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为什么认为佛教教育如此重要?


佛教教育的目的

Aims of Buddhist Education

作者:菩提比丘

By Bhikkhu Bodhi

作者介绍:

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是一位美国僧人,1944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66年获得布鲁克林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72年获得克莱蒙特研究生院哲学博士学位。

二十多岁时,他即被佛教吸引,大学毕业后前往斯里兰卡,1972年于斯里兰卡近代顶尖学者阿难达麦崔亚长老尊前得受沙弥戒,次年得受比丘戒

1984年,菩提比丘受命成为斯里兰卡佛教出版协会编辑,1988年升为会长。他兼作者、译者,编辑于一身,完成了如《中阿含经》(1995,与髻智比丘合译)、《连接佛语•杂阿含经新译》(2000)、《佛说》(2005)等很多重要出版物。

2000年5月,菩提比丘在联合国官方首次庆祝卫塞节(纪念佛陀诞生、证悟和涅槃的节日)的活动上做了主题演讲。他2002年回到美国,现居庄严寺,并于该寺和菩提寺传法,目前为美国印顺导师基金会主席。

理想的状况下,教育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工具。把胸无点墨的孩子培养为成熟负责的成年人,教育于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规教育正身陷困境。课堂教学变得如此常规乏味,并且只是点到为止,以至于孩子们通常认为上学是一种训练耐心的活动,而不是探索性的学习行为。即使是最聪明和最认真的学生也很容易变得焦躁不安,对许多人来说,唯一有吸引力的逃避就是沿着毒品、性尝试、愚蠢无知的暴力行为这一危险道路一路深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发现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所服务的这一制度令人不满,却也看不到其他有意义的选择。

造成这一令人痛心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教育的真正目标缺乏认知。“教育”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优化”,这表明教育的真正任务是激发心灵的先天领会潜能。想要学习、了解和领悟的渴望,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特征,于我们的心灵需求而言,这是一种固有的本能,如同身体会饥渴般正常。然而,当今世界乱象丛生,这种对学习的渴望经常因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德扭曲而变得畸形。事实上,正如对有益的健康食品的追求,已被缺乏营养价值的快餐业爽口小吃所取代那样,学校里的年轻人心灵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被剥夺。以教育的名义让学生学习标准化的教学课程,企图为一个崩塌的社会制度制造出高效的仆人。为保证社会稳定,这样的教育可能是必要的;但是对于更高层次的学习、启迪心灵的真善之光,它则显得无能为力。

我们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教育的“商业化”。社会的工业发展模式已经将其触角伸至广大的南亚和东南亚的农业社会,这一模式要求教育系统在利润最大化为驱动力的经济秩序下,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生产力的公民。这一教育目标是与佛教原则截然不同的概念。当然,实用性教育在佛教教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佛教于此提出一条中道,即实现我们崇高的精神诉求要依赖健康的身体和安稳的社会。但佛教教育的实用性必须与其他规划结合起来,使人类本有的潜能能够遵循佛陀预见的方式发展至成熟。由佛教原则指导下的教育尤其将灌输价值观与传递信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教育不是仅仅为了培训社会和商业技能,而是必须要在学生心中种下崇高精神的种子。

由于当今的世俗社会决定了制度性教育把重点放在为取得一份职业而接受教育,在一个佛教国家,如斯里兰卡,教授学生佛法的主要责任自然就落在了佛学院。佛学院的佛教教育应当首先关注性格的转变。因为,一个人的性格由价值观所塑造,而价值观则是由那些令人启发的理想所传达,佛教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重任就是确定教育系统的理想。如果从佛教教义中寻找理想的佛教徒,我们会发现,佛陀常常以五种特质来作为佛弟子的标志,包括出家人和在家人。这五种特质是信心、美德、慷慨、学习和智慧。首先,这五种特质中的信心和慷慨主要与心性相关——掌控人性中的情绪,学习和智慧与智力相关,而美德(或道德)则反映了人性的两面: 断除杀生、偷盗、邪淫这三大戒律有利于控制情绪;不妄语和不饮酒这两条戒律有助于形成证悟真相所必须的清净心和诚心。因此,佛教教育的目的是达到性格和智力两者同时转变、平衡发展并趋向圆满

佛化教育的整个系统必须根植于信仰(saddha)——信仰三宝,尤其是相信佛陀为完全觉悟的人,绝世老师和正知正念的导师。基于这个信念,必须要激励学生遵循五戒的道德指导,以成就美德(戒律)。他们必然会深谙戒律,理解遵守戒律的原因,并知道如何在困难重重的当今生活中应用这些戒律。最重要的是,他们会感激这些戒律所体现的积极美德:善良、诚实、纯洁、真实,且头脑清醒。他们还会获得慷慨大方和自我牺牲(Caga)的精神,这对克服主导当今社会的自私、贪婪和狭隘的自我发展来说很关键。要想实现慷慨的理想状态,则需培养同情与忍辱,这些品质贯穿佛陀整个弘法利生事业当中。学会合作比竞争更重要,自我牺牲比自我膨胀更为充实,我们真正的福祉通过和谐与善念实现,而非剥削和支配他人。

第四条学习和第五条智慧密不可分。学习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持续地学习佛经来获得广博的知识。但仅仅学习是不够的;所学知识只有作为生发智慧的跳板,借以将个人洞见融入佛法的真理时,才能完成其真正目的。当然,完善八正道的更高智慧不在佛学院的教学范畴内。这种智慧必须通过有条不紊的心灵训练——安住和观照才能生起,而这两者是佛教禅修的双翼。通过阐明由这种观照所洞悉的准则,佛教教育可以继续为八正道奠定基础。在此任务中,学习和智慧紧密交织,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智慧的产生是通过将所学到的知见与戒律系统组合,融入心灵,这需要深刻的反思、机敏的讨论,以及敏锐的探究。

智慧被佛陀奉为最终解脱的窍决,是打开永生之门的钥匙,也是面对生活中各种挑战的可靠指南。因此,智慧是整个佛教教育体系的圆满和顶峰,佛教教育系统中的起步阶段都应该连接到这种至上美德的发展。正是凭借这一步,教育达到圆满,并成为最究竟最深刻的启迪之光,如同佛陀在证悟之夜的感悟:“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

文章来源: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ib/authors/bodhi/bps-essay_35.html

原文发布日期:2010.06.05

智悲翻译中心 译竟于2016.02.15

翻译:圆世(蔡瑛)、圆炽、圆诸(鲁萍)

一校:圆丰

二校:圆莉

终审:晋美班玛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今天在座的人,90%以上都是学习佛法的,而且有些人学了很多年,这是非常坚强的。虽然在生活、学习当中,遇到了一系列障碍、困难以及命运的坎坷等,但都没有倒下去,还更加..

说老实话,修净土的人多,会念这句佛号的人不多,为什么?他没有把他的妄想分别执着念掉,他没有把他自私自利念掉,他没有把名闻利养念掉,他没有把贪瞋痴慢念掉,就不会念..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认为:人死后必然会先受审判。例如:民间的道教,相信人死后要受十殿阎罗的审判;天主教和基督教也说人死后,万民匍匐在上帝座前,像一群羊般静候上帝的审..

佛法无比,妙不可言!你想发财、你想升官、你想长寿,能不能做到?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谁给你的?自己,不是佛菩萨。佛菩萨把佛法教给你,你自己依这个方法去做,就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十方诸佛太多太多了,你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专念阿弥陀佛,不念别的佛?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照《弥陀经》上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四次劝导我们念阿弥陀..

妙法莲华经简介《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梵语:SaddharmaPu??arīkaSūtra),後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於《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

关于入门

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