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梵语优婆夷,中文意译为清信女,即在家学佛的女众。不少佛学辞典对“清信女”都解释为受三皈五戒具清净信心的女子。但依照《杂阿含经》所说:何名优婆塞?在家清白,修习净住,男相成就受持三皈。男相成就即具男子身,按照此标准,具女子身,受持三皈以后,无论受没受五戒,都可以称为优婆夷。

优婆夷即现在我们常说的在家女居士。依据我国的习惯,除了用于讲法时及文章中外,一般不习惯称呼在家学佛男女为“优婆塞”、“优婆夷”,而多习惯称在家的学佛人为“居士”。作为一个约定俗称的学佛人专用称呼,“居士”一般用来指已经学佛的人,或已经皈依佛弟子。有时想得知对方是否学佛时,也会间接询问是否是“居士”。

另外,有的人刚来到寺院,在互相不了解的时候,很难区分皈依与否,用其它称呼也不太方便,所以有时就对未受三皈,但亲近三宝的人通称为居士。居士还有“有德者”的意思,故为对人之尊称。人能亲近三宝,自为有德,所以通称亦无妨。

这里虽然是说“清信女人入寺法”,同时也通指所有的在家女众。无论学佛与否,所有女众都应该按照此学习,但因为有的还没有学佛,故不太好规范。而女居士已经进入佛门,受持三皈,就应该严格遵守下面的入寺规矩。

▲《事钞》云:“清信女人入寺,仪式同前。唯不得在男子上坐。形相语笑。脂粉涂面,画眉假饰。非法调戏,共相排荡,持手撑人。必须摄心整容,随人教令,依次持香,一心供养忏悔自责,生女人中常成碍绝,于此妙法修奉无因。不得自专,由他而办,一何苦哉,应深生鄙悼。若见沙弥,礼如大僧,勿以位小而不加敬。(此于大僧为小,于俗为尊。出家受具,便入僧数。不得以小儿意,轻而待接。设有说法,谨当听受,勿复唤名而走使。)”

《资持》释云:“初指同。唯下,次彰异又二,初指过,排谓推排,即牵推等。荡谓纵放。撑,触也。必下示法。碍绝谓系属于人,不自在故。鄙谓厌恶,悼即悔恨。敬沙弥者,恐谓未具,不加敬故。”(见《事钞记》卷三十九)《事钞》:

【清信女人入寺,仪式同前。唯不得在男子上坐】:

女众进入寺院,所应遵守的仪规和前面所说的“清信士法”是一样的。即男众所要遵守的规矩,女众同样也要遵守。另外还有一条要注意,就是坐的时候,不能坐在男子的前面。也包括一起排班走路的时候,不要故意走在男子的前面。现在寺院大众站班时,或者在一起坐着听法时,一般都安排受过五戒,搭缦衣的居士在队列前端,然后依次为穿海青的居士,其他未穿着法服的居士站队列最后。这种安排表示尊重戒律。在这种情况下,这时有可能出现受戒的女居士坐在未受戒男子前面的情况,这时应该按照寺院安排去做。“不得在男子上坐”,主要指以一种慢心故意坐在男子前面。

【形相语笑。脂粉涂面,画眉假饰】:

这些都是特别针对女众而言的。在寺院内,要举止庄重,不可以做各种滑稽的动作,和人相对戏笑,也不得和人互相说说笑笑。来寺院前不要刻意的化妆,描眉画眼,涂脂抹粉,喷洒香水等气味刺鼻的东西,也不应戴各种装饰物,如珠宝、项链、戒指等首饰。穿着打扮应该尽量朴素,不得着奇装异服,应避免特别鲜艳的颜色。喜欢化妆打扮,浓妆艳抹,以炫耀自己,引起他人的注意力,这都属于世间女人的习气。

《四分律》卷十八中记载:佛在世时,一位名叫毗舍佉母的女居士,一次去祇桓精舍礼拜世尊,到精舍附近时才注意到身上还佩戴着璎珞等首饰,便思惟道:我不应该着首饰往见世尊。于是在一树边,将身上宝衣璎珞等都脱下来,这才进入精舍礼拜世尊。以此可见,居士为了恭敬佛陀,都是以庄重、朴素、大方的装束前去拜见的。

如同女众一样,男众进入寺院也不应该化妆,佩戴各类装饰品。如果男众佩戴这些东西,虽是男子身,但心理上就属于女人了,更十分不宜的。

【非法调戏,共相排荡,持手撑人】:

女众在寺院内不要互相调戏,开玩笑,互相拉扯,或者两人手挽手走路,或者手搭在别人的肩膀上,勾肩搭背。或者几个人在一起推推搡搡,你触我一下,我碰你一下,或者追打嬉闹,非常放纵的高声语笑,大喊大叫,这都是不合适的。这属于世俗女人的习气,要进行克制。

在《大爱道比丘尼经》里讲述了“女人八十四态”,形象地讲述了女人的各种放逸习气。如摇头摇身,画眉描眼,涂胭脂口红,戴耳环项链等都属于女人态,详细内容可以具体参照一下这部经典里所说的。作为修行人,在世间尚不应如此,何况来到三宝地呢!这些行为在寺院里都是不如法的,也是不允许的,是对三宝不恭敬的表现。

另外,女众进入寺院,应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是否庄严得体。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尤其是夏季,应避免穿领口很低的短袖,及短裙、短裤等,最好能够穿着朴素大方的长衣长裤。在世间,根据场合选择适宜的衣着尚且能体现个人修养,也是表示对他人尊重的一种重要礼仪。而到寺院这一出家人修行的清净庄严之地,就更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举止得当。寺院是出家人修行的地方,属清净之地。常言道: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因为自己不合时宜的衣着打扮,以及一些嬉闹等女人态行为,引起他人的起心动念都是不应该的。

男众也是如此,如果是去尼众寺院,更需要注意,不能袒胸露背,言语粗鲁。

【必须摄心整容,随人教令,依次持香,一心供养】:

入寺时,女众应该收敛身心,整肃仪容,按照寺院的规矩,依次持香,一心供养。

上香拜佛的时候不要争抢,要听从寺院安排,依教奉行。如果地方狭小,而人又多,这时要主动排队,依次上香拜佛,以虔诚心恭敬礼拜佛菩萨。总之要遵守秩序,谦卑礼让,拿出学佛人的样子,处处作表率。

《资持》解释说:【初指同。唯下,次彰异又二,初指过,排谓推排,即牵推等。荡谓纵放。撑,触也。必下示法】:《事钞》首先说明,初入寺的清信女同样要遵守前面对清信士所说的礼仪。

从“唯不得在男子上坐”,又说明两点和清信士不同的地方,即不应该坐在男子前面,不要化妆打扮,与人嬉笑打闹等。“排”谓推排的意思,即去牵人或者推人等行为,“荡”谓纵放的意思,“撑”,即用手去碰触人的意思。从“必须摄心整容”以后,说明正确的方法。

【忏悔自责,生女人中常成碍绝,于此妙法修奉无因】:

来到寺院以后,要深深地忏悔自责,自己为何生在女人之中?由于业障深重,此生才投身做了女人。女人业重情迷,不但在身体、心理方面较男人软弱,受的管制也比男人多,很多方面得不到自由。结了婚的女人更是如此,不但有繁重的家务,还要负责生儿育女等,受丈夫的管制,孩子的牵绊,不得自在。许多事情自己无法做主,没有闲暇时间去供奉三宝。做事情受到一定局限,需由他人帮助办理。身为女人,便要受很多的苦,这些在修行佛法中都造成很大的障碍,没有因缘去修学妙法。

佛在很多经中,都说到女人身有五障,也叫做五漏。一、不能以女身成为梵王。二、不能以女身成帝释。三、不能以女身成魔王。四、不能以女身为转轮圣王。五、不能以女人身成佛道。

女人不得作梵天王。梵王是净行,而女人多染,所以不得作梵天王,并且梵天中也没有女人。

女人不得作帝释。帝释是少欲的代表,修持善业,报为天主。而女人杂恶多欲,所以不能作帝释天主。帝释梵语为释提桓因,即忉利天主。

女人不得作魔王。魔王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之天主,是坚强的象征。女人体性懦弱,是柔弱的代表。另外,魔王也是通过修十善业等而得,而女人大多轻慢嫉妒,不顺正行,所以不得以女身作魔王。

女人不得作转轮圣王。轮王是大仁,因中行十善道,慈愍群生,而报做轮王。若女人无有慈愍净行,则不得作转轮圣王。

女人不得作佛。谓如来行菩萨道,愍念一切,心无染着,乃得成佛。女人多身口意业,情欲缠缚,故不得作佛。男子是大丈夫身,以此身相才能更好地广度众生。而女人身形丑劣,故不能以女身示现成佛。即使如《法华经》中的龙女,虽然即身成佛,也是先转男身再成佛的。

另外,以上并不是说今世身为女人,就不可以生到忉利天、梵天上,女人通过行持善法,修持禅定,也可以得生忉利天上、梵天上(生到梵天后就没有女人相),这里只是说不得以女身作这些天的主人。女人精进修行,现世也可以得证阿罗汉果,脱离轮回之苦,了脱生死。如佛在世时,有很多证得罗汉果的比丘尼,在家女居士也有很多证果以及往生极乐世界的。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可以知道,五障或五漏不是单指身相上的障碍,也包括心理方面的障碍,如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等。上面所说的五障,并不是对女人的歧视。佛法讲众生平等,无论男子女人都是平等的,一切众生也都是平等的。只是女人的业障习气比较重,佛菩萨和祖师大德慈悲指出女人的种种过患,习气毛病,一方面能够帮助女众对自己的习气加以认识,对女身生起厌离心,并加以改正,下定决心铲除障道之源。另一方面目的是说明女人身的种种过患,呵欲不净,以告诉男子不要贪着女色。女人要对自己的女身心生厌离,不要贪着自己的身体,勿因皮囊之惑而继续沉沦苦海。所以无论男子、女人对此都应深深警惕,引以为诫。所以经中言,佛说此五障,欲令女人知有此障,即当发菩提心,行大乘行,早求解脱

【不得自专,由他而办,一何苦哉,应深生鄙悼】:

无论是在古代的印度还是中国,女人的社会地位都非常低下,受到严重的歧视。“女”字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是屈身下跪的形象,《周易》中有主张妇女顺从专一、恒久事夫的卦辞,特别在中国因受儒教等所谓的主流文化所影响,如三从四德之类的说法长期兴盛,古时甚至有要求妇女殉夫陪葬的风俗。所以说女人凡事不得自主,都要听从他人的安排。在家要顺从父母,出嫁以后要顺从丈夫,人老的时候还要顺从儿女。

现在社会虽提倡人人平等,但是一些现象还是存在的,例如不少地区还都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许多女性因此深受其苦。除了不被家人重视外,一般来说,女人生理心理都比男子软弱,不但要生儿育女,还要照顾家庭,洗衣做饭,一生如同免费的奴仆一般为他人服务。忙忙碌碌,不得停息。根本没有修行的时间,这是多么苦恼的事情。

《佛说转女身经》中佛告无垢光女:“若有女人,能如实观女人身过者,生厌离心,速离女身疾成男子。女人身过者,所谓欲瞋痴心并余烦恼,重于男子。又此身中有一百户虫,恒为苦患愁恼因缘,是故女人烦恼偏重。应当善思观察,此身便为不净之器,臭秽充满,亦如枯井空城破村,难可爱乐,是故于身应生厌离。又观此身,犹如婢使不得自在,恒为男女衣服饮食,家业所须之所苦恼,必除粪秽涕唾不净。于九月中怀子在身,众患非一,及其生时受大苦痛,命不自保,是故女人应生厌离女人之身。

又复女人虽生在王宫,必当属他尽其形寿,犹如婢使随逐大家,亦如弟子奉事于师。又为种种刀杖瓦石,手拳打掷恶言骂辱,如是等苦不得自在,是故女人应于此身生厌离心。又此女身常被系闭,犹如蛇鼠在深穴中不得妄出。又女人法制不由身,常于他边禀受饮食衣服花香,种种璎珞严身之具,象马车乘,是故应当厌离女身。又此女身,为他所使不得自在,执作甚多,捣药舂米,若炒若磨,大小豆麦,抽毳纺叠,如是种种苦役无量,是故女人应患此身,欲求永离如是众苦。当以此法教示余人,常念如来所言诚实,赞叹出家,能报佛恩。当发此心,愿离女身速成男子。”

所以应该对女身深生厌恶,为不幸堕落为女人而深生悔恨。如经中所说,要发愿尽此一报女身,以后百千万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况复受女身,除非慈愿力故,要受女身,度脱众生。

【若见沙弥,礼如大僧,勿以位小而不加敬】:

这里的“大僧”指比丘,是指出家后受过二百五十条具足戒的沙门。“大”是相对于沙弥而言,沙弥只受过沙弥十戒,受持的戒律少于比丘,故称沙弥为小众,比丘为大僧,就像我们现在所习惯的称呼比丘为大戒师一样。

道宣律祖恐有人带着世间的习气,见到沙弥,认为其在僧团中地位低,就生了轻慢心,所以在这里特别交代。如果见到沙弥应该像对待比丘一样恭敬礼拜,不能因为是沙弥而生轻慢心,而不恭敬礼拜。

虽然同要恭敬沙弥,但沙弥与比丘同在面前时,只能给比丘顶礼,不要再给沙弥顶礼。在前面说过,这样会乱了次第,尊卑不分,没有大小。此时对沙弥心里生恭敬心就可以了。

【此于大僧为小,于俗为尊。出家受具,便入僧数。不得以小儿意,轻而待接。设有说法,谨当听受,勿复唤名而走使】:

沙弥没有受具足戒,和比丘相比为小,但是作为一名出家人,也同样是福田。由于已经出家入道修行,从法上讲就要比世间人尊贵。

在僧团中,沙弥虽然也和比丘受同样的利养,但是不列入比丘僧数的,不能参加比丘的羯磨等法事,不得参加比丘诵戒等。沙弥受比丘戒后,成为比丘,便列入僧数。

男子七岁就可以出家剃度为沙弥,二十岁才可以受具足戒为比丘。所以有的沙弥年龄很小,而有的女人由于世俗的习性,有一些习惯的行为,比如看见有的沙弥年纪小了,或是其他原因,像对待小孩一样,问你年龄多大了,想不想家等。或者去拉手,要抱一抱等。这都是属于一种轻慢对待的行为。要知道,沙弥虽小,也贵为法王子,是不能这样的,要知道沙弥也为人天表率。沙弥如果宣说佛法,也应该认真地听受,依教奉行。

在家人见到沙弥,不得直接称呼沙弥的法名,更不能称呼他在俗家时的姓名,这是不恭敬的一种叫法。应该称沙弥为“某某师父”,或者直接说“师父”也可以。也不得称“某某师”,这一般是比丘戒腊相等或沙弥平辈之间的称呼。

如同世间人,为了表示礼貌,也不直接称呼对方名字,都会在名字或者姓氏后面加上一个尊称,如某某先生、某某女士、某某同志等。而僧人称呼居士,或居士之间互相称呼,都是某某居士,这既是应该遵守的礼仪,也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另外,不得随意招呼沙弥为自己做事情,说“你去把那个东西给我拿来”,“你把这个事给我做了”等诸如此类的话,这就乱了尊卑的次第。在家人不应该让出家人为自己做事,而是应该尽心尽力地护持。“唤名而走使”等,都是自己的分别心在作怪,认为沙弥小,而生起一种慢心,这是极其不应该的。

很多经典中都说道:星火虽小,亦不可轻,王子虽小亦不可轻,龙子虽小亦不可轻,沙弥虽小亦不可轻。因为星火虽小,足以燎原;王子虽小,终登王位,也能杀人;龙子虽小,能致雨雷电霹雳,能兴风雨;沙弥虽小,却为法王子,能度众生。故不可因其小而轻之。

据《阿育王传》记载,阿育王信佛后很是虔诚,看见出家人就要礼拜。一次见到一位七岁的小沙弥,见他太小,自己身为国王,又这么大年龄,给他顶礼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但他也是僧人,又不得不顶礼,于是他将沙弥请至屏处,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给他作礼,然后告诉沙弥说:“你不要告诉别人我给你顶过礼。”沙弥是已经证果的罗汉,有神通变化,为了教化阿育王,便入面前一澡瓶中,出来以后,说:“此事大王也不要向别人说。”阿育王立即忏悔说:“我礼拜的事不再隐瞒,我自己就去向别人说。”

另外,佛法皆从恭敬中得,自己的恭敬心到位,也可以得到大的利益。即使是小沙弥,如果说法,当虔诚听受。因为法不从外得,是从自己心里生起来的。

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常常有人供斋,请佛及诸大弟子应供。过完斋后,佛要给斋主说法。有一次佛和诸大比丘都出去应供去了,精舍里就剩一个小沙弥。这时又来一个斋主请斋供养,并没因为见到的只是小沙弥而生分别心,同样恭敬地请他前去。小沙弥答应前去,但心怀忐忑:过完斋后要为斋主说法,以前应供都是他随同比丘前去,由比丘说法,但现在斋主单独请他吃饭,如何为人讲法?

过完斋后,斋主就像往常恭敬佛及诸大弟子一样,请沙弥坐到高座上,非常虔诚地叩头顶礼,然后谦恭地低着头等待听法。小沙弥在高座上非常害怕,觉得自己无法可说,就偷偷跑回精舍去了。斋主跪了很久,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就想悄悄地抬起头,看看沙弥究竟为自己说了什么法?抬头后却发现,座位上根本没有小沙弥的影子。见此情形,斋主突然悟到人空、法空的道理,就此开悟。沙弥本来不会讲法,也没有说出任何语言,正是由于斋主毫无分别的恭敬心所致,因缘成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开悟以后,斋主还得要前去求证明,同时感谢小沙弥对他的成就。小沙弥从斋主家逃出来以后,生怕斋主再来找他,请他说法,就跑回自己的房里,把门锁上。可没过多久,这个斋主就来敲他的门了。小沙弥在里面紧张得不敢出声,战战兢兢的,着急得不得了,没想到这一急,也急得开了悟,悟到了人法双空的道理。《资持》:

【碍绝谓系属于人,不自在故。鄙谓厌恶,悼即悔恨。敬沙弥者,恐谓未具,不加敬故】:

“碍绝”是指女人很多时候,都从属于他人,不得自在的意思。“鄙”谓厌恶的意思,厌恶女身不净,生厌离心。“悼”即悔恨的意思,要深深地忏悔自责,自己生为女人有诸多不便,在修学佛法上会有许多障碍。这里所说的“恨”重点并不是让人去懊恼,无法自拔,而是通过悔恨自己的习气深重,从而誓愿改正,远离一切女人过失,以女身行大丈夫事,做一位名副其实的“大丈夫”。

在古代,无论印度还是中国,女人的社会地位都非常低,这方面印度甚至比中国还要严重,即使现代的印度社会中,仍旧存在一些歧视女人的制度。佛陀成道以后,宣说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以成佛的思想,这对当时印度社会中占绝对主流地位的种姓歧视和女性歧视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出家不分出身,不论种族,不分性别,四姓出家,同名释种。在佛陀时代,出家沙门中许多都是王公贵族、财富长者,但同时也允许家庭不好的人出家,允许低种姓的人出家,尤其是允许女众出家,彻底的体现了佛法的平等。后世的学者,即使是不学佛的人,都称此为划时代的进步,其对人性的尊重丝毫不亚于现代文明所提倡的人权、平等等思想。由此不禁感叹佛陀的伟大,由衷生起敬佩之心。

在最初的时候,佛陀座下是没有比丘尼众的。佛陀在出家前为悉达多太子时,是由其姨母大爱道养大的。佛成道后,其姨母大爱道带领五百释迦族女子,前来求见,请求出家修行,说:我闻佛说法,女人精进修行,也可以得须陀洹等沙门四道果。我等现在愿得受佛法律,我等居家,对佛法有信心有乐,现在想发心出家修道。

但被佛陀拒绝,告诉现在还不允许女众出家,可以在家修行。佛言:“且止裘昙弥,无乐以母人入我法律中,服我法衣者。当尽寿命清净洁己,究畅梵行静意自守。未曾起想,如道憺然,无邪念欲。心与空寂为娱乐。”

大爱道等人听后并没有心生不满,而是思惟女身的过失,“自感愁毒,悔过悲哀,泪出不能自止。自念:作女人情态罪患,乃当如是。即便作大愿:‘愿一切诸菩萨及人非人,莫复更此女人想态也。今要当求佛,尽形寿终不懈倦。’”后来又忏悔自责,女人身体有八十四恣态丑恶。“迷乱丈夫使失道德,佛知深谛,实如是审。天下男子,无不为女人所惑者,甚难甚难。”

大爱道等女众几次请求出家,而不被准,便在佛陀后面跟随,以至于着弊衣踱跣,面目流离,身上蒙尘,疲劳悲涕。后由阿难尊者多次代为请求说:“我从佛闻,女人精进可得沙门四道。今大爱道以至心欲受佛法律。其以居家对佛法有信心有乐,晓知无常,自审欲态,深知已谛。今欲出家为道,愿佛许之。”佛告之若能遵守“八敬法”可以出家。大爱道等欢喜接受,得以出家,世上这才有了比丘尼。由此可知女人得度之难。

佛说若女人出家,佛法将会早五百年灭世。阿难尊者闻已流泪,佛又说:“若比丘尼能行八敬法,正法还得千年。”如《善见律》卷第十八云:何以佛不听女人出家?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法只得五百岁住。由佛制比丘尼八敬,正法还得千年。

“八敬法”的具体内容是:

一、虽百腊比丘尼,见初受戒比丘,应起迎礼拜、问讯、请令坐。

二、不得骂谤比丘。

三、不得举比丘罪,说其过失,比丘得说尼过。

四、于大僧中求受大戒。

五、若犯僧残,应在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

六、半月半月,当从大僧中,求教授人。

七、不得在无比丘处夏安居。

八、安居竟,应诣比丘僧中,求三事自恣:见、闻、疑。

“八敬法”并非一般人理解中的男尊女卑思想,佛陀主要是针对女人烦恼深重的特点,而特别制定了比男子更多的戒条,以帮助尼众远离女人习性,早脱女人丑态,修出丈夫相。说“八敬法”为女众修行的法宝,是丝毫不为过的。

大爱道及五百比丘尼因如法奉行“八敬法”,如法修持,有很多都证得阿罗汉果。

《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五中记载,大爱道比丘尼圆寂以后,佛以两手捧其遗骨,告诸比丘:汝等谛听,一切女人其性轻转,多诸嫉妒,谄媚悭贪。唯大爱道虽是女人,而离一切女人过失,作丈夫所作,得丈夫所得,我说是辈名为丈夫。

《资持》:【敬沙弥者,恐谓未具,不加敬故】:

告诉见到沙弥要如比丘一样礼敬,是恐怕有人认为沙弥没有受具足戒,就不加恭敬,所以特别提醒注意。这点不单是针对女众,所有的男子进入寺院也是一样,要如同恭敬比丘一样恭敬沙弥,应该像对待比丘一样进行护持。这也是告诉我们修恭敬心,从恭敬出家人开始,扩展到恭敬所有的人及一切众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