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梦境”是如何形成的,看佛教是如何解释
说到做梦,估计很多人都会有体会。对于人的梦境来说,有科学家们的理论,当然也有中国道家的解释。但对于佛教对梦的理解,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本文就通过太虚大师开示内容,人的“梦境”是如何形成的,看佛教是如何解释?你是否在生活中有过相似熟悉的瞬间。
佛教解释什么是“梦境”,与佛教的“八识”有何关联
在佛教文化中,佛学上说“梦”是什么东西?主要用佛教的“八识”来探讨,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那对于人的梦境,是否都与每种“识”都有关吗?
对此太虚大师曾说:“梦既不是前五识,也不是末那及阿赖耶两识,乃是第六意识在睡眠时的心心所相应活动,这种活动就是梦。所以梦是睡眠相应的第六意识心心所。”
佛教认为,在人的第六意识有有漏和无漏之分,而诸佛圣人的意识就是无漏的,在我们平常人的意识是有漏的。在有漏之意识中,又有五俱及独行之分;五俱意识是眼识乃至身识之五官感觉之一,与第六意识有着相同起的作用,人在此时在醒时才有,如见色和闻声等。而独行意识乃离开眼、耳、鼻、舌、身五官感觉之后,单独构成的。但独行意识的范围甚广,所以太虚大师把它分三位说:
“第一:清醒的时候,心力分散而非集中统一,而为散位独行意识;第二:经过修定工夫而增加许多超越的力量,为定位独行意识;第三:梦时前五识不起现行,唯是第六意识之分别现忆,为梦位独行意识。而不称为睡眠意识者,因平常所谓的睡眠,只是指血液在休息状态,而梦是睡眠时的意识现起活动,此可知梦是第六意识在睡眠中现出来的。有了梦位意识的见分、相分同时现起,就是有梦了。”
佛教解释“梦境”的形成与来源
佛经的《成唯识论》有云:“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闇劣,一门转故。昧简在定,略别寤时,令显睡眠非无体用,有无心位假立此名,如余盖缠心相应故。”睡眠心所,乃第六意识作用之一,谓意识心理作用与定心所合作,则成“定位意识”,与睡眠心所共起活动,就成为梦。
按太虚大师及佛典上的理解。也就是说睡眠不定就成为了梦。佛典善见律说梦的来源有四种,其中大智度论和毗婆娑论说有五种,内容所讲大同小异。而太虚大师应用了毗婆娑论的五种来解释:
第一种是由“诸因”:即身体上四大不调发生出来的原因,如身体在冷则梦水,身体感暖则梦火,即由生理关系而生梦。如我们有的人怕体热,体内容易上火,就会梦多。
第二种是由“思惟”:即心理有所希求,因感情和思想的不安宁就生梦,略同前心理说中的观念复起及想像二说。
第三种是由“曾更”:即前所经过留下来的习气,在梦中重演出来;凡人生的经验,都谓之曾更。
第四种是由“当有”:所谓当有,就是将来要实现的事情,先会在睡眠的梦中所发现出来。而到了某时所发现的事情,就如睡眠的梦中所梦见的相同。
对此,太虚大师举了个例子:他说“从前在湖北听一个人说,他在武汉起义前,有一晚上梦见许多人没有辫子,过了几天果然革命军政府成立,大家都剪了辫子,这是由当有的梦底一个例证。这种梦的性质,虽然有时发现,不过不是常有的。”
第五种、是由“他引”:由人的心力关系,所引生的梦,简名之叫为“他引”。他字所包括的很广,凡他心等关系皆属之。就如母亲和爱子的关系,心理上有种像磁石相引的力量。所以子女远别之类,常常梦见母亲的现状。
所以,太虚大师认为做梦的本身固然是第六意识睡眠相应心心所的活动,但是第六意识与眼识,乃至末那、阿赖耶识及五根亦有着间接地关系。
第七识与第八识是永不相离的,普通心理学以为是藏在脑府中,而在佛教的佛典上理解则谓藏在第八识里。然而“曾更”和“思惟”的梦,都是与“七识”或“八识”所受的习气有关系。而前五识所依的五根地关系,没有十分显明,就如以磨墨的声音间接影响到了梦舂米,与身根的关系更切。因此可以看出,梦位意识与七八二识一定有关系,与前五根识只有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