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基本观点
佛教的基本观点
一、教主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 2500 年前出生于现今尼泊尔,与中国孔子同时期人。他诞生时,天地震动、百鸟朝鸣、九龙吐水、彩霞纷飞,一从母体落地便独自行走七步,步步脚底莲花,且指天划地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成语唯我独尊就来自这里。在佛教里,唯我独尊并非贬意,而是一种自信的象征。当年,广东丹霞山有位丹霞禅师,一天,搬动大殿的木佛用于烧火,别人大惊,问他干什么,他说,烧了看看有没有舍利。舍利是出家人去世火化后,留下的一种固体。别人说,木佛哪有舍利。丹霞就回答,没有舍利算什么真佛。他指自己,真佛在这。后来,丹霞禅师成了著名的禅宗祖师。这则故事,也成了有名的公案。释迦牟尼 25 岁时,有一说是 19 岁时,入山求道,少吃少穿少睡,做了六年的苦行修炼者,以致瘦骨如材,但没有获得成就。他体会到,靠苦行和折磨身体是不能解脱的明白到,修道贵在修心,克服心理的缺陷,才是解脱的上策。于是,他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牛奶供养。身体复原后,于一个星光灿烂,圆月当空的夜晚,即十五月圆日,禅坐于一棵菩提树下,并发下誓愿说:不证悟解脱,不起此座。经过一段强有力的禅定观照,于黎明时分,石破天惊、天地浮沉,终于证道开悟,获得解脱,成为一个圆满的觉悟者即佛陀。以后,他在印度大陆等地走南闯北,宣扬他的主张,共 49 年, 80 岁时去世。现存的经书,就是他的教法,由后人结集流传而来的。
佛陀出家的原因,据经书说:因为他出城时,看到步履艰难的老人,痛苦万状的病人,僵硬可怕的死人,以及烈日炎炎下干活的农夫,颈上勒着粗绳不断受鞭打的耕牛以及小鸟吃虫等境象后,感到人生无常、凄凉,动物界苦痛、残酷,为此,他想出家,他想寻找这些缺陷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既为了拯救自己,也为了拯救他人,拯救世界。
二、基本教义
( 1 )因缘法则: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遵循因缘法则而生灭。佛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什么是因,即事物的内部原因,什么是缘,即事物的外部条件。佛陀认为,内因和外缘的和合,便产生了万事万物,如氢气与氧气在某一条件下一合和,便成了水。而内因和外缘,一旦离散,万事万物便消灭,如水在某种条件下一分离便又成了氢和氧。
( 2 )无常法则:这世界,既然因缘而成,佛陀又推理出无常法则,即世间事物无法恒常。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异灭中。果子看似不动,实际上,时刻在腐朽之中。地球,亿万年后,也有毁灭的一天。佛教本身,到一定时候,也将不复存在。名利、地位、金钱,何不如此。因此,存在是暂时的现象,变化和运动才是事物永恒的本质。
( 3 )空的法则:从无常原则,佛陀又推出空的法则,万物无常,不能久远,终归灭亡,因此是空的。佛家的空,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不能永恒地存在。不能把空,理解为空空如也的空,什么也没有的空。有人以为,四大皆空,是指财、色、名、利空,这是误解,实际是指地、水、火、风空。佛家的空,实际上是一种妙有,说空,又有形式的存在,这形式,这现象,可以被我们利用,我们可以假借现象追求本质上的东西,追求真善美的东西,佛家用词是:以假修真。
( 4 )无我法则:从空的法则,佛陀又推理出无我原则。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变化无常,没有我的存在。如果有我,就可以自我主宰,我要怎样就怎样,我要不病、不死,我要入地、我要飞天,我要一口喝干大海,但我们做不到,我们无法把握自己。我们只是某种意识和元素的因缘合成,因缘一散,我们就不存在了,我们所讲的我,是假我,只是假名,称呼而已。由此可知,诸法无我。无我,也就无主宰。自我尚且不能主宰,如何主宰别人,可见,这世间也没有主宰者。
( 5 )联系法则:从因缘的法则,佛陀又推出联系的法则,认为,这世界,是相互因缘、相互因果、相互联系的,就如一张互动的网,牵起一角,就动了全部。佛陀说,不能只看见树木,而没有看见森林。从此意义上,则人与人、社会与社会,需要同舟共济,需要互助,应该共荣。
( 6 )命自我立法则:从因缘的法则,我们还可以看到命自我立原则,即自己命运自己把握。既然事物由因缘合和产生,那么,改变因缘,结果也就会相应改变。出家人的修行,就是为了改变因缘。创造好因,创造好缘,就会改造因缘,改造命运。佛陀反对算命,因为,因缘是随时可以改变的,那么,何来固定结果的命运可言。
三、宗教观
一般来说,作为宗教,都有一个主宰者,但佛教没有,据佛教,佛是加持者,增上缘者,但不是主宰者,不是万能者,也不是救世主,他无法直接给人降福,也无法直接给人惩罚。如果烧香纯碎就是为了求佛保佑他生官发财,或什么的,那么是无法实现的。烧香、献花,只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佛陀的敬意以及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如果佛陀万能,凭他的慈悲,早已把他的弟子超升,何必要弟子苦苦修行,因此,佛陀无法为你的升坠全权负责。据佛教,主宰命运的还是自己,是各人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造什么因,便有什么果。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才是自己的依靠。记得天主教说,主救自救者。佛陀能救的也是自救者。有个故事说,观音菩萨挂念珠,人问念谁?观音菩萨回答说:念观音菩萨。为什么?求人不如求己嘛,这就叫各人吃饭各人饱,如人饮水冷暖只有自知。那么,信佛干什么,佛陀说,他只是个导师,只是个引路人,给迷路人方向,具体的道路。他又说,他只是个医生,给病人灵丹妙药,但是,如你不睁开眼睛,不迈开步子,或只迈开步子,不继续走下去,那么,不能走出迷途,不能到达目标,信徒自己不吃药,不能康复。他曾有个比喻说:一根木头,在河流中,怎样才能顺利地流到海里呢?那必须,不搁浅在两岸,不沉入水底,不被人中途捞走,那样,才能流到海里。佛法的作用,就是教你那棵木棍如何能不搁两岸,如何能不沉入水底,如何能不被人捞走,而终入大海。
四、信仰观
一般宗教,强调绝对的信仰,但佛教没有,佛教反对盲目信仰,盲目的崇拜。强调正信、理信、智信。不反对起疑、存疑。禅宗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佛陀要求他的弟子,要去疑问佛陀,检验佛陀。他说:疑问我,检验我,学习我,只有那样,你才知道,我是否是个智慧的觉者,如你发现我确是个智慧的觉者,你来信仰我。佛陀又说:你应该用你的眼睛和耳朵来疑问我,看我做了些什么,听我说了些什么,据此,你可以检验出我的精神是否纯洁,当你发现,我是纯洁的,那么,你接受我。他还说:聪明人试金,用火烧、刀砍,你们应检验我的话,不要因为尊敬我就没有疑问地接受。佛教的这种允许疑问教主检验教主的风格,可以说是相当包容、民主的。在佛教中,教主被摆在第二,摆在第一位的是教义,所以佛陀临终教诲弟子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五、世界观
佛教认为:宇宙,从时间上看,无始无终,空间上看,无边无际。这无边无际的含义包括:大到无边无际,小到无边无际。再小的东西还可以分析下去,此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坐微尘里转大*轮,芥子可纳须弥山是也。佛教认为,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个点而已,定义宇宙为三千大千世界。认为宇宙空间本来就如此存在。虽然,佛陀对宇宙进行了分析,但是,他反对人们把过多的时间投入这方面的讨论之中。佛陀认为:了解这些问题,不是当务之急,作为修行者,当务之急,是修行是解脱。他比喻说:一个人被毒箭射中,不是先去了解箭从什么地方来,谁射的,而是要先拨箭,先治伤、消毒,如果先追究箭的来源,那么,来源尚未查清,人已死了。佛教把宇宙即三千大千世界作了区分:一方面是凡夫世界,如我们这地球,另一方面,是圣者的世界,如西方极乐净土。当然,凡夫的世界,同样可以产生圣者,居住圣者,而且,西方世界中的圣者无一不是由凡夫世界而来。
六、道德观
佛教认为,从效果上看,人们起心动念,说话做事,能引起好的结果就是善,反之是恶。据佛教,区分善恶的界限,大致分四种:对自己对他人皆有利,是大善;对己不利,但对他人有利是善;对自己对他人皆不利是大恶;对己有利对他人不利是恶。在这道德的实践上最基本内容是五戒。五戒即, ① 不杀生,佛教认为,任何生命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皆有生存的权利,不可加害。不杀生的核心是培养仁慈之心,反对以强凌弱。 ②不偷盗,即不予不取。据说,有人请弘一法师写字,他写好后,把字寄给索取者的同时,把剪下的杂纸条也一同寄还,持戒精严如此。③不邪淫,即不婚外性关系,包括与动物、意淫等。④不妄语,即不说假话,不说艳词等,佛教说,说假话,就如逆风举火,烧的是自己,又如朝天吐痰,脏的会是自己。⑤不饮酒,酒,在佛教中,等同麻醉物,《大智度论》中,有一个故事说,有个人,为了饮酒,把邻居家的鹅抓来杀了做小菜,领居女主人来找鹅时,他骗她说没看见,并在酒意之下非礼了女邻居,因为要喝酒引发了杀、盗、淫、妄。佛教说,喝酒伤身、伤智、伤财、伤后代。当然,对五戒,也有破例的时候。比如,为了当药用,就可饮酒,此是方便法门,另当别论。
佛教道德的宗旨是利他自利,福建省佛教协会前任会长妙湛法师临终遗言:勿忘世上苦人多,这就是佛教道德最典型的表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其实,利他的同时也是在利己。佛教道德还表现在佛教的四摄法门中,即①布施:物质的布施,精神的布施,布施是为了去贪心,令人难舍能舍。②爱语:热心待人,诚恳待人,以慈悲心待人,语如春风,令闻者欢喜。③利行:遵纪守法,服务社会。④同事:与大众同甘共苦,互相参与,分享成功,征对出家人,还多提了一条,即六和:身和同住、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语和无净、见和同解。一句话,要维护团结和安宁。经书上说,一次两个僧人吵架,佛佗一见,一言不说就走了,三天三夜不吃饭,这两个僧人,从此再也不吵架了。
七、人生观
佛教人生观认为: ①人人有佛性,无有差别,人人可以成佛。曾经,禅宗六祖慧能,去见五祖弘忍大师,大师问他干什么,他回答说,要作佛,大师反问他:你这南蛮子还能成佛,慧能说:人有南北,难道佛性也有南北吗?②人的本性是善,只是后天的污染才导致变坏,这与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同。③人是由地、水、火、风、空、意识等构成,一旦这些元素散离,人体便不存在,但人的业力长存,这业力会影响你来生的品质。④佛教认为,人的生死,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场小戏曲,佛教叫作分段生死,不是人一死,就一切结束了。
据因缘法则,人生无法自我把握,苦空无常、苦围绕着人生,人生时时处处与物、与人、与心、与欲望、与自然产生矛盾,佛教列举了八种苦:如生苦,婴儿出生,都是啼哭,没有微笑的,老苦、痛苦、死苦、恩爱冤仇苦、求不得苦、莫明其妙的忧心苦。苦是一种存在,佛陀要我们正视他,而不是逃避他。佛陀讲苦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苦的真相,然后,进一步去寻找消灭苦的方法,因此,了解苦,正视苦,只是一个过程,而寻找苦的原因,解决的办法,才更重要。佛说,苦源于人类的无知,这无知指贪、嗔 、痴、疑、傲慢等不健康的心态。佛陀以为,人有佛性,但是,现在,人的佛性被无知的心态蒙蔽了,就象明镜蒙上灰尘,发不出光。修行,就是为了扫除这明镜上的灰尘。神秀说:身为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去除贪、嗔、痴等,重放镜中光明,让大海的波涛平息下来,使佛性显现,我们就能获得解脱、自由和快乐。
八、修行观
佛教认为:要获得证悟,就要有适当的方法修行,修行就是为改变命运而斗争。佛陀出生于世间,成佛于世间,去世于世间,世间大舞台,就是佛门的小道场。修行,首先要做个好人。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修行方法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实践六度、八正道。
什么是六度:
( 1)布施:布施精神、物质,乃到自己的身心,许多英雄人物为救他人,牺牲自己,就是大布施。
( 2)持戒:持好戒律,不犯规矩,广义地说,即要遵纪守法。
( 3)忍辱:怎么忍,A辱境来时,无法回避,强制忍下去;B不与之计较,退一步,让三分,念佛,仗念佛之力,转移注意力;C从因缘上看,为什么我招辱,必有前因,此只还债而已;D智慧观照自己,本来,人是无常、无我的,我只是假名、假合,打一下、骂一句,又不损失我什么,我的善心,我的佛性照样存在,也就看开了;E辱境当前,不恼不怒,反而以慈悲心,同情心,去原谅他的无知,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去帮助他、开导他。佛教很看重忍,认为不忍之火将烧毁功德林,往往小不忍则乱大谋。
( 4)精进:即要努力地工作、修行。我们在上晚课时,经常念的几句话是:“今日已过了,命亦随着消减,如少水鱼,有什么快乐,大众啊,要努力精进呀,就如火烧头发一样,不能放逸”,佛教强调精进、积极、进取,同时,也强调要劳逸结合。
曾经,佛陀有个弟子,叫阿那律,一次,佛讲经,他在打嗑睡,佛就说他: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他听后,很惭愧,从此,非常努力的修行,不休息、不睡觉,以致把眼睛给瞎了,佛陀知道后,来到阿那律处,问阿那律:
佛:一张琴,弦太松了,会怎么样?
阿:弹不出声音。
佛:弦太紧了,会怎样?
阿:会断掉。
因此,佛陀说,做什么,都要走中道,不可偏于一端。
( 5 )禅定:有些人以为:坐禅一定就是傻傻地坐着,为此,禅宗有个典故说:禅师道一,到湖南南岳,每日静坐,禅师怀让知道后,就拿起一块砖到他静坐的地方,往石头上磨呀磨,道一禅师很好奇,就问他,磨砖干什么,怀让禅师回答说:磨砖做镜子,道一奇怪地问:磨砖还能作镜子?怀让反问他:磨砖不成镜,你死坐还能成佛?其实,禅坐不拘于形式的,六祖大师以为:行、住、坐、卧无不是禅,只要保持有禅的心态,以平常心对待事物,那么,无不是禅。禅是什么,从一般的角度说,禅就是心安理得、平心静气,安详和平。有一次,禅宗初主达磨大师来到少林寺,二祖慧可前往求法,初祖问二祖:你来作什么,二祖说:我心很不安,请大师为我安心,初祖直指二祖问:把心拿来,我给你安。二祖要拿自己的心,心在何处,心不可得呀,他回答到:心不可得。初祖说:我已为你安好心了。可见,安心、心安,即是禅的境界。从特殊角度说,禅是不立文字,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可自我体会、感受,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从禅宗的传承上也可以看出,曾经,佛陀在会上讲经,讲一半,突然停下,手持一朵花,面向大家,一言不发,大家都不知道佛陀的意思,这时,其中的大迦叶尊者,突然微微一笑,他一笑,佛陀马上当众宣布:我的微妙心法,已传给大迦叶尊者了。
( 6 )智慧:即对宇宙真相的真理性认识,佛教认为,由戒生定,由定可生智慧。
有的人很有聪明才智,如苏东坡,他曾写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和尚看后,在诗稿上批下“放屁”二字,苏东坡知道后,大发雷霆,连夜渡江,找佛印和尚论理,佛印哈哈一笑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被一屁打过江,苏东坡一听,好生惭愧。这故事说明,单有智慧不够,还要实践。
什么是八正道:
( 1 )正见:知道人生是苦,知道苦生起的原因,知道灭苦的方法,这是正见。
( 2 )正思:有意帮助别人,不想侵害别人,不主观主义,尊重客观,这是正思。
( 3 )正语:不说假话,话不伤人,不说坏话,不说脏话,称为正语。
( 4 )正业:指要从事正当的职业,在佛教中,把贩毒、贩卖妇女等等列为非正业,甚至把算命等也列入非正业之中。
( 5 )正命:圣洁的生活,断绝邪恶腐朽的生活。
( 6 )正精进:积极上进,令生诸善念,使断诸恶念;做诸善事,断诸恶事。
( 7 )正念:仔细观察,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A .观身不净:观察肉体,是血、肉、皮、汗、骨头、五脏、毛发等杂质构成,所以,佛说,身体只是一具臭皮囊,一个皮装的拉圾袋,不值得贪恋,不管多美,都要以平常心视之。
B .观受是苦:佛教认为,有感受都是苦,冷了是苦,热了也是苦,痛苦是一种苦,而欢乐也是一种苦,因为,欢乐是暂时的,随之而来的是苦。佛说:乐是苦因,为什么这么说?比如吸毒者,刚吸时,好舒服,上瘾后,副作用来了。夫妻恩爱很高兴,但总要分手,或短分,或永久的分,分手时,就悲悲切切,乃至生死别离。有个叫“歌女乞牛”故事的说:从前有个歌女,向一位富翁讨一只牛,富翁无意给她,故意为难她道:“你能日夜唱歌不停,唱满一年,我便给你这只牛”,歌女道:“这个很容易,但不知你可能听。”富翁道:“我能够”。说罢,歌女便唱起来,一连唱了三日三夜,富翁也听了三日三夜,再听几日富翁疲倦不堪,实在不能再听下去了,立刻将牛给了歌女,教她不要再唱了。
C .观心无常:佛经比喻,人心如猿猴,跳来跳去,没一刻安宁,且不可把握,这就是为什么,人总是喜怒无常。知道心是无常的,对人事的更变,也就看得开,任他去。佛经说:乱心如狂象,会踏死人,要用铁钩牵住他鼻子,怎么牵住他,那就靠修行的功夫了。
D .观法无我:观法无我,这法,指的是世间万物,佛教认为,万物无实体,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亦作如是观。并说诸法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佛经中,有个故事说:一个国王,给他女儿花环,他不要,而要水泡,下雨了,国王让小女儿自己去拣,她一碰水泡就破,小女孩终于明白,说:水泡虚幻,世间现象,何不如此。
( 8 )正定:红尘之中,心不散乱,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经书说:一切众生,为物所转,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以上六度、八正道,归结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字。
九、教育观
佛陀是个导师,是个最好的老师。他说:教育,引领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照亮人类的心智。又说:教育,点亮了一盏灯,于是,眼睛亮了,智慧生起,智识生起。在佛陀看来,受教育是人权,他说:我要广开教育之门。他的学生有三教九流,有王候公卿,也有强盗娼妓。佛陀认为,教育是为了提升人类的智慧,升华人类的感情,强化人类的技能。但是,佛陀不认为强化技能是重要的,只是一种附带而已。佛教认为,教育,不是为了以后找职业方便和为了以后有实力与人竟争,而是为了提升被教育者的品质、道德。佛陀认为,人人可被教育成功,因为,人人有佛性,先天是好的。在教育方法上,佛教以为,要随机逗教,即因材施教,要考虑到学生的年纪、知识结构、人生经验、态度等等。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父子关系。讲究以身作则,理论实践相结合。并且认为,教育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救渡人类,进而救渡所有众生,他说:我的法如小船,只为渡河,不是让你背着上岸。手指头指月亮,是为了让你看见月亮,不是为了让你看指头。
十、政治观
根据因缘法则,世界是相联系的,修行者也无法独立在政治之外,因此,佛陀也关心政治现象,并有他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他曾说:要以法立法,观察于法,以法为首,守护正法,以法教人,以法护民,乃至野兽虫鱼,不以权杖,以法教令。对管理者,佛陀要求“留意自我修养,以德服人,清廉宽厚,有深信仰,人格向上,行公道中,收揽人心”。说:“虽失王位,不失正法”。强调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德法兼治。曾经,跋耆国问政佛陀,佛陀为他开了八大方针:
(1) 常常集众义事,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沟通看法。
(2) 以团结为大局,君臣上下和顺,以王国的利益为中心。
(3) 保持法律的严肃性。
(4) 尊重老人。
(5) 保护妇女,健全家庭,一旦妇女不能得到保护,受到伤害,那么,会引起父亲、丈夫、儿子等的仇恨,国家会陷入灾难。
(6) 尊敬灵庙、神殿、寺院、重视宗教、保持权威。
(7) 尊敬修行者,圣人。
(8) 保护环境。
佛陀反对战争,认为战胜自己才能算战胜。他说,在战场上,除了战败者,最悲哀的就是战胜者,一无所得,而徒增傲慢之心。一次,两个村庄的人在为争一条河的水而打架,佛陀赶到,问他们:水贵,还是你们的血贵,村民们被问得哑口无言,终于省悟,于是停止群斗。
佛教虽反对战争,但强调对犯罪者要给予刑罚,刑罚原则:依实情治过,把握治罚时机,宽恕无心之过,严罚故意犯罪,不辱人格,依慈心而非憎恨。这就是为什么菩萨低眉,慈悲六道,而金刚怒目,降伏四魔。
十一、经济观
有一次佛陀讲经,一个很穷的人,空着肚子来听经,佛陀知道后,就叫他先去吃饭,再来听经,为此佛陀问弟子:“对一个俗人,贫穷是灾难吗?”“落入债务是灾难吗?”“无钱还债,人们侮辱他是灾难吗?”三问之后,佛陀自答:“是的,贫穷是灾难”。所以,经云:物质缺乏,贫困流行,导致偷,盗横行,暴力、凶杀、邪命泛滥,道德信仰消失。佛还说:没有债务,无瑕的生活,是幸福的象征之一。
从此可以看出,佛教不反对物质文明的进步。
对财富,佛教认为:要分四分来用,一份日常衣食住行所需;一份储备,以应急须;一份用于投资;一份用于做功德和福利事业。佛教反对高消费,认为高消费会引起两极分化,穷人嫉妒富人,恨富人,富人又防穷人,导致社会不安;导致资源快速消亡;导致无节制的贪欲。对失业者,强调为其争取就业机会,而非盲目地给予救济。强调税收的合理性、必要性。
强调获取财物的手段要正确,非暴力。对于脑力劳动,曾有人指责佛陀什么也没有做,佛陀回答说:“我同样工作,犁田、播种,信仰是种子,苦行是雨水,理解是犁,谦虚是犁的杆,智慧是结,沉思是尖和棒,能量的发挥是四脚牛,我这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群,使之幸福。”可见,脑力劳动也是一种必要的劳动。
十二、因果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强调因果说,认为,事事物物中,因果律是普遍存在的,在时间上,遍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在空间上,作用于整个宇宙。佛、菩萨,也受因果律的支配。佛教认为,人的行为,不管好坏,都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力量,佛教称之为“业力”,这种“业力”,时时都蕴藏在人们自己的意识之中,潜意识之中,就如信息存进电脑里。好的行为,存进的就是善业,坏的行为,存进的就是恶业,这业,就是一种内因。这个世间是复杂的,各种形式的外缘不时存在,一旦某种与潜意识中的内因——业力相应的外缘出现,那么,其结果便会显现出来,就如电视,你的频道刚好调到某种相应的频率,那么图相就显现了。佛教认为,业力,除非形成某种果报,否则,是不会消失的,就象物理学中,木材虽然烧成灰,但其能量的多少,没有改变,只是换一种形式存在,人所造的善恶业力也是如此。有造因,必会结果,只是时间问题、地点问题,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如果因与缘合和的快,那么,报应就及时。有时候,有某种因存在,但外缘还一时遇不到,虽有电,但没有电灯,那么,果报一时就出现不了,灯不会亮。但世间是因缘合成的,互相联系的,复杂的,多彩的,不可能永远遇不上相应的外缘,今生不遇,那么,来生,乃至生生世世,总要遭遇,因此,对因果报应,谁也无法逃脱。
有人会说,为什么,两个人犯同样的罪,为什么经常是一个被发现,另一个却不会被发现,是不是因果也不平等。并非如此,只是因为,各人的原有业力不同,外缘不同,一句话,各人起点不同,各人以后的努力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佛教的修行,就是为了抑制原有的恶业,并抑制可能与恶业相应的外缘产生,从而推迟甚至阻止恶报的出现。
十三、报恩观
佛教很强调“知恩报恩”,在《本生心地观经》中说:世出世恩,共有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家恩、是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负荷。
①报父母恩: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说,我们就是背着父母磨破膝盖绕着地球走 49圈,也无法报答父母之恩。所以,佛陀要求子女,善待父母。善待父母就是善待堂上真佛。有故事说,一僧每每外出求佛,某日梦中,佛告诉他说:有一人,将倒拖鞋子见你,她就是佛。一日,他回家,夜敲门,其母倒拖鞋子开门,他大悟。
②报国家恩:佛教没有国界,但是佛教徒是有祖国的,因此,佛陀要求信徒们要报恩自己的祖国。曾经,印度琉璃王率大军要攻打佛陀故乡——迦毗罗越国,佛陀知道后,即于琉璃王的行军路上劝退琉璃王大军。现在,佛教界也在大力强调“爱国爱教”,因为国盛教才会兴啊。
③报众生恩:报众生恩,是指广大群众给我们的恩惠,我们该报答,据佛教因缘法则,世界是联系的,我们的衣、食、住、行,精神生活,无不依赖大众的提供,因此,要报大众恩。离开了大众,就如小雨滴离开江河大海,就要干掉。
④报三宝恩:三宝指佛法僧,是佛教的主体、象征,他是我们佛教徒的指路明灯,我们从教而受惠,当然要爱教报教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