所以咱们应该劝有钱人施舍,但不可挖苦他。
施舍有二个目标:一是施舍赤贫的人,便是协助需要救助的人;另一是施舍宗教团体,便是释教说的佛、法、僧三宝。
释教说施舍三宝比施舍贫民积德行善来得大。咱们用钱救助人,是期望以一个钱救十个人,仍是期望一个钱救不了一个人?施舍给三宝,三宝所做的事是,协助全部需要救助的人得到佛法。因为人类的真实苦楚,不在于短少物质。释教的重点是协助人们在心思上处理苦楚、处理烦恼,这是彻底处理苦楚的办法。施舍给三宝,三宝可以协助更多的人处理严重的问题,所以施舍三宝比施舍贫民的积德行善来得大。
(二)持戒
持戒不仅仅是守清规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全部不应做的坏事应该改掉,已改掉的坏事不应该再做;没做过的积德行善应该去做,已做过的积德行善应该继续不断地做下去。总而言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三)禅定
禅定,分红三个过程,也可说分为三个阶段,而到达三种不同的境地。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双亡。
身心平衡:便是使咱们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思。做到了,咱们便是正常而健康的人。物我合一:是一般宗教经验所期望到达的境地。便是我和国际万物合而为一,凡是中西历史上的大哲学家及大宗教家,都可能到达这一阶段。物我双亡:只需禅才干到达这一目的。
禅,便是教你到达“无”的境地;无,并非等于没有东西,而是没有之中,全部都存在,可又并不等于物我合一。物我双亡是到了真实开悟之后,觉得咱们这个国际完满是假的,虽然是假的,国际仍是照旧存在。在此三阶段之中,咱们又可以用三个名词来解释。
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阶段。便是平常所感到的正常心思状态之下的平静闲适的自我感。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阶段。此我的存在和宇宙万物的存在合而为一,不论天主在我心里或我在天主里边,都是大我的观念。物我双亡是无我的阶段。既无小我,也无大我,仅仅清楚地、自然地、活泼地、无碍地存在。
诸位不要认为修禅定必需要坐在那里的。修禅定有许多办法,默坐仅仅一种根本办法罢了,禅的开悟,并非只靠默坐,仅仅开始时,需要默坐的根本练习。实际上念佛、诵经、悔过、礼拜、祈祷,无非是要使心力会集,而禅的初步时间,便是怎么练习你的心力会集。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便是心力会集。心无旁鹜,只需一个想法,会集在一个想法,这就禅定的初步时间。所以诸位不可把禅定的范围看得太狭小,禅定是包括全部修行办法在内的,禅是通于大小三乘及显密二教的。
(四)才智
才智包括有三个项目:闻慧、思慧及修慧。闻慧是经由眼耳所见所闻的全部修行办法而得到的启悟。思慧是看到、听到,或学到东西今后,加以慎思明辨的时间。修慧是从修行前面所说的施舍、持戒、忍辱、精进及禅定的五种办法中所得的悟境。以上六种修行办法,是一体的,其重心则在才智上。不过,想要得到真实的才智,则必须兼修其他的五种办法。假如撇开其他五种,仅修其中一种,譬如说老是打坐的话,纵能开悟,悟也不会深的。
也有人说,出家人不做生意,也没有钱施舍给人,是不是也修施舍积德行善?告知诸位,施舍并不满是用钱,并且,用金钱施舍仅仅小施舍,用佛法才智施舍才是大施舍。因为救助人身的困难是小施舍,救助人心而得摆脱存亡的苦楚是大施舍。昨天与今日,我在此地做的便是大施舍。心要怎么修
咱们说出家修心,心要怎么修?便是没有别离心,心净则是佛。咱们轮当执事人,与十方众人接触,就不能去别离对方,不论是俗家或出家,一律平等对待,不起别离心,咱们度众生,便是以这无别离的心在度众。俗家人不晓得这道理,凡事论好论坏、分是非、别爱憎;而咱们出家人,不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外表唯唯诺诺,敷衍敷衍,不论是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心不起别离,不去执着它,这便是心出家。出家人假如还一天到晚,说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论是论非,这便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
突破魔境
修行人便是要在这色、声、香、味、触、法的业识顺逆中求摆脱,无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么便宜之事。不经苦行,不经魔障,怎么去历练无明烦恼?修行人便是在修魔障,唯有突破魔境中的无明烦恼,方能得到摆脱;也唯有舍下色声香味触法,心无挂碍,才干得到清净摆脱,才干显出菩提心来。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贪图安定顺境,那样是不会前进的。
不怕他人批判
咱们必须有不怕他人批判的气魄,只需心正,就不怕走歪,即便他人走歪,也不会受其影响。假如一个人干事畏首畏尾的,怕他人批判,见人私谈,心便不安而起猜疑,认为人家在说他什么,那是没有见识、没有长进的人。
怎么得六根清净
咱们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对六尘所起的别离烦恼,别离善恶、好音坏音种种等,这种别离便是六根不清净。修行便是要修这些别离烦恼,直至六根对六尘没有别离,才是六根清净,才干五蕴皆空。
修行最早摄住心猿意马
修行最早便是要摄住这个心猿意马、随心所欲的心,不让它出去放逸,这很不简单,但咱们要发愿,为消这些无始来的习气罪业,要提出勇气,努力修苦行,难做的,要去做,他人不肯做的,咱们要去做,发愿自己要成果,像阿弥陀佛一样,如此的信愿行,业障才会消。业障消,则做任何事情都愉愉快快的,不觉其苦,虽住娑婆界,犹如西方境。
看穿放下
放下,并不是口头上的放下,是要临终时正念现前,没有一点家庭的认识,没有亲眷家族的爱别离苦,这才叫放下,假如还存有那么一点家庭认识,那仍是存亡轮回。要知道,咱们来到这娑婆国际,是带业来的,要在这娑婆国际中,走入佛门,找一条摆脱存亡苦的新路去,不要再为贪享衣、食、住的舒适,而更造一些新的恶业,再重入存亡轮回的旧路中。不要贪长命,假如不会修,不会走摆脱的路,即便活了两百岁,也不过是多造一些业,两百岁一过完,仍是要存亡轮回。咱们这个身躯是有生有灭的东西,终究要破坏,是无法让咱们永久依靠的,要看穿,要放下,而咱们这灵灵觉觉的灵性,才是不生不灭的。
咱们既得人身,不要辜负这个人身,知道要走摆脱的路,则成佛作祖靠这人身来修,不知道要修,还为这个身躯的衣、食、住、行等的享乐,无所不用其极,造无量的恶业,那么三恶道中、四生之内,也有咱们的份,所以,这个人身实是转折点,是个人身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