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戒律


一、住持佛法,律为共学

佛法大要为戒定慧三学,对应的是经律论三藏,三藏所诠释的是三学。

古时称三藏法师,即是通经、通律、通论者之尊称,或称经师、论师、律师。通经亦通律论,通律迹通经论,通论亦通经律。

无论大小乘学人,经师论师的比丘身份皆依戒律来完成的。

僧俗根本区别何在?除了形象衣着不同外,其根本在于所受戒法的差别。七众之分除了报体不一,就是受戒不同。在家二众有三皈、五戒、八戒、菩萨戒;出家五众有十戒、式叉尼戒、具足戒的区分。

“以戒为师”是僧俗二众共同遵守的职责。三乘亦以戒为基,戒亦不能离各宗派的行法而独立。宗师祖师在弘扬各自宗派学说,并非弃戒不学。至于后来门人除了遵仪受戒取得资格外,学戒、持戒视为学戒者的事了。

佛法的道次第是依戒生定,因定发慧,由智慧而得解脱,此是不变的真理。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

涅槃经》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

佛遗教经》云:“若无净戒,诸善功不得生。”

《善见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

《四分律》中:“如过去诸佛,及以未来者,现在诸世尊,皆共尊敬戒。”

虽说众生本具天然性德智慧,无形无相,无须立制,但凡夫众生三业不净,如何见其本性呢?所以要从规范三业行为开始。众生生活在有相的世界里,故不可执理废事,或执事废理的偏见。

再说佛教的延续,僧团的庄严,离不开戒律弘扬与行持。

二、戒律产生背景和意义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从声闻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众要确保人生不失,故应守持五戒、八戒及十善法等。出家众,除住持佛法外,主要在寻求解脱道。戒为别解脱、保解脱。戒法的制定是因为佛子们在修道上出了障碍,如违犯四根本,以及与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僧人造房伐树,入市乞食,与人做媒,进入军阵……

在生活上造成讥嫌的,如乞食非仪,乞食非法,乞药过限,房舍制造违规,僧团中发生了一些矛盾,如住房、卧具收摄……还有与尼来往和居士来往的一些要求与规定。

总之,制定这些条例,是因为有碍僧团的生存、发展、清白的原故。诸如接受供养的限制,衣、钵、钱、物的处置,日用器皿的要求。当时社会对僧人的要求,如坏生种、掘地、种植、担物。

制戒无非令世人生信,僧团安道,正法久住,故制戒有十功:摄取于僧,令僧欢喜,令僧安住,未信者信,已信增长,难调者调,惭愧者安,断现在漏,断未来漏,正法久住。

戒律是佛教神圣的基石,是解脱生死的保障,是僧团发展的根本。戒律使佛教共同体形象得以确立,否则将降低佛教的神圣性。因为佛弟子身份是依戒完成,持守过程出现了问题,以律忏悔恢复清净。三宝物专用制度,财物(常住)共有制度,利养平等的六和制度,修学的师资相摄制度,羯磨法的民主制度,安居策修,自恣检行,半月布萨的反观觉察,无不是戒律产生的实际意义。

三、戒律与国情

菩萨戒总括为摄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称菩萨学处。菩萨戒经有多种译本,但总为顿立。大乘戒则以精神主义,以利益众生为本位。小乘戒重视戒相,带有形式主义。若缺乏般若空性等教理的指导,那么学戒、持戒容易走向教条主义,与人格格不入的偏激思想,有种戒法至上的保守倾向,偏重戒学而轻慧学的缺失。

中国佛教历来以大乘思想而著称,讲心戒,谈的是大乘心地终极真实境界,讲圆顿法门。从南宋以后戒律缺于弘扬,以清规渐渐代替了戒律。

丛林以领袖式的权威地位为管理模式。“法制”管理走向“人制”的色彩。

其实小乘戒确实维护着僧团秩序,保障僧团的清净和合。随着时间,地域不同,更突显“随方毗尼”的精神。

佛教是在印度创立。僧人生活在印度的社会环境中,僧团由小到大,上至国王,下至百姓对僧人的接纳与要求。佛陀在这样的环境中而制定戒律,社会完全接受僧人的乞食,不执钱宝,不耕作,不伤草木土地等。

后来佛法流传不同的国土,又如何去适应呢?国土差异,文化民俗不同,制度不同,根性差别。佛法要在一个国土中生存,自然要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的。《五分律》的“随方毗尼”,《四分律》的“不违国制”,也能不相违背了。

再者,戒律的羯磨法是共民主制,知事人亦由羯磨法产生。而中国是个特权国制,如历代帝王,乃至家庭以及寺院管理,都是专权制,上级虽听下级的意见,下级向上级报告,决断依然是在上级。如古代有先斩后奏,但一定要奏。

律制是比较刻板的,开、遮、持、犯也在特定范围。若犯缘具足不可言不犯,犯缘不具不可定其犯罪。可是中国文化是比较迂回的阴阳思想,“是”与“不是”,“好”与“不好”有时不确定。有的条例是定死的,但又有变通的规则,常常是“不得不”,“不了了”。

儒家的伦常,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有一定遵循的规则。如臣民不能反逆其皇位,可历史上总是有篡位的皇帝。既已改朝换代,臣民不得不喊“万岁”。

律制的受戒,必须具足多缘,否则判为不得戒,乃至持犯皆是法定的。对于一个接受过性空圆顿教理的学人来说,比较难于理解为何不能融通呢?所以戒律的弘扬有一定的困难。

四、如何看待戒律兴衰

能重视戒律是住持佛法,庄严佛法,僧种延续的根本。

通过对戒律的了解,僧尼二众可如法安住,二部僧受戒的如法进行,安居自恣的如法完成。

中国佛教实际存在大小乘戒兼受的现象。若以大乘三聚净戒的精神,自然包括小乘的摄律仪戒的内容。摄律仪戒中,有护讥嫌的诸多小戒(百众学),就是护众生不令生恼,生谤等过失,那即是摄善法戒之意,同时也是饶益有情的大乘胸怀。

持戒不是躲在象牙塔里自我清净,而不顾佛教之兴衰。时至今日,不能完全恢复佛陀时代,亦无法回到唐宋时期的佛教,但维持佛教的现况,还是需要戒律的庄严。

戒律弘扬不力的原因,主要由客观环境的变迁所致。戒相繁杂,不易明记,畏行弃舍,执理废事,传弘乏人,学持不力。还有从唐宋以后,丛林的兴起,僧制代替了律制,有些相沿成习,无法改变。如传戒多流于形式,为满足某种需求,把神圣的僧种延续当作一种法会承办。一些完全不了解戒律者在操办,无法令新戒生起好乐之心。

以戒为师,戒为共学。以事入理,以理融事,庄严佛教,令法久住为我们共同的使命!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关于学佛释疑

学佛释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学佛释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学佛释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学佛释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