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放生的由来及原意,你知道吗?


放生,是佛教对生命世界的眷爱与赞歌,是佛教解救众生慈悲行为,是佛教倡导众生平等的实质行动。千百年来,佛教放生思想行为,为保护地球生态,维护生命尊严,促进生命共荣,追求人类和平,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当今,社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昌明,生态环境发生巨变,我们如何放生?如何解救众生生命?又造福地球生态环保,更好地宣扬佛教倡导众生平等的理念,这是当今佛教徒,尤其是修行放生的佛徒们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如果放生不当,不但是杀害众生,破坏地球生态环保,遭受世人的严厉批判,更是触犯国家法律,造下无边罪业,与佛心善行相违背,这是我们修行放生者不愿意的结果。

一、佛教放生的由来

放生,在中国古已有之,其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五帝时代。传说中,舜帝仁爱及物。春秋时,孔子宣扬仁民爱物,还推崇舜为好生榜样。战国时期的孟子更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见《孟子‧梁惠王章句》)孟子主张“保民爱物”治理国家。

《吕氏春秋•异用》中有个成汤解网的典故,讲述商汤仁民爱物,恩施生灵的品德,对后世放生思想影响很大。典故讲述:成汤看见一个人拉着四面网在捕捉鸟兽,并念着“祝词”:“从天上飞来的,从地上出来的,从四方飞来的,都落到我的网中,没有一个能跑掉。”成汤很惊讶地说:“嘻!这样,那天下的鸟兽都被你捕捉完了!除了残暴的夏桀,谁敢做这样残忍的事。”于是,商汤教他撤掉三面网,独留一面网,更教他这样“祝词”:“从前,蜘蛛结网捕昆虫,只结一面;今天人们应该仿效,怎可以结四面网捕鸟,比蜘蛛还残忍。我网开三面,愿意向左飞的向左飞,愿意向右走的向右走,愿意往上飞的往上飞,愿意向下跑的那就快跑,这样子,还让我捕捉到,那可能是它们自命该绝。”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是说,细网不入池塘捕鱼,鱼鳖就吃不完。刀斧按规定的季节入山划木,木材也是用不完。孟子讲的这番话,虽然目的不是放生,但是,已经意识到护生、环保、生态的重要意义。

《逸周书•大聚》记载,大禹政府已有明文规定:“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列子•说符篇》中还有“邯郸之民,正旦放生”的记载。其它诸如《礼记•月令第六》等古籍中也都有关于禁止砍伐草木、捕杀雌鸟兽、破坏鸟巢等,以保护大地万物繁衍的记录。放生护生在中国先秦时期已经形成,我們老祖宗很早以前就知道放生護生的重要。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约在公元五世纪初昙无谶译出《金光明最胜王经》,其中讲到“大象负水济鱼”、“王子舍身饲虎”等事例,为佛教放生提供了依据,快速推动了佛教放生思想的传播。

“王子舍身救虎”典故,大家知道,这里不说。“大象负水救鱼”的典故讲述,一位叫流水长者子的大医生,一日“见有一池,其水枯涸。于其池中,多有诸鱼。时,长者子见是鱼已,生大悲心。”于是,他向“大王,借二十大象,令得负水,济彼鱼命。”并“从治城人借索皮囊”,“盛水象负”,“至空泽池”。干枯的池塘被灌入了水,濒临死亡的鱼虾得救了。

典故还说到,长者子又发现鱼儿饥饿,又用大象运来食物播撒鱼塘喂鱼,还为鱼儿“解说甚深十二因缘,称说宝胜佛名”,鱼儿闻法“生忉利天”,为十千天子。后来,十千天子从忉利天来到流水长者子家中。当时,长者子正在楼屋睡觉,于是十千天子,以十千真珠放在长者子头边,再以十千真珠放在长者子脚边,再以十千真珠放在长者子右胁边,再以十千真珠放在长者子左胁边。故事生动讲述放生过程、放生仪规,以及放生功德,对后世放生思想行为产生了极大的感召力。

南北朝以降,大量佛经翻译流通。佛经中有诸多有关戒杀放生的论述,于是,放生习俗在中华大地逐渐流行起来。如翻译于姚秦的《梵网经》说:“若佛子,以慈悲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

二、佛教放生的原意

在佛教中,放生的生,指众生,众生的含义非常广,菩萨也算众生。这里的“生”主要指人或动物,广义讲还包括植物和微生物。依据这个说法,众生,可分为三等。高等的自然是人类,具有三个条件:(一)、有活的细胞;(二)、有神经的反应;(三)、有思想及记忆。中等的是动物,有些如狗、猴子等少数中级动物有若干记忆力,但没有思想。低等的为植物,只有活的细胞,没有神经和记忆,虽有生死,但没有苦乐感觉,所以佛经中叫做无情。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就是无情众生,或称“器世间”。

不杀生,就是不能杀人,不能杀动物,严格讲连微小生物都不能杀害。在佛教律仪中,比丘必须备“滤水囊”,规定比丘用水时,必须先用“滤水囊”过滤,滤出较大的微小生物放生,然后才饮用。而那些用肉眼看不见的分辨不清的有情或无情众生,就不去计较了。要爱护、不能破坏植物和物品,这也是属于“放生”的范涛。

放生,就是放走众生的生命,让他们回归大自然,继续自由活着。放生,首先是“放人”,首先是救人,帮助人,人是放生的优先对象。如果我们还有能力,则如《梵网经》中所说的“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这就是遇缘随机放生。

放生,也就是不伤害生命,包括不伤害众生的肉体或精神世界。大家放生很积极,可是平常有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对“情与无情”造成伤害?在放生过程中有没有给放生的动物造成伤害?如果有,那就违背放生的精神。你看放生者放鱼到海里,那么高的粗暴的倾倒下海,有没有体谅鱼的痛苦?有没有顾及生命的尊严?如果没有,那就违背放生的理念。

佛教的法器、供具,以及许多做法,都是表法,都是在表达某种教育意义。放生,解救生命,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通过放生,培养慈悲心,提倡众生平等,教育人们不能伤害他人的肉体、生命和精神世界。通过放生,众生得救,自己获福,放生就是放自己。放生放生,就是放去我们的贪婪、仇恨、愚痴,把我们身心上不良的思想和行为统统放掉。

虽然,众生千差万别,但是,在佛教看来,众生平等,生命等价,同等尊严。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性平等无二,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生命没有贵贱高低之分,都有自由生存的权利。放生,就是直接表达“众生平等”。

儒家出于恻隐之心放生,出于民生生态而护生。佛教则是由于慈悲修善,众生平等,生命共生共荣理念而践行戒杀、放生、护生,保护生态环境永续发展。佛儒放生思想大结合,促进社会放生行为广泛持续推展。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十方诸佛太多太多了,你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专念阿弥陀佛,不念别的佛?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照《弥陀经》上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四次劝导我们念阿弥陀..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妙法莲华经简介《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梵语:SaddharmaPu??arīkaSūtra),後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於《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问:师父,初学佛的人,怎么去面对顺境和逆境呢?慧广法师:不管你是初学佛法还是资深修行人,顺境和逆境,这些显现都是自然的,其实没有什么,若是你自己不去执着,能够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很明显地在西藏佛教中,似乎总是特别认为使用烟草与毒品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害,而且也是精神开展的主要阻碍。在这小册中,敦珠法王解释:这些东西的历史源由与过失,曾以莲花..

问:我家里供奉的有释迦摩尼佛、观世音菩萨、弥勒佛、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请问,该怎么摆放?哪尊在哪尊的旁边?弥勒佛像是不是应该稍稍靠前一点!谢谢了!答..

两年的三级修学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两套模式相辅相成的殊胜性。修学模式帮助我改变错误观念,树立正见,从而解决了我生活层面的问题,进而开启了我生命层面的改变;服务大众..

关于礼仪

礼仪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礼仪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礼仪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礼仪。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