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算是一名真正的正信佛教信徒呢?


首先我们讲什么是正信的佛教,其次我们应该如何去正确的信仰佛教,它应该包含这样的两个内容在里面。关于第一个什么是正信的佛教,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所有的佛教都是正信的。如果不是正信的东西肯定不是佛教。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必须要坚定的一个信念。

因为佛的教法是从大智慧海里面流露出来的一种清凉,它能够析出我们内心的烦恼,这种是充满了大智慧和大慈悲的,所以佛陀所创立的佛教,或者说它实证到的境界是不可能出现,不可能存在所谓的迷信的佛教这么一个概念。

一般无神论者,对宗教不了解是理所当然,但一般人相信风水地理、巫觋算命是宗教的一支,则是对宗教的误解。其实风水地理、巫觋算命并不是宗教,而是孔子说的“怪力乱神”;没有任何正信的宗教在经典上记载它,在教义上认同它。佛经中虽有提到神通,但很明显地,神通不是风水地理、巫觋算命;佛教认为人若修道有成,就自然具有神通,但佛禁止弟子使用神通,因为神通不是究竟常道,无助于生命的净化,也无法解决人生的根本烦恼。

佛告诉我们,人世间的福祸决定于因果,因果是自作自受的,所以人的福祸决定在自己的手中。我们可以做自己的主人,用不着把自我的命运交给鬼神,甚至愚昧的任由巫术之流牵着鼻子走。佛经中很明白地传达这样的理念,而在其他正信宗教的经典也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个道理。因此,把宗教和迷信扯在一起,实在毫无道理。

之所以大家会说佛教迷信或者说有些人迷信佛教,不是因为佛教本身如何是迷信的,而且我们用了一个错误的方式。正和迷是相对而言的,佛教根本的目的是转迷为觉,觉悟是我们追求的根本。所以一个正信的佛教,圣严法师曾经给它做过一个这样的定义,他说这是在我们的大家常常会读到的《正信的佛教》这本书的开头第一篇他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这么三个条件。

他说正信的内容应具备三个主要条件,第一必须是永久性的;第二必须要普遍性;第三必须是必然性。换一个方式来说,便是过去到现在如此,将来必将如此。凡是对一种道理或一桩事务的信仰或依赖如果经不起这三个条件的考验,那么它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个宗教的教理经不起时代的考验,通不过环境的疏导,开不出新兴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这是圣严法师定义的什么是正信的佛教。

我们更多的关注的就是我们是不是在正确的信仰佛教,因为我们可以觉得相信佛教是符合圣严法师刚才说的三个条件的,问题又是在于我们的行为,我们是不是在正信佛教,今天的信佛的方式以我个人的浅见归结起来,我觉得是有几个类别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第一种是商人型的信佛,这是和佛做生意,他的一切的信仰的目的的根本是为了求得自己的利益,个人的利益。

求财、求名,乃至求一切其他的物质上的追求等等。他是完全是做生意,我们常常说的买了几斤苹果一点点心拿到庙里供养一下,还要请佛加持以后,可能临走还得带回去给家里人保个平安。这个要说错也没有错,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他其实是一个贿赂菩萨的做法。就是人们拿少量的东西去想跟菩萨行贿,得到更多的利益,就是一个典型的商人型的佛教信仰,以交换获得利益,这个是作为他的目的。

第二种类型,我把它称为小资型,小资的信佛他们不在追求所谓的物质上的回报,这些人我相信他们说出一些话来是发自内心的。比如说在我的微博上也有博友,他就留言过,他说我去庙里只是为了自己静心,那么既然如此的话我是不是可以不去讲究繁琐的佛教的礼仪什么的。或者说我学佛我根据的目的就是为了陶冶我的情操,增加我的快乐,或者在哲学思想上有一个提高,他是在这样。

这个就非常有点像我们大家喜欢到雕刻时光、星巴克去喝喝咖啡,然后在那儿翻阅一下时尚的杂志,度过所谓比较浪漫或者说很闲适的一天。他把学佛当成是一个餐前的水果,或者饭后的甜点,是用来点缀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精致一些。他没有想到说学佛对生命除了这种浪漫的宁静这些东西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

真正的正确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其实它和前面这两种是有着截然的区别的。比如说我们作一个菩萨,菩萨这个词在今天我们都觉得是高高在上的。但是从佛教的词语对它的解释来说叫做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是一个觉悟了的有情,是一个发大心愿,发大愿,为利众生成佛的这个大菩提心,这样的一个大心众生。

第一个是觉悟了的有情,就是你觉悟了的众生,第二个是发大愿的众生。我们想想看我们有没有觉悟,我们有没有发大心愿,如果我们没有这个的话,我们够不够称得上称自己是一个菩萨呢。所以说正确的信仰它更多的是要承担,对内就是自我觉悟,对外令他人觉悟,最后达到觉行圆满而成佛,他要追求的是这个内容。如果不是以这个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信佛追求,我们可以说它都是迷信的。

如果我们是把利益众生,为了令众生解脱而我去学佛成佛作为目的,这个才能称为是真正的正确的在追求佛教信仰。所以我觉得正信与否的检测在于看看他是发什么样的心,也就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一切的自私自利的目的都可以说是迷信的。而一切光明觉悟温暖利益别人,慈悲救度众生,发这样心的人我们都可以称为他是在践行正信的佛教。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基础

基础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基础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基础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基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