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除无明


无明是指内在贪瞋痴的精神作用,它会障蔽我们的清净本性,让我们对世间事物不明白,而产生种种分别、计较、不安的烦恼。《杂阿含经》说:「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去除一分无明,就能除去一分烦恼,要如何去除无明呢?有五种方法:

第一、以喜捨对治贪欲的洪流:

「贪」是对五欲、名声、财物等等无有厌足的精神作用。有云:「世间痴人为贪欲所役,为贪欲所缚,用现世不得脱诸畏,后世亦不得脱,以是故诸苦为欲。」经典也以洪流来比喻贪欲,可见它的过患和危险。只有常怀喜捨之心、淡泊之心,才能知足常乐,才能解除贪欲执著之苦。

第二、以谅解息灭瞋恨的火种:

经典有喻,瞋心如火,烧得众生热恼不已,身心无法安顿;谅解则是给予包容、空间,是一种同体慈悲。蔺相如谅解廉颇的心情,一再退让,感得对方息去怒火而「负荆请罪」;老和尚谅解禅堂小偷的慈悲用心,让禅堂的住众放下瞋恚,也感动当事者「回头是岸」。把身心安住在谅解上,事情会有转圜馀地,世界也会更宽广。

第三、以智慧照破愚痴的暗夜:

愚痴的烦恼,使得我们心中闭塞,闇愚迷惑,不能下一适当判断,也无法明瞭真相。佛教以「灯」比喻智慧,所谓「千年闇室,一灯即明」,七里禅师以一句「他谢过了」,让小偷开启内在的灯光,不再偷窃;马祖道一质问一句「为什么不射你自己」,点拨猎人放下弓箭,不再杀生。内心多一分智慧,愚痴无明就少一分。

第四、以谦虚剷除我慢的高山:

所谓「我慢山高,法水不入」,一个人心生骄慢,与无明相应时,傲视一切,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拿破崙的字典裡没有「难」字,却无法征服慢心,滑铁卢一役,终致大势已去;项羽虽「力拔山兮气盖世」,刚愎自恃的结果,最后也只能慨唱「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人在高位时,更应有谦虚胸怀。

第五、以信心撤离疑虑的屏障: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信心是一种远离怀疑之清净心,能断除疑虑的屏障。因为有信心,富楼那尊者不畏输卢那国人民顽劣,发愿弘法,教化众生;因为有信心,玄奘大师「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西行求法,为教为人。有了信心,就能不怕困难挫折;有了信心,就能走向光明大道。去一分无明,证一分菩提,这就是「转烦恼为菩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今天在座的人,90%以上都是学习佛法的,而且有些人学了很多年,这是非常坚强的。虽然在生活、学习当中,遇到了一系列障碍、困难以及命运的坎坷等,但都没有倒下去,还更加..

说老实话,修净土的人多,会念这句佛号的人不多,为什么?他没有把他的妄想分别执着念掉,他没有把他自私自利念掉,他没有把名闻利养念掉,他没有把贪瞋痴慢念掉,就不会念..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认为:人死后必然会先受审判。例如:民间的道教,相信人死后要受十殿阎罗的审判;天主教和基督教也说人死后,万民匍匐在上帝座前,像一群羊般静候上帝的审..

佛法无比,妙不可言!你想发财、你想升官、你想长寿,能不能做到?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谁给你的?自己,不是佛菩萨。佛菩萨把佛法教给你,你自己依这个方法去做,就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十方诸佛太多太多了,你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专念阿弥陀佛,不念别的佛?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照《弥陀经》上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四次劝导我们念阿弥陀..

妙法莲华经简介《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梵语:SaddharmaPu??arīkaSūtra),後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於《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

关于学佛释疑

学佛释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学佛释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学佛释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学佛释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