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静虑
什么是禅?禅是静虑,静心思虑的意思。弃恶、功能丛林、思惟修,在中国佛教史上被称为对“禅那”意义的旧译,思惟修是从原因的角度而释禅的意义,功德丛林原因和结果两个角度解释禅的意义,功是功夫,是指原因,德是积功所成之德,是讲的结果。后来的新译则称为静虑。在玄奘翻译的《大般若经》中,六度中谈到的禅定,就译为静虑。不空翻译的《仁王经》,四禅则被译为四静虑。其他一些译经也是如此,比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若欲止息时,无过修静虑。若于一念中,不勤修静虑,如人遭贼劫,身命难保全。”这也是谈到了禅修的重要性。息灭烦恼的最好的方法,是修静虑,如果不修,则不能保全自己的身体、性命。
静虑就是有静有虑,亦静亦虑,静而思虑,静中思虑。静是内心寂静,虑是周密思虑,在自心寂静境界下的周密思虑,就是静虑。心中的寂静,能够断除烦恼之结(断结),虑是指正确的观照或思考(正观)。在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之中,欲界所修的等持,一般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定,但有虑而无静,也就是说,虽然能够产生正观,但是不能断结,烦恼难以去除。无色界所修的四无色定,有静而无虑,虽然能够达到寂静之境,去除烦恼,但不能正观。所以,只有色界的禅,才有静虑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