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受菩萨戒


今天简单地谈谈自己受菩萨戒的方法——就是在没有传戒上师的情况下,自己如何受菩萨戒。去年已经讲过菩提心和四无量心的修法,但如何受菩萨戒并没有讲过,现在就来谈谈这个题目。

一、受菩萨戒的必经次第

目前在汉地有“三坛大戒”之说,其中就包括了菩萨戒的传授。同样,在藏地也有受菩萨戒的仪轨,我们每天在讲课或放生念诵的受菩萨戒仪轨就是其一。

但只念仪轨是否就可以得到菩萨戒呢?这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在受菩萨戒以前,必须要先修菩提心,也就是在加行修法中讲过的菩提心修法。在没有菩提心的基础上念诵受菩萨戒的仪轨,是不能真正得到菩萨戒的。如同在没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受居士戒,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别解脱戒一样,能得到的只是一个戒体,而这个戒体与外道的戒体别无二致,它并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别解脱戒。也就是说,必须具备了出离心,才能得到佛教所特有的别解脱戒。再说,如果受居士戒时,没有断除杀盗淫妄的决心,只是徒具形式地念了仪轨,则连与外道相同的戒体都无法得到,更遑论得到佛教的别解脱戒了。同理,要得到完整的菩萨戒,就必须要有菩提心。

如果没有得受完整的菩萨戒,是否能接受密乘戒呢?往昔许多藏地的高僧大德对此皆持否定的看法。所以,三戒——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中,前前皆是后后的基础,没有前面的基础,就无法得到后面的戒体。菩萨戒对大乘佛教而言,不论显密,都自有其重要性。但要得到菩萨戒,就要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要能生起菩提心,就必须先修四无量心,不然菩提心也很难生起。这两个修法我们曾经都讲过,今天就不再重复。

如果已经有了菩提心,为何还要受菩萨戒呢?其原因是:如果不受菩萨戒的话,菩提心就无法变成戒体;如果不是戒体,菩提心就只是一个发心而已,谈不上是大乘的菩萨戒,所以,仅有菩提心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仪轨受戒,才能得到真正的菩萨戒。

反之,要是没有菩提心作基础,就算重复念诵受菩萨戒仪轨成千上万遍,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戒体。在我们佛学院听课时,都要先念受菩萨戒的仪轨。凡是大乘佛法的仪轨或修法前面,都有或长或短的发菩提心与受菩萨戒的偈子,但如果只是嘴上念,而没有生起菩提心,就得不到戒体,所以,戒体是很有讲究的。

就菩萨戒而言,首先是通过四无量心的修法生起世俗菩提心,再通过受菩萨戒的仪轨得到戒体。受戒时如果有上师在场当然最圆满,即使没有的话,也可以凭自己的观想与发心自受菩萨戒,如此即可得到完整的大乘戒体。但小乘所有的戒律,不论是居士戒或出家戒,都必须由善知识授予,佛像或经书都不足以胜任。

平时我们往往自以为:念念仪轨就有了菩萨戒;或是参加一个仪式隆重的受戒法会,如在汉地有的“三坛大戒”,就深信能得到菩萨戒。其实这很难说,因为是否有菩萨戒,与菩提心具备与否有很大关系。如果有菩提心,就要让菩提心变成戒体;要变成戒体,就必须通过释迦牟尼佛和菩萨所制定的特殊仪轨;一旦成了戒体,我们就正式步入了大乘解脱道,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小乘的别解脱戒也有先后的次序,如果没有出离心在先,而且内心深处也没有断除杀盗淫妄的决心,如此受戒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大乘菩萨戒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先进行菩提心修法的锻炼。当无造作的世俗菩提心生起后,再去受菩萨戒,否则,如果在此以前受戒,就不会有任何结果。

虽然我们自以为是具有菩萨戒的大乘修行人,但没有菩提心是绝不会有菩萨戒的,所以,请大家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具备菩提心,在这一点上的次第绝不能错乱。

下面简单谈谈受菩萨戒的方法。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受菩萨戒仪轨广为宁玛巴修行人所用,我们平时念的仪轨,就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其他的教派,如格鲁巴传承也有受菩萨戒的仪轨,但它们基本上是一样的。

二、预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该受几条戒律。就像受居士戒时,要选择受五条戒还是只受其中的两三条戒一样,受菩萨戒也有三种选择。上等根基的人可受比较广的二十条;中等根基的人受四条戒,但每一条又可分为二支,所以总共是八条戒;下等根基的人可以只受一条。这条戒是释迦牟尼佛为一位国王而特别宣说的,但并不是受这条戒的人都必须是国王,佛陀当时只是考虑到国王公务繁忙、时间有限的情况而制定了这条戒,所以,在时间、能力等不允许的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受持这条戒。这条戒并不涉及行菩提心,只是一个愿菩提心。戒条的要求,就是在内心深处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决心——从现在起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誓愿成佛!有了这个决心,就是最简单、最起码的一条戒,再加上发誓纵遇命难也不舍弃度众生的决心,这个决心就是愿菩提心的戒体。

发心与戒体该如何区别呢?前者——为了度化众生而誓愿成佛是发心;后者——发誓绝不舍弃度众生的决心是戒体。如果无法受八条或二十条的戒,则只受愿菩提心的戒也可以,但这是最下等的受戒。如果能生起菩提心,则八条戒或二十条戒在意义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有的只是数量上的差别而已。作为一个大乘的修行人,要守持八条或二十条戒应该不是很难,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只受一条戒。至于究竟受八条戒还是二十条戒,则可由个人选择。

三、正式受菩萨戒

(一)修七支供

一旦完成了前期的预备工作,并确定好所受的戒条内容,就可以正式受戒。

此时如能在善知识前受戒是最圆满的,如果实在没有大乘善知识,则通过自己的观想受菩萨戒也是可以的。具体方法是:在自己前面的空中,观想诸佛菩萨及善知识,至于分布方式,则可按照五加行中的皈依境来观想,因为在皈依境中,就包括了十方诸佛菩萨以及金刚上师。在非常清楚地如此观想之后,又该在观想的佛菩萨前做什么呢?首先作七支供,因为,要使自己心中能生起菩提心的话,就需要有因缘,这个因缘就是积累资粮。

以前阿底峡尊者进藏传菩萨戒时,当地的高僧大德每人手中只拿着一条小小的哈达去受戒,阿底峡尊者就说:“你们的供品太微薄了,这样是不可能生起菩提心的!”这句话就说明,如果没有积累资粮,菩提心就无法生起。

如何才能积累资粮呢?是否要发了大财才能积累资粮呢?不是。其实,最好的积累资粮的方法,就是供曼茶罗和七支供,因此,在接受菩萨戒前,先要积累资粮,而此处所讲的,主要是七支供。

在《普贤行愿品》及加行仪轨中,都有不同层次的、或广或略的七支供,如果七支供修得好的话,就可以积累广大的资粮,所以先讲讲七支供的修法。

第一支是顶礼,也就是磕头。平时顶礼时有很多不同的对境,但此处就是向诸佛菩萨及善知识顶礼。顶礼的方法以前讲过,现在只简略地说一下:顶礼时先合掌于胸口,以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然后合掌放在头顶发旋儿处,表示向佛菩萨及善知识的身顶礼,同时清净自己以身所造的杀盗等罪业;再合掌于喉间,观想向佛菩萨的语顶礼,同时清净自己以口所造的妄语或恶语等口业;最后合掌于心间,观想向佛菩萨的智慧顶礼,同时清净自己以意所造的罪业;接着五体投地,观想向佛的身、语、意、功德、事业顶礼,以清净自己阿赖耶识中非常细微的业障

观想自身不仅是一个,而是变成无数个,并且不仅是自身,而是偕同天边无际的众生,同时以身语意向佛菩萨及善知识顶礼。在磕头的同时,还需口中念诵对佛菩萨及善知识的赞颂词(任何赞颂词均可),并在心中忆念佛菩萨、善知识的功德,如此即是身口意三门一致的顶礼。能这样完整地磕一个头,其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没有这些观想,只是形式上作个顶礼,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第二支是供养。平时供佛时,供品的多寡与质量要视个人的能力而定。当然供品越好,就越有功德,就越能积累资粮。如果没有条件,那么供沙石也是可以的。可是如果有能力却不尽力供养,将最好的留给自己,次等的供养佛,这样不仅不能积累资粮,还可能有忽略供养或是有贪着之心的过失。

平时供鲜花、水果就已经很好了,尤其是汉地有那么好的鲜花,这在藏地根本不可能有,用这些鲜花供佛是可以积累很大资粮的。以前讲加行时已经提到过五供或八供,现在就无需重复。这是第一种供品;

除了实物供品以外,还有心所观想的供品。如果心里能真实地观想,则观想的供品与实际的供品是不分轩轾的,其所能积累的资粮也是一样的。其实,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清净、美妙的物品,都可观想为供品。这是第二种供品;

平时在路边看到美丽的鲜花、清净的水或绚丽的风景,都可以用来供佛,这是第三种供品。虽然这些东西不属于我们,但如果我们能真心诚意地以这些来供佛,也会有同样的功德。无论是自己亲手种的或是别人种的鲜花,只要是以清净心作供养,其积累资粮的效果都是同样的;反之,如果心不清净,则无论如何都不能积累资粮,所以关键在于心。

然而,是不是只要心清净,供品就无所谓了呢?倒也不是。如果心清净,供品也胜妙,这样供养的功德就很大;要是心清净,供品却不是那么好,则功德虽然还是有,但却不如前者。所以,尽管我们修行的关键是在于心,可其他事项也不能忽略。譬如在上下班的路上,我们常可看到诸如鲜花等曼妙的物品,如果用来供佛,则每天都可以积累很多资粮,也不用等到发财了。

当然,平时修法只需作简单的供养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太多的供品。如果愿意作,供养就是这么简单。

第三支是忏悔罪业。忏悔的方法就是在不离四力的基础上,念诵金刚萨埵心咒等,除此之外,七支供中也有忏悔罪过的仪轨。此处不广讲忏悔,因为加行中讲过非常广的金刚萨埵修法,其他所有忏悔的修法几乎都包括在金刚萨埵的修法中,所以不再多说。

第四支是随喜。什么是随喜?一般居士的概念是拿点钱作功德就是随喜,这样虽然有随喜的意义,但并不是随喜的定义。真正的随喜,是当看到别人行善或闻思修行时,不仅心中没有嫉妒,反而生起欢喜心。也就是说,在见到他人作功德时,就如同是自己作一样地感到欣喜,这才是真正的随喜。

通常凡夫人的烦恼较粗重,如果看见别人做得好,心中就不是很痛快。这种情况不仅针对于世间法有,即使针对出世间法,也有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譬如看到他人的修行或功德胜过自己时,心中就有不乐意的念头,这就是嫉妒。随喜应该是对他人的功德或善行感到高兴并赞叹,就像是自己作的一样。

随喜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非常善巧的积累资粮的方法。譬如在西藏,有些人会从很远的地方一路磕头到拉萨。如果有一个人这样去做,而另一个人虽然没有这样做,但心中却真诚地替那个人高兴,就像是自己磕头到拉萨一样,那这两个人谁的功德较大呢?其实两人都有同等的功德,这是佛说的。显然有人会对此心生怀疑,但在因果关系上,除了佛以外,没有任何人能洞悉其中的奥妙。佛如此说,我们也没有任何根据能指出这是不了义的。

可是,当我们凡夫人看到佛三转*轮度化了无数众生,或看到后来的大成就者、大菩萨度化众生,从而生起欢喜心时,我们是否就会得到和佛一样的功德呢?不会的,由于我们是凡夫人的缘故。要是随喜就能得到佛所有的功德,那我们随喜之后不就成佛了吗?这显然不合理。但即便如此,我们随喜佛还是能得到相当大的功德。然而,如果凡夫与凡夫之间互作随喜的话,就肯定能得到相同的功德。因此,平时看到一般人行善时,我们要随喜;而对佛菩萨和大小乘成就者度化众生的功德,我们也要视其为修随喜的对境,这是积累广大资粮的方法。

第五支是请转*轮。平时遇到善知识时请求转*轮,是真实的请转*轮,这是有很大功德的,但打坐修请转*轮时,却是凭观想来作的。该如何观想呢?

首先观想自身变成无数个身体,一一到十方诸佛的刹土中,在尚未转*轮的诸佛座前请求传法,就如同释迦牟尼佛成道后七七四十九天中不传法时,梵天和帝释天请转*轮一样,继而观想诸佛也应允了我们的请求。平时打坐的观想就是这样。

虽然打坐时的观想不是真实的请转*轮,但这与打坐修随喜时不可能看到或听到别人在积累资粮,而只能通过观想来随喜是一样的,都可以由此而积累众多的资粮。

第六支是请佛不入涅槃。当释迦牟尼佛即将涅槃时,有一位居士请佛住世,佛就延长住世了三个月。同样,此处要观想自身变成无数个身体,到十方诸佛刹土中,在某些度化众生事业即将结束的佛菩萨座前祈请住世,接着观想佛菩萨也答应了继续住世。

第七支是回向。回向的方法以前讲过好多次,这次就不再讲,没有听过的人可以看书。

以上讲的是七支供。七支供在平时走路、坐车、上下班时,随时随地都可以作,并不一定要回家关上门打坐时才可行,但因为打坐时能将心静下来,所以,那时修七支供,效果会明显不同。以前我也一再地要求过,每个人起码早晚要各用一小时把心静下来认真地修行。当然,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不离大乘菩提心、慈悲心、四无量心、七支供等修法,那么打坐时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修行上的进步也会更快。

受菩萨戒仪轨前行中的七支供修完后,还可以供修三十七堆或三身曼茶罗,因为修曼茶罗的功德非常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程序是:观想我愿意为众生奉献自己的身体及我所拥有的全部财产,并将自己三世所有的善根都回向给众生,但这部分不作也可以,在七支供作完后,就可直接受戒。以上都是受菩萨戒的前期预备工作。

(二)祈祷

正式受菩萨戒时要念诵发心仪轨,首先念诵:“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安住十地之菩萨、大菩萨及上师金刚持垂念我!”经书中说,他们都是我发菩提心的证人。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为了禀告诸佛菩萨及上师:我现在要在你们的座前开始发菩提心,请你们作我的证人。

(三)皈依

然后是皈依。在所有的受戒之前,都要先受皈依戒,不然就得不到戒体。皈依时念三遍:“乃至菩提果,皈依诸如来,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这四句偈颂的意思,就是皈依佛法僧。皈依的修法以前讲过,现在也不再重复。

皈依最关键的要点,就是要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从今乃至生生世世,不论遇到顺境或逆境,不论身处苦乐尊卑,我都只依止三宝,除了三宝以外,不再有其他的依处。真正的皈依,就是心中要如此发誓。

(四)正式受菩萨戒

接着就是正式发菩提心的修法,此处的两个偈子“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是最重要的,也要念三遍。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这两句是指愿菩提心,意思是说:如同往昔十方诸佛,譬如释迦牟尼佛,在其未成道前是如何发世俗菩提心的。

所谓愿菩提心,就是在心里发愿:我从现在起,要为度化所有众生而誓愿成佛。只是在心中发了这样的誓愿,而并未付诸任何行动,就是愿菩提心。

“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这两句是指行菩提心,意思是说:他们是如何按照次第来修学菩萨的行为,修持行菩提心的。行菩提心的意思,是不仅心中发愿,更要有实际的行动。

所谓“次第”,是指什么呢?就是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去修学,如受菩萨戒时,自己选择受八条或二十条戒就是次第。下等根基的人不可能受上等根基的戒体,所以,最下等根基的人先受一条戒;等能力足够之时,再受八条戒;然后再受二十条戒,如此一步步地往上走,就是循序的意思。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立刻守持所有的戒,而且当下便能行持菩萨所有的行为。能作的先作,不能作的等有能力时再说,次第就是这个意思。

归纳以上四句,则前两句是愿菩提心,后两句是行菩提心。这四句的意思就是说:如同往昔诸佛是如何发愿,是如何依次第修学菩萨的行为。

后四句大致的意思就是:三世诸佛如何发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也以他们为榜样而如是发心。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的意思是说:为了利益众生,我也同样地发愿菩提心。譬如,释迦牟尼佛传记中描述佛在入门前是如何发心,我也就如何发心。

“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的意思是说:我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循序渐进地修学菩萨的行为。总而言之,就是从今以后要朝这个方向走,能作的先作,现在不能作的,留待以后再看,如此一步步地学习菩萨的行为。譬如六度也是有顺序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施应该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即使不能受戒的人,都做得到。如果暂时还不能持戒,就只作布施,不用持戒,等能持戒时再受戒;能持戒的人,又不一定能忍辱,所以要等能力足够时,再行忍辱;然后是精进、禅定、智慧,就这样一步步地去作。

受菩萨戒的仪轨有两种:中观派与唯识宗。虽然两派的词句有些不同,但其内容都是一样的。所有中观派的受戒仪轨,包括华智仁波切的广的仪轨在内,其中最根本、最关键的就是这八句,其他仪轨只是在前后的供养与回向等处有所不同而已。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念这八句,但念归念,可我们心中发过誓、下过决心吗?如果下了决心,则反复念三遍这个仪轨,就可以得到菩萨戒。

在具备菩提心的基础上,第三遍仪轨念完的同时,就得到了菩萨戒。其实很多戒律都是在念完第三遍仪轨时得到的。但如果没有菩提心,则无论念多少遍仪轨,都得不到菩萨戒。

之后,观想前面的佛菩萨说:“此乃方便。”自己则说:“善哉!”

(五)自他欢喜,发愿回向

接下来是随喜,分自他两部分。首先要让自己生起欢喜心,仪轨中:“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尔后我当为,宜乎家族业,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犹如目盲人,垃圾中获宝,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是自生喜的偈子,这些都是《入行论》中的词,广的意思可参考各种《入行论》的注释。

接下来的四句,是让其他众生生起欢喜心:“今于一切怙主前,恳请众生为贵宾,宴飨成佛及余乐,愿天非天皆欢喜!”为什么要让其他众生也生起欢喜心呢?其目的是要告诉他们,我为了你们已经发誓成佛,成佛后我会将所有世出世间的利乐布施给你们,所以你们应该生起欢喜心。

如果没有发菩提心,或是发心后又退失了菩提心,就违背了这四句的内容,也就等于欺骗了所有众生,这个罪过是很大的。经书中说,一个出家人如果舍戒或还俗,他顶多是欺骗了五到十个人而已,因为受出家戒时最多有十位比丘在场。可是在受菩萨戒时,不仅观想了三世诸佛菩萨及善知识,还向众生宣布自己已发誓受菩萨戒,受戒后很快就会成佛,成佛后会带给他们所有的利乐。如果后来退转了菩提心,就欺骗了诸佛菩萨、善知识及所有众生,所以罪过相当大。

接下来就是发愿:“胜宝菩提心,未生者愿生,已生愿不退,日日其增上;愿不舍觉心,委身菩提行;诸佛恒提携,断尽诸魔业;愿菩萨如愿,成办众生利;愿有情悉得,怙主慈护念;愿众生得乐,诸恶趣永尽;愿登地菩萨,彼愿皆成就。”这一段是受完菩萨戒后的发愿。在回向之后,受持菩萨戒的仪轨就可以说是结束了。

四、学习菩萨的学处

受持菩萨戒之后,立刻要做的,就是广学菩萨的学处。不论是选择受多少条戒,受完戒出座后,立即就要去学习自己选择的那些戒条。如果受菩萨戒后不马上学习戒律,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犯戒。菩萨戒的戒本,简单的有宁玛巴的《三戒论》,目前已有汉文本;较广、较详细的,则有宗喀巴大师所著的《菩萨戒品释》,这本书也已有汉文本。所以,要进一步了解菩萨戒的戒条,就可从这两本书着手,之后才知道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什么是可行或不可行。了解后就要开始真正去实践菩萨的行为。

什么是菩萨的行为呢?从刚开始发心到最后成佛之前,也就是十地以下所有菩萨的行为,均可归纳为六种,或称六度。从布施到智慧,包含了所有菩萨的行为。真正开始行持时,从闻思的角度而言,最好能学习《入菩萨行论》,然后学《集学论》,此二者都是寂天菩萨的著作,也都有汉文版本。当较略的经论学过后,就应该学习这两部论典。如果还要学得更多,就要参阅《大藏经》中佛所说的大乘经典。如不能学习更多的经论,则看完《入行论》与《集学论》以后,也足以了解菩萨的所有行为。要是这些都无法学的话,则绝对要学《三戒论》与宗喀巴大师的《菩萨戒品释》。在学完以后,就要按部就班、点点滴滴地去作,这才是所谓的学法——学大乘佛法,也才能真正地走上大乘解脱道,这一点非常重要。

菩萨戒可以反复天天受,虽然戒体只有一个,但每受一次都自有其功德。居士戒或出家戒则不然,除非是破了戒,否则受过一次后就不必再受,因为多次受戒也不会得到更多利益,而菩萨戒却是受得越多越好,每天都可以受。这些是极为重要的,真要学习大乘佛法,就必须如此才行。

所谓学法修行,就是佛、大乘菩萨及标准的善知识们如何教导,我们就如何去作。虽然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教法及传法方式,有的不需要学加行,有的不需要修正行,但这些都是个人的行为,不能作为修学大乘佛法的纲要。现在有些居士的基础不仅不扎实,而且根本就是十分糟糕,如果照他们目前自以为是的修行方法持续下去,则终有一天连其对佛法的信心都会完全崩溃。所以,如果真要学大乘佛法,就要走佛菩萨所公认的路,而不是个别人所指的路。

由于目前一般人都没有受过系统的佛学教育,也没有人不用学天生就会走大乘的路,所以在学法方面出现一些不如法的地方,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只要能沿着佛菩萨及善知识们所指定的路去走,就能进入大乘佛法的正途,就是真正的修行人。

——慈诚罗珠堪布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关于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知识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知识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知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