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关于念佛与往生的问答》
1.淫欲不断,可否带业往生?
答:往生净土是佛的愿力,淫欲不断往生西方叫带业往生,而最主要是你对阿弥陀佛要充满信心。不过广钦老和尚说过:「对这个娑婆世界有一根草执着,也不能往生西方去。」所以要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对极乐世界才会真正的生起信愿。
2.一贯道的道亲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答:当然可以,问题是有没有意愿,他有相信阿弥陀佛、有发愿要去吗?他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重点是有的道亲,因为看了《六祖坛经》,他就开始说:「那个西方极乐世界比较低,我们这个比较高。」有这种分别、傲慢心的时候,他就去不了了。六祖慧能大师说《坛经》,并不是要批判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坛经》是一本禅经,它讲的是心法,心法哪有什么东西方呢?所谓十万八千里,讲的是我们要修十善业、要去除八不正道,你就到西方了,这是从真理的角度讲的。但实际上,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存在,但是《坛经》是讲空性的,它不讲有没有这个事情存在,所以不能拿《坛经》来批判西方极乐世界。任何人要去极乐世界都可以,只要他有意愿,对阿弥陀佛有信心,有真的在念佛。
3.弟子一边听师父说法,一边手拿佛珠念佛,这样一心二用是不是不如法?
答:要听经就专心一点,边听边念佛不容易,有时候还会吵到隔壁,所以建议要念佛就专心念佛,要听课就专心听课,这样比较好。当然念也有功德,我们也是随喜赞叹,因为有的人有这个习惯。
4.弟子念佛有观阿弥陀佛的三十二相,若起法执和我执,这样是否行邪道?如何做到净念相续呢?
答:这些都是我们常会遇到、想到的问题,《金刚经》里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有两种解释:一、从空性的角度来解释,你如果还是住在音声、住在色上,你就没有了达这个音声和色的本质,所以见不到佛;二、从凡夫的角度解释,一个人虽然见到佛的相,听到佛的声音,但这个人依然处在邪道当中,他自己还在造作恶业,不能依佛的音声依教奉行,不能看到佛的相好起羡慕心,因为佛的相好是持戒、修福而来的,所以如果这个人虽见佛、虽闻佛声,但他还在邪道当中,等于没有看到佛一样。这两种解释你都明白了,下一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所以见到佛的三十二种相好,起法执和我执这是好的,因为诸佛菩萨万德庄严的像,你能够执着想要学习,表示你有善根。至于怎样做到净念相继,你要做功夫上的训练,就是前一念善,你能把这个善保持下来。所以念阿弥陀佛需要念念不断,有念头打叉了不要紧,只要时时记得把它拉回来,功夫渐深,就能够做到净念相继。
5.和同修受菩萨戒好几年了,有自然的夫妻生活可以吗?在家如何修到一心不乱必生净土?
答:夫妻一起受菩萨戒,互相约定小孩生完了,不要再有男女的淫欲关系,这当然可以;但是如果是正当的男女淫欲行为,也没关系。怎样修到一心不乱必生净土?首先要练习常常念佛、静坐,不被种种的境界所影响,能够帮助一心不乱。至于如何必生净土呢?只要有信心、有发愿、有在念佛,就必定能生净土。
6.要如何确定,是阿弥陀佛来接我们到极乐世界?
答:佛教讲信心,这个信心就像你拿着风筝,那风筝飘在半空中,好远啊!但是你手上握着那条线好实在。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在什么时候呢?就是在我们临命终前,你有保持正念念阿弥陀佛,一定会亲眼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所以现在呢?我们只要有信心、有发愿、有念佛,将来必定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7.吃长素的佛弟子,参加宴会时,见人吃大鱼大虾,可以念阿弥陀佛吗?
答:首先我们随喜你吃长素,这时念佛当然可以,而且你去烧荤菜的店,还可以帮那些活鱼、活虾受三皈依,对已经死掉的可以念佛号、念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方便的话可以出声,也可以默念。
答:受过戒不可以故意破戒,不过还是有功德。助念就算没有吃素食,要去助念之前刷牙漱口,念个净口业真言、或是念佛号都可以。当然有持戒、吃素食,这样助念功德更大。
9.我平常以念阿弥陀佛为主,观想心中有一尊阿弥陀佛。请问我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会不会来接我?
答:你这样一讲就不会了,怀疑了嘛!阿弥陀佛百分之一百会来接你。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他就在你头顶,只是你现在不需要看到他,等你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会加持让你看到他;所以念阿弥陀佛佛在面前,不是临命终时,而是现在我们在念佛,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头顶。佛来接迎我们,跟我们有没有修行没关系,跟我们的信心、发愿有关系。那跟我们念不念佛是否有很多大关系呢?我想每个人都有念了,一念乃至十念都没问题,重点是有信心、有发愿,佛一定来接迎。
10.请解释「四生登于宝地,三有托化莲池,河沙饿鬼证三贤,万类有情登十地」?
答:「四生登于宝地」,佛经说这个世间的众生,从出生的形态来说,可以分为胎、卵、湿、化四类。所以祈愿所有胎卵湿化四种众生,都能够往生到三宝的地方,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三有托化莲池」,什么叫「三有」呢?三有,又称为三界;有,是指生存、存在的意思,三有包括:(一)欲有,欲界的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各个随其业因而受果报,称为欲有、欲界。(二)色有,色界四禅天,虽然没有欲界粗染的身体,但有清净的色身,称为色有、色界。(三)无色有,无色界四空天,虽然没有物质的障碍,也同样随他们所作的因受果报,称为无色有、无色界。佛经称这些世间六道轮回的众生,也叫做三有四生;所以这一偈,是祈愿这些三有六道轮回的众生,都能够托胎化生于极乐世界的莲池中。不但如此,「河沙饿鬼证三贤」,也希望恒河沙的一切饿鬼道众生,今天蒙山法会来听闻佛法,都能够发菩提心证入三贤位。三贤是指证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也就是开始发菩提心的菩萨;或是解脱道、缘觉、菩萨道也可以称为三贤。「万类有情登十地」,万类有情,就是希望万类的一切有情众生,都登于十地菩萨,十地菩萨就是像地藏王菩萨一样,都成佛了。这个意思是说:希望一切轮回众生,都能够发菩提心,不堕三恶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圣者、成佛的意思。
答: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五逆十恶罪,按照经典的说法,如果有大善根,能够遇到善知识,本身相信有极乐世界,对自己所造的五逆十恶罪,生起大忏悔心,对极乐世界有绝对的信愿,因缘具足了可以往生。但是要注意,经典是告诉我们五逆十恶,因缘成熟了可以往生,如果他有毁谤正法那没有办法,因为念佛法门是正法的范围,跟正法的体系是一样的。所以毁谤正法是自找麻烦的,我们接触三宝,接触佛的八万四千法门,都要普遍的广大的尊重。
12.十年前就皈依、念佛,但是到现在还是不能够将心定下来,每次念经的中途都会想到其它的,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这种情形大部份的人都会有,出家人也会。像我在这边演讲,旁边有人在讲话我也会分心,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是证悟的人,很容易被境界影响,但是要记得拉回来,每次被影响了记得拉回来,经常练习,练习久了,就像打高尔夫球一样,越打越熟。同样的,一杯水你把它放着,让它静下来,你会看到里面有些渣渣。当你的心真的慢慢静下来,很多妄念也会浮出来,为了对治这个妄念,你会专心念佛,所以真正的修行一定要有对治,有烦恼、有杂念你才会认真念佛。所以烦恼杂念是让你专心的助缘,然后一次一次的,哪一天真的念到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了。不过在末法要达到这个阶段并不容易,所以要天天不断的努力,阿弥陀佛!
13.念佛念出声或默念,或者是观想,是不是都同样有利益,念多念少有差别吗?
答:念佛念出声的方式,除了自己专心,还能够让旁边的鬼道众生听到,所以念出声的佛号功德更大。默念对自己的利益,能够专心又有佛力的加持。观想虽然没有念出声,但是观想到佛像现前,能够灭无量业障、开智慧。所以三种都应该学习,先观想佛在面前,观想以后慢慢念出声,念出声除了自己得到利益,听闻的众生也得到利益,念到嘴酸就改默念,默念的时候还能够修禅定,这三种方法,可以按照自己修行的状况随时调整。
14.在家念佛、持咒,回向的力量,是不是无法分配给法界众生?
答:有一种说法,说我们在家回向给法界众生力量不够,这是错误的。回向绝对是平等的,自己在家念佛、持咒,回向给法界众生,法界众生同样得到这份利益,如果我们台湾两千四百万人,今天都守八关斋戒、念佛,台湾整个就改变了,因为大家的心念转善,加上佛菩萨的加持,这个共业就改变了。所以如何引导更多人念佛?每一次念完都要回向,回向给众生得到利益,自己也能够增长菩提心。
15.如何让别人相信有极乐世界的存在呢?
答:所有的佛经要讲之前,都有请法的对象,佛陀才说那一部经典;只有极乐世界念佛法门,无问自说,这是释迦牟尼佛悲愍我们特别说的。所以要相信有极乐世界存在的人,本身必须要有大善根才行。《佛说大阿弥陀经》说:过去世自在王如来教化世间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听佛说法欢喜开悟,便舍弃王位出家,名字叫法藏比丘,他的智慧勇猛无人能及。出家以后去见世自在王佛说:世尊呀!我发无上菩提心,愿我成佛的时候,在十方无数佛国中,我的智慧最为勇猛,头顶光明照耀十方,佛土七宝具足,十方世界都知道我的名号,所有的人民、动物来生我国,都是菩萨、声闻,数量要多到不可算计。我这样的愿力能够成就吗?世自在王佛知道法藏比丘有这样的愿望,就选择了二千一百万个佛国,这些国土的好坏、粗细,都让他看的一清二楚。法藏比丘采取这些佛土的优点,作为自己将来佛国的蓝图,发四十八愿,安住在真实智慧,勇猛精进,修习无量功德来庄严他的国土。这样积功累德,经过无量无数亿劫的时间,功德圆满,才得以成就愿力而成佛。念阿弥陀佛的佛号能得到加持,只谈理论是不够的,要真心实际的念佛,才会感受到佛的力量。释迦牟尼佛慈悲,希望我们都往生极乐世界,修行不会退堕,不用再受生死轮回;在《大宝积经》中记载,连佛的爸爸净饭王与七万个释迦族,都往生安乐国,你想想佛会骗我们吗?我讲个念佛的经验给大家听,我二哥的丈人往生我去送葬,火化以后骨头要拿回家乡,一个儿子开车,一个儿子抱骨灰,只有我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结果开车的人不念,抱骨灰的人在打瞌睡,我想说到底是谁的爸爸呀?念到后来我也不念,一停下来的时候,我发觉我的耳根怎么有千万的佛声?而且那个声音比音响还好听,从那一次以后我才觉悟,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在念,我一个人在念十方众生皆在念,你不念他们就不念。这不是我一个人,所以我就老实念。像我以前不喜欢念大悲咒,大悲咒是什么意义我不知道,这样念有用吗?但是有一次去看病人,那病人脸色发白,我不知道要跟他讲什么?就跟他开示四圣谛、四念处。后来他竟然说:「师父!你会不会念大悲咒?」我说:「不太熟。」他说:「没关系,这里有一张。」我就拿起来念大悲咒,念好以后,他说:「师父!你帮我抹在嘴唇上。」我说:「你都会了就好,还叫我用?」他说:「你不一样,你僧宝!」就帮他抹大悲咒水在嘴唇。过几天他儿子跟我说:「我爸爸会吃东西了,大悲咒不可思议!」每个人的因缘不同,有些人有障碍又慧根不够,听到阿弥陀佛就讨厌;有些人念观世音菩萨很感应,为什么呢?因为你过去世有种过善根。
16.弟子发愿今生投身在地藏菩萨的身边,终生持《地藏经》跟《阿弥陀经》,请问临终时是佛号助念还是念地藏菩萨?
答:有愿必成,但是就怕一个问题,你喜欢念地藏王菩萨、喜欢念《阿弥陀经》,但是千万不要排斥别人的法门,记住这一点,舍法者不如愿,我念地藏菩萨就好了不要持咒,我念佛就好了不要施食,完蛋了你就去不了了,要记住这一点。如果没有这个问题,你愿意跟地藏王菩萨在一起,你愿意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保证没问题,只是品位高低不同而已。有信有愿必得成就,但是对一切法我们要尊敬,小乘法、大乘法、密乘法,不一样的法门我们都随喜,将来成佛了、有成就了,要来度对方再度他,现在不要批判别人,因为我不是他,他不是我,我不了解他,就随喜别人的修行。为什么我要特别讲呢?因为有许多念佛很认真的人,会排斥别人,说念佛才对其他通通不对。这样反而他要到边地,到不了极乐世界,这一点要了解。所以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保证没问题,有些人在现生,在打坐、作梦的时候,就看到地藏菩萨了。
17.因为工作关系,认识很多耳聋的人,想教他们信佛、念佛,不知道要从何开始做起,因为他们听不见,听不见是不是与佛无缘?
答:不一定,有一位莲忏法师,他帮助很多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不会说话的人在修行。念佛是用心念,不是透过嘴巴,所以这些听不见的人,能够用手摸,了解念佛的好处,了解以后,用心念去念;或是用手摸阿弥陀佛,这也是在念佛。最主要是要让他了解,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所代表的意思,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代表的意思,尽量帮助他。
18.要买往生被跟往生衣,是不是在闰月买比较好?
答:学佛不看时间、不看风水,只要心念正确就可以。不过说到往生被,现在助念都带往生被去给对方盖,最近很多居士跟我说,我们来印往生被,印庄严一点,透过大家念佛作加持,助念时带去跟对方结善缘。结果这件往生被现在都做什么呢?都在包骨灰。你如果带往生被去,装骨灰的人就拿往生被包骨灰,变成一种习惯;其实可以把往生被折叠好,放在骨灰上面,再把骨灰坛的瓮盖盖好,不过如果已经包好放好的也没关系。
19.往生者临终前一晚上,身体发出一阵特别的香味,头七深夜,房间有一道很强烈的光线,让我眼睛睁不开,当打开眼睛时,我没有看到任何东西,但有一阵香味,请问这种现象对往生者是好是坏?
答:肯定是好的,这是瑞相,能否达到究竟解脱呢?他生前如果是佛教徒,愿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且做了相应的念佛修行,那可以说是往生的瑞相。如果他没有很强烈的往生意愿,你也没有帮他做超度往生西方的法事,他一生做人非常的好,也相信三宝、受持五戒,对极乐世界不是很信受,做了很多的功德,这个时候往往会生天,所以这种现象,至少是生天的瑞相。
20.往生后是否一定要依照佛教仪式念经、助念,才能达到净土?那对其他宗教仪式不是不公平吗?
答:这个不是我们对它不公平,这是佛教徒修行所努力要达到的,其它宗教根本不相信有净土,平时也没有真实的念佛修行,所以对其他宗教不公平这件事并不存在,这个没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其它宗教有修善,世间很多人也非常的善良,但是他不知道人生的目标,所以我们要把佛法的利益推广出去,让大家都知道。就是因为大家都很善良,而且每一个众生,都曾经是我们过去的父母,所以大乘佛教,甚至把自己用功的时间放弃掉来帮助大家;甚至本来身体很健康,后来忙到身体都弄垮掉,只为了帮助大家,为了帮助这些善良的人,能够认识佛教。
21.已经往生多年的亡者,为他读经有没有功德?
答:一定有,往生的人我们帮他诵经回向,但是回向的方式不是回向给某人,而是先回向法界众生离苦得乐,然后再回向给他,这样比较好一点,以他的因缘我来诵这个经,回向给法界众生,这样他的功德更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