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着福果报


大智度论》云:“世间人心动,爱着福果报,而不好福田,求有不求灭。”

所谓“一切唯心造”,心可以指挥行动、种因造福,所以修行主要就在修心。但世间人心多陷阱,佛教将世间相比喻为“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波”。风一吹海就掀起波浪,同样的我们内心若经不起社会上的爱欲引诱,也会陷于万丈苦海中。

为什么人心会浮动不定?因为“爱着福果报”,做了一点事就认为是在造福,能够消灾

我也时常听到有人抱怨:“我拜佛拜得这么虔诚,为什么都不能如愿?我也做了很多好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挫折?”这就是爱着,为了求福才肯做一点好事,又时时记挂于心。“而不好福因”,一个人倘若做什么就想立即成功,或是还没造福因,就想得福果,这真是痴心妄想

比如:今年种树也要明年才会发新芽,更何况还必须先播下种子,辛勤耕耘,才有机会茁壮成树;所以,得福必先种因、惜因。“求有不求灭”,人人都有很多爱欲执着,却不去追求真正的解脱,殊不知这就是众生的颠倒。

佛经中有一则故事──过去有只很漂亮的鹿,有一天误闯国王的花园,园丁见状,怕惊扰了它,所以不动声色,让这只鹿逍遥自在的在御花园里。此后,它进出御花园时都无人惊扰,久而久之,它就很习惯地在御花园里吃细嫩的草。

有一天,国王到花园来赏花时,看到这只美丽的鹿很喜欢,便命人捕捉这只鹿。园丁恳求国王给他一点时间,然后每天都在园中的草上喷蜜,这只鹿吃到香甜的草,竟忘了自己置身何处,更没有警觉到周围有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活动范围已经越来越小了。

后来园丁手里拿着沾了蜜的草,去喂这只鹿,一步步地将它引进了皇宫。等到园丁将草收起来时,宫中的人全部围过来,这只鹿才如梦初醒,看到那么多人,它吓得全身发抖。

国王看到这只鹿几天前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那么逍遥自在,现在进到宫中,反而惶恐得全身发抖、浑身不自在。由这只鹿的境界,给了国王启示,他想:这只鹿就是因为心念贪着于味觉,才会陷入人们的圈套而惶恐挣扎;而众生就好比这只鹿,时常为了贪爱而掉进陷阱,不得自拔,这就是众生的愚痴

世间人心容易浮动,往往只知道向“有”的方向追寻,向爱欲的境界贪求,这就是不造好因,却妄想获得好报。修行就在于时时反观自心,保护心念不动摇。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信愿行,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没有丝毫怀疑。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书,这部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妄不二,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三宝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正念,这个时候的正念叫做真实的心;但是我们这..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不停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佛但人们对佛教仍然不太理解很多人信佛只为升官发财获得财富要有三方面认识。一,因果。只有肯施与的才能得到,这就是福报,是六度中的施舍。二..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弘深,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

佛教的咒语本意是“真言”,因为宇宙的秘密也是心灵的秘密,心物一元,佛咒是一种“语密”,为梵语的音译,现已没有统一而确切的汉语义译的成份,常含有诸佛菩萨和一些护法..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成佛之道药师山紫虚居士前言:在前《药师山通讯》中,笔者曾经提及成佛之道概分五阶段,本文将此五阶段中最重要之处提出说明,以为画龙点睛之作,给有缘读者参考,请多指教..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