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万行具体指什么?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

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到达彼岸。学佛的人,由生死轮回的此岸,渡过烦恼中流,到达涅槃寂静的彼岸。在这里,六波罗蜜就是舟筏,可渡菩萨行者到达彼岸。六波罗蜜的内容如下:

檀波罗蜜布施可度悭贪

尸罗波罗蜜持戒可度毁犯

提羼波罗蜜忍辱可度瞋恨

毘梨耶波罗蜜精进可度懈怠

禅那波罗蜜禅那可度散乱

般若波罗蜜智慧可度愚痴

六波罗蜜的内容再详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舍,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之分。以己资财随方施与的, 叫财施;以佛法化导众生,使其因而得度者,曰法施;求护众生苦难,予以精神 慰藉,使其远离恐怖者,叫做无畏施。

二、持戒度:持戒梵语尸罗,有止恶修善的意义。但行大乘菩萨道,不仅是消极的 止恶,更应积极地为善,以净化身、口、意诸业,因持戒而真如佛性逐渐显露, 而不为妄想执著所缠缚。

持戒有在家与出家之分,在家学佛者持五戒,出家沙弥持十戒,比丘持二百五十 戒,比丘尼持三百四十八戒。以其身份不同,所持戒相亦异。唯有行菩萨道者 持十重四十八轻戒,不分出家在家。

三、忍辱度:忍辱所以度瞋恨,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之境。凡情最难忍受的, 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其他诸境亦较易忍受。

忍辱,不但是忍别人所给予的辱,同时要忍自己所处的境。要於穷困病苦的逆 境中,忍令颓丧鄙卑之念不生;要於富贵得意之顺境中,忍令骄矜沉迷之念不生 ;於不顺不逆、万法生灭之常境中,忍令迁随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侮辱戕害顺逆诸境,且要忍生理上饥渴寒热创痛诸境,忍 辱是与内心的烦恼贼作战,烦恼时时在我人心头伺机蠢动,我人若一念不忍,烦 恼即在我人心头占据一方位置了。

四、精进度:精进所以度懈怠。纯一无杂曰精,鼓勇直前曰进。精进者,即未生之 善念令速生,已生之善念令增长;未生之恶念令不生,已生之恶念令速断。修菩 萨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当以纯一直进之心,断妄念、去执著,以求明心见性 , 自度度人,无有退堕。

五、禅定度:禅定梵语禅那,义为静虑,在於度散乱,略言之,是在於依心摄境,使 心力集中,而后产生智慧的一种定力。修禅定,须自守护我人之六根上下功夫, 儒家有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之语。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痴,是由禅定所证得的,即所谓:“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但这种智慧,并不是世人博学多闻的有漏智,而是圆融无碍的正智。

修六度,必须相资相行,不可缺一。因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双修,而不持戒,便碍於积习;三学俱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摄化众生;布施而不修三学,祗种下人天福报;持戒而不忍辱,难调瞋恚之心;有精进而无诸度,则徒劳无功;有诸度而无精进,则始勤终懈。所以要六度兼修,才能圆满大乘菩萨的二利之行,也就是万行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说老实话,修净土的人多,会念这句佛号的人不多,为什么?他没有把他的妄想分别执着念掉,他没有把他自私自利念掉,他没有把名闻利养念掉,他没有把贪瞋痴慢念掉,就不会念..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认为:人死后必然会先受审判。例如:民间的道教,相信人死后要受十殿阎罗的审判;天主教和基督教也说人死后,万民匍匐在上帝座前,像一群羊般静候上帝的审..

佛法无比,妙不可言!你想发财、你想升官、你想长寿,能不能做到?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谁给你的?自己,不是佛菩萨。佛菩萨把佛法教给你,你自己依这个方法去做,就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十方诸佛太多太多了,你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专念阿弥陀佛,不念别的佛?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照《弥陀经》上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四次劝导我们念阿弥陀..

妙法莲华经简介《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梵语:SaddharmaPu??arīkaSūtra),後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於《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

问:师父,初学佛的人,怎么去面对顺境和逆境呢?慧广法师:不管你是初学佛法还是资深修行人,顺境和逆境,这些显现都是自然的,其实没有什么,若是你自己不去执着,能够放..

关于常识

常识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常识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常识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常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