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桥旦曾堪布开示:不要做虚假的佛教徒
如果你已经皈依了佛教,有了自己的法名,也领取了皈依证,是否就代表你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了呢?不一定,因为真正的皈依有几个判别标准,这些你了解吗?首先,佛教徒与外道的分别,在于是否承认佛、法、僧三宝。佛是导师,法是道路,僧是修道的友伴。皈依的动机应建立在“苦的感知”之上,并寻求三宝作为依祜。
进一步说,皈依要具备一种极为重要的心态。关于这种心态有两种说法,共同的说法是“信心”,密乘的说法是“虔敬心”。如果没有信心或虔敬心,只是碍于情面被别人拉来皈依,这就是虚假的佛教徒。
经典中说,若不具备信心或虔敬心,佛菩萨一切善法的功德都不可能获得,也无法获得真正的皈依戒,无法获得菩萨戒,更无法获得密乘戒而层层精进向上。有了信心或虔敬心,才属于真实的皈依。之后,求取教法、戒法、灌顶、密乘戒等,才能获得真实的教法和戒体。
皈依以后,虽然皈依的对境都是三宝,但皈依者的发心却有上、中、下三种不同的层次。下等的皈依,发心是“惧怕三恶道的痛苦,希求人天道的快乐。”这被称为“下士”。中等的皈依,发心是不愿再承受轮回之苦,希望自己能获得解脱,证得阿罗汉果。没有想到要利益众生,这被称为“中士”。
上等的皈依,是明了一切众生都曾是我们的父母,他们如今正在轮回苦海中挣扎、煎熬。为了让如母众生早日脱离苦海、成就佛果,因此,要皈依三宝,勇猛精进,这被称为“上士”。那么,现在让我们来反观一下自己:是虚假的佛教徒还是真实的佛教徒?自己的发心又属于哪一类?既然我们已经皈依 佛门,就要不断激励自己生起对三宝真实稳固的信心,践行佛陀的教法,并努力发起“上士”普度众生的伟大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