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回向”究竟有何意义?


回是回转,向是向着一个目标,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有修学的功德不要为自己,如果说为自己求福报、求长寿也能得到,那个利益太小了。佛教给我们,你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菩提”,回向菩提就是我们常讲的,提升自己的灵性,不求人天福报,提升自己灵性。“回向实际”,实际是法性,我所修的一切,我只有一个目标,明心见性,这就对了。第三个是“回向一切众生”,众生很苦,我要有福报,应当与众生共享。这个回向不是口头的,我们今天回向全是口头的,所以回向的功德利益太小了,太微弱了。应该怎么回向?我有财富,我的财富拿出来跟这些贫穷的人分享,这真回向。我有能力,我的能力确实每天为一切众生服务。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演的,开悟之后四十九年为一切众生,他的工作是教学,像中国孔子一样有教无类。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只要你肯学,你见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都会很恳切的教导你,这是回向,回向众生!真正为众生服务,没有自己,他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我们今天的回向是有口无心,所谓口惠而实不至,事实上我们没有去做,所以学佛的人真正认真去做。今天世界上人这么苦,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来的,怎么救他?救他里头最重要的方法是帮助他觉悟。怎么帮助他觉悟?先要自己觉悟,我自己都没有觉悟,我怎么能帮人觉悟?然后你才晓得,原来自行即是化他,才是真的回向。我自己修行成功了,是大家的好样子,好榜样,他看到我的成就他会向我学习。我自己没有成就,我讲得再好,人家打问号不相信,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我们遇到不少所谓是专家学者,有人提问,我在国际和平会议里面,确实有讲到学佛、佛学,学儒、儒学,学道、道学,我是这样讲过。有人来问什么叫学儒?什么叫儒学?简单的说,《论语》上头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叫学儒。学儒是真干!把你所学的在日常生活当中都做到了,那个习就是做到,你才会真正快乐。我们讲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真正得到最高的享受,那是学佛,没有得到是佛学。儒也不例外,你是个儒家的大德,儒学的泰斗,著作等身,是大学的教授,你的家不和,你跟你太太搞离婚,儿子不听话,这跟儒里面所讲的差距就很大。你的家没齐,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家没齐,家为什么没齐?肯定你身没有修,你没有做修身的工夫。身为什么没有修?你心不正。心为什么不正?你意不诚。意为什么不诚?你没有看破。为什么没有看破?你没有放下

格物是放下,致知是看破,物是什么?物是欲望。你有很多的欲望,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这些物欲,格是什么?格是格除;换句话说,你要把这些欲望放下,放下你智慧就开了,放不下没有智慧。智慧开了你才诚意,有诚意你才正心,有正心你身修了、你家齐了,那叫学儒。这些东西你会讲,会念、会讲,你没有做到,所以你是搞儒学,你不是学儒,这问题讲得很清楚了。学佛也是如此,佛经会讲,讲得头头是道,做到没有?没做到。十善业道做不到,净业三福没做到,净业三福头一个“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没做到。这四句话里头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你看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弟子规就是孝亲尊师;弟子规没有做到,你不孝父母,你不敬老师。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那是业因果报,你不懂;佛家是十善业。所以,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是儒释道的三个根,这个统统能做到你有根,你有圣贤的根,你有生天的根,你有学佛的根。学儒、学佛、学道你都有根,哪里会不成就!你当然成就;你这三个根都没有,不可能成就,这个不能不懂。所以回向要做到,不是天天念回向文,没用,要真正做到。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金刚经》被公认为是佛教的根本大法,其中所讲的道理深奥广博,直指人心,只当下一刻便能化解人心中的无数烦恼。若是能够把《金刚经》中所讲的道理落实在生活之中(一切佛..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把眼睛收起来!眼睛像老鼠一样骨碌骨碌转地,只管跑到外面去玩好好的禅堂不好好坐香,一天到晚这么散乱,这么散乱怎么能用得上功呢?也不晓得参话头,就是你读书也没有办法..

药师佛解冤结咒解结解结解冤结,解了多生冤和业,洗心涤虑发虔诚,今对佛前求解结。药师佛,药师佛,消灾延寿药师佛,随心满愿药师佛。摩诃般若波罗蜜。注:这个咒语就这八..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问:法师您好,我是被家人拖到群里来学《文钞》的。我知道念佛要有出离之心,可是我的确生不起真实的出离之心,对于轮回和因果的道理也生不起兴趣。我是不是要等待因缘到了..

关于常识

常识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常识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常识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常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