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真爱手册》


真爱一生

爱一切众生打开自己的心,张开自己的手去拥抱众生、拥抱世界

修行佛法,就是要培养我们对一切众生的关怀,简单说,就是练习爱众生的能力。

很多人在修行佛法以后,了解佛教的根本道理,就说要放下、要舍离,结果变成一个很没有感情的人,乃至不苟言笑,自己一个人躲在山上,以为这就是修行。当然这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叫‘解脱道’,自己了脱生死就好了,但是这不是大乘佛法佛陀的本怀。

佛陀的本怀是要让我们以平等心体悟空性,了解众生和我们亲切的关系,我们叫‘互生’。没有你就没有我,那种互相依赖的感受,然后和众生合为一体,愿众生离苦。只要看到别人在痛苦,那就是菩萨发心的时候,简单来说就是修‘菩萨道’。

很多人问我:‘法师,您为何要出家?’我回答:‘因为要去爱。’我们从母亲、妻儿那里了解爱,所以一定要将这个爱,用我们的生命来实践、来练习、来培养,爱一切的人,好像爱自己的母亲、妻儿一样。

农历的七月,佛教称为‘教孝月’,也叫‘慈悲月’、‘普度月’,其实这三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教我们要孝顺、要慈悲。所谓普度,就是将一切众生当作自己的母亲去孝顺,愿意超度他,这个叫作慈悲,就是佛法的精髓。

因为每一个人的知见、观念或智慧不一样,对佛法的体悟便不同。我问很多人要不要来出家,他们会说:‘不要,我要好好爱一下,我放不下爱。’其实,出家就是叫你去爱,好好的爱,又称为大爱、真爱。

真正的爱,不是那种假的──建立在感情的、肉体的、欲望的、占有的、控制的爱,那种爱让人害怕、让人痛苦。真正的爱,简单来说叫做‘发心’,发什么心?发关怀一切众生的心,也称‘菩提心’。

也因为要关怀一切众生,所以我们要有帮助众生圆满智慧和慈悲的能力,并成为我们生命的动力,那个叫愿力──菩提誓愿,真正的佛法。所以有真正佛法观念的人,他随时会关怀整个社会,不是只有我家好就好了,不是我们的道场好就好了。眼睛一打开,所看的、想的都是为一切众生,包括天上飞的、地上爬的,乃至看不到在受苦的恶鬼道、地狱道众生,甚至在天堂享受那种短暂快乐的天神,都是他所关怀的对象。

所以佛陀示现生命,他希望我们学习那种真爱的生命,去爱一切众生。打开自己的心,张开自己的手,去拥抱众生、拥抱世界。我们这辈子第一次学到的爱,就是被母亲拥抱。母亲拥抱孩子,乃至孩子依偎在母亲身上,那就是我们体悟的真正的爱。也应该将这种的爱扩展到全天下,让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都和我们的母亲一样,来完成我们生命的觉醒

所以佛教讲觉醒,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的简称,也就是觉醒、知道的意思,知道我们和众生的关系,知道众生是我们的母亲,为了不让母亲难过,所以要守戒律;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所以要帮助自己。小孩子如果生病,母亲就会非常难过,所以凡是做过母亲的人,乃至我们每一个都曾做过小孩子的人,对这些都应该有所体悟。

所以简单来说,学佛所说的智慧,一定要发挥生命真正的力量──爱,去关怀一切生命,去服务一切众生。真正的爱,还必须包含原谅、宽恕,绝对没有怨恨,没有舍弃。各位都是在家居士,在家居士有家庭夫妻的关系,有小孩子的关系,我们应该在这些关系里来修行真正的爱,因为离开真正的爱,就没有慈悲可言。

以下我们利用短短的时间,来讨论我发给各位的讲义的内容。

第一、藉著我对你的爱,让我表达对全宇宙的爱。

每一个人都有爱的对象,例如先生爱太太,或者母亲爱孩子,乃至你爱一只狗,所以藉著我们对对方的爱,来表达我们对全宇宙、全众生的爱。也因为我们曾经爱过,才知道如何关怀别人,也因为我们对对方的爱,我们才了解要如何去对全宇宙乃至全人类的爱,并扩及对所有众生的爱。

这就是佛教的重点──化私爱为大爱,扩展小爱为无私的大爱。简单来说,你要对你的太太、先生说:藉著我和你住在一起,我要学习去爱所有的人,去爱所有的众生;我可以爱你,就可以爱这个世间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这就是真正的修行、真爱的讯息。

我们佛教讲‘僧伽’,归依三宝的佛法僧,‘僧’就是和合的团体,今天出家修行,为什么要加入大众,加入僧团,就是培养真正的爱,去关心每一个人。而且除了关心佛寺里面的人,还要进一步去关心佛寺外面一切的人。但基础是,你必须从自己小单位里先圆满这个爱。所以我常常说一句话:无法爱你旁边的人──做丈夫的人无法爱你的太太,做太太的人无法真心去爱他的丈夫──他就不可能去爱世间的人。

各位知道我有娶过太太、生过小孩,我对他们非常的感恩,爱是没有条件的,因为对方曾经让我爱过,我才知道如何做人。我母亲生病让我更懂得爱,我父亲生病让我更懂得去关怀,我生下小孩,更加了解对他的生命应负永远的责任。也因为这样,我们才了解如何去爱别人。

第二、所谓的修行,就是快乐的修行、爱的修行、正念生活的修行。快乐和爱的能力,是生活中必须培植的。理解是爱的最基础,谛观是这项修行的最基本。

什么是‘正念’?就是正确的心念──清净心、爱心、平等心,了解空性的般若空慧,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因为空性,才了解众生和他是一体的,观众生苦。观,用心去疼惜众生的苦,闻声救苦,这个就是正念。

小乘根器的人,将正念当做是知道一切变化无常无我,不要执著。小乘根器的人,智慧比较小。大乘根器的正念,是我和众生合为一体,‘勿忘世上苦人多’,随时保持这种的正念情操,就是修行。

为了要得到快乐,为了要保持正念慈悲心,在生活当中必须培养快乐和爱的能力,必须去种福田。所以修行不能离开日常的生活,例如你今天去借住这间房子一天,离开时要合掌,感谢房子、感谢电灯、感谢自来水,感谢煮饭的人,感谢任何一个人。

在日常生活里,因为感恩,就会更加疼惜,理解是爱的最基础。理解就是了解,了解好在有这间房子,不然我会被雨淋;好在有母亲、太太为你煮饭,有先生去外面工作,有孩子让你知道当父母亲的快乐,有老板,有伙计............,这个世间种种的存在,乃至有情的众生,乃至无情的建筑物、山河大地,我们都要感恩。

各位现在在听我讲话,你就要感恩这支麦克风,不然你无法听到,也要感谢电力工厂,没有电还是无法听到,这就是佛教缘起的思想,原来身旁的一切都与我们有关系,如此将我们的心量扩到最大最大。

我每天跑来跑去,今天我父亲还特别对我说,你怎么不去建一个道场,否则以后你老了怎么办?我对我父亲说,我每天都在道场里面。站在什么地方,和谁说话,那些都是道场。道场是有爱、有关怀的地方,没有范围界限,人和人之间是无限的容忍,这个就是佛教说的空性。如果你今天生气,不过是一个方便,利用金刚忿怒相,但是动机还是慈悲的。

道场是在保持正念爱心,那才是安住在道场,要了解我们和一切众生的关系,一切众生好像是我们的父母,所以要有理解心。站在世俗法,理解就是同情、体解。世间一般人会去杀鸡、钓鱼、唱卡拉OK,我们了解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听闻佛法,那是我们的责任,他们如果了解佛法,就会找到真正的快乐,而不会在那里唱歌跳舞。

因为了解,所以你不会排斥对方,你会接受对方,就算是杀人的人,正在吃安非他命的人,你都会同情他,知道对方为什么今天会这样,你就不会排斥,这就是爱的最基础。

佛教的‘谛观’又叫做‘真实观’,谛观就是了解真相,最好的谛观是四圣谛观,就是将生命的真相看清楚。谛,就是对真理、真相的了解,观,就是内心里彻底的了解,是真正的观照。谛观,就是我们每天在念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爱和理解的基本修行。

学佛的人必须冷静去分析,你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活著的目的是要做什么?这样你才能看到别人内心的最深处,看到他的佛性,再不好的人一定有他最好的那一面。所以,你要培养慈悲的能力,就必须有智慧的了解。佛教所谓的慈悲的力量,是来自于圆满的智慧,所以你必须谛观,理解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了解。

第三、真正的爱是包括责任感。

这点最重要。做母亲的人看到孩子躺在加护病房快要死了,心里万分著急,这时绝对不会再去做一些无聊的事,因为没有时间。你想今天你是母亲,地球有六十亿的人,你有六十亿的孩子,你看你会有多急。这里的孩子大家都在忙钱、感情、吃、睡觉、色、毒,好像得到癌症一样,你急不急啊?当然急啊!也因为有这种的责任感,你才会发大心。

但是责任感来自于不排斥对方,他的不对就是我的不对。释迦牟尼佛他对众生有责任感,每一个人都是他心里的最爱。而要如何表现出这种责任感?就是要接纳他的本来面目,不论是他的好或不好,只愿他离苦得乐,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目的,所以要培养这种对众生平等关怀的责任感。

所以,真正的爱,是一种过程、一种付出、一种奉献、一种服务,这里面没有批评、不接纳或怨恨。对方如何对不起我们,我们只是更同情他;对方对我们好时,我们要更爱他、更关怀他。

第四、在真爱中只有长久的承诺,我要爱你,我要帮你,我要照顾你,我要原谅你,我要包容你,我要你快乐,我要为快乐而努力,而且永远不变。

我们今天修菩萨道,最高的希望是证得不退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很多人解释为不退转求成佛,我认为应解释为不退转爱众生,因为爱众生才要成佛,这是一种长久的承诺。所以下面这句话:‘我要爱你,我要帮助你,我要照顾你,我要原谅你,我要宽恕、包容你,我要让你快乐,我要为了使你快乐而努力,而且永远不变。’这句话最重要。不可以说,我只要做三年做五年,你如果怎样,我就要和你了断。

所以,我现在和很多人在一起推动佛教关怀众生的各项事业,大家问我参与者需要什么条件?我说基本的条件就是打恐不退转。不管是如何被诬赖、被怀疑、被毁谤,就是不退,这就是唯一的能力。不然能力高的人,要人捧,并有相对的条件,就无法做得长久。

所以,纵使你今天看到蟑螂,也要说我要爱你、我要帮你、我宽容你、我原谅你;孩子现在在吸毒,你还是要爱他帮他;你先生现在在外面有女人,你也是要这么做,为自己加持,告诉自己不能退。

第五、婚姻组成了一个两个人的僧团,可以让双方修行爱,使另一半如花般绽放,快乐成真。快乐,并不是单独一个人的事,一天里应该至少要修行微笑几次,为的不只是你自己,也是为另一半。也应该为自己、为另一半修行行禅,我们与无数人、无数众生息息相关。我们的每一步、每一个微笑,都会在周围的人身上起作用。

夫妻之间要互相照顾,让对方如花一样绽放,感到很快乐。所以快乐,不是单独一个人的事,这个世间没有只有让我快乐就好的事。母亲的快乐是来自孩子的快乐,做太太的快乐,是因为丈夫事业成功、身体健康,让她感到很安慰。所以快乐是互相的事情,这个世间的快乐来自于让别人快乐,你才有真正的快乐。

我们拿钱去帮助贫穷的人,参加法会回向法界受苦众生,感到很快乐,这是一种付出的快乐。如果快乐里面是有条件有交易,那就不是真正的快乐。没有真正的快乐,就无法培养慈悲的种子。清净心,是一切功德的根源。

所以家庭夫妻的关系,一天当中至少要修行微笑好几次,早上起来对他笑一笑,要出门前对他笑一笑,回来后对他笑一笑,要睡觉时对他笑一笑。我现在在练习吃饭时,谁坐在你前面,就对他笑一笑,不然无法吃下饭。这就是修行,修行是带点勉强。所以,我现在走在路上,看到谈恋爱的年轻人,看到老夫老妻互相笑,就像看到了佛,看到了人间净土,心中觉得真幸福啊!

不但这样,有婚姻的人也应该为自己和为另外一半修行行禅,行禅,什么意思?譬如今天下班要回到家里,就像各位年轻时谈恋爱一样,你一定要打扮得最漂亮,世间人说的漂亮,是穿著最漂亮的衣服让对方看,但是佛教的漂亮是指内心的漂亮。

我今天要回到最爱的人旁边,乃至我要回去看我的父母亲,我一定要修禅,培养最清净、最慈悲、最健康、最有力的最佳心灵状态,让他们看到,这个叫行禅。行禅是要保持一个最好的心的品质,为了对方,我要保持冷静关怀,让对方看到我很快乐。

我记得过去我的同修很发心,她的母亲过生日,她就去燃戒疤,点时很痛,我就在旁边念佛念很大声,我同修事后对我说:‘有你在旁边念佛很大声,我怎么痛都没关系。’顿时让我感觉到我这辈子还有利用价值,并且才知我们是被人尊重、被人依赖的。

所以我们为了对方,我们必须行禅,走路也好,打坐也好,我们和无数的人、无数的众生息息相关。行禅,禅定的目的,是要开发正念的修行,知道我们和人和一切众生,都是缘起相关合为一体,无法分离的。也因为这样,我们的每一步、每一个笑容,都会在我们的周围发生作用。

做丈夫的人今天下班回去,对家人笑一下,带礼物回来,整间房子就是极乐世界。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单位,都会影响每一个人。我出家以后深深觉得,今天如果睡不饱、心情不好,每个人看到我都会觉得很奇怪,尤其带团出国,整团的气氛也都会不好,这是因为你有影响力,你的心念不稳定就会影响团体的气氛。所以,我们必须随时保持一个好的、善良的、慈悲的念头,因为我们会影响全世界。

只是我现在出家了,不然我要去学拥抱禅。我看到老外在抱,好好喔!我们中国人都不抱,很奇怪!各位你们多久没有抱过你母亲了?做先生的多久没有抱太太了?我记得我十几岁的时候,我父亲会说:‘来!我抱一下。’我就想:奇怪!我这么大了,你抱我做什么?我们想小孩子才可以抱,大人不可以抱。

但是我上个礼拜到澳洲,澳洲人只要看到朋友来,不管是男是女,都会亲脸颊打招呼,我觉得他们很亲切,如果中国人亲一下,这下子他先生一定翻脸。所以西方人有时候还真懂得爱,我们虽无法做到,至少也要握手吧。

第六、我们的修行有来自导师、父母和朋友的帮助,更有所有在动物界、植物界和矿物界的众生帮助,藉著你,我向这大僧团表达我的爱。因此,我应该要有能力爱你、照顾你、使你快乐。

没有别人,你就不知道自己的重要;没有别人,你就不知道原来我们不能离开他人,离开植物、山河大地和这些矿物。所以藉著外在,你了解你需要一切人,这叫做‘我们的修行’,也是僧团共修的主要目的。

所以藉著你─你所爱的人,我要向这些大僧团表达我的爱。什么是‘大僧团’?众生界叫大僧团,众生界有十法界,从佛到地狱界都是大僧团,和合一体,所以我应该更加有能力爱你、照顾你、使你快乐。

为了要爱世间一切众生,你开始要爱你旁边的人。有一次,我在外面说这个道理,有一位太太事后来问我:师父,我已经离婚了,要去爱谁?我说你应该要开始练习,原谅、包容和爱过去那个先生,就算他已经跟别人结婚,你心中如果还有怨恨的种子,你就无法培养真爱。

如果我今天出家,我的太太抱怨我,我就无法修行真爱,我必须接受她短时间的抱怨。还有我的父母亲,我出家,他们不谅解,但是我必须把握在一段时间里,透过自己好好修行、忏悔、回向,让对方了解。我们是因为孝顺父母、爱太太、爱小孩,所以才要出家,我们一定让自己内心里面保持清净心,不能带一份残废的爱。

各位如果真的有发愿,真的要服务这个社会,不论做在家菩萨或者出家菩萨,你现在必须要用毕生的能力去爱你周围的人。有人会说:这样怎么出家?但不能用世俗的想法去想这件事,因为跟对方在一个圆满的关系,有一个圆满的心态,你才可以有一个健康的心里状态去爱这个世间。

所以,我有几个出家的朋友,尤其是女众,出家都十几年了还不敢回家,父母亲到现在都不谅解他,他也到现在都不去弥补,如此就无法体悟什么是慈悲。那只不过是在逃避,过自己想要过的单身生活,没有体悟空性和合的道理,这是问题之所在。

第七、如果学会如何深深活上一刻,活在当下这一秒,你就会知道怎样去活在生命中的每一时候。

你现在坐在这个地方,你要开始专心在这个地方,关怀这个地方,旁边的人、一切的事我都要处理好。电灯有亮吗?冷气够吗?桌子有排好吗?大家有坐好吗?有水可以喝吗?各位要从身旁的事物开始练习。

一般的人只有想,我在这里不过是在赚钱,赚完钱要回去照顾家庭,他不爱公司,他不爱学校,这样他就无法在生命里面活出圆满的爱。所以佛叫我们活在当下,我们要学会去爱当下的每一刻,如此就可以在生命里面获得圆满的真爱。

所以,能活上一刻,你就能发现永恒。什么是永恒?各位不要去想,我过去有多好或多不好。就像我前面这一盆花,阿姜查尊者教育我们,好好的去看这一盆花,你会赞叹,怎么会开得这么好,怎么会产生这些不可思议的颜色,你就会觉得很快乐。

但是如果你看这盆花,而心里在想今天股票剩四千点,你就没有活在这一刻,于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如果有活在当下,前面这盆花凋谢了,你也会很爱它,为什么?因为你看到花凋谢了、烂掉了、臭掉了,你就会马上知道,另一个生命又会重新开始,因为烂掉、臭掉的肥料做资源,可以长出更美的花,但是你必须要冷静的去观察。

最主要是你必须要培养谛观,专心的观察,你对一切会赞叹,赞叹因缘不可思议啊!所以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你会发现处处是佛。

爱的宝藏

-想起母亲,就会想起爱,爱是甜蜜的、是温柔的、是馥郁的。

佛教称七月份为‘教孝月’,目的是要我们想起对母亲的爱,也因为表达对母亲的爱,才可以圆满对众生的爱,所以我们必须常常念母亲的恩,知道母亲的伟大,并思考要如何去报恩,如此才能进一步了解佛法,了解原来一切生命都是我们的母亲,所以我们必须不断的歌颂对母亲的爱,乃至想尽办法用种种方式去孝顺。

有的人说:‘我的母亲已经不在这个世间了’,然而虽然母亲舍报了,但还在轮回,还在法界整个虚空里,随时在你旁边,所以我们还是努力地想尽一切办法,用最好的功德来回向、孝顺感恩我们的母亲。以下我们一起来讨论讲义的内容。

第一、一想起母亲,就会想起爱,爱是甜蜜的、是温柔的、是馥郁的。没有爱,儿童无法绽放,成人无法成熟,没有爱,我们会衰竭凋萎。

馥郁的意思是香的,而且永远不会臭,是新鲜的。所以没有母亲的爱,孩子就无法生长;没有母亲的爱,大人也无法成熟;没有母亲的爱,我们就会堕落、衰竭、无力、枯萎。所以我发觉很多人无法去实现菩萨道,去精进、奉献,那是因为没有好好让母亲爱过,以致于无法去体悟。

有一次有一个同学写一封信给我,他对我说,他发生一件这辈子最大的不幸,我问他是什么事?他说他母亲舍报了,是他这辈子最大的不幸。所以,大家接著看第二句话会更有感触。

第二、少了亲娘,就是少了全宇宙,此生最大的不幸降临了。

我记得刚出家没多久,我很尊敬的一位善知识慧明法师,他的母亲舍报,要回去参加告别式,那一次我刚好有事无法参加,结果有一位和我很熟的信徒回来跟我说:哎呀!法师你知道吗?慧明法师失态了!我说什么失态?他说:他竟然抱著母亲的棺材大哭,叫别人不要哭,自己竟然哭成这样。

我听后笑了一下,对他说:如果是我妈妈,我也一定哭得很失态。这个很正常,你不哭,你压抑嘛!本来我们就是很爱母亲,出家人也是一样,不是出家人就不能哭啊!一个修慈悲心的人,不小心踩到一只蟑螂,你都在那边落泪,替它难过,何况是自己的母亲往生

我常常去少辅院,我发觉那些小朋友真的很可怜,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那里,所以我常常邀人一起去,尤其各位如果愿意的话,去做人家的妈妈,那些孤儿需要妈妈,不然那些小孩子就算长大,他的心灵仍然没有成长,他可能会吸毒,甚至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来。

我记得有一次去印度德蕾莎修女所办的孤儿院,一进去,就看到一排英文字,写著:Beamothertome,意思是说:希望你做我的母亲,因为那些孤儿需要爱,所以如果我们开始用这种心态去爱每一个孤儿,那个时候你会找到自己。

各位请记得这句话:爱众生、爱别人,真正去爱,你才会找到自己。不然我们活著,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为了钱吗?为了名吗?为了房子吗?我们知道那是假的,我们活著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去爱。因为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爱,得到爱的能力,所以我们知道去爱一切的人。

第三、母爱,是我们尝到的第一道爱,更是万般诸爱的根源。母亲是第一个教导我们何者为爱的导师,而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课题要是没有母亲,我永远也不会知道甚么是爱。多谢她,我有能力去爱我的邻居;多谢她,我有能力去爱所有众生;透过她,我学到第一道理解和慈悲的观念,母亲是万般诸爱的基础。

记得有一次我去斯里兰卡还是泥泊尔,看到当地的人在那边拜女性的性器官,结果我们台湾去的佛教徒一看到,就认为应赶快走,不能拜。其实女性的性器官,代表的是母亲的爱。我们都是从妈妈的子宫出生,你要用这种不杂染的心去看待它。

印度人在佛陀出生的地方──蓝毗尼花园,作了一个男性的器官供人膜拜,代表生的力量的开始,生命根源的开始,这是一种智慧。各位如果用这种眼光去看男女的性器官,你就不会有杂染的念头。所以,母亲是第一个教导我们爱的导师,而且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我记得我出家半年时,我过去的太太就叫同事带著我的小孩来找我,我的小孩的行李都准备好了,要跟他父亲去恒春住七天,我当然说好。结果等我那个同事离开了,我准备提起行李要到屋内,我那个小孩却蹲在那里哭,而且哭得很伤心。我就问说:黄一伦,你在哭什么?他对我说:海涛师父,我如果跟你去恒春,妈妈一定会很寂寞的。所以他在那边哭。

我听到他说,心里面很感动,因为这个小孩有爱的能力,虽然他喜欢跟他父亲到恒春,但是他想到他母亲会孤独,他学会了爱,这是做人最重要的生命课题。成绩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会爱人,他会替别人想,他知道母亲爱的伟大,所以我们从母亲的身上学会这些,如果没有母亲,我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爱。

所以感恩母亲,也因为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去爱邻居、旁边的人及所有的众生,透过母亲,我们学会第一道爱和慈悲的观念,所以母亲是万般诸爱的基础。各位做母亲的人,为了疼旬你的小孩子,你一定要表达那种圆满没有缺陷的爱、包容的爱。

如果母亲常常对小孩子灌输不好的思想,例如我在这个世间不快乐、你父亲对我不好等,这样等于害了这个小孩子。所以我很幸运,我的母亲很忍辱,不太爱说这种不快乐的事,不管我父亲年轻时如何风流,她都是默默的承受,而且都想到好的,没有抱怨。所以我们从小学会不去怀疑别人,不去吃醋,就算遇到什么事情都接受,这个对我的帮助很大。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我们都应该把角色扮演得很圆满。在这个世间对我们最有恩的人,我们必须表达我们最大的爱。

你知道什么是母亲吗?空气是我们的母亲,水是我们的母亲,凡是对我们的生命有帮助的,都是我们的母亲;一切人、一切世间的植物界、矿物界、众生界,都是我们的母亲。

因为我们今天可以存在,都是来自于众生法界一切存在,佛叫我们开始培养这种基本的思想,来拓展对一切因缘所生法。我们今天可以得到生命的存在,是依靠外在种种存在因缘,所以对母亲有这种了解对众生更加有这种了解。

第四、母亲,是无尽的爱之源,永不耗尽的宝藏。母亲,是生命送给我们最美丽的礼物,要是连母亲这个礼物也不能满足你,就算你做到大公司的总裁,或是全宇宙的皇帝,你可能还不会满足。

母亲,是无尽的爱的根源,无尽的爱,就是弥陀佛无尽的爱,因为有母亲,我们才可以发展这种无尽的爱。母亲的爱,是永不耗尽的宝藏,母亲是生命送给我们最美丽的礼物,因为这个世间有母亲的存在,所以我们生命才会体悟到爱,活得有快乐、活得有能力,活得有安全感。如果连母亲这个礼物也无法满足你,就算你做到大公司的总裁,做到全宇宙的皇帝,你可能永远也不会满足。

各位要好好观察这个世间的人,有的人因为没有母亲的爱,所以他一直要在这个世间追求成功,因为他找不到真正的生命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他就向外去追求。我们今天因为有得到真正的爱,所以我们心满意足地去做一切事情。

一个女人他的先生很爱她,她很幸福,这个女人做什么事情都做得很幸福,让人看了很快乐,因为她得到爱。但是夫妻之间的爱,仍然无法超过母亲的爱。所以各位应知道,慈悲这种爱的力量,可以带给这个世间开花,使人开花,就是这个意思。

佛经里面有一个故事:有一次,皇宫里的库银被几个强盗偷走,官兵在后面追强盗,结果盗贼就赶快把黄金丢到田里,官兵追不到盗贼,又找不到黄金,心想完蛋了,回去要怎么交差?结果看到田里有三个人在那里种田,为了要交差,就把那三个人捉回去,那三个人刚好是一个家族,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儿子,一个是这个小孩子的舅舅。

结果这三个人被捉走以后,这个做母亲的、做太太的就心想:‘奇怪!中午送便当去,三个人都不在,就开始去找,结果才知道这辈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丈夫、儿子和他大哥,竟然被皇宫的人捉去,说他们偷拿黄金,要处死刑。’那时这个女人非常的伤心,每天去打鼓喊冤,每天去,每天哭,哭到这件事情连皇帝都知道,于是皇帝就想亲自处理这件事情。

皇帝对那个女人说:‘偷拿皇宫里的黄金要处死刑。’那个女人哭著说:‘皇帝,冤枉啊!不可能,我的先生、小孩、大哥一辈子老实,不可能做这种事。’皇帝说:‘真的是这样吗?那么需要调查一下,我先放一个回去,留下二个人,让我好好调查后才说。而且既然要放一个人回去,我先将你先生放回去。’

结果那个女人说:‘不要,你放我大哥好了。’皇帝就感觉很奇怪,问她说:‘你最重要的人不是你丈夫,就是你儿子,为什么要先放你大哥呢?’那个女人跪下来对皇帝说:‘我看到我大哥,就想到我母亲,我宁可要我大哥。’那时皇帝很受感动,心想这个女人一定是出生自一个有道德的家庭,他们家里的人绝对不会去做强盗,结果很快就把三个人都放走,并且还封她为模范妇女,认她做妹妹。

还有目犍连救母亲的故事,每年七月份,大家都要了解、都要听,各位知道还不够,还要说给别人听的孝顺的故事。证得神通第一的阿罗汉,也是那么孝顺母亲,想办法要超度母亲,要怎么超度?供僧、斋僧,这样母亲才能超度。

所以,各位,如果你的母亲现在还活著,有一天你要拉著你母亲的手,对她说一句话:‘母亲,我对你说一个秘密。’母亲一定会说:‘亲爱的宝宝,你要对我说什么?’你要对她说:‘母亲,你知道吗?我很爱你。’你知道吗?有的人一直到母亲过世,还忘记说这句话。

我们要勇于表达,你对母亲说完,两个人都体悟真理,活在永恒之爱里。爱对方就要表达,我们中国人不好意思说,送礼物就好了。像我家的人,o型的人,自己又不敢送,以前我的太太都替我孝顺,我不敢孝顺。现在出家了,不管要做什么事,我一定会打电话给我母亲,让她对我加持,我才不会退转,因为那是爱的根源。

再说一个故事:有一位罗汉证得神通以后,用神通看到自己的母亲正在地狱受苦,就想要如何救母亲?想来想去,让他想到一个办法。他利用神通跑到皇宫里,那时国王刚好洗完澡把衣服穿好,这个阿罗汉就用神通,让自己一半的身体在墙壁里,一半在外面。那位国王说:哇!师父,你是大神通者,很厉害,赶快下来,让我供养你。这时罗汉说:‘皇帝,我来找你是要告诉你,你再活七天就要死了。’那位皇帝说:‘你乱说,你一定是魔。’

罗汉说:‘我没有乱说,我问你,你父亲如何死的?’原来这位皇帝杀死他的父亲,却向全国人骗说他父亲是病死的,抢了他父亲的皇位,所以这个皇帝一定要堕入地狱。那时皇帝赶紧向罗汉叩跪,求师父解救他。

罗汉说可以救他,但需每天念阿弥陀佛,每天忏悔,看可不可以不堕入地狱。于是这个皇帝每天二十四小时日夜念阿弥陀佛,念到第七天,一样业障现前死了。死时,意识一直堕落,而他也一直念阿弥陀佛,结果堕入到无间地狱,阿弥陀佛的佛号也被带来到无间地狱,地狱一切的痛苦全部停止,这位罗汉用神通下去地狱,向这里得到佛号加持暂时停止痛苦的地狱众生,包括他的母亲说法,说因果的道理、如何忏悔罪障,那时的地狱众生,包括自己的母亲,才脱离地狱道,往生天道

佛号可以救母亲解脱地狱之苦,我说这个故事是鼓励大家多念佛,回向给在世或往生的一切众生,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啊!

第五、永远绝对不要做出让母亲担心伤心的事。

我现在在监所里面弘法,会对那些受刑人说:拜托!这件事最重要──写信给你的母亲,对她说你现在很健康、很快乐,有忏悔心,要好好做人,你安慰母亲,就是最大的功德。我常常告诉一些女孩子说,你在外面被抛弃、被欺侮,回去不要对你母亲说,不要让她伤心,不要让她烦恼。生意人在外面被倒了,回去也要打肿脸充胖子,对你母亲说,我现在赚一笔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孝顺啊!孝顺就是不要让母亲替我们担心,母亲是谁?母亲等于众生,绝对不要做让众生担心的事,不要给众生压力,这是基础的事。

前面说的那句英文:‘Beamothertome’,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做众生的母亲,众生不了解佛法,好像孤儿一样,在三界六道流浪的孤儿,一切众生皆如此,还没有找到母亲,还没有皈依三宝,所以我们要做众生的归依,我们要做思想和平工作的推动者,我们要推动真理,让每一个人找到真爱。

所以爱母亲和道德、美德没关系,中国人有时喜欢讲道德规范,讲表面功夫,爱母亲是自然再自然不过的事,只管爱就好了,这是本来的事情,不是一种道德的规范。

我那时信基督教,认为这个世间是上帝造物主所创造的,但是我现在想起来,造物主上帝一定不快乐,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母亲,他不是母亲所生的,他是自然所创造的,所以他没有享受过有母亲的快乐,所以他才有我慢心。我们学习佛法因缘,因缘就是我们母亲,因缘法就是一切生物、一切存在起源,所以我们对世间一切感恩。

所以,自认是造物主自然而生,他就没有那种福气拥有母亲,无法拥有母亲,就无法拥有真爱。

第六、我们需要母亲的爱,来帮助我们接触在心中那最深刻的爱,和救济众生的志愿。

七月份教孝月,佛陀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要我们感恩父母,思惟母亲的伟大,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接触到心中最深刻的爱,和救度众生的志愿,所以愈孝顺愈要修这些,你就会愈感恩。

佛教说发菩提心,是从母亲的爱而来,称为‘因果七要义’:第一,‘知母恩’。我们要正确了解母亲的恩,不但正确了解,还要有正知正见,把一切众生都视为我们的母亲,一旦离开众生,我们就无法存在。再来是‘念恩’,感念母亲的恩;‘报恩’,要报母亲的恩;进一步要让母亲快乐──‘慈心’;要让母亲离苦──‘悲心’;而后发展那种要帮助一切母亲、一切众生离苦的‘义乐’;然后发‘誓愿’;第七才圆满‘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对众生的爱,对众生的爱是来自于对母亲的爱。

地藏王菩萨就是这样来的,救他的母亲,才连想到一切在地狱恶道受苦的众生,都有如他的母亲一样,而发地藏大愿。学佛,要学观音行慈悲,应如地藏发大愿,学佛要有悲心愿力,根源还是来自于对母亲的爱,而发展为对一切众生的感恩愿力。

第七、想要变得够强壮、够自在,好解脱自己,帮助他人,就需要有爱心清楚的理解,和巨大的内在力量。

所以我们应该要利用我们的理解和爱,理解就是智慧,爱就是慈悲,去拥抱那个甚至被我们当作敌人的人。

因为了解这样,所以我们开始要 去帮助外在一切母亲的众生,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壮、更自在,解脱自己帮助别人,我们就需要有爱心和清楚的理解,叫做智慧,以及巨大的内在力量──信愿力。所以我们说要有空性平等,了解众生都是母亲的这种清楚理解,就会产生对众生的爱,乃至要帮助众生离苦的志愿,照著这样去发展,我们才可以过得健康自在,解脱自己并帮助别人,进而去拥抱那个甚至被我们当作敌人的人。

这一点不简单哦!明明找你麻烦的人,你还要去爱他、拥抱他。有的人说拥抱是用心让对方活在你心中,让你的心包容他。我有一次听一个母亲说,他儿子对她不孝顺,在外面倒了很多钱,问我该怎么办?虽然她很生气,但又很关心那个孩子,怕他跑去自杀。我对她说,你不要再拿钱给他了,你不要再害他了。因为这个孩子从以前做事业,每次失败,你都拿钱给他,这等于在害他。

你要真正的拥抱他,先让他独立,不要给他钱,让他去反省,让他去难过,让他知道哪里不对,那时你再来给他关怀,这才是真正的爱。所以真正的爱,还要有智慧,要有方法、善巧方便,不是溺爱。

母亲打我们,母亲会哭,因为打我们,是希望我们以后不要再做那种会伤害自己的事,所以这种的处罚是一种爱,不舍弃对方。所以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说一句话,我把它翻成白话文:‘我唯一的誓言,是愿留在这苦难的世间,一世又一世救济众生。’每一位菩萨一定有这种的心愿,唯一的誓愿是要留在这个苦难的世间,一世又一世救济一切受苦的众生,就像寂天菩萨说的:‘那里有苦难,我就投胎在什么地方。’印顺导师说:‘为人间正觉之音的弘扬,生生世世要做人。’

但是有人问我:自己的能力不够,要怎么办?佛菩萨随时加持你,所以一定要一直念佛菩萨圣号,好让我们在这个污染的世间不会退转,乃至先回去母亲──阿弥陀佛那里,然后再回来。为了帮助这个世间,让自己有先不退转的理解和爱的能力,接著一世又一世,永远不退转,好像龙树菩萨一样。

最有智彗的龙树菩萨,现在在什么地方?现在在西方极乐世界,正等待因缘要来降胎,用他过去世的肉体,继续在这个世间普度众生。为什么用过去世的肉体,而不是透过父母的交合,那是因为他的肉体还保留著,虽然头和身体断掉,但还保留著,但是他有那个能力。

我过去看一本书,某一个天尊是大陆来的,他投胎在一个死人的身体,继续做人,哪里会有这种事情?但是我看到龙树菩萨传,他发这个愿,我相信真的有,这就是誓愿力。

第八、在‘护生转化颂’中,我们祈求道:‘僧伽为伴,我立誓要长住世间,以便救济一切众生。’

各位,不能离开佛菩萨,随时念佛,这个世间最会念佛的人,就是要度众生的人。僧伽就是菩萨,乃至我们依止的大善知识,观世音菩萨会随时加持。

很多人问我说:海涛法师,你来世要去哪里?我说我决定要去上品上生的西方极乐世界,但是由观世音菩萨做最后决定,随时僧伽为伴,没有能力在这个世间帮助世人,可以先去极乐世界,有能力,观世音菩萨会做依靠,我一定做到底。但是我们要相信自己,只要有心,佛菩萨随时会帮助你。

所以,我们每天皈依的时候都念‘愿大德忆持慈悲护念’,每天都要拜佛、念佛、念菩萨,随时在你左右,让我们不会陷下去,随时可以在这个苦难的生死苦海里度众生。

第九、用‘僧伽眼’来看,离群索居是不可能生存,我们只会与别人抱括祖先子孙互生。‘自我’,只能由非自我的元素组成,我们的忧郁、苦难,我们的喜悦、和平,都根源于社会、自然,还有跟我们同处一屋檐下的人,若修行正念生活和谛观,便能看到互生的事实。

学佛,我们要有僧伽的眼睛,这是什么意思?僧伽,代表民主意志、清净和合的意思。我们要和众生合为一体,这样子的眼光为心佛众生,叫空性的眼睛,也叫僧伽眼,僧伽眼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眼睛。

所以,离开众生单独自己住,离群索居是不可能生存的。你今天穿衣服、吃饭,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这个社会种种的因缘,我们才能活著,所以在修行者的眼里,谁都无法单独存在,我们只会和别人包括祖先子孙互生,我们互相依靠、互生、互存。

所谓的自我,是由非自我的元素组成,这个我不过是由头发、骨头、种种,包括心态所组成,不是真正的我,乃至没有一个实体的我的存在。我常常比喻的,这个大雄宝殿不过是由各种元素所组成,这些铁栏杆、钢筋水泥、钉子、土地,都是非自我元素因缘和合制造的,不会永恒存在。

所以自我,由非自我的元素所组合,这元素分成五种──色受想行识,我们称作‘五蕴’,蕴是一种暂时的聚集,这样组合就是我们所谓的生命。所以我们今天会郁卒、苦难,我们会高兴、和平,都是根源于外在的一切社会和自然的存在,还有和我们一起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人。

佛这样说的意思是,我们和一切众生,和一切状况都息息相关,我们无法单独存在,所以如果可以这样修行,叫做修行正念,保持这种空无自我,离开众生无法单独存在的这种缘生的思想,叫作正念生活,和谛观、真实观了解,我们就会看到互生的事实。

那一天你了解,你会非常的感恩,知道原来我们活著,都依靠旁边的一切,包括和我们住的人。做丈夫的人,要感恩太太为我们生孩子、煮饭,替我们照顾家庭、替我们洗衣服,让你可以安心去上班,没有她,我们没有办法。做太太的要想,还好有丈夫在外面努力工作,我们才可以生存互生、互相依靠,这样才会感恩,没有怨恨。

第十、正见正念的修行,会使自己变得更心胸宽广,更宽容、更关爱。由于他人的关爱,我们可以接触到内心与周遭的清新和疗愈元素。不要害怕去爱,没有爱,生命就无可能,我们必须学习爱的艺术,让走路中有爱,让做事中有爱,让进食中有爱。

所以正见正念的修行,正见,就是我们要有正确的观念,有正确的了解,才会产生正念。什么叫正念?正念就是将你所了解的完全看做是事实,把蟑螂、蚂蚁乃至打我的人,都视为我的母亲。正念,保持那个念头,正见,产生那个念头。所以正见产生正念,正见和正念的修行,就是知道我们和众生这种密切的关系,众生都是母亲,可使我们心胸变得更宽广、更宽容、更关爱、更有责任感。

我们在这个世间必须要别人爱我们,如此才可以开发真正的爱心,所以我们和周遭是一种清净和合。什么叫疗愈元素?就是说你就不会郁卒、怨恨,感恩的心、原谅包容的心就会出现,那种负面、嗔恨、排斥的种子、原素就会不见了。

所以各位不要怕去爱,现在很多人都偷偷的爱,不敢大方的去爱,应该开放自己去爱一切生命、一切人。我们现在追求的是那种放在内心里的私爱,这种见不得人的爱,尽量不要,我们要开发的是拥抱众生,所以不要怕去爱,不用怕他、不用怕鬼、不用怕吸毒的人、不用怕在监狱的人,你只要用爱靠过去,再毒的蛇、大象都可以降伏。

我们必须学习爱的艺术,什么叫做艺术?艺术是创造出来的,所以爱的艺术,就是一种清净慈悲,没有杂染的爱,这种爱的艺术,让我们连走路都充满了爱,好像走在母亲的肚子里一样,因为这个地球是我们的母亲,让我们做事情充满了爱,不论是煮饭、洗衣服,都是使这个社会更加方便、更加快乐、更加有利益。让我们吃饭也充满了爱,我们在吃饭时供养三宝,想到众生,我们要回向法界众生。所以做什么事情都充满了爱。

爱的箴言

爱就是要学著保存所爱的人的自由、保持双方的个人特色,这是最基本的

1.认知心中的种子爱和理解,我们是园丁,确认、灌溉、耕耘最好的种子。我们需要真挚地坚信:在我们心中有好种子。

2.‘愿我学会以理解与爱之眼看自己。’只要仍旧拒绝自己,仍旧继续害自己的身心,就谈不上爱他人、接纳他人。

3.一旦你用理解之钥打开了爱之门,你将体验接纳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如果你还没有办法接纳他人,那是因为你尚未能接纳自己。如果你与你周围的人斗争,便是因为你心中有挣扎。

4.‘愿我有能力去认知、去接触心中喜悦与快乐的种子。’这是很重要的修行。

5.要学著接触你心中的正面种子和苦难种子。

6.如果我们爱某人,我们每天都需要认知并接触在心中的正面种子,不再浇灌忿怒、沮丧和仇恨的种子。

7.愿他的身心和谐、快乐、轻松。愿他了脱伤害。愿他安详无恙。愿他了脱忿怒、骚乱、恐惧、烦恼和焦躁。

8.如果你还没有办法爱自己,你就没办法爱你的敌人。但,当你可以爱自己时,你就有办法爱所有的人。

9.‘敌人’这个观念会消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他也在受苦难、也需要我们的爱和慈悲的真相。

10.修行真爱,‘愿我有能力认知、接触心中喜悦与快乐的种子。’这项修行的本质是爱。一人修行,全家受益。

11.爱他,就是要以具体的方式,带给他喜悦和快乐。

12.修行慈悲,我们的爱很快就会围绕并渗透所有的人,所痛恨的人跟所爱的人之间的分别将会消逝。

13.只要仇恨和忿怒在心中犹有余迹,你将找不到真正的和平。终于做到爱敌人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有如一代英豪,但你将明白,事实上,爱那人就是爱自己。当放开心胸,接受一度恨之入骨的人时,很自然地,你的心会随之一宽,让你成为第一个受益者。平等且无歧视与偏见,才是舍的真谛。

14.《法华经·普门品》说,烈火狰狞时,口念观世音菩萨,烈火将转变为莲花池。观世音菩萨代表著爱与慈悲的能量。

15.修行是要面对嗔,也多谢正念,将嗔转变为爱和理解的能量。

16.若你是出家人,就要记得你曾立誓要依法修行,期盼将喜悦和快乐带给所有的众生。想要实现誓言,便要在僧团中学习、修行、生活,每天朝那个方向,坚实地走上几步。

17.爱和慈悲成了内心一股真真切切的能量,藉著谛观他人深刻的苦难、理解痛苦的根源,爱和理解的大门自然而然大敞。

18.冷漠,使一切变得难以享受、了无兴趣、不值努力。我们将无法体验爱或理解,生活也会变得无趣、无意义。我们甚至不会注意到秋叶的美丽,或是邻近儿童的笑声,更无法接触他人的苦难或快乐。如果你发现你为人冷漠,就要请求朋友帮忙。生命虽苦,却仍惊奇遍遍。生与死都是奇迹,在生死的浪涛下,藏著无限美妙。

19.学著以喜悦滋育自己和他人。

20.佛陀希望我们耕耘的爱,不是占有或执著的爱。我们所有的人,不分老少,都有执著的倾向。在呱呱坠地那刻,无明我执就已经在那里了。每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就产生占有的倾向。在被爱的时候,则希望能得到爱人所有的注意力,不希望他去爱其他人。占有的爱与独裁无异。我们要控制所爱的人,主宰他能做的事、不能做的事。在健全的感情关系中,是有一定的占有和执著,但如果太多了,爱人的人和被爱的人都会受苦。

21.若依法过生活,也就是说依佛陀所开示的理解和爱的方式生活,将会得到喜悦、宁静、稳定、自在。

22.接触生命中每一时刻的喜悦。把微笑、爱的眼神、快乐带给生命中每一位我们碰见的人。发挥你的才华,找出快乐,带给你自己和他人。禅观的喜悦能滋育正念、理解和爱。试著让自己的生活方式,能激励自己和他人的深刻快乐。我立誓,要在早上将喜悦带给一个人,要在下午解除另外一个人的苦难。问你自己:‘今晨,我要将微笑带给谁?’这就是制造快乐的艺术。

23.爱,就是要学著保存所爱的人的自由、保持双方的个人特色,这是最基本的。这才是佛陀教导的爱。

24.《沙密地经》讲一个年轻比丘的故事。有一天大清早,沙密地跑到河边去洗澡。在他洗完澡等待身体干时,出现一名天女问他:‘比丘啊,你是如此的青春年少,为什么在黄金年华之际就出家呢?怎么不出去走走,享受一下青春呢?’沙密地回答:‘亲爱的天女啊,我很快乐的。我依著佛陀的教导修行,快乐地活在当下。追逐红尘中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不会带来永久快乐。我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正念,体验到了深刻的平和、自在和喜悦。’

25.冷漠和缺乏爱使我们受苦,但,执著使我们受的苦更多。

26.少了正念,执著铁定会变成憎恨。感情初绽时,我们以为,没有爱人的日子,是难以忍受的。然而,当执著变成为憎恨之后,与爱人共度的生命才是煎熬,分手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27.如果修行真快乐,依法修行,认知一切众生之间的互生互依本质,你将一天比一天自在,一天比一天安稳。渐渐地,你将进入佛陀所说的那个弥漫著爱的乐园。佛陀对爱所做的教诲,真挚完整。这种爱永远带领人至真正的快乐。

28.快乐不是单一个人的事,而是有互依互生的本质。如果你能使一个朋友微笑,他的微笑也将滋润你。你若找到了通往和平、喜悦和快乐的道路,你也是替大家找到了通往和平、喜悦和快乐的道路。

29.真爱他,就要为他活在当下。真爱中,没有所谓的面子。

30.正念修行便是爱的修行,理解的不足是所有心结的根本。

31.修行负责任的行为,以保持菩萨的美丽。

32.无怨一身轻。‘修行,是要去灌溉花朵,而不是去带来更多垃圾。这就像是种花,要是花长得不好,我们不会责备花或是跟花吵架,我们会责备自己没有好好照顾花朵。老伴,就是花。好好照顾,就会愈来愈美。’

33.在你的灵魂中,也有这么一个地方,你不允许任何人随便进去,只有你最爱、最信任的人才可以进去。

34.爱有两种。一是染污的爱,就是‘贪’。二是不染污的爱,就是‘信’。

35.由于助人而受亲爱,由于柔和而有魅力,由于温和而为人所偏爱,由于有一切德而受尊重。

36.爱,是深刻的、美丽的、完整的。在性关系中,尊重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性的交流应该像是仪式般,在正念下,与尊重、关怀、爱一起举行。如果你只是为欲望而行,那就不是爱。欲望,不是爱。爱,不只是负责,还有关怀的素质。

37.僧伽是愿意以理解和爱的精神,来爱你们、祝福你们的朋友。

38.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苦难与不平,需要我们付出善心的爱与温暖的手。

39.爱是一种关系,而爱如果没有他者来爱是不完全的。

40.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解 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41.布施爱心,把慈悲供养别人。

42.从情感中解脱出来是生活的大目标。

43.发心于人间和平与正觉世间的行动,承担有情众生与自然世间的宇宙责任。

44.我们所有的世界是在我们内心;世界是以心为主导,而心必须要适当的训练与净化。

爱的真谛

爱带给我们能力,使我们可以看到没有爱的人看不到的事。

1.校长要扮演释迦牟尼佛,老师要扮演菩萨,可以是智慧的文殊师利菩萨,可以是慈悲的观世音菩萨,关爱学生,学校就变成极乐世界。

2.德烈莎修女:‘不管如何我总是爱他们!’(就是意志力支持著德烈莎修女在印度这般苦难的地方坚持付出、奉献,散发爱的力量!)

3.修行的重点在此,要能包容别人的缺点,才能领导众生,了解自己的缺点,才是真正的修道。

4.我是万人之友,万人的伙伴,一切众生的同情者。我修慈心,常 以无伤害为乐之本。以慈心接待弱者、强者、一切众生。

5.慈悲的眼睛,看不到憎恨,连有过失的人都要怜悯。

6.什么是慈悲?就是只做善事。让自己做尽一切善事就是(自度);感召众生作尽一切善事就是(度人)。度:(佛教术语)渡也。生死譬海,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谓度。

7.实践对别人产生共鸣的温暖心情。

8.嗔恨之火燃烧著人类世界,唯有慈爱才能给予冷静和安抚;慈爱为第一善德。

9.慈悲是一种感受、一种力量,除了帮助别人外更能包容别人,不要看不起别人,所以不要轻率批评别人。

10.战胜了自我情感的人确实是慈祥可爱。他们对万事万物无贪无嗔,以平等之心对待一切,这就是我与众不同之处。

11.个人是关键!如果个人能变得善良和平,这马上就会带给他的家庭(团体、社区)一种正面的气氛。当父母是好心安详的人,一般而言,他们的小孩也会发展出那种态度和行为。

12.真正的慈悲是建立在认识到他人和你自己一样有快乐的权利,因此连你的敌人也是和你一样是个追求快乐的人,而且和你一样有权利快乐。在这个基础上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关怀的感觉就是我们所谓的‘慈悲’,它遍及每个人,不管那个人对你的态度是敌对的或是友善的。

13.为了修持慈悲心,一个人必须丢开自私的爱,这个世界太多的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们只爱个人的自我。

14.自杀可以杀身,而自私却会阻杀精神上的开展。

15.佛陀永远是转恶为善,转恨为爱;他是慈悲的完满化身

16.佛陀说:‘假使有人愚笨地对我作了错事,我将回答他以无限的爱,他愈做恶,我愈做善,我永远地放出净善的芳香。’这种慈悲是佛陀对一切众生的爱心。

17.物质的获得本身,不能带来永恒的快乐与和平。和平必须先奠基于人的内心,才能带给他人和平乃至扩大到世界。

18.没有爱,生命将无可能存在;没有爱,生命将会是痛苦,生命将会是一种惩罚。我们必须学会爱的技术。我们也需要互相支持,以建立一个有爱的家庭、单位、社区。世界是好是坏,全视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爱的方式。

19.非暴力的本质便是爱,是出于爱和无私的意愿。非暴力行动生于对苦难的觉醒并由爱孕育,是对抗逆境的最好方法。

20.爱与奉献的修行,是祈求净化心灵,团结意志,并激起他人的觉醒与慈悲。

21.以爱来奋斗,那就是我们对全体人类的真正贡献。

22.我们是为爱和宽恕而生而死,而不是为了更多的仇恨和毁灭。

23.爱,带给我们能力,使我们可以看到没有爱的人看不到的事。

24.言语中只有原谅,只有希望,只有喜悦。

25.真正的领袖,不只是需要长枪巨炮,还需要道德力量,基本的要件是心怀非暴力和慈悲的精神。

26.‘我爱我自己。我爱所有的众生。’我们谛观自己的受、想、行、识,不出几个礼拜,爱的渴望就会变成一股深厚的意愿。

27.怀著爱和信心,发出心灵最深的敬意。

28.爱,会渗入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我们的身心都变得和谐、快乐、轻松,能安全渡过一切伤害,了脱忿怒、烦恼、恐惧、焦躁。

29.让我们可以好好谛观真正的自己、耕耘对自己的爱、决定怎么对世界表达这份爱的最好办法。

30.人生最大的困扰是—是非。

31.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就不会爱别人。

值得自己爱的是怎样的一个自己!

32.一旦降服了内心,心灵中不再有嗔恨,就不会有外在的仇敌。

爱与智慧

没有恨、只有爱,没有冷漠、只有热情,社会才温馨。

1.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

2.‘有心就有福,有愿就有力。’有慈悲的心肠,就能获得福报;有慈悲的愿力,就会付出行动。

3.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的痛苦叫做悲。

4.慈悲在心,众生之福。

5.本食大师:‘须知救人誓愿,胜于百千堂塔邓立之功德。’‘伤在他的身,痛在我的心。’

6.最幸福的人生,就是能宽容与悲悯一切众生的人生。

7.能救人的人就叫作菩萨。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萨。

8.慈悲与愿力是理论,服务众生的工作是实质的表现。我们要把无形的慈悲化为有形、坚固、永远的工作。

9.普天三无-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

10.愿人心能净化,愿社会能祥和,愿天下能无灾。

证严法师

11.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12.有智慧的人,即是觉悟后的有情众生。

13.人生什么最有价值?就是爱。

14.把牺牲当作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有意义。

15.有力量去爱人或被爱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16.无染的爱:

要谈情,就必须谈长情-觉悟的情;

要说爱,就必须说大爱-解脱的爱。

17.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执著。

18.只有爱还不够,必须还要有个‘忍’。

19.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

宽恕别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荣誉。

20.能够宽恕别人将可以化解心中的痛苦;接受别人的宽恕更可 以反省自己的过错。

21.不要论断别人,就不被论断,

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

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

毅然伸出爱心的手拥抱仇敌。

爱自己·爱众生

有爱能包容,无爱枉一生;爱的世界里,宁静又祥和。

1.有钱的人把自己的房子装饰得漂亮;

有德的人把自己的身心修养得很好。

2.有信仰的人最富贵,具道德的人最安乐,

肯修行的人最安心,有智慧的人最可敬。

3.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就是控制心灵。

4.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制造者,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和执行者,同时也是自己行为的受难者。

5.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批评别人就是亏待自己。

6.有爱能包容,无爱枉一生;爱的世界里,宁静又祥和。

7.推销产品,要靠品质;推销自己,要靠品行。

8.微笑,能净化心灵,是世界共通的语言。

9.用财富装扮身躯,不如用道德美化心灵。

10.一个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去克服自己的缺点。

11.不发脾气,不生闷气,彼此客气,一团和气。

12.以微笑容忍为半径,画出一个真善美的圆满人生。

13.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结好缘。

14.每一食应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应恩纺绩之辛苦。

15.心中有爱,人间即是天堂。

16.以服饰装扮自己,莫忘以修养品德来净化心灵。

17.金钱不能代表人格,诚信才是。

18.生气-最受伤害的是自己。

19.宽恕别人,其实是释放自己。

20.自私和不耐烦是行事做人的致命伤。

21.懂得关怀别人,是成长的真正开始。

22.人之大智在于能洞悉本身之缺点。

23.最美好的人生是付出;最甜蜜的回忆是善行。

24.没有恨、只有爱,没有冷漠,只有热情,社会才温馨。

25.聪明人的嘴藏在心里,愚蠢人的心摆在嘴里。

26.多宽恕别人,慢慢的便会发现自己的优点。

27.接受忠告,实即增加一己之能力。

28.错误最多者,莫过于不承认错误的人。

29.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痛苦。所以净心慎行是修道的要点。

30.当你看不到别人的缺点时,你就能从别人的行为、语言、思想中得到无限的智慧。

31.勇于承担,是一份动人的力量。

32.忧思和沮丧是生命的杀手。

33.‘爱’必须伴随著永远的宽恕,而‘喜欢’常会为了自己的快乐而牺牲对方。两者大不相同。

34.要实现真正永久和平的世界,必得恢复‘人类本来互为一体’的自觉。

35.利己主义必将孤立于‘全体的生命’之外,不会有好结果;人不应自私。

36.心中常默念:‘你我是弟兄,应彼此相爱,放弃各自的利己主张吧!’

37.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

38.我们初起造成习惯,之后习惯造成我们。

39.心在名利船上的人,身体想不摇是不可能的。

40.凡夫认为只有圣人才值得他尊敬,圣人却把每人都当做圣人。

41.活著就是为了众生,不要想到自己。

42.有勇气自杀,为什么不拿自杀的勇气继续活下去。

43.生活中如果没有爱,就是生活在罪里。

44.以心住空性的超脱境界来行入世的悲济众生之事业。

45.最大危机,就是投机。

46.以道情法爱为念,体解生命的不死之道。

47.生命的属性就是‘觉’,心灵的工作便是‘爱’。

48.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49.充满柔软心与感恩心之人,必可成就佛道。

50.假若我的心可以慈爱、包容,假若我能使我的心无有嗔怒、怨恨,我在佛法的道上便已踏出了一大步。

51.‘爱自己的人就会谨言慎行的保护自己,并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深切反省自己。’‘自己才是最值得爱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被视为‘二足尊宗教’,‘人的宗教’的原因。

爱,带给我们能力

让我们彼此相爱,但莫使爱成为束缚。

1.利用困境,摧破自我爱惜;受苦、疾病等是净除恶业和障碍的扫帚。

2.所谓的‘我’,是应该永远要舍弃的对象;所谓的‘其他众生’-即使仅仅一个众生,是必须恒常爱惜的对象,把生命奉献甚至仅是一位众生,那才有生命的光明与快乐。

3.人的一生受两种力量所左右,那就是‘业力’与‘念力’。‘业力’是累积因果报应的来源,‘念力’却是由己身发心修持的转移力量,一念至诚也可转化业力的牵绊而超尘入道。

4.升华的感情就成为慈悲,慈悲是不要报偿的,不要报偿的感情就是智慧。

5.度苦、除苦,是著重在自我身心的改善与解放的。

6.致苦的原因,主要是源于我们内心上的错误(欲、见),是由于内心错误而引生行为的错误。

7.不要做思想的奴隶、不要做欲望的奴隶。

8.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因缘和合与消散的过程中流转。

9.最高的智慧,是要在因果现事的关系中,深入的去体验普遍而必然的最高真理。

10.世间上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无我的,一切事物离开了关系条件的存在别无他物。

11.人的基本使命,就是完成心灵的净化与进化。

12.无私的爱是最美的礼物。

13.不要把别人口里吐出来的垃圾装到自己的肚子里。

14.让我们彼此相爱,但莫使爱成为束缚。

15.美只是一层皮。

16.不杀生是尊重一切的生命。

17.心不安宁,任何堕落都是牢狱。

18.微笑的忠告,比严峻的斥责效果更好。

19.我们爱的人最有能力伤害我们。

20.积爱成福,积怨成祸。

21.‘自大’是心灵的毒药,‘平等’是心灵的乐声。

22.一颗空了的心,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而是空无罪恶且充满了智慧,充满了慈悲。

以爱来奋斗

以爱来奋斗,那就是我们对全体人类的真正贡献。

1.过著不贪婪的生活,让你的心充满仁慈,保持正念,专注一处,及内在平稳、集中。

2.贪爱友半和睡眠、松懈怠惰、轻易动怒,这是痛苦之源。

3.唯当你能做到你所教导别人的,那么你抑制了自己,你便能抑制他人。的确,抑制自己是艰难的。

4.你自己一定要监视自己,你自己一定要审察自己,守护自己,保持正念啊!行者,你将活在快乐中。

5.你应该发展对敌友一致的爱心,当爱心发展到完美时,你会证得正觉。

6.我对无脚的有爱心,我对有双脚的亦有爱心,对那些四只脚及多只脚的,我也有爱心。

7.经常快乐的是智者,他内心完全自由,不为感官之欲染污,他平静,并且不执著。

8.向菩萨学习,把丈夫(太太)、父母、子女每一个人都当成是观世音菩萨。

9.我向自己内心的心魔挑战,我已经战胜了,我的执著已完全舍离!

10.能战胜心魔,才是真正的圣人,而战胜敌军却只是凡人。

11.爱,如果能像清水一样清净、自在,普润一切众生,那该有多好。

12.在人间人人都想追求‘美’,但是‘美’不是刻意去装扮出来的,真正的‘美’要从我们的内心表达出来,而真正的‘朴素纯净’即可表达内心的美。要得到真正的‘美’必先要厘出清净、智慧的心,从内心‘真、善’发出的‘美’才是世间的‘真美’。无私的爱是最美的礼物。

13.当人与人发生感情时,必须也有心理准备,在别离时会付出的悲痛的代价。

14.许多心理压力是源自于我们拒绝面对现实,不愿接受生命的真实面。

15.我们出生来到世上,是要为人类的幸福与快乐而努力的。

16.要发挥强烈的人类爱,与众生界共苦,与所有生命界同悟。

17.唯有爱心才能对治嗔恚;唯有慧剑才能斩断无明。唯有慈爱才能克服仇恨。唯有教化的心灵才能拥有快乐、健康的举止、言语和想法。

18.修行的重心是观察动机、审视心灵。从心开始、从心出发、过心生活。

19.世界和平唯有靠人格的完成。以完成人格为目标的宗教则有佛教。而人格的完成则唯赖智慧、慈悲与勇气(菩提信愿)三者之调和方可达到。

20.唯有透过心灵和平的开发,方能达成我们个人及我们周遭世界的真正和平。

21.血迹不能以血洗净,怨恨不能以怨恨止息。唯有忘掉怨恨才能止息怨恨。

22.将觉醒放入心中,如果心是觉醒的话,它将安住于平静之中。

23.人生真正的快乐,始于爱惜其他众生。一旦你开 始为其他众生过活,在你把关心的对象从自己转换为其他众生的时候,内心顿时放下自我爱惜,便解脱自私心的束缚,内心便获得真正的解放、自由及满足和安宁。

爱而不依恋的人生

行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觉者的本性。也是真爱的表现。

1.唯有真爱,才有快乐。真爱有疗愈及转变周遭环境的力量,为生命带来深刻的意义。

2.佛陀尊重人们实践自己信仰的渴望。

如果你喜欢静坐,那你就修行静坐。

如果喜欢行禅,那你就修行行禅。

这是延续佛陀精神的方法。

如果你切断你的根,你会快乐不起来。

3.龙树菩萨说:

行慈无量,熄众生心中的愤怒。

行悲无量,熄众生心中一切忧郁和焦虑。

行喜无量,熄众生心中的悲伤和人无欢。

行舍无量,熄众生心中的仇恨,厌恶和执著。

4.有一次佛陀对他喜爱的侍者阿难尊者说:

将这四无量心教给年轻比丘,他们将会感到安全、坚强和喜悦,身心无苦恼。终其一生,有能力行纯净的比丘道。

5.佛陀说:‘行四无量心,又行七觉支、四圣谛及八正道者,可深得开悟。’

慈悲喜舍是觉者的本性。也是真爱的四层面,存在我们心中、每个人心中和每件事中。

6.真爱的第一点是慈,是给予喜悦快乐的意愿和能力。

要培养这能力,就要谛观和谛听,这样我们将知道如何才会使别人快乐。

7.没有理解,你的爱就不是真爱。

8.在我们心中,都有爱的种子。

我们可以培养这美妙的能量之源,孕育那不求回馈的无条件之爱。

当对某人有深刻的理解,即使那人曾伤害过我们,我们也会无法抗拒地要去爱他。

释迦牟尼佛授记,下一劫的佛是弥勒佛-爱之佛。

9.真爱的第二点是悲,也就是舒缓和转变苦难、减轻忧伤的意愿和能力。

10.一个悲心的言语、行动或念头,就可以减缓另一个人的苦难,带给他的喜悦。

11.佛陀有噱够的理解、冷静和力量,因此苦难击溃不了他。因为他知道怎样去对付苦难,怎样去转变苦难,所以他有办法对苦难微笑。

12.真爱的第三点是喜。真爱总是替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带来喜。

如果我们的爱无法替双方带来喜,就不是真爱。

13.真爱的第四点是舍,意即是平等心,不执著、不分别、平等心或放下。

14.喜的深层意义是充满平和与满足的喜悦。看到别人快乐时,我们会感到开心,但我们也会为自己的幸福而感到开心。

如果没有办法为自己而喜,我们又怎么替别人而喜呢?喜是为了每一个人。

15.如果你的爱有执著、分别、偏见或依恋,这就不是真爱。

16.想要理解和真正爱一个人,便要把自己放到他的立场,与他成为一体。

做到这样,就不会有‘我’或‘他’。

17.少了舍,你的爱可能变成霸占。夏日清风清爽宜人,但若想把微风关到锡罐中,自我独享,微风便会逝去。

我们的所爱也是如此,像云朵,像微风,像花儿,若囚禁于锡罐,唯死而已。

真爱容许你保留你的自由,也让你所爱的人保有他的自由。这,就是舍。

18.要让慈确实是真慈,必须要有悲、喜、舍。

要让悲确实是真悲,必须有慈、喜、舍。

真喜必须要含有慈、悲、舍。

而真舍也要有慈、悲、喜才行。

这是四无量心的互生性。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