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我执


想破我执,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我执是怎么回事?怎么产生的?在轮回路上,我们经常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一切境相,它有能使自己愿意、高兴、喜欢的,也有些事情是自己不愿意、不喜欢的。比方说:甜的东西给你很喜欢;有个针有根刺扎你一下,肯定不舒服。这就是有喜欢的东西,有不喜欢的东西,然后产生贪心和瞋心,这个过程中反复的感受有一个自我。比方说:做人这个过程中有身体疼痛;吃到好东西,如甜的苹果等等,这时你对味觉感到满意舒服。这些久而久之就建立了一个身体是我这样一个概念,心情也在强化着高兴与不高兴;再进一步涉及到家庭、孩子、自己的家人、朋友等等,这一系列的事情都会不断的在强化着自己的意识,在强化的过程中一切为了自己,这种观念就会直接的使自己产生一个为“自我”的心变得更强,这种自我心的强大,恰恰就会培养我们的贪瞋痴,就会培养自我的意识,自私的意识,强大的过程中会使自己的心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围绕着自我为中心,而这个中心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强烈化,这样的结果,反倒使自己越来越痛苦,心量变的狭窄,变的自私狭隘,生命就会变得灰暗执着。我执就是这样产生的。

然后就会使自己未来在考虑一些事,面对一切事物的时候,对他人的关心就会越来越少,对外在的事,外在利益就考虑的越来越少。考虑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心。这种自我心就会越来越强烈,这就是我执。

产生我执以后,我们的行为就必然是自私的,甚至是损人利已的。通过这样的心理而产生的身口意三门造作必然都是恶业。这个心理本身就让自己己经变得灰暗了,让我们变得现实,内在的苦己经开始,外在的苦也开始,进一步还有果报,异熟果也不断的产生,痛苦就会一个接一个苦苦相逼,连续下来,这就是我执产生的危害。

那么如何克服我执?放下,要修舍,要有广大的舍心、平等的舍心。首先从奉施的心开始,施与众生安乐。可以从恭敬供养开始,因为这个功德很大,它是向上的,更加的积极。 比如:佛堂供花、供佛、供法、供僧、供养三宝;包括供寺庙、庄严佛土,这样弘法利生常行布施,帮助无边众生。

发起这样的心,在这个过程中发心行布施,布施的过程中培养发心,发心的过程强化布施,最后把自己内在世界的贪瞋痴的心就可以放下,这个我就会越来越淡,同时还会尝到布施的乐趣,布施的这种果报。

舍才能得一切,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我们菩萨行应该是不为得,只为去舍。通过舍让自己变得心胸广大,心量广大后我们才能真正担起更多的事,我们当下心灵世界就是亮的,我们当下就能做利他的事。心量广大所做的事也是善事,容易去担当利他的行为,所以种善因未来必有善果。这种行布施的过程,特别是供养三宝的过程,造就了一个未来无量果报的因,所以说三宝是众生的福粮田,也是这个道理。布施供养过程中种福报、种福田。举个列子:自古以来的财神,为什么被称为财神?像这个范蠡为什么被称为财神?财神是舍出来的,经常搞裸捐,发现众生有灾难的时候,他把家产都拿出来裸捐,之后再一次富贵,富贵以后再遇到大众有灾难--旱灾、水灾等,他再一次将自己的财产裸捐出来利益大众,所以后人把他称为财神。

凡是肯于裸捐,敢于裸捐的人,他未来的财富会更多。在现实中我们也会发现,凡是大富贵的人,他有裸捐的心,穷人往往也不肯裸捐。贫富是由心决定的,我执心越强,往往富余程度就会差一点,只是往昔我们种了很好的福粮田行布施,但是今生这一点点利益消耗完了,果报消耗完了,不知道继续行布施,以后又会陷入贫困。

现在有钱有能力快行布施,才能保证我们未来福报大,家业稳定。所以就我们国家来看,东部沿海很多富贵的人,回头看看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供养三宝的意识非常强;反过来有些地区比较贫穷,他们供养三宝的意识普遍较差,文化里面缺少供养三宝普利有情这样的心,没有舍心或舍心很弱,有的人根本没有舍心,即使是往昔有福贵的因,现在也会很快的变得贫穷,想种种办法赚来的钱,结果很快就没了,甚至变成了负数。这种现象在很多暴富的地方,这样的人真不少,常有出现;但反过来说,佛教兴旺的地方,富贵就比较长久,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所以大家真的要相信有舍才有得,这是从利益上讲。

舍心真正的广大,我执心就会小,在修布施修舍这个过程中,我执心越来越淡,然后说放下就变得比较容易,执着小了容易放下。大家一定要记住,放下的前提,是自己的执着变淡。非常执着的人,他真的很难放下,甚至别人说话他都不懂,他没有办法听懂,因为他已经咬住了那个执着不放松。这就是一个调心的过程,把我执通过这种舍心,另外舍戒忍都可以帮助我们把我执心变淡,但是最直接的就是靠舍,舍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是平等,究竟的舍是平等,舍到最后平等,统统一样没有执着,这是修舍心的结果,所以舍有舍波罗蜜。

大家常行供养,常做普利有情,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把我们这种我执心变得淡下来。其实把自己放下,把自己的一切都放下,这个世界本来非常美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大胆的这样做,尤其是我们当今的人,对钱看的很重。其实放下不影响我们的福报,通过放下我执就会淡;通过放下越来越使自己入道,这是一个修行人必须做的事情。六度要很好的去修持,用六度改变自己的心灵世界。不知道我说的,懂了没有,大家慢慢理解,真正体会,让自己真正能够放下,我们的修行必定会变得更加容易。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学佛释疑

学佛释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学佛释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学佛释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学佛释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