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坐禅的正确姿势,看完你离成道又近了一步!


坐禅的正确姿势:不是闭着眼坐着就是坐禅

1、气沉丹田的坐姿

身正,才能心正。

我们就从“气沉丹田”开始,这是我们常听说的一句话。

“气”是什么?就是意识。人身之血,都要靠这个“气”来引导,所以,才有“气血”、“血气”之说。“气沉丹田”,也就是把意识集中到脐下三指的丹田之所。

显然,对坐禅而言,一个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

这跟平常认识的禅家不同。因为在平常,没人会告诉我们姿势很重要,或为什么重要。

但这实在重要,因为只有姿势正确了,我们才能将意识置于一点。然后,静静地倾听到身体的声音,从而体会到禅的真髓,所以,就从坐禅的姿势开始!

尽量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坐禅,铺上柔软的铺垫。初学坐禅者可以把屁股垫高,然后坐下。

双盘(图片来源:资料图)

单盘(图片来源:资料图)

结“跏趺坐”,即双盘,是最理想的姿势。但如果腿脚较硬无法双盘,也可以单盘。将一只脚架到另一只脚上,双脚都应尽量向内侧拉,尽量贴近大腿根部,我们称此为“半跏趺坐”,为次理想的姿势。

有人说“我的腿短”,但这不是理由,因为单盘、双盘取决于胯关节、膝关节的柔软度,跟腿长腿短无关。要坚持,坚持之下,各关节的柔软度将获得改观,最后都能盘好。

下盘稳定下来之后,我们就来关注上半身:

身体可以先往前倾,就像向人鞠躬一样。然后,慢慢挺起来,就仿佛天井垂下一根绳子在拉我们的头顶,渐次地由天灵盖儿(顶轮)、颈椎(喉轮)、肩胛里侧(心轮)、脊背(脐轮)、尾骨(海下)五处(点),逐一提起。提起到近乎垂直状态时,我们能感到力量“残留”在腰部。再后,我们就顺水推舟地把意识集中在这个部位——脐下三指的丹田。

保持这个状态,自上而下——放松,腰身则可呈径直之状,全身则呈柔缓的“S”之状。

这些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此时我们一定自觉“腰挺得很直”。这样就好,不必硬挺。

随着习惯于坐禅,我们的“背”会自然地挺起来。不过,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因为“挺起来”的关键并不在“背”,而在“腰”——腰间一点不立,则强迫挺背,必然腰酸背痛,也一定坚持不久。

让骨盆立正,则脊背自然挺拔,呈舒缓的S 型,除腰内侧,以外各点都处于不受力(脱力)状态。(图片来源:资料图)

所以,正确的做法,就是有意识地放松全身之力,只在丹田所在的腰间“留力”,千万不必硬挺脊背。

那么,谁来“挺”我们的腰呢?

就是这个“气”。

而且,必须是一股正“气”。“气”不正,则腰不挺。所以,“气沉丹田”的过程,乃在于练我们的一股正气。

2、全身放松的关键

全身放松,又称为“脱力”状态,就像我们以最舒适的姿势躺在床上那样。

在大多数人看来,保持一个姿势会令整个身体都僵硬,以至酸痛。不过,我们一旦掌握了全身放松的技巧,那么,无论采取怎样的姿势,都不会僵硬或酸痛。

技巧何在?

仍是“气”——意识的问题。

不妨把意识集中在你要放松的部位,然后想象有一把椅子或一张床在支撑。比如后背——把意识集中到后背上,然后想象柔软的沙发靠背,则无论你的背是曲是直,它都能吸收力道。如此坚持,则你的背就不会酸痛了。

坐禅也一样。

它是把意识集中到全身中心的脐下一点的丹田。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不管背部曲直,都不要紧,也不必在意。

随着习惯于此,丹田周边的腰间就能挺立,当然,背也会自然地挺立起来,仿佛有一股正气在充盈。

不过,生活禅法毕竟不同于寺院修行。在那里,会有禅师告诉你:“挺背!”我们只需顺从就好了。在家里不同,没人管,只能听自己——身体——的。所以,如果感觉坐着吃力,不妨将屁股再垫高一些,问题就解决了。

做好了这些,则身体四平八稳。再前后左右晃一晃,试试,若都不倾空,就初步到位了。或许有些人认为这不难,但实际很难,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动作都有习惯,只是我们不能自觉而已。

看看鞋底,是不是只有一个地方磨损得特别厉害?看看自己的录像,是不是右肩偏低?

每人都有问题,所以,要用心,不要自以为是,永远都不要觉得自己最“正”。

古人说,那些修炼到位的人,能坐到双耳垂肩,甚至坐到一个“铜板”自天而落,“当啷”一声,头顶进入肛门掉出。看来是真功夫,不是神经质之谈。

3、“手势”与“眼势”

腿脚和上半身“定”了,接下来是手势、眼势。

左侧为一般左侧手势,右侧为玄侑独有的坐禅手势,更利于手腕、双肩不受力。

每一个人手的长度都不一样。原则上,左手在下,承载右手,拇指相对接,这是最常见的手势。不过,也不必太在意手势,因为意识不必放在这里。这是初学者常常有的问题。

也可以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

不过,关键不在手势,而在辅助手腕、双肩诸部位完全“脱力”、放松。所以,也可以在握住拇指的同时,让小指“勾搭”在一起。稍用一点儿力也不要紧,因为这个紧张感不会上传。

而且,这种盘根错节、难解难分式的手势,正是坐禅的一个特点。

“半眼”(图片来源:资料图)

坐禅的眼势为“半眼”。不过,这不是指眼睛睁一半闭一半,而是在保持身正、头正、目视前方状态的同时,将视线下垂至身前地下一两米处。此时,双眼会自然微合,是为“半眼”。如此,则意识便会分散到视线所投射的点与视野全面的轮廓之间,恍兮忽兮。

在初学者,做到“恍兮忽兮”有难度,我们大都会将意识集中一点,而不习惯于分散诸所。此时,不妨就去“关注”脐下一点的丹田。

当然,也可以关注屁股与坐垫之间的接触点。如此,我们也就能于宇宙中心,跟整个宇宙“天人合一”,交流无碍了。

比如呼吸,呼气是呼出毒气,吸气则是吸进宇宙能量。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礼仪

礼仪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礼仪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礼仪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礼仪。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