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皈 依 (五加行修法七)


今天我们开始讲内加行。

一、内加行的内容和意义

内加行一共有五种修法:

首先就是皈依,皈依是一切修法的基础,皈依戒也是一切戒的基础。一切修法都是以皈依为前提,所以要皈依;

第二个修法是发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则无论修什么法都不是大乘佛法,更不是密宗的修法,没有菩提心根本就谈不上是大乘修行人,所以要发菩提心;

第三是金刚萨垛修法,无始以来,每一个众生都造了无以记数的罪业,如果这些罪业不能清净,就不能证悟空性,也就是说不能明心见性,所以要修金刚萨垛修法;

第四是供修曼茶罗,曼茶罗是积累资粮的一种非常殊胜的方便。必须福慧二资粮双运双修才能够成佛,如果其中缺少一个,都不能成佛,所以要供修曼茶罗。

曼茶罗修完以后,证悟空性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接下来就是要寻根究底,去证悟空性,去领悟和感觉空性。当然,密乘还特别强调,如果没有上师的加持,也不能证悟空性,所以要修上师瑜伽的修法。十万个大礼拜就属于上师瑜伽修法。

五加行修完以后,就有资格修大圆满,或者其他密宗正行的修法了,虽然这个加行本来是大圆满的加行,但也可以作为其它密乘修法的加行。

从皈依到上师瑜伽,加行一共有五种修法,依靠五种修法的能力才能够证悟空性,禅宗就叫做明心见性,即看到万物的本来面目,密宗也叫做证悟自然智慧。什么叫自然智慧呢?如来藏就是自然智慧。它是无为法,也就是没有造作的东西,因为它从无始以来直至成佛之间,不会有任何变化,所以叫做自然智慧。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证悟自然本智。这是所有大乘佛法的共同目标。

藏传佛教的中观见分自空的中观和他空的中观,他空中观特别强调的就是如来藏,密宗有密集金刚到大圆满一系列的修法,虽然他们的具体修持方法不一样,但殊途同归,所有修法最后唯一的共同目标,就是证悟自然光明,也就是明心见性。

我们修加行的目标也是这样,虽然证悟空性,现在对我们来说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我们现在连外加行都没有修,内加行更无从谈起。就不可能去修无我,空性,光明等等。虽然从无我,空性,光明角度来看,不存在什么加行、因果轮回,但这是最后才能达到的境界。我们现在只能有这样的分别,也需要有这样的分别,以分别心走向无分别心,从有戏论走向无戏论,最后当然是修光明。但是现在还言之过早,我们只能高处落眼、低处着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走上去,一步一步地走上去才是最踏实的修法,所以要修五种内加行。

二、皈依的涵义

有关皈依的涵义,在经书中有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一个弱小的小孩子,若被狗或者其它动物追逐的时候,小孩子会感到恐怖,然后他就会呼唤妈妈的名字,并跑到妈妈跟前寻求庇护。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他对这些动物有畏惧感,他相信他的妈妈能够救他,所以他不去投靠别的地方,而是跑到妈妈跟前。

皈依也是同样,我们感觉到轮回非常可怕,如何从轮回里逃脱呢?只有皈依三宝,才能有希望。其他世间的任何方法,都不可能让我们得到解脱。即使其他宗教有一些神通、神变,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缺憾,就是不承认无我。从两三千年之前的外道经典,到现在这些外道的经典里,始终找不到宣讲大空性的书籍,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之上,无论修行也好、行善也好,由于没有证悟空性,就只能被束缚在轮回当中。即使我们修学外道,也没有办法真正从轮回中跳出来。只有佛法才能让我们安全地到达彼岸,趋向涅槃。所以,如果我们对轮回感到怖畏,就只有皈依三宝。

如果我们对三宝建立了这种信任感,就叫做信仰。这是皈依的基础。信仰必须要以智慧而信仰,而不能盲目地信仰。如何以智慧而信仰呢?首先,就要知道轮回的过患,这是我们在外加行中已经讲过的;第二,就是要知道断除流转轮回的主要因缘,既不是烧香也不是拜佛,而是通过智慧——所向披靡、不可摧毁的无我智慧才能够断除。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流转轮回的原因,本来就不是因为其它的某个原因,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一个愚蠢的念头—我执。现在要断除轮回,就必须培养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以后,我们就可以用佛教的无我智慧推翻多世累劫当中积累下来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观点。所以,只有佛法才能解决轮回的根源。这样理性地思维,就能对佛法建立这样的信任感,这叫做正信。

建立无我智慧的方法,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所以大家应该会有一些初步的常识。就是无论从大乘的阿毗达摩(《俱舍论》),还是小乘的阿毗达摩入手,再到唯识、中观等等,然后就是密乘,这些系统的知识如果有机会都应当去学,学完以后才能彻底了解轮回、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只有在这些佛法,也就是刚才讲的俱舍、唯识、中观、密宗的经典里才能找到这些答案。其它世间的书籍虽然成千上万、浩如烟海,但即使你黾勉不倦、坐以待旦地攻读,令所有的书籍韦编三绝,都始终无法探询到这些答案。所以,学习这些理论对于我们树立正知正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能依照佛所说的去做,就能断除轮回的根源。这种信任就叫做信心。

信仰就是这样,其他的宗教讲信仰,佛教同样也讲信仰。但是我们的信仰首先不提倡盲目地信仰,而是让你去了解这些知识,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你自己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信心,这叫做理性的信心,这在皈依之前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不认为佛教有足够的能力帮助我们脱离轮回,你就不会去皈依它。只有当你坚定不移地相信,惟有佛法才有办法断除轮回的根源,其它世间的学问以及外道都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如果想解脱,你就会心甘情愿地皈依。

要皈依,就应该知道“皈依”这两个字的究竟涵义。汉地的居士中有一种看法,众所周知,受皈依戒的时候会举行比较隆重的仪式,凡是参加皈依法会的人都可以取一个法名,发一个皈依证,大家都认为自己有了这个证件以后,就是佛教徒了,从此以后就自称为皈依佛门的居士。

但这是不一定的。为什么呢?因为皈依这两字真实的涵义不在于法会隆不隆重,给你取不取法名,也不在于发不发皈依证,而在于自己心坎深处的一种誓言和决心。有了这个誓言和决心,则无论有证件、无证件,有法名、无法名都无所谓,这才叫做皈依,从此以后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心,即使参加了皈依仪式,有了证件、取了法名也不算皈依。

那是什么样的誓言和决心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三宝,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和僧宝。佛宝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等三世十方诸佛的化身、报身以及法身。凡是佛都属于佛宝,都是我们的皈依处。

第二就是法宝,无论是大乘的法,还是小乘的法,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只要是佛所说的法,都叫做法宝。法宝可以分为两部分:证法和教法。证法是什么呢?证法就是戒、定、慧,也就是戒律禅定和智慧。教法就是三藏的经典。教证二法当中包括了所有的佛法。

第三就是僧众,大小乘的观点稍有不同,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而言,僧宝就是就证悟了一地以上的菩萨,比如说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等,哪怕仅仅是一位菩萨,都叫做僧宝。从小乘的观点来看,僧宝必须是四位比丘以上。无论是否证悟,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团,才叫做僧宝。

作为学佛的人,对佛法不能有偏见及分别心。现在的居士当中有这样的情况:学密的人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认为显宗见解低劣,没有具体的修法等等;而学显宗的个别人,因为不能理解密宗里的一些比较深奥的法,就觉得这不是佛法,认为显宗才是正法。进而在大庭广众中去宣传,诽谤密宗,说密宗不是佛说的法。这些作法都不对,都应当杜绝。我们不能有门户之见,应不分大乘小乘、南传北传、藏传汉传,凡是佛法都要一视同仁。

在许多国家,一个城市里设立了各个宗教的中心、寺院、教堂等等,各个宗教之间都能和睦相处,我们佛教徒内部就更不能有这样的争论,同样都是佛法,就绝对不能执着、分别。如果有了分别心,说那个法不好,这个法不好,肯定就犯了谤法罪。谤法罪比五无间罪过还严重。所以,绝对不能去毁谤任何一个教派。

那是不是所有教派的法都要修呢?不一定。在所有的佛法当中,我们可以选一种法来进行修持,如果一个人想把八万四千法门都修完,是不可能的。不要说修,仅仅是阅读完八万四千法门的经典,穷其一生也无能为力,所以我们只能从中选择一种修法,能专心致志地修一种法,就等于修所有的法了。

实际的修行和信仰不一样,要信仰所有的佛法,但具体修行的时候就只须修一个法门,这是非常重要的。

僧众也是一样,无论南传、北传的也好,藏传、汉传的也好,凡是佛弟子,凡是修佛法的人,都是我们的道友。凡是四名以上,无论是藏传的四位比丘,还是汉传的四位比丘,凡是修佛法的圣者比丘,只要在四名以上,都是我们的皈依处。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我们的皈依处就是这三个:佛、法、僧。

密宗还讲第四宝。第四宝是什么呢?就是金刚上师。金刚上师既是三宝的综合体,也可以当成第四宝,都不矛盾。

我们在皈依的时候,比如说:我给你们传皈依戒,很多人往往会认为凡是受这个皈依戒的人都是皈依我,其实并非如此。皈依不是皈依一、两个具体的人,而是皈依所有的佛法僧。我只是帮助你们受这个皈依戒而已,所以不能搞错。

三、皈依的本体

皈依的本体是什么呢?就是决心。

皈依佛的时候,就要发誓:第一、我从今天起生生世世乃至成佛之间,释迦牟尼佛等佛为我的导师,导师是什么呢?就是引导的我们奔赴解脱的人。我们就要听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他给我们怎么指路,我们就怎么走;第二,就是除了释迦牟尼佛以外,其它世间的鬼神,造物主,都不是我们的导师。必须有这两种决心才会有皈依的戒体。比如我们受居士戒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如果你的心里没有发誓不杀生,虽然受居士戒的时候,你也跟其他受戒的人坐在一起,却不能得到居士戒。因为你心里没有发誓,没有下决心从此以后不杀生。同理,皈依也是要从内心深处皈依以后,才算真正的皈依。

皈依法的时候也要发誓:第一、我从今天起乃至成佛的之间,生生世世将释迦牟尼佛宣说的法,作为我的道,道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修的法。必须下这样的决心;第二、除了佛法以外,不将其他宗教的法,作为我们的道。这两个决心有了以后,就有了皈依法的戒体。

皈依僧众的时候同样也要下决心:第一、我从现在起乃至成佛之间,生生世世将学佛的僧众作为我的道友。为什么要将僧众作为道友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要走一段既漫长又危险的路,他就应该找一个有能力的朋友结伴而行,才能万无一失,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如果他形单影只一人独行,就可能会遇到一些事前意想不到,并且单枪匹马难以应对的灾难。同样,学佛的道路也是布满荆棘、坎坷不平并且遥远漫长的。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同伴,那谁是我们的同伴呢?世间的同学、同事、战友、妻子、丈夫、姐妹、父母等等,虽然他们甚至有可能为了我们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但这些跟解脱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我们把他们当成道友,他们也不能给我们提供帮助,所以,我们的道友不是他们。只有学佛的僧众才是我们的道友。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让我们顺利地到达彼岸,所以是我们的道友及同伴。

第二、就是除了这些僧众以外,修邪魔外道的法或者是不修法的人,他们虽然也同样是众生,比如家里的亲戚朋友等,虽然不是我们的敌人,但也不能将他们视为我们的道友,要发这样的决心。

归纳起来,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各有两种决心,一共就有六种决心。具有这六种决心,才叫做皈依。

修皈依的时候,要反反复复地锻炼、串习,让自己生起这样的决心。这个方法叫做皈依的修法。有了这样的决心,修法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没有受皈依之前,应当在自己的相续中培养这种决心,这叫做修五加行的皈依,当诚恳精勤地修了很长时间以后,决心就会出来,才去受皈依戒。那个时候需不需要皈依的仪式呢?还是需要。如果没有传戒的仪式,仅仅有一个决心,还谈不上是戒体。要将发誓要转变为戒律,还需要一个皈依的仪式。但是,没有这样的决心,即使有这个仪轨也没有用,有了这样的决心,再举行这样的仪式,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戒律——皈依戒。

四、皈依的目的

虽然皈依的具体目的千差万别,但归纳而言,就有三种不同的目的。

第一个是下等的发心,即想望这一世能健康、长寿、发财,或害怕下一世堕入地狱、恶鬼、旁生等恶道,希望自己能得到人天的安乐。他恐惧的不是整个轮回,只是轮回里的一部分,所以就皈依三宝。这是最下等的目的;

第二个是中等的发心,即小乘阿罗汉的皈依目的,已经能意识到,整个轮回,从地狱到无色界三界六道都充满了痛苦,没有可以躲避痛苦的地方,所以他厌离整个的轮回,希望自己一个人能从轮回中得到解脱,所以就皈依三宝。这是中等的目的。

第三个是上等的发心,也即大乘菩萨的皈依目的。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共同的地方,就是大乘菩萨同样意识到轮回充满了痛苦,不同的是,阿罗汉因此而希望自己能得解脱,大乘菩萨却抛下自己的利益,而希望其他的众生能够解脱。

阿罗汉不是没有慈悲心,他也有慈悲心,但他的慈悲心是怎样的呢?佛经里有两个恰如其分比喻,充分地说明了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慈悲心的差异。阿罗汉的慈悲心,就象没有双手的母亲,当他的儿子被无情的巨浪淹没的时候,她虽然对儿子有很大的慈悲心,但因为她没有双手,所以无能为力,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儿子惨遭不幸。阿罗汉的慈悲心就如同软弱无能的母亲,当他看到众生遭受痛苦折磨的时候,也生起了悲悯之情,但是他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救度他们,只能寻求自己的解脱。

大乘菩萨的慈悲心,却如同勇敢的父亲,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在战场上寡不敌众、命在旦夕的时候,知道如果不去救援,自己的儿子,就会被敌人残杀。因此而生起了难以堪忍的慈悲心,所以就披挂上阵,奋不顾身地去拯救儿子。他不但有极大的慈悲心,而且有所向无敌的能力和勇气。大乘菩萨就如同坚强无畏的父亲,他越感觉到轮回的可怕,就越有勇气和决心,不顾私利、毫不犹豫地去渡众生。这就是形容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在慈悲心方面不同的两个比喻。

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关键在哪里呢?就在于慈悲心。声闻、缘觉虽然有慈悲心,但是他们的慈悲心深度不够,所以他不去度众生。大乘菩萨的慈悲心,已经达到了视众生为独子,决不容许自己对众生的苦难视若无睹、袖手旁观,即使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也要拔济众生于水深火热之地的深度,这种义无返顾的决心,已经足够他去度化众生了。所以,大乘菩萨皈依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得人天的果报,也不是为了自己个人的解脱,而是想去帮助众生。

怎样帮助众生呢?不仅仅是在众生饥饿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吃的东西,生病的时候给予医药与照顾,虽然菩萨们也不排除建立慈善机构等等提供世间帮助的行为,因为这些也是饶益众生的方法。但他清楚地明白,这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要想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只有首先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好,调整好以后,才有能力去度众生。调整的方法就是修法,修法的基础就是皈依,所以他就皈依三宝。上等的皈依目的就是这样的。

要做到这样的皈依,必须要有一定的慈悲心的基础,如果我们没有慈悲心,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即使口头上说得再冠冕堂皇,内心深处也不会这样想。所以,首先要培养强烈的慈悲心,当慈悲心生起以后,你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其他众生,根本没有自私的成份。有些人会不以为然地认为:自己还是一名凡夫,也同样需要解脱,如果这样发慈悲心,自己又如何解脱呢?

关于此理,佛经中有两个的比喻:农夫种庄稼的时候,他的目标就是收获粮食,他在得到粮食的同时也会得到稻草,而不用专门去种稻草,丰收的时候稻草自然就有了。还有一个比喻,一个人烧柴做饭,当他把饭做好了以后,灰自然就产生了,只要烧火做饭,就会有灰产生。他不用专门去追求灰,自然能够得到。

同样的,如果你的目标真正是为了度化众生,就不用专门去做你自己的事情,在度化众生的同时,你自己的成就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为自己的事情而奔波,一心一意为自己打算,结果不但自己不能成就,更不能度众生。

数不胜数的事例可以证明,佛菩萨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事情,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他的一切目标都是度化众生,但是却已经成佛了。凡夫从无始以来到今天,经历了无数的生生死死,却一直是在为了自己的事情而辛勤操劳,从没有想过别人的解脱,即使有过一些帮助他人的行为,也不过就是类似社会上的慈善机构,所做的那么一点点有限的帮助,根本没有考虑过众生的解脱。这样为自己盘算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从无始以来到今天,始终一无所获。

有些人会满不在乎地说:别人梦寐以求的名誉、地位、财产、眷属,我都已经应有尽有,所以,我并不没有徒劳,并不是一无所获。但我们可以静下心来环顾周围的人,当他们命丧黄泉的时候,不论地位多么显赫,财力多么雄厚,也只能两手空空、茕茕孑然地踽踽而去,跟普通的平民百姓没有两样。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他们下一世还得从头开始,以前的这些名誉金钱都没有用,不但没有用,而且,今生他们为了获得这些金钱名誉,必定造下了严重的恶业,后世他们就必将为这些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因为我们是凡夫,无始以来到现在,一直都是这样串习下来的,根本没有什么利益众生的概念,所以现在要放下习以为常的一切执着,而一心一意地去考虑众生的解脱,立竿见影地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很难。但是,如果你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克服这一困难,仍然执迷不悟,不想去度众生,不愿意抛弃自私自利的念头。如果永远都有机会做人到是另当别论,但这纯粹是异想天开!要想再次得到万劫不复的人身,犹如蒸沙成饭、磨砖成镜。所以,当我们已经了知我执的过患以后,就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人身,竭尽全力发菩提心。菩提心非常重要!非常关键!希望你们最好能选择第三种最上等的目标。

即使发一个造作的菩提心,也会受益无穷。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可以从一开始的造作走向不造作!所有的佛菩萨,以及古往今来众多的高僧大德,都是从造作走向不造作的,他们没有学佛之前,都像我们一样,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凡夫。都是从凡夫薄地,走向最颠峰的佛地,没有一个是先天成佛的。所以,我们也不必因此而心灰意冷。高僧大德们不是神仙,都是人,他们可以做到,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够接受,愿不愿意下不下功夫。我们也清楚,世间的普通工作,一旦不投入,都将一事无成。越投入就会得到越丰厚的回报,就会越成功。同样,如果在菩提心上下功夫,是绝对会成功的。如果想修的时候蜻蜓点水地修一点,不想修的时候置之不理,肯定永远都修不起来。

如果我们修皈依戒的时候发这样的菩提心,就叫做大乘菩萨的皈依。

以上我们讲了,大乘的皈依与小乘的皈依,在皈依的目的以及皈依处的划分等方面,都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将皈依列入不共同加行。

五、皈依的具体修法

首先介绍念诵部分:

在修加行期间,每天要念诵加行仪轨。加行仪轨有两种,一种是《大圆满龙钦心髓加行仪轨》,在《普贤上师言教》中,将其断断续续地分到了各个修法当中,这种仪轨相对来说比较广;还有一种是麦彭仁波切所造的《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虽然文字比较简略,但包含了所有的内容。居士们平时比较忙碌,念这个仪轨就非常合适。

另外还有皈依偈,皈依偈也因为念诵仪轨的不同,而分别有两种,一种是《大圆满龙钦心髓加行仪轨》中的皈依偈:

滚 秋 色 怄 得 相 匝瓦 色 真 实 三 宝 善 逝 三 根 本

匝龙特 利 让 云 向 切 塞 风 脉 明 点 自 性 菩 提 心

怄哦让 云 特 吉 杰 阔 拉 本 体 自 性 大 悲 坛 城 中

向 切 酿 波瓦 德 加 色切 直 至 菩 提 果 间 永 皈 依

还有一种是《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中的皈依偈:

那 葵 内 色那 卡 刚瓦耶 安 住 虚 空 遍 满 虚 空 者

喇嘛耶丹堪 竹 措 南 当 上 师 本 尊 空 行 诸 会 众

桑 吉秋 当 帕 波 给 登 拉 诸 佛 正 法 以 及 圣 众 前

达 当 桌 折 给 贝 嘉 色切 我 与 六 道 众 生 敬 皈 依

这两种皈依偈的实际内容虽然有些差别,但我们都可以选择。最好念诵藏文,如果不会就念用汉语所标的藏音,实在有困难,也可以读汉语。无论选择念诵哪种皈依偈,在修皈依期间都要念诵十万遍,十万遍念完以后,还要再念一万作为补充。

然后介绍观想的方法:

观想的时候,我们可以看《普贤上师言教》里附的皈依境图片,但这张图片很小,质量也较差,作为我们修观想的资料不是十分理想,我们应当请一张大一点的标准皈依境唐卡。所谓标准是什么意思呢?第一、就是指它的尺寸量度必须符合经书的要求。大藏经里对画佛像、塑佛像的尺寸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如果不标准,身体四肢以及五官的比例不相称,佛像看起来就不是那么庄严。所以,我们要请一张非常庄严、非常漂亮的皈依境唐卡,这是第一个标准;第二、就是要对唐卡进行开光,没有经过开光也不行。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以后,就可以称为标准的皈依境唐卡。

将开光后的皈依境唐卡挂在供桌上方,前面供一些简单的供品,然后就坐在佛像前。坐的时候,除了眼睛以外,要依毗卢七法,但这个时候眼睛不是往下看,而要看唐卡,轮流地观察各个佛菩萨像的面部、头、右手、左手、右腿、左腿,以及整个身体,包括身上的服饰。然后再观察周围的环境。观察一段时间以后,即使没有唐卡,心里仍可以观想得很清楚。这是比较简单的观想方法,一般的观想这样就足够了。如果首先不采用这样的方法,就会观不清楚。所以要将唐卡放在前面,反反复复地看,当感觉能观想得比较清楚的时候,就闭上眼睛,看能不能显现出来,如果还是不行,就睁开眼睛再看唐卡,就这样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复训练,就可以比较清楚地观想出来。

当然,我们不能将唐卡看成是一般的平面画,而是要把上面所描绘的内容当成真正的佛、菩萨以及佛的刹土等等,这是观想的前期准备。

正式观想的时候,首先观想周围环境,并不是象我们现在肉眼所见的这样不清净,而是要像《佛说阿弥陀经》里所描述的极乐世界一样,一切都是由金银、琉璃、珠宝等等组成,地面如同玻璃一般平整而有弹性。在这极为庄严清净的环境中,观想自己前方有一棵如意树,如意树是天界的一种非常殊胜的树。它有前、后、左、右、中一共五根树枝。在中间的树枝上面观想莲花生大师;前面的树枝上面观想释迦牟尼佛为首的三世诸佛;右边的树枝上面观想以地藏王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等八大菩萨为首的大乘僧众;左边的树枝上观想以目犍连舍利子等等为首的小乘僧众;后边的树枝上面观想为包括大圆满的经典在内的法宝经函。在树枝周围观想各种护法以及其他的一些菩萨,这就是皈依境。皈依境里面包含了三宝,前面是佛宝,左右大小乘的僧众是僧宝,后面的经书是法宝,中间的莲花生大师既可以作为三宝的总体,也可以作为第四宝。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观想,直至在你面前没有唐卡的时候,也能观想得比较清楚为止。这是无论皈依,还是其他修法观想的基本方法,也是密宗生起次地最初步的一个修法。这是皈依境观想的修法。

皈依境观想好以后,就在自己的左边观想现世的母亲,右边观想现世的父亲,前面观想损害自己的怨敌或者是非人等等。周围就观想六道一切众生,他们和自己一起皈依三宝。一定要观想这些众生。如果皈依没有与大礼拜一起修,就要观想自己和众生一起合掌,并祈祷三宝:我从现在起乃至成佛之间的世世代代,只求三宝,只修三宝,只靠三宝,以后无论痛苦还是幸福,上天还是入地,只依靠三宝。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唯求三宝加持。将佛做为导师,法做为所修的道,僧众作为道友,就这样全心全意的、诚心诚意地发誓皈依。如果没有任何感觉,只是口头上轻描淡写地发愿,并不算皈依。

这个发誓要反反复复地串习,直至对三宝发起无比的恭敬心和信心。如何发起无比的恭敬心和信心呢?这不仅仅依靠正式的观想,也要与日常的饮食起居相结合,时时刻刻忆念三宝,随处随地祈祷三宝。比如,在平时生病的时候,我们虽然也找医生看病,吃药打针进行治疗,但这些时候也要把这些药品,看成是三宝度化、利益众生的一种方法,而不能认为三宝对自己的病痛无济于事,只有世间的方法才能解决自己的疾患。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就违背了皈依的意义。

当生起强烈信心的时候,心里就会异常激动,眼泪直流,汗毛竖立,要到达这种程度才算真正的信心。

正式修行的时候,就一边观想,一边以猛厉的信心念诵皈依偈。十万遍最好都是以打座的方式念。平时走路、坐车的时候所念的数量最好不要算在十万里面。因为打座的时候念的每一句,都是非常认真的,走路的时候念的就没有那么投入。当然,我们也要量力而行,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如果内心有坚定不移的皈依决心,平时走路的时候念的也可记数。当然最要紧的不是念诵,而是刚才讲的六种或者三种决心,必须在这个决心的基础上念十万遍。修皈依的时候,口中不断地念咒,心也要不断地配合,有些时候强调信心,有些时候强调观想,有些时候强调发誓,累的时候也可以稍加休息,尽量不要让杂念生起,就这样在一座里都坚持这样。一边念诵一边以左手拿着佛珠记数,这是皈依的具体修法。

皈依也可以和大礼拜同时进行,大礼拜完成的时候,皈依也就完成了。但这是比较简单的修法,最好还是分开做。大礼拜可以专门安排在最后修上师瑜伽的时候修。在皈依的时候就认认真真地观想、发誓,念诵偈子,这是最佳的修法。

起座的时候,向前面空中的三宝再次发起恭敬心,并观想自皈依境中的佛菩萨身上,发射出无量的光芒,照耀自己及周围的众生,在照射的一刹那,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众生,都融入前面的皈依境。

在后面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是观想上师化光融入我们。此时为什么观想自己融入佛菩萨呢?因为最后我们也要成佛,佛菩萨和我们从密宗的观点来看本身就是一体的。最后我们修成的时候,也要变成一体,所以当现在佛菩萨发光照射我们与一切众生的时候,一切众生就突然间飞向福田,也就是皈依境,融入皈依境中的佛菩萨身上,最后自己和三宝融为一体,无二无别。然后再观想皈依境从周边开始慢慢消失,化为光芒,最后佛菩萨、经书等等全部变成一团光融入莲花生大师,莲生大师也变成一团光,这团光越来越小,逐渐消失,融入法界当中,最后一无所有。这就是源于一切戏论的法界。这种情形就象有些时候乌云在天空中消失以后,万里无云、清清朗朗的感觉。

此时,我们要让心静下来,不起任何杂念。既不观想,也不发誓,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之后,心里非常平静,尽量保持这个状态,一分钟,两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都可以。这种修法虽然在现在谈不上是一个具体的修法,但是,如果能将前面的修法作得十分圆满,根基比较好的人,与此同时也有可能开悟。如果暂时没有开悟,就尽量保持这个状态。

这意味着什么呢?有一些佛教常识的人都知道,世界的存在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从空无中生起,经历成、住、坏劫,最后又归于空。就这样无穷循环,周而复始。

同样,佛菩萨虽然住于法界,但为了度化众生,就示现了种种化身,当他们的使命完成以后,仍会消失于法界。这样修的作用,就是要打破我们的一种执着,一种对轮回实有存在的执着。现在通过这种修法,可以多多少少地了知到,轮回是不存在的,最终一切都将消失于法界。不但轮回不存在,即使我们刚才观想的皈依处,包括诸佛菩萨、中间的莲花生大师等等,也不离开空性的,所以也不能执着。

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正式修空性,但是,当这种修法修得比较成熟的时候,对证悟法界是有帮助的,所以现在就要这样修。在这个状态当中能保持多久就保持多久,当生起杂念的时候就开始回向,将前面一座当中,我们修皈依的那些善根做回向。

回向的意义,相当于将我们在上一座里所做的善根进行保存。如果不回向,就等于没有保存。如果没有保存,一旦自己生起一念嗔心,或者值遇其它违缘,在这些善根还没有来得及帮助我们,或者只帮助了一两次的时候,就功亏一篑、前功尽弃。而以菩提心为前提回向的善根,就永远都不会毁掉,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违缘,永远都会帮助我们趋往解脱。

回向的涵义,就等于是把善根分给所有的众生。打个比方,比如说有十个人都感觉饥肠辘辘,而只有其中一个人得到了一份食物,他想:我不应该独吞这份食物,而应当与大家分享。我们在一座当中积累的善根,因为是大乘密宗的修法,所以就特别殊胜。我们也应当观想:这个果报我不能一人独享,而应当为了众生能够得到佛的果位而回向。回向的偈子有四句:

 给瓦的意涅德大 我速以此善

滚秋色波哲杰内 成就三宝尊

卓瓦戒江玛利巴 愿将无余众

得叶萨拉故巴秀 安置于佛地

再广一点的回向,就是念《普贤行愿品》,念《普贤行愿品》是最好的回向方法。

还有一种非常有用的回向方法,心里观想:三世诸佛菩萨如何回向他们的善根,我也如是回向。这样的回向就是非常圆满的回向。因为佛菩萨已经证悟了空性,已经精通一切法是如幻如梦的,所以他们的回向是最殊胜的无漏回向。我们现在虽然不能做这样的回向,但这样观想的效果,基本上跟佛菩萨回向的效果一样。这是既简单易行,又极为殊胜的回向。

也可以观想:我愿依靠这个善根,而令一切众生迅速获得佛的果位。这些回向方式都是如法的回向,经书上也是这样宣说的。

行善的时候,不能过分执着于善根。但在我们还没有证悟之前,是没有办法克服的。通过回向,也可以减弱我们的这种执着。

做完回向起座的时候,还应当回头反观,在这一座中做得怎么样,当初刚刚入座的时候,我们曾发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把这一座修完。我们做到了没有?就这样反复提醒,反复警戒,然后再起座,这就是皈依的修法。

六、皈依的学处

受了皈依戒以后,就有三条必须放弃的行为,以及三条必须遵守的戒律,总共有六条戒。《普贤上师言教》中讲得比较详细,于此我们只简单地介绍一下。

首先要遵守的三条戒是什么呢?

第一、要发自内心地恭敬佛。如果你们的环境不允许从行为上恭敬也没有关系,只要心里有恭敬之心就可以。当然,在方便的时候,见到佛像就应当顶礼、合掌等等。还有就是不但要恭敬佛像,包括佛像碎片都应当恭敬。比如说:如果发现在不干净的地方,有一块佛像碎片,就要拿起来先搁在自己的头顶,然后找一个干净地方,恭恭敬敬地将其放在那里,这是第一。

第二、要发自内心地恭敬法。不论是大乘小乘,凡是佛法都要恭敬,不能毁谤法。恭敬法就必须恭敬法本,要将经书放在干净的地方,而不能放在地板上、屁股下面、凳子底下,或者不干净的地方,脚不能在法本上踩跳,不能有任何不恭敬的行为。不但要恭敬法本,哪怕经书上的一个字,也都要象佛像的碎片一样恭敬。总而言之就是要恭敬法本。

第三、要发自内心地恭敬僧众。无论大乘小乘,凡是僧众都要恭敬。不但恭敬僧众,对僧众的衣服,都不能有任何不恭敬的行为。

这就是要做到的三条戒。

其次,不允许做的三条戒:

第一、皈依佛以后,不允许皈依世间的鬼神。世间的所谓护法以及外道的一些造物主、万能神等等,都属于世间鬼神的范畴。不能将他们作为我们的依怙,也不能对他们磕头。

第二、皈依法以后,不允许伤害众生。做为一名凡夫,要完全不伤害的确很困难,但是要尽量减少伤害,最起码也不能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要杜绝随便伤害昆虫,踩死蚂蚁等行为。如果无意或者是有意地伤害了其它众生,就必须忏悔

很多人对佛法的认识不够,以为佛法就是念咒、磕头、烧香之类形式上的佛事活动。其实,这些都不是佛教的核心。佛教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慈悲和智慧,?不伤害众生。不伤害众生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一、小乘佛教的不伤害众生,只是单纯地不伤害其他众生。比如:不要去杀人,不要去偷别人的东西等等,但没有提到要去度化众生,这是小乘佛教不伤害众生的含义。

二、大乘佛教却是以不伤害众生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去饶益众生,度化众生。要帮助所有的人从轮回中解脱出去。最关键的就是要告诉他们,怎么去离苦得乐,这就是大乘佛教最关键的核心。当然,从见解上来说,大乘菩萨已经证悟了空性,虽然从空性的角度来说,不存在佛与众生,也不存在慈悲与伤害。但是众生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还一无所知,还需要大乘菩萨的帮助。所以,作为菩萨就有义务去帮助他们,让他明白真理的涵义,这是佛教的中心思想。

第三、不能跟外道同居。

当然,无论在单位还是家庭,都会遇到很多外道,如果与他们有一些交往,或者仅仅是身体跟他们住在一起,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你已经认为这些外道的法超凡绝伦,修外道的人也让你五体投地,并以此发心而经常接近他们,经常跟他们来往,这种情况就是不允许的。

皈依的六条戒律中没有一条是不可企及的,只要愿意皈依三宝,都能够做到,所以,受皈依戒不应该有什么顾虑。这就是皈依的学处。

皈依的修法已经介绍完毕,如何在修行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就在于你们自己了。事在人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你们都能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关于上师教言

上师教言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上师教言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上师教言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上师教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