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观音菩萨灵验,一定要这样做!


来到普陀道场呢,都是来冲着观音菩萨。那我们在庙里边见到最多的提示牌呢,就是“有求必应,心诚则灵”。

可是这个灵呢,到底是怎么灵的?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觉得灵,有时候呢又以为不灵。这就要讲到观音菩萨的感应的这种法门了。

千百年来呢,观音菩萨示现在咱们东土,你看我们现在看这个敦煌的壁画呀,或者说再早一点的造型,观音菩萨还是男子相,甚至有胡须。

经典里面讲说:“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度众生住此山。”那么,后来到了中国以后呢,他示现的以女性居多。也就是说他的这种慈悲情怀呀,跟女众这个母爱呢,依照我们人的分别心中,是同步的一种包容和爱护。

所以为什么观音菩萨灵呢,他的前提是要我们的心去感,去感应这个。感应的情况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我们,比如说,自己发了这个善心,发了这个心诚的愿,那么观音菩萨来满你的愿,说明跟观音菩萨有这个因缘

最后这个事情也成了,不可思议的这个在你心里的这种这种默契出现了,那我们就以为说观音菩萨很灵。这种属于什么呢?叫做“显感显应”。也就是说,你是明明白白地去求观音菩萨,他是明明白白地现给你看。

可是还有一种是什么呢?叫做“显感冥应”。就是说,你自己去求了,有这个诚心,可是呢观音菩萨他给你示现,无形中化掉你的灾殃病痛,你不知道。他已经给你暗地里巧做安排,让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可是我们在这个明显的感应中呢,没有一个见闻,这一类的呢,往往会误以为不灵了。

当然还有一些属于“冥感显应”。这一类呢大概就是过去世呢,你曾经做过很大的功德或者善事。那么这一生呢,你莫名其妙地,虽然没有特别地去祈请观音菩萨,但是有这个灾殃或者说劫难过来的时候呢,由于你过去修的善法功德,在这种情况下观音菩萨,就用这个因果的法则,替你把它挡掉了,但是我们是毫不知情的。只是现前的作用说,诶,怎么会这么幸运?

像古代不是有一个故事嘛,一个人他非常的虔诚,观音菩萨是他心目中的最根本的一个本尊,善者。那么他一直常恭敬,常供养观音菩萨。但是呢,在有一次,他这个莫名其妙地就得到一个提示,说这个“逢桥莫停舟”。就是路过,古代呀这个水路运输很发达,但是它这个河上呢会有桥。那么路过这个桥的时候呢,刚好下雨了,下雨了的时候呢,别人都在这个桥下面避雨,因为在船上嘛。他突然想起,做梦梦见这个观音菩萨的提示,说“逢桥莫停舟”。诶,他就跟这个摇船的人说呢,不能在这儿停,不管下多大雨,赶紧这个再往前走。果不其然,刚刚这个船走过去,这个桥呢就被雨给冲塌了,无形中他就免了一难。这就属于什么呢?叫做“冥感显应”。

所以观世音菩萨,我们在称念的时候呢,叫做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还有一个词叫“广大灵感”。也就是他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的心,能跟善法相应,就是多做善事。只要我们的心呢,能跟虔诚恭敬相应,就是最为清净的状态。那么去感应观音菩萨的这个不可思议的救苦救难,他是无处不在的,他是遍知的。

所以我们长久地用这个发心,去跟观音菩萨去感应的话,那么久久而言,我们自己呢,也慢慢就具足了观音菩萨的这种灵感的功德。这就是在咱们中国东土,为什么叫“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因为他的因缘,与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呢极其的深厚。大家要相信这一点。冲着这一点呢,依然来到普陀名山,来顶礼膜拜观世音菩萨。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关于学佛释疑

学佛释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学佛释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学佛释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学佛释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