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佛教中“空性”的概念?
空性是现象最本质的属性,现象是空性的表达。正如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现象,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空性。
空性的大概简略意思是:不管你在哪个世间,你所居住的世界都不是永久不变的。
比如人的世界会随着时间和人的思想行为不断的改变,以前的世界消失了,被现在的世界取代了,现在的世界将会被未来的世界取代。没有永恒,不是实质存在的。都是空性,是人共同的业力(也就是思想行为)造就的。
比如人的思想和观念会随着时间和人不同的经历而改变,既然自己的思想是时刻改变的,那么它不是永恒的,是不可留住的。所以五蕴(心里所有的想法和念头)不是真实的,不是真正的自己。
还有物质和形相也都是同样的道理,你可以想想自己的身体不也随着时间不停的变化吗?直到死亡。
所以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就有灭的。也就是空性的。
只有自己的本性是永恒不变的,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要去除杂念找到自己的真心,从而明心见性。空性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两个词。空:万事万物为空,形相物质为空,五蕴为空。性:真实不变的本性,真正的自己。
我们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我”的观念。什么是我?你会说这个身体是我。身体由地、火、水、风这“四大”组成,也就是肌肉、骨骼、器官、毛发、水分、呼吸、气脉、热量等。这其中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单个来看,我们很难说肌肉、骨骼、水分、呼吸是“我”,否则,减肥成功后,你会感觉自己不完整了,因为有一部分“我”被减掉了,而实际上,你根本不会这么想,反而会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完美。同样,我们吐唾沫、呼吸的时候,也不会认为自己被吐到了地上,或者被呼出去又吸进来。可见,“我”不存在于各别的四大中。
那么思想、意识是不是“我”呢?思想意识只是一个个念头,心念的相续,迁流不住。任何时候当你想捉住念头,都处于前念已灭、后念未生的状态,如果念头是“我”,“我”在哪里?
“我”也不存在于身体和心念之外,没有人会认为自己身心之外的某个人或某件物品是“我”。
“我”是建立在身心组合体上的一个概念。既然是组合体,就是相对、依赖其组成部分而存在,没有独立固有的自体。又因各组成部分皆在不停的变化运动中,所以整体形成的同时自然处于解构的状态,不具有恒常性,且当体即空。然而,人们却坚信有自在实存的“我”,并由此生出对“我的”的执著,想方设法呵护保全。
人如此,物、事亦如此。比如一张木桌的存在,依赖于木头、钉子、木匠的劳动、我们的觉知和观念等等。木头由树而来,树由种子、土壤、气候、阳光、雨露而来,种子由另一棵树而来……仅木头这一项,其由来就可以无穷追溯。其他各项亦复如是。可知,平常如一张木桌,也或远或近地与整个宇宙相关。
任何一法,都或远或近地以一切法为缘而生住。诸法互为缘起,这是佛教的一个基本原理。懂得缘起,就不难理解空性。
上面我试图从一两个比较容易理解的侧面简要地介绍了空性。我们虽然是通过言语、概念、分别心去初步地理解空性,但不要止于言思分别,这些只是路标,是指月的手指,顺着它或许可以到达目的地,可以看见月亮,但是路标、手指本身并不是目的地和月亮。
空性不仅是概念,它是人、事、物本身。不论你理解不理解空性,空性都未曾有一刻离开过我们,但空性慧,即证悟空性的智慧,是佛教中独有的,也是我们需要通过闻思修逐步显发出来的。
“你见与不见,我都在那里。”见到了,才知道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没见到,自是咫尺天涯,相逢不相识。见,要靠智慧,而智慧由戒定而来。所以,人们较为常见的一个误解,是认为凭世间聪明,靠言思分别,可以证悟空性,而不愿去老实持戒,对治烦恼。
在空性的理解上,另一个常见的偏差是执著断灭,认为什么都是空的,善是空,恶是空,因果是空,修证是空,所以不用行善,不怕造恶,随心所欲,就是最高明的境界。祖师们一再告诫:宁执实如须弥山王,不执空如芥子许,要修行者千万警惕的正是这种对空的邪执。
空性者,空间之本性、本体、本质即是,汝心亦是!无处不在,细微无色,如空如水,不能眼见,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遍尽虚空,一切万物之本,此是一切众生觉悟成佛之本,亦是佛之神力之本与智慧之本,空性如水,能得入者,一切悉知,正等正觉。
不思善,不思恶,是入定的境界,并且非初学者所能了达,而出定后,仍然要谨慎取舍善恶因果,积累福慧资粮,不可荒废了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