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修福是否也是一种执着?
佛法教示我们不要执著,那么,以修持来积聚功德及智慧是否也是一种不应有的执著呢?
今天大家都想发财,能发吗?不能。要怎样才能发?佛告诉我们,你想发财,你就要修财布施,慷慨布施,毫无吝啬地布施。
你修布施,出于自己的诚意,欢欢喜喜、快快乐乐,将来你的财富源源而来——不要操心,钱自自然然就来了。
如果你的见解把佛法概念完全混淆了。佛陀教示我们不要执恋自身、不要有我执、不要执恋世间福乐及不要执万事万物为自性实有,这不代表说我们不须执著止恶行善及执著于利益众生之事业。
修持的人总有个动机,这动机可以是为不堕三恶道,或是解脱生死,或是为令众生之利益而要成佛,总不会毫无目的而精进修持的。有一个目的不是“执著”。如果你说不执著行善,不须止恶,那便能成佛的话,可说是颠倒因果教法的邪见。
许多人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不愿意吃亏,那是心胸不够宽广。吃亏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真心的付出,是一种欢喜的、不求回报的道德行为。如果我们能学会以退为进的方法来处世,可能会达到不可思议的效果。例如;常抱持着你是好人,我是坏人;你是对的,我是错的;你很伟大,我很渺小;快乐给你,苦恼给我;富有让你,贫穷我受的态度,尊重对方,处处为对方着想,必能获得对方由衷的敬爱。
不必羡慕别人的福报比我大,也不必研究别人的福报从那里来,胡适之先生说:「要怎么收获,先要怎么栽」,已经种下勤俭、结缘、喜舍、奉献的种子,自然能收到福报的果实。
如何守住福报、不让福报遗漏 !
也有人把“空性”完全歪典误解了,以为“空性”就是“没有”。那么的话,善也不存在,恶也不存在,佛陀不存在,凡夫也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这是外道思想,并不是佛陀的教法。如果这观点成立的话,你就毋须理会众生之死活,也不需行善止恶及修行了,更不需上班及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