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眼看爱情】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科学研究和理论里是否有美的概念?在佛教里如何称呼美?

郑:最能叙述自然和最接近实验观察的理论,往往就是科学家所谓的最美的理论。科学工作通常被视为冷静、理性、没有任何美学上的动机,科学家居然会使用“美”这类字眼,听在读者耳中可能会觉得奇怪。其实,科学家常常谈到美。且听法国数学家庞加勒的宏论:“科学家研究自然不是出于实用理由。他们这么做,只因为他们觉得是赏心乐事;他们觉得是赏心乐事,只因为自然是美的。若是自然不美,就不值得研究,人生也了无生趣。”

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察觉自然现象的本然之美,如玫瑰、日落、群星和星系。每回看到望远镜传送到我计算机的影像,如星云中的新星、数百万光年外星系螺旋臂绝美的形状,总令我有叹为观止之感。然而,除了这些可见的美之外,还有更微妙更抽象的理论之美。

以美来形容理论的原因之一是,它被公认为是必然和必要的,而且,一旦研究透彻,立即就会被认为是不证自明。因此,物理学家碰到新理论时不禁会自问,“如此美丽想必是真的,我怎么没想到?”就这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美有如巴赫赋格曲,稍微更动一个音符就会破坏全曲和谐,又好像是蒙娜莉萨的微笑,稍有更动便会破坏整体平衡。

美的理论另一个主要指标是简单。我这么说是指隐含的观念很简单,未必指方程式很简单。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宇宙论说行星绕日运行,就比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论简单得多,后者认为地球位居宇宙中央,各大行星沿圆形轨道(称为“周转圆”)而行,圆心本身又绕另一个圆运行。哥白尼模型之美在于它以更简单的方式叙述行星运动。美的理论毋需无谓的装饰,正可通过“奥坎剃刀”的考验:“不是绝对必要的就不该用。”

最后,美的理论最根本的特色是真,正确性的最终判断则取决于是否符合自然,以及揭露以前未曾注意到的关系。

马:是什么样的“真”?你说理论符合自然,是指就经验论来说的吧?可是,正如我们已讨论过的,科学实验并不能揭露实相的究竟本质。

郑:我的意思是说,理论符合仪器所提示的真理,或你们佛教所说的“一般真理”。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为例,依据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说法,它是科学界前所未见的最美最和谐的知识体系。它不但把以前认为完全不相干的时间与空间、物质、能量和运动、加速度和引力等物理学概念融为一炉,更提示前所不知的非凡现象。

即使到了今天,“广义相对论”之丰富仍然令人稀奇。一九一五年《广义相对论》出版当时,我们认为宇宙是静态的,实际上,爱因斯坦的方程式显示宇宙必然是动态的——不是收缩就是膨胀。这位物理学家对自己的理论大概信心还不够,否则他极可能比哈伯早上十四年就发现宇宙膨胀。

黑洞是相对论预言中的另一个例子,但爱因斯坦同样不相信它们的存在。他说,造化厌恶黑洞之类的特例,还说相对论无法叙述它们。同样的,他应该对自己的理论多点信心,因为,后来在银河系和其它星系都陆续侦测出黑洞的存在。

第三个例子是所谓的重力透镜效应(gravitational lensing)。“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在某些地方,巨大星系的重力会使空间弯曲,以致使来自遥远物体的光偏向,形成“宇宙海市蜃楼”。这种在一九七九年发现的星系好像透镜一般,可以把经过的光折射和聚集,所以称为“重力透镜”。

必然、简单和忠于事实——这些都是美丽理论的特征!

马:我认为,符合真理跟佛教美的概念相当接近,但我们所说的“真理”不是指和外在现象一致,而是指跟人类深层的本质相符。

最简单的定义是,美给我们一种充盈感。这种感觉可依状况呈现单纯的喜悦或更深刻的幸福感。美有几个层次搭配这不同层次的充盈感,给我们瞬间快乐的可称之为相对的美,绝对的美则促成持续甚或不可改变的圆满。性灵之美(如佛陀的法相)特别丰富,因为它让我们意识到确有其事,而且人人可证。

不过,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社会,对美的看法也大不相同。

郑:不错,美的观念取决于许多的文化、社会、心理乃至生物因素。雷诺阿时代的理想女性丰满圆润,一九六○年代则认为身材好像流浪儿般的名模崔姬是美的象征。画家梵高因画作无人问津而潦倒以终,半个世纪后人人高价购买。然而,欣赏科学理论之美,取决于文化因素的成分较小。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同样欣赏“广义相对论”之美。

马:但这是因为他们教育背景相似的缘故,我不认为原始部落的人会说相对论是美的。此外,美也可以看做是部分与整体间的和谐状态,佛教艺术里有极为精准的造像法,描述佛像的理想比例,利用打格子的方式极为精确地描绘眼睛弯度、椭圆形脸庞和躯体各个部位。这些特征与完美和谐---内在证悟和谐的表露---相应。

郑:我总觉得,佛教的各种呈现方式,不管是形诸图画还是雕刻,总在美和均衡中流露深刻的安详感,抚慰人心。

马:所以说,美依每一个人看待美感愉悦的方式而有所不同,从视为附属品到不可或缺不一而足。凡是有思想的人都会有某些快乐和圆满的感受。爱和利他是美,瞋恨和嫉妒是丑;前者使人面容变美,后者使人变丑,一望可知。

因此,真正的美符合人类深藏的本性。

以佛教来说,这样的本性界定为本然的完美,充满爱和理解,是绝对的美。我们越是接近自己的究竟本性,越能发现这人人具足的美。究竟的美与佛性、最高知识和证悟完全吻合。我们见到尊贵的生命、一位洋溢着喜乐的精神导师时,会直觉地知道自己亲炙伟大的性灵之美。他或她的脸孔散发着和谐。

另一方面,较肤浅的相对之美的特征则不属于物体本身,而是在于观察者。有些人觉得某一物体很美,有些人则觉得很丑。物体与自己的欲求相符时就是美,如数学家赞叹简洁的方程式之美,技师则赞叹机器之美。追求安谧喜乐的人爱听巴赫前秦曲,但静观圆明心性的隐者不需要这种东西。他的心性与现象冥然歙合,和同万方而不住于心象之中。在他眼中,一切形色无非是初始净性的,一切音声都是空性的回声,起心动念皆与智慧交织,再也没有美或丑、和谐或不谐之别。美无所不在,盈满不变。“身在黄金岛,何须寻凡石”就是这个意思。

从正定到正行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可能是学佛者的座右铭,但究竟应该如何度世,要在什么层面上影响世间?就思证者而言,问题症结在于,这内在转化的过程究竟要持续多久,才可以入世行道。立即投身于解除众生之苦是不是比较好呢?佛教在人道工作这方面的努力够吗?

郑:佛教既认为我们应该入世救苦,那当然是把这种行为看做跟灵性发展一样重要,不是吗?只追求自己的自在与喜乐,旁人都在受苦,岂不是太过自私?新闻里充斥着战争、贫穷、疾疫和死亡的报导,一座丰饶的小岛在苦海中有什么作用?

有些西方人认为佛学是消极、失败主义的哲学,因为它主张我们无法与业力抗衡,应该遁世,学习接受发生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的事。佛学这种观念是不是错了呢?慈悲不是佛教志业的重心吗?

马:乍看之下,禅修和行动好象是完全相反,其实,我们固然有只透过禅修和祈祷度世的思证行者,也有人忙于度世,虽然有些颇有成就,有的不是那么成功,但总是前浪接后浪相续不绝。不过,这种行动并不是立基在真正的个人转化或广义的“灵性”上,所以往往成效不彰。没有定向与内在和谐,意谓我们的行动往往偏离目标,对社会的利益因而和所花的心力并不相称。

我们必须在思证和行动之间搭座桥梁。经验显示,自私有碍内在转化。这种转化唯有透过利他行为,只专注于自己或外在世界无法获得充盈感。

没有付诸行为的慈悲,只会给受苦者冷淡的安慰,这是伪善。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尽力而为,甚至在要苦难开始前防患未然。我们自己的快乐跟别人的快乐密切相关。我们的问题大多源自没有真正关切别人福祉。无视别人不幸,甚至是建立在别人苦上的快乐,不过是摹拟的快乐。正如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第八《静虑品》)所说的:

所有世间乐

悉从利他生

所有世间苦

咸从自利出

此何需繁叙

凡愚求自利

牟尼唯利他

且观此二别

许多论及思证生活的佛典都说,只为逃避日常生活的问题而隐居深山,跟一辈子僻处一方的鸟兽无异。这种厌离无法让我们在证悟上稍有寸进。

除了天然灾害之外,人类的苦难大部分是由恶意、贪婪、嫉妒、冷漠——其实也就是各种阻碍我们顾及别人苦乐的自我本位观点所造成。佛教根本修行之一即是待人如已、设身处地、最后是把别人看得比自己更为重要。从根本上对治自我本位是减少他们受苦的良策。

不过,我们还是分短期矫治和长程行为。钦哲仁波切说:“当我们一思及众生无助受苦,大悲念便油然而生。但单有慈悲还不够;他们需要的是实际的帮助。可是,只要我们的心仍为执着所羁,只是给他们食物、衣物、钱财、甚或只是关爱(不管这是多么要紧),都只能带给他们有限和短暂的快乐。如果我们真的希望他们彻底解脱苦难,首先要改变我们自己。”

急于立即行动,没有前置准备,等于是不先建医院就在街上为病人开刀。建医院所需的工作诚然医不了人,但医院一建好,人人都可以获得更有效率的照顾。

思证行者心知,不先彻底了解苦乐的机制,就无法减少周遭的苦难。唯有在取得充分的内在力量之后,才能直接解除他人的苦难,或促成社会变革,以真正有益于人。慈悲是内在转化路途上进步的关键,《佛说法集经》上写:“世尊,菩萨不须修学多法。世尊,菩萨若受持一法善知一法,余一切诸佛法,自然如在掌中。世尊,何者是一法?所谓大悲。菩萨若行大悲,一切诸法如在掌中。”不仅如此,已臻悟境的人自然会对他人生起无量慈悲。

所以说,佛道从头到尾都是以慈悲来控制瞋恨、贪婪、嫉妒和其它心毒,为人为己终结苦海轮回

郑:除恶诚然有理,但这观点是不是陈义过高?碰到希特勒、斯大林或波布之类的大恶,真的可以指望有什么个人转化吗?我们是否应该以更有效的手段打击这类恶人?

马:当然,若说这种显然没有人类情感的凶徒可以在短期间内做个人转化,未免太过于不合常理。精神病态的疯狂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就会理性全失,改采比较激烈的手段。但这跟消弭世间苦难的长期救济正确性并没有抵触。我们一旦轻忽这长程工作,就会变得目光短浅,就像是医生只开止痛剂,不去找根本治疗的法子。

历史上固然有整个社会因寻求个人转化而改变的例子,但极为罕见。以暴力手段尽速让自己从不公义的压迫中解放,乃至以小恶治大恶,风险性甚高。暴力通常会导致更多暴力,衡量特定状态会产生何种苦难至为紧要。武力只能用在减少痛苦上,不是在发生苦难时使用。非暴力的精髓是,即使是使用武力时也全然没有恶意和必报之念。

和平主义者诉诸暴力,可能落得自相矛盾,发表类似前不久哥伦比亚军方某将军所做的宣示:“我们要和平,但享有和平的唯一办法是摧毁不保守和平的人。”

另一方面,只要我们坚守非暴力原则,一旦和平来到时就可长治久安。非暴力不是消极,也可以很有效,我们不要忘了甘地透过非暴力动员全国的例子。不攻击侵害者并不表示不能用其它非暴力而坚决的反抗,透过对话、政治与经济手段,以对付邪恶和减少全体的苦难。其实,非暴力的最大讽刺,便是西方国家元首对一般独裁者抱着天真和自得的态度。我们所看到的姑息与轻信,从不尊重人权和国际法的角度而言,绝对无法自圆其说。同样的优柔寡断使得一九三○年代欧洲国家政府无视纳粹崛起。

依我看,自由国家领导人根本不担心后世评价,懒得在此时此刻做勇敢决定。如果我们都同意要采取积极行动,那么,第一步就是取得行动的“能力”。无力感是人们要展开这项追求时每一个碰到的问题。他们不由自主,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出苦乐的机制,根本没有能力帮助别人。

藉由不断修行降低自己内心苦恼之因的层次,一旦获得内心自在,自然就比较能体察别人受苦,再从逐步了解众生相依中,看待世间的方式会大不相同,行为也比较恰如其分。以服务他人为念的人自然散发和谐,这从亲炙尊者片刻就能引出人们最好的一面,便可见其一斑。我亲眼见过无数的记者、冷漠的政治人物、自命不凡的名流和对佛教没有特别兴趣的一般人,跟他相处半个小时后便如同脱胎换骨。面对这位自然流露爱和关心他人福祉的人,他们彻底地倾服。

郑:我有幸拜会尊者,也察觉到他自然流露的力量、安详和“宁静的意志”,让人不由自主地深受感动。这想必就是你所说的佛教人行为——传达自己所发现的和谐。

马:是的,事实上,除此也别无他法。你可以规范别人的外在言行,但唯有他们发自内心,才会自动地谨守戒律。历史上有许多伟人倡导利他讯息,唤起无数群众的责任感,圣雄甘地、金恩、尊者和德瑞莎修女即是其中少数令人鼓舞的例子。

郑:话虽没错,但我们也别忘了,甘地和金恩的性命双双在刺客子弹下悲剧地结束。不过,我同意非暴力讯息对他们主张的作用,非但不是暴力手段所能企及,而且深深影响全人类。

佛教奉行这类的行为,但不知佛教界是否跟基督教社团一样积极投入人道工作?

马:在印度,贱民阶级出身的印度宪法设计者,也是甘地的盟友安贝卡博士转而皈依佛教,不但把佛教再引介回发源地印度,更以毕生心力投入改善贱民的事业(译按:安贝卡博士系贱民运动领袖、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一九五六年十月十四日在印度中部的龙城,率领五十万追随者脱离了印度教,皈依佛教。之后不到一年便有八百万贱民皈依佛教,号称印度佛教复兴运动,目前印度佛教徒已超过六千万人)。

在泰国,各大佛寺是治疗艾滋病患者和勒戒毒瘾者的主要中心;一九九一年,苦达笈多住持结合一个叫帕坎的小村庄村民发起激烈抵抗运动,反对数家大金融公司破坏广大森林。在缅甸,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翁山苏姬,自一九八八年即领导非暴力反抗运动对抗军事执政团至今。在纽约,葛拉斯曼成立全球佛教网络援助街民和环保:他认为,社会工作和精神修行是一体两面。我所住的寺庙不久前开办大诊所,协助区内贫苦民众。

郑:着重精神生活使得很多人把佛教当成宗教,但不知佛教跟世界上其它宗教是处于竞争,还是相辅相成的地位?

马:尊者说过,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是非信者,很多人自称是天主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或回教徒,只因为他们是在那样的传统中成长,但在面临日常危机或重大决定时,未必会把教旨列入考虑。目前只有少数人的思想和行为跟他们的信仰相符。

所以,在让人更完善的笼统灵性和宗教之间,我们应该有所区别。信仰宗教仍然是选择性的,变成更好的人却是根本。正因如此,尊者谈到“俗世灵性”这个可能令其它宗教代表惊诧的概念。在他心目中,我们不能单以不是宗教信众的理由,把一半的人排除在外。人从生到死需要施予和接受温柔与美善,依伟大的宗教和精神传统修行,有助于发展爱、慈悲、忍耐和宽容,但也不宜把任何没有宗教倾向的人排除于这个进程之外。

郑:你对这俗世灵性在西方的可能发展有何看法?

马:家庭教养和学校教育应着重于人类道德价值的内在转化。家长和老师跟他们所照顾的人一样迷失,总认为灵性是私事,与教育无关,但我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儿童去发现世界伟大精神传统的可能性——不只是它们的历史,更需注重它们的教谕和伦理的真义。我认为,把世俗性看做完全不需要精神教育是一种贫乏,一种知识自由的障碍。很多年轻人由于未曾遭遇可能启发他们的观念,以致认为人生没有意义。

郑:但这是否就在为学校变成宗教“超市”辩解?我同意我们有丧失参考坐标之虞,但在此同时,也有基本教义派兴起的真正危机。我们在教育与宗教混合的问题上应该特别小心。

马: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拿出各种教义来叫卖,尽量广纳信众。相反的,我提倡的方法是摆脱派系之私,给年轻人完整的概述,让他们知道伟大精神传统有何益处。这种教育要凸显的是各教异同,避免对任何信念,包括不可知论在内,加以优劣判断。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没有赋予我们人生意义的方法。

郑:依我看,俗世性灵的观念似乎是针对西方社会的一些偏见。我个人一面依着佛教教养期间所获得的若干原则生活,一面继续我天体物理学家的工作,觉得相当不错。反之,你的例子倒是比较极端。你离开西方社会和科学研究,在尼泊尔藏传佛教寺庙当起和尚。很显然的,我们不可能走你这条路。

马:我方才说性灵对世间人和选择思证生活的人同样重要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性灵只限于僧尼,那么,被排除在外的就不只是全球一半的人口,而是99.9%了!性灵从心开始,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不过,若是我们只取得理论知识,不管是如何的完整,都很有可能认识无误,但一碰到本质问题就有出错之虞!

摘自《僧侣与科学家——宇宙与人生的对谈》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泰山府君(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关于入门

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