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除无明


无明是指内在贪瞋痴的精神作用,它会障蔽我们的清净本性,让我们对世间事物不明白,而产生种种分别、计较、不安的烦恼。《杂阿含经》说:「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去除一分无明,就能除去一分烦恼,要如何去除无明呢?有五种方法:

第一、以喜捨对治贪欲的洪流:

「贪」是对五欲、名声、财物等等无有厌足的精神作用。有云:「世间痴人为贪欲所役,为贪欲所缚,用现世不得脱诸畏,后世亦不得脱,以是故诸苦为欲。」经典也以洪流来比喻贪欲,可见它的过患和危险。只有常怀喜捨之心、淡泊之心,才能知足常乐,才能解除贪欲执著之苦。

第二、以谅解息灭瞋恨的火种:

经典有喻,瞋心如火,烧得众生热恼不已,身心无法安顿;谅解则是给予包容、空间,是一种同体慈悲。蔺相如谅解廉颇的心情,一再退让,感得对方息去怒火而「负荆请罪」;老和尚谅解禅堂小偷的慈悲用心,让禅堂的住众放下瞋恚,也感动当事者「回头是岸」。把身心安住在谅解上,事情会有转圜馀地,世界也会更宽广。

第三、以智慧照破愚痴的暗夜:

愚痴的烦恼,使得我们心中闭塞,闇愚迷惑,不能下一适当判断,也无法明瞭真相。佛教以「灯」比喻智慧,所谓「千年闇室,一灯即明」,七里禅师以一句「他谢过了」,让小偷开启内在的灯光,不再偷窃;马祖道一质问一句「为什么不射你自己」,点拨猎人放下弓箭,不再杀生。内心多一分智慧,愚痴无明就少一分。

第四、以谦虚剷除我慢的高山:

所谓「我慢山高,法水不入」,一个人心生骄慢,与无明相应时,傲视一切,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拿破崙的字典裡没有「难」字,却无法征服慢心,滑铁卢一役,终致大势已去;项羽虽「力拔山兮气盖世」,刚愎自恃的结果,最后也只能慨唱「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人在高位时,更应有谦虚胸怀。

第五、以信心撤离疑虑的屏障: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信心是一种远离怀疑之清净心,能断除疑虑的屏障。因为有信心,富楼那尊者不畏输卢那国人民顽劣,发愿弘法,教化众生;因为有信心,玄奘大师「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西行求法,为教为人。有了信心,就能不怕困难挫折;有了信心,就能走向光明大道。去一分无明,证一分菩提,这就是「转烦恼为菩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关于学佛释疑

学佛释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学佛释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学佛释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学佛释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