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其实是一种人性的展现
慈悲有几种,要把它分清楚。一种因众生而产生的慈悲,我们叫“生缘慈、生缘悲”,因为众生的因缘而产生慈悲心的。通常这部分中国人叫恻隐之心,现在慈济功德会发挥得都是恻隐之心。
一种是法缘慈、法缘悲。因为法的说明,使我们产生慈悲心。我们也知道,这种慈悲心通常比较冷漠。恻隐之心的慈悲会比较热情,因为我们要帮助人家,那我们应该好脸色给人家看,不但要帮助人家,而且身体力行要做得到,这一点生缘慈是比较热情。法缘慈会比较冷漠,那里火灾烧死人了,我们捐点钱吧;人家遇到不幸,我们捐点钱吧。你也捐了,划拨过去就可以了,这是法缘慈。你知道,你也会做,但是内心的热度好象很不够。有没有这种感觉?做会做,因为回到理论的指导上面来讲,是应该要这样做,那么你也会做,但是比较冷漠,这种情况通常比较理性。
另外一种,叫无缘慈、无缘悲。我们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就不一样了,它是一种很自然的状况,不是理论的指导,也不是看到什么,他很自然的对任何事情都会产生慈悲心,不只对动物、不只对人,对人是这样,对其他动物也一样,不只对动物乃至那些幼虫、小虫他也一样,不但对这些虫是这个样子,他即使是对石头、木头,无情的境界里面,他也会这样,他会把一切事情通通拟人化。那么以拟人化的过程当中平等相待,而且互相恭敬尊重。这个时候产生的情况不一样了,在这个时候人生是非常活泼的:他看到一块石头,他会跟石头对话;看到一棵树,可以跟一棵树对话。看到一个情境,他会跟那个境界对话。这个叫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佛门中在讲的是指这个部分。心理很自在,很悠然,经过小溪,他也会跟小溪对话;看到落叶,他也会跟落叶对话。因为什么——平等,因为什么——慈悲。慈悲,那种人性化,是很强的。我们生缘慈、生缘悲,只是一种恻隐之心而已,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这种慈悲,那是整个世界都活起来了,没有死人。他即使跟死人,他也能对话,因为他充满着那种生命力、那种慈悲心。慈悲,两个字,是非常有人性的,不是救济而已,它是一种人性的展现,一种活力的展现,这个才叫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